推薦序
「機緣力思維」:設計與應用
《自己的力學》作者、大學老師 | 洪 瀞
人們至少都會部分的意識到「機緣(serendipity)」之存在 (i.e. 偶然機會下發生的好事),也普遍認同它在人生這條路上的重要性。舉例來說,在頒獎典禮,你應該曾聽過獲獎人們是如何在熱烈的掌聲中,以謙卑的態度歸咎自己的成功於「機緣」、「好運」;與之相對的,你當然也可能聽過其他人們,如何歸咎自己的懷才不遇於「機緣」的欠缺。
以上述為例,或許,我們該感到好奇的是:「為什麼『機緣』只發生於這些成功人士,而非其他人們的身上。成功者們是如何思考,以便能創造出那些看似不相關的契機,再進一步將其編織在一起的呢?」
本書作者想深究的核心問題就在於此。
本書的作者,克里斯汀.布胥(Dr. Christian Busch)擁有倫敦政經學院 (LSE)的博士及碩士學位,兼具組織管理學、社會學以及商學等專業背景。目前,他同時在紐約大學(NYU)以及倫敦政經學院教授以目標為導向的領導力、新創以及創業。在產學方面,我們也能看到他持續致力透過更科學的「機緣力」來協助個人與企業提升競爭力。而從他的許多學術著作亦可以觀察到,他相當擅長研究那些在資源稀缺、草創與高度不確定的情境,透過「機緣槓桿」來找到突破點的案例——那些是會帶給你無限驚奇的故事與案例。
因此,你會在這本書裡找到大量關於「機緣」的核心議題,進而刺激你的想像力。你當然也能從作者精心設計的「脈絡」,由淺至深去領略「機緣」的奧妙。老實說,這點也是我認為本書富含嚴謹科學精神、價值,並值得收藏的第一個要素。
其二,大多數的人們,或者還未有機會去深究與覺察何謂「機緣」,又或者忽視了它的重要性,所以對於它的「認知」會顯得抽象。作者告訴我們:「機緣力思維是世界上最成功且快樂的人們為了創造有意義的人生,所訴諸的生命哲學,同時,它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加以培養的能力。」
為了展示「機緣」的奧妙以及它的實際應用,我們可以看到布胥博士咀嚼了大量的文獻、整合了當代的著名案例。他輔以科學的濾鏡來放大「機緣」裡的要素,先以「後見之明」的角度來協助讀者們釐清「機緣」裡的細節。接著,布胥博士再提供一系列的練習、積分表等,能策略性的幫助你提升自己的「機緣力」,做到「先見之明」。只要跟著實際練習,你將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裡。
其三,今年的「普立茲克建築獎」首次頒發給了一位非裔建築師——弗朗西斯.凱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非常難能可貴的是,弗朗西斯的家鄉在布吉納法索,那是個資源極度稀缺的國家。他以此條件開始拓荒、引領,從反饋貧瘠社會資源的窘困開始,逐步獨創出劃時代的永續建築物,一步一步讓自己配得起建築界的最高榮耀「2022普立茲克建築獎」。我相信你也很難不欽佩這種實至名歸的非凡成就。從這個例子,你或許可以注意到趁早領會「機緣力」的重要性。不論未來稀缺的資源是什麼,你都將能從中找到契機、樂趣以及目標,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最後,我非常欣賞布胥博士希望向讀者傳遞關於「創造好機緣」的思維模式與技巧。這一方面和「成長型思維」類似,另一方面則更進一步提醒我們重視「良好人際情誼」的重要性。那亦是「機緣力」的基礎。
讀這本書時,你一定會感受到作者的熱情,以及他的真誠,因為布胥博士將自己的一切努力與親身經驗都寫進去了。
你上一次感覺到「機緣」的降臨,是什麼時候呢?
誠心的推薦這本好書《機緣力:創造好運的技巧與科學》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