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

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 ★ ★ 認識臺灣社會住宅的首選入門讀物 ★ ★ ★
附錄社會住宅資訊圖解,掌握社會住宅關鍵知識、深入了解社會住宅

社會住宅能做的,遠比提供一個便宜的殼多更多,
不只是居住政策,更是社會合作、共享價值的社會實驗。

  公部門與民間倡議團體,如何共同發動一場關於居住的社會實驗
  都市規劃者x市政府住宅部門xNGO共同策劃,紀錄耗時11年的臺灣社會住宅運動

  ▋為什麼我們需要社會住宅?
  多年來以都市經濟發展為首的價值導向,造成住宅資源過度炒作、房價租金不斷創新高。即使過去的住宅政策提供了平價住宅、整建住宅與國民住宅,也都無法有效緩解都市居住的高成本。直到社會住宅的出現,以只租不售、合理租金、弱勢優先為原則翻轉既有的住宅體制,將照顧社會弱勢、資源重分配納入都市規劃的政策發展方向。

  社會住宅的誕生,回應了我們「居住權不應視為個人的責任,而是生而為人的權力」。

  ▋什麼才是好社宅?
  社會住宅除了合理租金、免於歧視、好居住品質之外,也是都市整體發展的一部分,例如:建築設計與鄰里融合,增加硬體公共服務設施(如長照、托嬰),同時發展軟體配套機制,從「共同生活」的角度出發,試圖照顧到社會各階層的的生活需求。

  社會住宅不是孤島,應該回應社會需求與挑戰,讓人們住得起、住得好、有溫度的「生活」在一起。

  ▋為什麼社會住宅不是居住正義的全部,卻可能成為住宅政策的領頭羊?
  居住正義的願景是讓每個人擁有多元且可負擔的居住「選擇」。
  想要買房、買得起房的人,能在政策監管下以合理價格購屋;想要租房的人,能有穩定的租期租金保障;買不起也租不到的人,能住進社會住宅得到庇護與支持;不喜歡市場上的物件,也能以合作住宅打造屬於自己的最適解!

  政府以社會住宅為首,為居住市場提供新的選項,讓我們看見社會住宅裡發展的新居住生活,藉此鬆動舊有思維,破除「居住」=「購屋」的邏輯,區分「居住權」與「所有權」的差異,帶領我們開始思考所謂「好居住」之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真正意義。

  唯有社會真確地了解與體認這些新的居住價值,「住者適其屋」的盼望才有被落實的可能。

  新一波的社會住宅思潮已經不只是蓋房子給人住,
  更從「要不要蓋」的思考方向轉為「要如何經營理想生活」,
  深入到「經營管理」,涵蓋制度層面。

  臺灣社宅的現況是什麼呢?
  本書將打開社會住宅的大門,帶你一窺在臺北生活的一群人,
  面對著環境與社會的挑戰,如何經營理想生活。

  2022年是臺灣社會住宅運動十一週年,本書以平實的採訪紀錄,帶你從社會住宅的真實故事中,看見目前的成果與侷限,同時也收錄東亞與歐洲社宅先進國的案例與反思,進一步與臺灣現況對話,提出未來的可能與想像。

本書特色

  ■ 全彩圖文特輯,深入淺出的資訊圖解,快速了解社會住宅關鍵知識
  ■ 認識社會住宅發展的歷史脈絡,開箱臺灣社宅第一線生活場景
  ■ 從現有的臺灣社會住宅計畫,展望臺灣社宅軟體機制的下一步
  ■ 收錄日本、香港、歐洲……等國際社宅案例,看見先行者如何做到共治營造、多元混居、照顧支持、物業管理

好評推薦

  【專家/學者】陳東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專文推薦)
  【專家/NGO】呂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書腰推薦)
  【專家/NGO】彭揚凱─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 (書腰推薦)
  【專家/建築師】張清華─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創辦人) (書腰推薦)
  【專家/學者】黃麗玲─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書腰推薦)
  【專家/學者】龔書章─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臺灣建築師 (書腰推薦)
  【媒體】羅惠珍─旅法記者、《巴黎不出售》作者 (書腰推薦)
  依照姓氏筆畫排序

