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
英中筆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

英中筆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

  • 定價:420
  • 優惠價:95399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37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第一本給國內翻譯教師的教學指引,
從為什麼要教理論、如何教翻譯,到執行翻譯研究的方法,
為國內的翻譯教學奠定學術地位!

  近年來翻譯系所深受學生喜愛,各大專院校在這股趨勢潮流下廣設翻譯系所,全台有超過百餘所大專院校提供相關的翻譯學程與課程,然而這其中大部分的師資是來自英語系所的教師,老師們雖有豐富的學養,卻少有翻譯教學的專業訓練,教學時難免會有徬徨無助之感。

  為了幫助教師們解決課堂上「要教什麼?」「該怎麼教?」的困擾,臺師大翻譯所廖柏森教授在系列暢銷書《英中筆譯1:基礎翻譯理論與技巧》《英中筆譯、2:各類文體翻譯實務》中,為教師解答了要教什麼的疑惑,現進一步以這本《英中筆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提供翻譯該怎麼教的方法。

  全書先從中西翻譯學派切入,闡述理論與教學的共存關係,接著再進入教學的實際操作,從翻譯技巧、教學法、評量方式逐一說明,並提供教案實例,實際演示如何在課堂上執行翻譯教學。最後,提供多元的研究方法,期待國內學者能有更豐富的發表,以擴大國內翻譯教學的研究視野,取得更進一步的學術地位。

  適用對象
  ■    教授翻譯相關課程的大專院校教師
  ■    對翻譯教學理論和方法有興趣的自學者

本書特色

  中英理論學派,完整建構

  從嚴復的「信、達、雅」,到錢鍾書的「翻譯化境」,從美國語言學家Nida 的「形式對等與動態對等」,到比利時學者Lefevere 的「翻譯即重寫」,囊括所有重要翻譯理論。

  各種教法教材,一次備齊
  從傳輸式及溝通式翻譯教學法的理論,到詞彙、單句、多句的翻譯技巧解析,再到翻譯檔案教學、語料庫輔助翻譯教學、電腦輔助翻譯教學等教學法,完整建構翻譯教學的理論與操作。

  翻譯教學教案,實作演練
  提供步驟清楚的教案設計,分為教案提要、教學簡案和教學詳案三部分,以提供教師詳盡的翻譯教學指引,並以一則真實的教學教案作為實際操作示範。

  多元研究方法,比較分析
  分別介紹實驗法、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及放聲思考法等研究方法,並透過案例概述各自的執行過程及重要概念,提供給有志執行研究的教師、學者參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廖柏森


  美國紐約大學 (NYU) 英語教學碩士,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UT Austin) 外語教學博士。現任臺師大翻譯研究所教授兼副教務長、英語學術素養中心主任。曾任臺師大文學院副院長、翻譯研究所所長、臺灣翻譯學學會理事長等職。著有《英中筆譯》系列、《中英筆譯》、《英語與翻譯教學》、《新聞英文搭配詞》、《新聞英文閱讀與翻譯技巧》、《翻譯進修講堂》、《翻譯教學實務指引》、《大學全英語授課》、《論文全英語發表》、《英文研究論文寫作指引》系列、《英文系最受歡迎的線上語料庫》等二十餘本書,並發表多篇中英學術論文。
 

目錄

第一章 翻譯概論
1. 翻譯學科的發展
2. 翻譯的定義與研究領域
2.1 翻譯的定義
2.2 翻譯的研究領域
3. 翻譯的標準與方法
3.1 中國傳統譯論
3.2 西方當代譯論
4. 翻譯的過程
4.1 Nida的翻譯三階段過程
4.2 Gile的翻譯二階段過程
5. 翻譯理論與實務的關係
5.1 一般的翻譯理論與實務
5.2 翻譯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第二章 翻譯教學理論
1. 翻譯與外語教學的關係
1.1 翻譯在外語教導上的應用:教學技巧
1.2 翻譯在外語學習上的應用:學習策略
2. 翻譯教學的目標
2.1 國內目前翻譯教學的困境
2.2 翻譯教學的兩種目標
2.3 翻譯教學培養的能力
3. 翻譯教學理論的論述
3.1 行為主義的翻譯教學觀
3.2 建構主義的翻譯教學觀
3.3 其他翻譯教學觀

