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不輕忽疲勞,預防重於治療
「內臟疲勞」雖然在臺灣可能並不是這麼通俗、常用,但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發生如書中提到,清晨不明原因想吐或是內臟不舒適的狀況。臺灣人是有名的勞碌命,根據勞動部統計,臺灣就業者二○二○年平均年總工時達兩千零二十一個小時,在調查報告四十個國家中高居第四位,僅低於新加坡、哥倫比亞和墨西哥等三個國家。臺灣民眾在工作中常常展現焚膏繼晷、未達使命不惜燃燒生命的精神,然在盡責並追求成就的過程中,仍須留意日積月累的疲勞問題。
疲勞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狀態,容易疲勞者不分年齡,在臨床上相當常見,這類病患常抱怨全身無力、頭痛、失眠或嗜睡、腸胃不適、心情不好、注意力變差、運動後呼吸喘等問題,絕大多數這類患者與作息、壓力過大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有關,有充足的休息、均衡營養攝取與放鬆技巧,就可緩解。然而,若是長期處於疲勞狀態,休息能改善的程度不大,就必須要以全人醫療角度進一步診察,將生理、器質性疾病、心理等面向納入考量,譬如代謝性疾病、貧血、感染、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器官功能異常(心、肺、肝、腎、甲狀腺等)、憂鬱、藥物、物質濫用、營養與肥胖、懷孕等一一排除,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但仍有三分之一的慢性疲勞找不到原因,因此平常保持良好生活型態相當重要。
如何避免疲勞、維持健康呢?許多人可能認為多休息就是解方,假期睡到自然醒是許多人在工作時愉悅的期待,但同樣相信多數人應該也有越睡越累的經驗。因此,什麼是「真正的休息」?我想多數人仍有疑問,並沒有明確的認知。此外,大家對於「爆肝」疲勞產生的疾病風險,如睡眠障礙、腸躁症,或是過勞產生的「壓力型肥胖」等等名詞,相信並不陌生,這些狀況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持續產生惡循環,更可能導致延伸腦血管與心血管風險,甚至可能因此而死亡!如何避免風險因子、判斷前期徵兆呢?相信也是許多人關心的議題。
預防重於治療,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固定運動並定期健康檢查對於自身健康維持重要。再者,日常疲勞常常於身體中反應出來,需多多留意身體反應的警訊、不要輕忽!本書分別就大腦、腸胃與肝臟,以常見的狀況與警訊,提出說明與建議,相信能成為大家維持健康的好幫手!
陳宥達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作者序
正視內臟疲勞的警訊
「內臟疲勞」。
看到這幾個字,你的大腦會聯想到什麼呢?
在「疲勞恢復健身房」擔任教練一職的我,從會員們和周遭友人的口中,以及社群網站上的投稿等,時常會聽到大家有以下的感覺:
「早上起床那一瞬間,覺得全身沉重又無力,內臟十分疲勞。」
「感覺很想吐,但是不知道這是因為內臟疲勞,還是太緊張的關係?」
「突如其來地感到內臟疲勞,於是這兩天正在斷食當中。」
「酒喝太多所以噁心想吐……接下來就會出現內臟疲勞的反應,所以得特別留意才行。」
「如果內臟疲勞有什麼明顯指標的話,應該就不會勉強自己超出負荷、吃進一大堆食物了。」
「第一個反應是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才會一下子就內臟疲勞。」
諸如此類,人們總會在日常生活中,無意間脫口而出「內臟疲勞」一詞。「內臟疲勞」在醫學上並沒有明確的定義,醫療單位通常也不會使用「內臟疲勞」一詞。然而,卻不只一個人,而是有許許多多的人,習慣提到「內臟疲勞」,可見不少人都自覺有相同的「內臟疲勞」現象。
本書就是針對上述很多人每天都會感覺到、並且為之困擾的「內臟疲勞」現象,進行了相關的研究。
內臟疲勞並沒有特定的定義,而是自然而然流傳的名詞。因此,本書將這個名詞所表示的感覺,解釋如下:
①內臟失調。
②內臟失調導致全身疲勞。
所謂的「①內臟失調」,就像是胃消化功能不良因而引發胃脹、腸道排便功能不佳於是引發便祕或腹瀉等,可解釋成內臟本身的生理機能不佳,並出現某些「症狀」的情形。
另一方面,「②內臟失調導致全身疲勞」,則可解釋成:伴隨著類似①的胃或肝臟不適,而有全身無力及倦怠的感覺,可大略統稱為「疲勞」。
簡單來說,本書將「內臟疲勞」定義為「內臟功能不佳,以及隨之而來的全身疲勞感」。
誠然,「內臟疲勞」在醫學上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不過①②都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擾,因此本書才會針對這二方面著手調查。
本書以現代人特別容易感覺不適的內臟器官:「大腦」、「腸胃」、「肝臟」等三大範疇,委請各科專科醫師分門別類地提供意見。
內臟無法從體外檢視,也無法像肌肉一樣加以鍛鍊,難以詳細地自我覺察當下如何運作,或現下處於何種狀態。內臟明明是人體運作的重要器官,卻讓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對待,充滿重重謎團。
日復一日的忙碌生活,更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忽視了自己的身體。正因為如此,我期盼透過研讀本書,能促使大家正視隱藏在身體裡的內臟器官,並且好好思考自己的身體狀況。
松尾伊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