  呂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不僅是殼,社宅更蘊藏豐富的社會能量,需藉社會性計畫及住民參與來激發。青創更是啟動社宅靈魂及動能的關鍵催化劑。

  陳東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社會住宅創造的不只是土地空間財產權的差異,而是一種新的生活價值和社會制度。
  藉由社會住宅維護居住基本權利、建置社會團結共同體、促進合作經濟發展,期盼從社會住宅出發走到真實的烏托邦。

  張清華(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不只是房子,也不只是居住而已。政府可以做的原來不只是這樣,還可很多樣。
  不只是硬體建設,居住更是永續的經營。有了居住者的參與,有了經營,有了故事。這故事書是一本正在你我周圍的社會進行式。

  彭揚凱(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
  《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這本書,藉由國際案例與臺北在地經驗的參照敘述,生動且精準的點出社宅「不只是房子」的必要、可能及想像。關注居住與社宅議題的朋友們,推薦各位仔細一讀!

  黃麗玲(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臺灣的社會住宅是運動倡議者、規劃師與建築師,以及政府等多方共同學習,結合國際交流與在地創新的成果!

  羅惠珍(旅法記者、《巴黎不出售》作者)
  這是第一本臺灣社會住宅書寫,內容是社宅住民的生活日常和心路歷程,因為真實、貼近,讓人想一口氣讀完。

  龔書章(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臺灣建築師)
  這是一本屬於我們共同面向自己城市未來的集體創作!本書多層次且深刻地討論社會住宅並不能只談住宅硬體本身,而是得重現一個完整的創新機制,涵蓋著更寬廣的社會責任、社區服務,以及公共利益,才得以建立一個進步、共享的社區群體和宜居城市。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劉柏宏


  對提升臺灣環境品質有深切自我期許,認為環境議題唯有不斷透過細緻地「社區營造」、「民眾參與」來落實,期待在完成臺灣環境品質優質化之前,積極參與非政府組織共同耕耘議題、轉換觀念,慢慢擴散蔓延讓環境一點一滴的質變。

  現任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理事長,歷任教於中原景觀學系、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
 
 

目錄


期盼一個美好的城市生活(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 黃一平)
 
推薦序
以社會住宅作為實驗場,實踐城市生活烏托邦(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陳東升)
 
導讀
想要一起好好生活——從自身與居住正義的距離說起(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 劉柏宏)
 
第一章:社會住宅的誕生──社會住宅是屬於這個時代的答案嗎?
社會住宅是屬於這個時代的答案嗎?
社會住宅最初要解決什麼問題?
然而,有了社會住宅,我們的城市就更美好了嗎?
小結:臺北,我們現在在哪一個階段?
 
特輯:社會住宅基本概論
社會住宅的數字
社會住宅的組成
社會住宅的分布
社會住宅基本概念
 
第二章:生活可以不一樣嗎?──臺北市社會住宅生活群像
在城市中為自己撐出一個角落──低薪社會中的社宅家庭故事
【社宅臉譜】低薪社會中的社宅生活
成為一位媽媽──少子化社會中的社宅育兒故事
【社宅臉譜】媽媽們的社宅生活
漂泊的靈魂能靠岸嗎?──高齡社會中的社宅長輩故事
【社宅臉譜】高齡長輩的社宅生活
水泥森林裡的多元共居──向社宅遷移的平宅住戶故事
【社宅臉譜】從安康到興隆的混居生活
從水泥城市創造花草綠洲──都市化社會的社宅綠生活故事
【社宅臉譜】在社宅創造都市綠生活
 