第三章 翻譯教學實務
1. 翻譯教學方法與教材
1.1 翻譯方法
1.2 翻譯檔案教學
1.3 語料庫輔助翻譯教學
1.4 電腦輔助翻譯教學
1.5 翻譯工作坊
2. 翻譯測驗與評量
2.1 評量與測驗
2.2 翻譯的評量與測驗方法
2.3 翻譯錯誤
2.4 翻譯考試與評分標準
3. 翻譯課程教案設計與編寫
3.1 編製教案的步驟與原則
3.2 翻譯教案的教學模式
3.3 翻譯教案的格式
3.4 翻譯教案的範例

第四章 翻譯教學研究
1. 翻譯研究的定義與類別
1.1 翻譯研究的定義
1.2 翻譯研究的類別
1.3 翻譯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1.4 筆譯與口譯翻譯研究的差異
1.5 科學與人文思維翻譯研究的差異
2. 翻譯研究的變項
2.1 變項的操作化
2.2 變項的種類
2.3 翻譯研究變項間的關係
2.4 翻譯變項的尺度
3. 翻譯教學的研究方法
3.1 實驗法 (experiment)
3.2 調查法 (survey)
3.3 訪談法 (interview)
3.4 觀察法 (observation)
3.5 放聲思考法 (think-aloud protocols)
4. 如何尋找翻譯研究題材與發表研究管道
4.1 尋找翻譯研究題材
4.2 翻譯研究的發表管道
 

推薦序1(節錄)

李振清(世新大學終身榮譽教授、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審譯小組召集人)


  《英中筆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全書分為「翻譯概論」、「翻譯教學理論」、「翻譯教學實務」,與「翻譯教學研究」四大主題。有助學界釐清目前國內翻譯教學上的諸多問題,包括翻譯教學過程和評量所依據的翻譯和教學理論等,並提供教師明確指引,作為翻譯教學以及現代口筆譯人才培育的完整參考和理論依據。

  個人以長期從事翻譯研究的經驗,深感內容煥然一新的《英中筆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是我國政府、學術研究暨教育機構,與跨國企業在規劃人才訓練、了解文化差異、強化國際技術交流與企業合作、獲取充裕國際資訊,與務實促進國際化的任務中,所有知識分子皆宜仔細閱讀與研究的一本經典好書。

  廖柏森教授在本書序文呼籲,「要改善國內翻譯教學的困境,亟需從改變教師的理論認知、教學方法與研究訓練入手。」這本新版《英中筆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正好符合當代翻譯教育與翻譯人才培育的需求。同時,就年輕世代的翻譯人才培訓方面,大家宜延伸《英中筆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的內涵,並秉持「翻譯是終身學習與永恆的專業挑戰」之樂觀信念。

  從當前國際發展與全方位交流的面向來觀照,廖柏森教授的《英中筆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不但提供當代翻譯人才培訓的明燈,同時也驗證了翻譯是落實終身教育的重要途徑。有鑑於此,本人特予鄭重推介,並期待藉此臺灣可以培育出更多擅長國際溝通,兼具雙語雙文化與全球交流合作所需的優質翻譯人才。

推薦序2(節錄)

史宗玲(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教授兼外語學院院長)


