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現代社會問題層出不窮,資訊傳播無遠弗屆,基督徒必須面對許多有關倫理道德的思考判斷。當今世代的節奏比起過去任何世代都更加急速,使得大家都處於一個被世界價值觀洪流推擠的狀態,人人都身不由己地被推著走,一旦略有猶豫─自以為停止不動─其實就被時代潮流帶著走了,由於身處於這樣的處境中,根據基督教信仰來做倫理道德的思考判斷就顯得特別重要。
時代潮流走向
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找回失落的信仰樞紐─因信稱義,儘管面對不同宗派教會的多元發展,卻呈現基督教神學百花齊放的榮景;隨後,基督教信仰面對十七至十八世紀啟蒙運動重視理性的衝擊,帶來信仰與理性如何平衡發展的考驗;十九世紀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展開價值重估並且批判基督教,歌頌生命而否定理性思維、傳統道德,全力鼓吹權力意志,基督教信仰必須以深刻自我檢討適切回應;二十世紀的現代社會漸漸發展徹底的世俗化價值觀,一方面使那些以文化為中心的基督教進一步地世俗化,另一方面卻又同時出現人們對神聖的嚮往,如靈恩運動的崛起等。至於近代基督教神學的發展, 十九世紀的士來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1768-1834)整合了浪漫主義、啟蒙運動與敬虔主義,開創以人為中心的神學思想方法,相對於「德國觀念論」以理性來詮釋宗教,他主張以人在經驗層面的情感與意識來詮釋宗教信仰,間接推動以文化為中心的自由神學;二十世紀的巴特(Karl Barth, 1886-1968)則強調上帝啟示而批判自由神學對世界開放過度,其一是重外輕內,對外門窗大開,卻把裡面關閉起來,以致對基督教真理的認識並未增加;其二是把環境視為典範,忽略了儘管外面的風帶來新鮮空氣,但也帶來腐爛的臭味;其三是神學丟失服事教會的主要目標,卻優先追求連結當時代的哲學,以致神學自我定位不明,於是巴特呼籲,唯有神學成為神學時,才能面對各種問題。
二十世紀開始出現挑戰現代性的「後現代思潮」,這場「後現代」與「現代」的戰爭一直延續到二十一世紀。然而,身處亞洲卻依然可見古老的「前現代」傳統仍有力地盤踞人心,縱使人們大多已生活在受世俗化價值觀全面主導的現代社會,處處可見以人為本的科技發展、商業效益、個體主義等,同時又承受著後現代思潮所帶來的新衝擊─以脆弱為榮、多元並存、非中心、超理性、反體制等。面對這些時代潮流,基督教神學應當尋求如何在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的交鋒中呈現信仰價值觀,因此論及倫理道德的思考判斷,仍須從豐富的神學傳統資源取材整合,以面對各種當代問題的挑戰。
基督教倫理學之必要
當面對基督教倫理道德判斷,究竟是以「生命體驗」為主或者「知性分辨」為主呢?聖經裡有許多關於德行的教導,如:
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彼後1.5-7)
從這段經文可見,信心需要加上德行,而德行則需要加上知識及節制等:
信心 → 德行 → 知識 → 節制 → 忍耐 → 虔敬 → 愛弟兄的心 → 愛眾人的心
在這序列中,知識之後的各項全屬德行項目,唯有「知識」本身顯得很特別,因為通常不被直接歸在德行項目中,「知」是從「信」轉成「德」之必經步驟,藉由「知」得以辨識何者為貴重、合宜、善良、正當而有價值之「德」,因此基督教倫理學非常重視在知性方面的學習。
現代基督徒面對許多倫理道德判斷時,十分需要具有回應挑戰能力的神學思想作為基礎。一切倫理道德判斷都來自作為主體的人─不論個體或群體,「我是誰」、「我們是誰」都是基督教倫理學必先回應的問題,也是系統神學討問的問題。進一步而言,一切倫理道德議題都可被設定為系統神學探討的神學主題,這些都反映基督教倫理學與系統神學密切相關。
基督教倫理學探討基督教信仰在倫理道德方面的思考判斷,通常在神學教育課程的位置都安排在系統神學之後,既可視為神學在倫理道德議題方面的應用,亦可視為神學探討倫理道德主題之整合。前者傾向把基督教倫理學分別出來,有如先理論後實踐;後者則傾向把基督教倫理學當作神學本身的一部分,研究探討倫理道德相關的主題。
迄今有關基督教倫理學的中文著作並不多見,而作為基督教倫理學教科書的專著就更加稀少,主因是專研基督教倫理學的本地學者相當有限,至於如香港羅秉祥教授兼有哲學博士與基督教倫理學博士雙重背景者,更是鳳毛麟角。長期以來,神學院往往以資深教授或牧者充當基督教倫理學教師,鮮少重視基督教倫理學專業,筆者乃自告奮勇執筆,期待拋磚引玉。
從系統神學到基督教倫理學
二○一七年筆者寫作《系統神學》時,大致上關於倫理道德的主題並未處理,心中一直期待能夠完成一本《基督教倫理學》。基督教倫理學提供基督徒個體與群體對信仰實踐與行動的神學反思,由於現實生活中的倫理道德抉擇往往未能直接從聖經找到答案,需要藉由深化對聖經以及處境的神學理解,學習如何因應現實生活倫理道德問題的挑戰。
現代人面對愈來愈多有關國家、社會、政治、經濟等議題的衝擊,不少基督徒開始覺醒「不聞不問」並非教會當走的路,而且驚訝地發現長久以來教會只關心個體罪惡而忽略群體罪惡,其實群體罪惡往往為禍更烈。於是「公共神學」逐漸成為當今教會的流行語,許多平素不關心社會議題的教會也開始針對現實議題提出主張與批判,甚至動員信徒投入社會行動。
身處公共神學發展的潮流當中,若是教會缺乏基督教倫理學思考能力,一味訴求行動而信仰反思不足,很可能只是見到別人眼中的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梁木。畢竟教會本身是由人組成的團體,也可能陷入軟弱與罪惡,需要經常做群體性的神學反思。事實上,當教會體制為惡時,並不亞於任何其他體制之惡,且因惡包藏在宗教語言中而不易辨識。有時那些看見教會體制問題者,甚至對問題提出批判者,往往其實也是從屬於問題體制卻不自知。
況且,當教會興致勃勃地呼籲要改變社會時,難道社會就沒有在改變教會?教會若未能察覺自身如何受到社會影響,乃至世俗價值觀的衝擊,卻汲汲營營投入社會行動,有如輕率地以小搏大,試問究竟是教會改變社會或者社會改變教會的可能性比較大呢?