第三章:共創生活的火花──社會住宅裡的關係促進者
混居與管理的平衡點──社宅物業的現場觀察
【社宅臉譜】社宅物業管理工作直擊
從居住重新打造的照顧體系──三個社福機構進駐社宅的故事
【社宅臉譜】社宅社福機構工作現場
藝術與新生活關係——公共藝術如何進入社會住宅
【社宅臉譜】社會住宅公共藝術現場
從「我」到「我們」的共好生活──青創在社宅的故事
【社宅臉譜】社宅青創戶社宅生活直擊
 
第四章:解放住宅的想像力──國外社會住宅案例介紹
【共治營造】英國羅奇代爾・社會住宅共有化與地方創生生態系的營造經驗
【共治營造】韓國首爾・貞陵洞藝術社宅的藝術生活──與藝術共生的日常可能
【多元混居】荷蘭阿姆斯特丹・拜爾美米爾的重生──「明日之城」的衰敗、實驗與再生
【多元混居】日本大阪・泉北新城的再生──打造「一個都不少」的支持網絡
【照顧支持】瑞典斯德哥爾摩・須盡歡老年公寓──走入「人生下半場」的集合住宅生活
【照顧支持】日本愛知縣長久手市・五點過後村──打造跨世代共居的生活村
【物業管理】荷蘭阿姆斯特丹・Stadgenoot住宅法人──物業管理的日常
【物業管理】香港・公屋的物業管理──反思與提醒
 
終章:什麼是「居住」?──從臺灣社宅居住經驗出發
重重抗議聲下誕生的社會住宅
社宅住戶住得好嗎?
百分之九十九的非社宅住戶
居住是眾人之事
 
後記
參考資料
 
 

導讀

▶主編導讀:想要一起好好生活──從自身與居住正義的距離說起
劉柏宏/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現任理事長


  我的「居住履歷」在十八歲後就歸落於大臺北地區,至今也四十餘年了。

  隨著畢業、工作、成家、立業,我分別住過士林的分租公寓、永和巷子內的兩層樓透天厝、福和路的「步登公寓」 家庭式分租套房、樂華夜市旁的小套房、中和路有管理員的公寓大廈等等。在成家前,搬家的次數實在「屈指不可數」。

  然而,相比現在的年輕人,當年北漂的我算是幸運許多,至少有較多合法、安全的居住選項,租金也相對負擔得起。記得有一次,偶然聽見辦公室的年輕夥伴在討論搬家的事,可選的物件要不是鐵皮頂加,就是一層樓分隔出格局破碎的小房間,甚至還有明顯是違章的物件,全都要價不菲。這些卻是當代北棲青年的居住常態。

  無論在什麼年代,我想這些不斷搬家的經驗背後,其實都只是人們單純「想在這座城市中好好生活」的期盼。

  這本書訴說著在城市裡,那些為了更好的居住生活努力的人們,以及在住宅策略中人們與城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化。參與本書編輯的同時,我也獲得了機會,得以回顧自己四十多年來與居住議題的不解之緣。

  ▷投身居住議題是從追求「個人的居住正義」開始──一九八九年,永和的五坪小套房
 
  一九八九年是我退伍後在臺北生活的第三年,對當時做著第一份景觀設計師工作的我而言,存錢和設計師專業能力的養成是生活的重心,而房租每月五千元的小套房,是伴我在臺北追夢的避風港。

  那一年夏天,小學教師李幸長發起了一場社會運動「無殼蝸牛運動」,控訴著近三年來臺北飆漲的病態房價。自十八歲起在臺北生活,一路的跌跌撞撞也讓感同身受的我在八月二十六日晚上踏上忠孝東路,將那些生活的困頓與力不從心吶喊出來。這麼做的時候,心裡是有些抒發,但深層的無力與不安也同時流入。那晚,我躺在接近人行道邊緣的地方,望著霓虹燈閃爍的天空,不禁懷疑運動結束後,臺北的房價真的會有所改變嗎?