  廖柏森教授在臺灣翻譯界赫赫有名,也是令人敬重推崇的翻譯學者。他深耕翻譯教學多年,也致力翻譯研究,並指導過無數的碩博士生。憑藉多年累積的翻譯教學經驗及研究成果,他毫不藏私地傾囊相授,希望與大眾分享寶貴的翻譯知識與資訊。經過他整理中西方翻譯理論、觀點、思辨、翻譯教學方法、翻譯策略、實作與實務,終於完成一本博大精深、淺顯易懂的翻譯專書。早在2014 年,該書由文鶴出版公司出版,當時我也拜讀過,深感佩服,受益無窮。事隔多年,廖教授有感於時代變遷,必須調整內容,所以他補充資訊,並於2022 年再由眾文圖書公司推出新版,內容更加豐富。現今,即便我再次閱讀,仍然津津有味,從中得到許多靈感與啟示。

  綜觀本書,主題探討由小而大、由精簡至繁複,由微觀翻譯如翻譯定義、翻譯學科發展,推展至實用的翻譯教學理論與實務,更進一步提升至宏觀的翻譯教學研究。全書論述邏輯清楚、敘述有條不紊、文筆清晰流暢。對於翻譯教學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閱讀此書可以溫故知新,加深印象,並適度增補或調整其翻譯教學內容與方法。對於缺乏教學經驗的新進教師,更可從書本中汲取許多實用寶貴的知識,並學習到許多可仿效的翻譯教學方法。因此本書不但適合中、老生代翻譯教師做為參考,更適合新生代的年輕學者與教師閱讀,成為他們教學與研究生涯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寶典。

  常言道:「一個人最大的福氣,不是致富,而是在某時候你能夠遇到一個人或一本書,這人或這本書可以打破你原來的思維,增加你的知識,並提升你的視野與境界,這人或這本書就是你的貴人。」廖教授的這本書就是我們的貴人。只要打開本書閱讀,我們即可挖掘到許多寶貴的翻譯教學知識,不斷精進自我,並改進個人的翻譯教學技巧與方法。所以我強力推薦本書,並奉勸大家不要錯失良機,快來認識這位貴人,你一定像我一樣受益無窮。

推薦序3(節錄)

董大暉(長榮大學翻譯學系教授)


  近年來,坊間翻譯理論、翻譯教程、翻譯技巧之類書籍可謂汗牛充棟。其中雖然有不乏真知灼見之作,但很多鋪陳過於寬泛,欲畢其功於一冊,常使讀者惶惶然望而生畏;亦有一些引介西方譯論思想,卻疏於關照本地文化土壤,難免水土不服,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也有一些訴諸立竿見影的方法,不重思想觀點,略顯急功近利,讀者一旦面臨實際問題,方察覺前路崎嶇,苦無衣缽相傳之妙計。

  反觀廖柏森教授這部著作,絕無大而空洞的論述,所提出的觀點、言論無一沒有理論依據,對專業詞彙、專有名詞、人名地名等細節關照,面面俱到。本書首章先梳理翻譯學科發展,所精選的譯論主要涉及何謂翻譯、翻譯標準、翻譯能力等攸關翻譯學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讀者不自覺開始沿著譯學大師的思緒,沉思翻譯教學與教學翻譯、理論與實務等學界爭論已久,但卻是每位從事翻譯教學與研究者都無法迴避的議題。本書第二、三章可謂是翻譯教學理論與實踐基本規律的總結。其翻譯教學理論的介紹,更新了自2014 年第一版以來新近湧現的譯才培養理據,在基本翻譯教學理論中不斷注入最新研究成果,堪稱為翻譯課堂教學而設計的教材,如隨身碟般可即插即用。

  雖然作者強調實務的重要性,但並不是在提倡實用主義。作者一再提醒讀者,在翻譯實務和翻譯教學中,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另外,在知其所以然之後,我們更要「起而行之」,去實踐,將「知」和「行」融入到翻譯教學中,這即是本書第四章教學研究方法的初衷。作者在此處以對翻譯教學與研究的深刻領悟,呼應了其在第一章論述翻譯理論時所提出「實踐—理論—再實踐」的辯證思想。至此讀者當有恍然大悟之感。經長期實踐淬鍊,廖柏森教授翻譯教學和研究思想業已成熟,如今成稿。

