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序
管中閔(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服務人群,承擔國際與在地社會責任,向為臺大人所深自期許的使命。我們專研學術進行前瞻性的知識探索,始終以改善世界為目的。七十幾年前,傅斯年校長所提「我們貢獻這個大學于宇宙的精神」,即是此意。我在上任之初,便積極統整過去的成果,並規劃未來努力的方向,定期發行《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一方面固然是因應全球追求永續發展的當代潮流;一方面也是期望能夠發揚「愛國愛人」的臺大精神。
事實上,多年來臺大教師勤勉於教學與研究之餘,一直默默地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從事校內服務與社會服務的工作。本輯「服務傑出的故事」收錄將近三十位教授的訪談報導,即可看到本校教師於各領域貢獻一己之專業。獲獎的教師或團隊都具有無怨無悔的熱忱,長久貫注於某個領域,既勇於承擔責任,不辭繁瑣與辛勞,又能享受服務他人的快樂。我衷心感謝他們為社會注入能量,為臺大帶來榮耀。
大學不是象牙塔,將近三十位臺大教師的身影遍及各個領域,包含醫療研究、公共衛教、食品安全、食農教育、長期照護、智慧城市、運動復健、永續環境、地景保育等等。或成立「植物醫生」專業團隊,下鄉協助病蟲害防治;或戮力發展海氣觀測浮標系統,提高颱風預報的準確度;或擔任國家運動隊之物理治療工作,並推展災難醫學的物理治療;或積極督促政府部門,推動並參與前瞻性的法案。臺大教師服務的層面是如此多樣,卻都同樣抱持著熱烈的淑世情懷。
近三十位教授或團隊,都有說不完的精彩故事。展讀此書,我們彷彿看到近三十則當代學者積極奮鬥的人生縮影。單看他們如何突破各種難關,協調教研與服務工作,即能感受到智慧的火花;再看他們如何積極推動公共事務,造福世界,就能進一步體會他們民胞物與的胸懷。因而這是一本智慧、勇氣與愛的合集,誠摯邀請大家一起來分享其中的喜悅。
主編序
羅清華(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
臺大做為一所規模宏大與理想高遠的大學,教師擔負著教學、研究、服務等三種類型的任務。惟有研究能帶領我們攀登卓越之境,造福國家社會;惟有致力於教學才能使知識傳承,培育源源不絕的人才。然而,這兩項任務要獲得進展,都有賴行政組織與各項服務工作的支援。此外,大學亦負有社會服務的責任,本校教師在臺灣科技、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每一階段,始終積極參與,其成果有目共睹。
本書即是收錄了最近四年內(一○六至一○九學年度),獲得「校內服務獎」與「社會服務獎」的教師事蹟,讀之令人敬佩,並同感喜悅與榮耀。他們樂於為人群付出寶貴的時間與心力,貢獻專業智慧與技術。有時上山下海,到最僻遠的地方去幫助他人;有時備嘗冷暖,克服諸多挫折方能獲致成果。也正是一貫秉持這樣的熱心,在服務上有重大貢獻的教師,在教學與研究上往往也有很好的表現。
大學之所以卓越,經常取決於人才是否充裕。以身作則,樹立典範,則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服務傑出教師,在應世接物上皆有其獨到之處,以一身而發揮多重的作用。聖雄甘地說:「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斷地為人服務,為人類的愛而工作。「我們感到驕傲的是,臺大有這麼多傑出教師不吝於展現大愛。他們證明了追求個人理想與實踐公共價值並不衝突,而且還能密切地結合起來。
本書的規劃始於去年三月,由副校長室負責推動,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有了美好的成果。特別感謝出版中心張俊哲主任,及編輯嚴嘉雲協助處理繁瑣的編輯庶務。中文系張素卿主任帶領的師生團隊,承擔採訪與報導的工作。洪淑苓、劉正忠、佘筠珺、劉柏正等四位老師費心指導並修潤文稿,李筱涵與李弘澤兩位同學組織團隊,蔡松廷、林子淇、何家萱、蕭宇廷、劉語晴、莊智雅、盧冠宏、郭力中、黃惠鈴、張嘉珊、王思勻、謝宜安等同學撰寫文稿,皆備極辛勞。
這段時間適逢疫情多所起伏,訪談方式或採線上,或採實體,都要感謝受訪老師撥出寶貴時間,熱心分享經驗,並協助確認文稿。還要感謝採訪與編輯團隊,盡心盡力做好每個細節。可喜可賀,謹再次向各位典範人物致上最大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