  後來,我和幾位同學成立了景觀設計顧問公司,除了承接新建案的開放空間景觀設計案,也接了室內設計案。每有新案,我們進行設計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和業主全家坐下來「核對需求」;每次完工看到業主滿意的表情時,讓我更確信符合「真實需求」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同時也希望這樣的設計方法,能夠延續到新建案住宅大樓的公共設施上。但每當我們興致勃勃地與開發商提議這些理想的需求,結果往往是無疾而終。現在回頭猜想,或許業主擔心我們聯合了購屋者,會發展為一種未知的勢力吧。

  幾年後因參與寶藏巖聚落保存的契機,我成了「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的一員,持續以歷史的、生態的、關心社會弱勢群體的視野出發,關注更廣闊的議題並擴大討論不同範圍的城市面向,但不變的核心是為了「更好的城市生活」而努力。

  ▷從「買得起」到「住得起」的倡議轉折──二〇一〇年的中和南勢角三十六坪三房兩廳

  自無殼蝸牛運動後,我們始終沒有一項策略能在居住問題上對症下藥。「廣建國宅」、「擴大購屋貸款」最後反成為住宅商品化的推手,而停滯不前的倡議經驗也讓我和OURs的夥伴們開始好奇,早臺灣多年開始發展居住策略的國家,究竟何以推動住宅政策?

  在大量的研究與檢視中,我們看見了國外「只租不賣」的社宅與臺灣「國民樂透」的國民住宅間的差異。在臺灣,以「買賣」為主的國宅,在好地段走向公有地私有化的炒房工具,地段不佳的國宅卻是大量滯銷。此外,與國外案例對照,臺灣經驗更突顯了國民「有土斯有財」的根深蒂固,以及對於擁有房子所有權的執著。

  在將房屋視作商品的社會氣氛下,我們當初期待政府能帶頭改變「房價炒作」、「稅制改革」等議題也遲遲無法推進。二〇一四年十月六日的「世界人居日」(World Habitat Day),我們於是與不同的社運團體結盟、發起了「巢運」,連帶討論了更多面向的居住議題,同時也匯聚更多關注能量。不同於當年作為無殼蝸牛運動的旁觀者,這次我更靠近核心倡議成員,投入更多的關心與推廣力道。一路隨著隊伍從忠孝東路走到仁愛路夜宿帝寶,我們都知道,這場夜宿只是後續革命的開端。

  不過,這邊不得不提的是,其實當年參與無殼蝸牛運動的許多人,都曾幸運地在上一波房市低價中購得了自己的房子,我也一樣。小孩出生後預期空間使用的侷限,讓我和太太不得不汲汲營營地尋覓新住所。我們曾經參與了國宅抽籤,想「碰碰運氣」,實際上當時在臺北上班的我們曾抽到林口國宅,但最終仍因交通考量而放棄了機會。直到二〇〇二年,我們很幸運,在有生之年遇上房市低點,購入了我們現在住的屋子。二〇〇四年臺灣房屋市場低點反彈,到了二〇一〇年臺灣貧富差距創下六十六倍新高,薪資所得倒退至一九九七年水準,但房價卻飆升至歷史新高。對我而言,雖然我擁有了自己的居所,推動更好的居住環境的初心卻依然不變。

  由上一階段的社會運動累積的能量與經驗,二〇一四年的「巢運」更著力在政治遊說。居住議題持續為民怨之首,而我們也陸續在幾次選舉中找到倡議的機會,向政府和大眾溝通,抓住每次政策變革的機遇。

  自二〇一〇年「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成立,歷經十年的推動,國家住宅政策從質疑、接受到設定「八年二十萬戶」為具體目標,如今社宅不再是政府「要不要做」的選擇題,而是我們「該如何做」的申論題。作為民間團體的我們也持續陪伴著、監督著政府,思考該如何發掘臺灣社宅推動的「本土模式」、如何規避過往的失敗,以及什麼樣的制度才是當今臺灣社會適宜且需要的。