不論是就個體或群體而言,當基督徒面對倫理道德問題時,務必以信仰作為出發點來確認信仰價值思維,謹慎地進入真實生活的倫理道德判斷。
假若基督徒討論倫理道德議題,只停留在法律、道德層面而忽略信仰根源,甚至引用的根據不外是合乎人性、文明進步、時代潮流、科學觀點等,真不禁令人感慨,基督教信仰的意義是否僅存於邊緣角落呢?我們所信的豈是那位「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的創造主上帝呢?
本書特色
本書承襲《系統神學》一書的基本途徑─整合,「就是把許多不一樣的神學觀點聚攏在一起,藉由互相對話協調而趨近完整」。整合的角度以聖經啟示為基礎,其次參考歷史傳統中重要神學家對聖經的詮釋與應用,期待兼顧理性、感性與行動等角度。
許多倫理學教科書以倫理道德議題作為架構,這種做法的優點在於從真實生活處境提出問題,面對問題提出具體解決的方案;不過弱點在於很難有明確答案而眾說紛紜,況且比較不同答案往往進入瑣碎細節,而無從了解在何種神學思維脈絡下產生這些不同的答案。
本書並未採用以倫理道德議題作為架構,以免見樹不見林,乃是從聖經倫理學出發,主要以神學家及神學傳統的倫理道德思想作為主題,包括三個重要的基督教倫理學類型:德行倫理學、務實倫理學、責任倫理學,總共分成六部分:緒論、聖經、傳統、類型、現代、結論,大致上按照歷史順序討論介紹,期盼呈現在不同神學脈絡下如何導引出倫理道德觀點。
三個重要類型的介紹放在傳統部分之後,這是因為在整理傳統部分的各種基督教倫理學時,其中經常出現這三種類型,並且常見這三種類型的混合組合。認識類型有助於讀者辨識各種倫理學的特質,然而類型並不能涵蓋一切。因此,隨後來到不易歸類的「現代」部分,一方面神學思潮仍繼續在演變中而未完全定型,另一方面現代神學家的倫理思想也愈來愈不易做類型區分。
以現代深具生命力與先知遠見的潘霍華倫理學為例,有人稱為「處境倫理學」,但其實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是以基督為中心來做關係處境考量;有人則稱為「責任倫理學」,但其實潘霍華的「責任」概念是神學概念而非一般倫理概念。再如,以文學家為主要身分的基督教思想家路易斯(C.S. Lewis, 1898-1963)也難以歸類;另外,二十世紀神學巨人巴特的倫理學與神學交織在一起而不易歸類,那些與巴特相關的神學家也是如此,其中後巴特神學家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 1926-)甚至有跨出傳統類型的特質。
此外,「現代」部分還討論以生命為核心概念的倫理道德思想,這不但是聖經倫理學的重要特質,也是出於現代思潮愈來愈關注「生命」的共識。綜觀大勢所趨,筆者期待在「現代」這部分呈現百花齊放的景象,儘管傳統類型尚依稀可辨,但以非典型面貌呈現者則愈來愈多。
寫作本書的原始動機與《系統神學》第三十五章倫理神學有關,書中有些部分源自這一章內容的擴大,加以《系統神學》裡大量介紹神學家思想也多少涉及倫理道德思想,本書採用的材料難免有些重疊,不過因在不同脈絡下呈現出來,所以有不同的意義。
基督教倫理學的主題─倫理道德─畢竟是從真實生活處境而來,「討論」固然有助於「行動」,然而「討論」終究無法取代「行動」。一切倫理道德的討論都應落實於行動,若是過度陷溺於討論,必定會造成理論與行動脫節。因此,本書的體裁力求簡單明瞭、清晰流暢,避免進入過多細枝末節,期待可供基督徒做倫理道德判斷與行動時的參考。
凡學習基督教倫理學的人,當面對倫理道德判斷時,需要明白自己並非最高評判者,不過是被創造主上帝評判的對象;當評論別人的倫理道德判斷時,也需要自知自己的一切評論都要被上帝評論。不論就個體或群體而言,我們都需要神聖光照,也需要福音啟蒙,以致能由衷捶胸禱告說:「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18.13)
林鴻信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