  ▷社會住宅讓我們發現了「更重要的事」──二〇一八年社會住宅青創計畫元年

  當一棟棟社宅完工、一批批居民入住,反倒提醒了我們,「好好住在一起」將是我們接下來需要進一步關注和探索的。
 
  檢視當代集合住宅或大廈社區就會發現,其中雖有許多華麗的「公設」,卻無傳統鄉村三合院、廟口的「埕」,或是城市聚落發展產生的「騎樓」文化,所呈現出的人與人之間的友善關係。隨著居住文化的轉變,住宅以門禁社區(Gated Community)為趨勢發展,過往的水平互動、街道生活逐漸過渡為垂直的城市居住型態,而人與人的關係越來越疏離。過去,建築師試圖討論垂直住宅中如何發展出水平關係,但在孤立冷漠的鄰里、人們對公設無感的現實下,這些討論總顯得空泛。不過新一波社宅的條件,似乎提供了一個改善的機會。
 
  建築師大膽揮毫的公共空間想像,最終仍需要真實的使用者來實踐,而抽簽入住社會(公共)住宅的陌生人口組成,又能有多少機率營造與私宅不同的居住風景呢?我們抱著巨大懷疑,因此聯合了臺北市政府公共住宅委員會和青年事務委員會,以「軟體實驗」的提議,為臺灣社宅軟體機制開了實驗的窗。

  二〇一七年,我們在臺北市松山區健康社宅首推了「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以下簡稱「青創計畫」)。有別於過往憑運氣的入住方式,青創計畫開放讓人們得以「提案評選」方式進住社會住宅,藉由一般戶中百分之十的種子住戶,來成就一個共好社區。關心集合住宅的公共參與,是我在二十多年前未完成的心願。無法在私部門嘗試的事情,如今終於有機會在社宅以不同的形式實現。這四年多來,我身為青創計畫的計畫主持人,陪伴這群年輕種子夥伴,從零開始營造社區好關係,至今已陪伴了七處青創社宅,每一處皆有其特色、成果。
 
  青創夥伴在「社區營造」的譜系中是嶄新的角色。他們同時是社宅系統中接受居住服務的需求者,同時也是提供社區服務的創造者。他們以創意、彈性且生活化的方式,成為了社宅治理的社群夥伴,共同面對著同樣的居住環境、生活議題,透過個體與群體間的合作與互動,「再結構」了城市居住的共生關係。

  ▷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被低估的力量

  這三十幾年來,我從服務資本轉移到服務社區、參與倡議,現在更是創新策略的推動者。我深刻感受到,若要改變整體居住文化,社宅無疑是一個潛力點:它能夠在全臺灣大範圍地推動,有著公部門社會投資的優勢,更開啟了許多新的嘗試可能。

  這項公共投資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應該藉此讓這項投資創造不只這個世代的價值,也開創更多居住的選項與想像,讓過去世世代代臺灣人對於「財產權」與「居住權」兩者的混淆得以被重新討論,進而以社宅重新定義都市居住生活。

  截至二〇二一年,全臺灣的社宅已完成約兩萬戶。在臺北市,大同區的大龍峒社宅入住已滿十年,文山區的安康平宅原地改建的興隆D1社宅入住將滿六年,而第一處青創社宅松山健康基地也屆滿三年。正是在這個時代拐點,這本書企圖把各種感人、悲傷、激勵、超乎想像的真實故事記錄下來,作為下一階段討論的啟蒙基礎。此外,也希望透過本書讓更多人看見,在臺灣固有的人際關係中,社宅塑造「城市共居」的「再結構」,讓更多人在臺北面對三百六十五天種種生活挑戰的同時,多了一些小小的、動人的生活關係。

  以下簡單介紹這本書的構成:

  本書第一章將簡述「社會住宅極簡史」,帶大家看見社會發展與都市居住關係的演進。除了認識社宅的前世今生,本章同時也提出「有了社宅,我們的城市就更美好了嗎?」一問,邀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意識,在閱讀過程中思考當今臺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住宅制度。本書在第一章後提供「社會住宅基本概論」特輯,透過圖像化資訊,整理出臺北社宅的數據、組成、分布、基本概念,希望讓讀者了解社宅基礎背景資訊,更好入門接下來的內容。

  在都市集中化下,「高齡」、「少子」、「低薪資」、「多元混居」、「環境生態」等問題日趨顯著。因此,本書第二章將以報導寫作的方式,探討在城市生活中,隨著這些議題所產生的文化與現象。高房價、高房租是都市多樣性的殺手,而面對居住環境與社會生活的挑戰,在臺北不同世代、社經條件與家庭關係的人們如何過活,又如何往理想的生活更近一步?為尊重受訪者的隱私,本書部分受訪者將以化名方式呈現。

  延續第二章故事中所提到的「促成關係發生與文化生成」的關鍵角色,本書第三章則分別特寫「物業管理單位」、「公共藝術家」、「社福單位」、「青創夥伴」這些關係促進者的身分差異和獨特任務。此外,本章也更聚焦在這些互動和文化是如何經「設計者」刻意的安排下,看似自然地各司其職。除了臺北的社宅角色外,本章也將補充其他縣市的異同作法對比參考。

  最後,本書第四章稍微改變視角,以「自主共治」、「照顧支持」、「多元混居」、「物業管理」四大類的國外案例,進一步與臺灣現況對話。臺灣在社宅制度晚了他國近百年,作為「後進國」正從一片荒蕪中快速發展,持續追趕著「量的不足」。但社宅制度的前輩國家,它們因著真實需求而出現的反思也在影響著我們這片土地:我們要的不僅僅是複製貼上,而是希望能從他國經驗中,挖掘出屬於自己的本土模式。

  簡言之,本書希望藉由真實故事與案例,看見人們的真實需求,以豐富觀看角度、拓展想像力,為未來勾勒出更多可能。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這一路上,我們雖然走得緩慢,但在不斷地試錯與改變中,我們對社宅的期盼逐漸清晰,也逐步實現。

  自二〇一一年起,臺北市政府開始規劃只租不售的社宅,至此社宅開始在臺北落實;即使歷經了政黨輪替,市政府仍延續著政策方向,共同成就城市的新住居風景。這些年來,在市府與民間團體的共同努力下,社宅有了不只是居住的責任,也因此才有這本書的誕生。

  臺北市都市發展局的推動出版,促成了這本首次紀錄臺灣社宅的書成功付梓。在臺北社宅平均中籤率低於百分之十的情況下,這本書打開社宅的大門,讓大家有機會一窺社宅的生活。在出版之餘,同時也感謝在社宅中並肩同行的夥伴,從單位到個人,都在各自的位置上輕推這場社會實驗的形成。

  《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的出版,是一本集體智慧、世代對話,由多位都市規劃專業者與記者一同共構,集結了在臺北生活近四十年的主編與北漂移居的年輕編輯團隊對於城市居住的探問。我們以臺北作為討論範圍,在本書有限的篇幅中,呈現城市居住的議題與挑戰。我們想說的是,社宅「可能」是其一解答,但終究不是居住正義的完成式。這是一場無止盡的社會運動,是我們追逐更好的城市生活的熱切想望。

  相信和我們同樣生活在臺灣的您,一定能在本書講述的故事中看到一些熟悉的影子。從一群在臺北與生活拼搏的人們所面對的難處與追求,看到他們在一些契機下主動或被動地流向社宅,而住進社宅的變化是否能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又是否能回應或滿足他們的居住需求。由個體的故事出發,我們能看見現行制度裡的盡力而為與力有未殆,也由環境的現況來關照個體的困境。因此,本書不單純只是一本介紹讀者認識社宅的書,更嘗試開拓出一條理解「我們自身能如何形塑城市居住關係」的路徑。

  邀請您一起成為打造城市理想居住生活的夥伴,是這本書的初衷,也是我們期待和大家共同前進的方向。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505166
  • 叢書系列:左岸社會議題
  • 規格:平裝 / 346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