  此著作於譯林教學研究之中,匠心獨照,堪稱扛鼎之作。相信無論是翻譯領域的學者、教師或是翻譯專業的碩博士生,乃至初涉足翻譯研究的大專院校學生,都能從本書中汲取營養,得到巨大的啟示和幫助。今日先睹為快,幸甚至哉。是為序。

推薦序4(節錄)

胡宗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所所長)


  當我們討論一篇譯文的好壞時,相信許多人都喜歡用「信達雅」三字作為評鑑標準,認為若達到了信達雅,便是好的譯文;然而,知悉何人最早提出以此為標準的,大概就沒那麼多了。本書不但對嚴復的信達雅之說有詳細說明,也點出了後人(如郁達夫、魯迅、林語堂等人)對此準則的看法。廖教授討論這三字時,不但將信達雅解釋得非常清楚,更難能可貴的是,廖教授還提到了學者對於嚴復的研究,例如引用了王宏志教授的看法:「嚴復所關注的並不是翻譯本身,也不是原著,而是經由翻譯輸入的思想怎樣可以對中國讀者產生作用」。原來,嚴復先生雖然提倡信達雅,但對他來說,比起忠於原文,透過翻譯進而推動國家的社會改革才更具意義。個人以為,經過廖教授的這番解釋,除了凸顯信達雅三字背後的歷史意義,也活化、提醒、重構了翻譯的面貌。對此議題有興趣的讀者,相信能透過廖教授的書籍,快速並有系統地得到進一步的認識。
   
  國內雖然有許多英文的翻譯研究書籍,如Mona Baker的In Other Words以及Jeremy Munday的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也都提到翻譯方法、翻譯理論,但這些書畢竟都以英文寫成,從英文角度切入,無法像廖教授以一個中文母語者多年教學翻譯的經驗與處境,貼心地為讀者關懷設想,給予全盤系統的支持。本書除了適用於對翻譯有興趣的自學者,也是翻譯教學者最好的輔助教科書。

自序

  國內大學對於學生外語專業技能的實務訓練愈來愈重視,期望能縮短課堂與職場差距,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其中翻譯就是普受師生歡迎的一種技能,近三十年來各大學不僅競相設立翻譯系所,英外語科系必開翻譯課,更增設愈來愈多的翻譯學程提供不同科系同學都有學習翻譯的機會。一些指標性案例包括學術重鎮的臺灣大學於2009 年在外文系開設「中英翻譯學程」,讓全校各學系學生申請修讀;2012 年更成立「中英翻譯碩士學位學程」,供其他大學畢業生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報考。而在翻譯產業和學界均享有盛名的臺師大翻譯研究所,也在2020 年成立大學部的「中英翻譯學分學程」,還與國防部於2018 年合作共同開設「軍事口譯碩士在職專班」。另外,教育部於2007 年起推出「中英文翻譯能力檢定考試」,後交由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 (LTTC) 主辦,通過考試者可取得筆譯和口譯證照,只可惜後來於2016 年停辦。這些現象都在在說明翻譯在國內已被視為一項重要的專業,但目前翻譯教學本身仍未受到學界足夠的重視,課堂教學成效也有待加強。

  雖然過去幾十年來翻譯研究已逐漸登上學術殿堂的門檻,但對翻譯教學議題的探討仍僻處邊陲,從事研究的人寥寥可數,不論在理論架構、教學實務和研究方法上皆仍缺乏足夠的論述和研究成果,難以符應實際課堂的需求。教師對翻譯教學的理論、目標、方法、教材和評量方式大多基於個人直覺經驗,尚未形成系統化的共識,因此現時翻譯教學的困境和問題頗多。簡單來說,在眾多翻譯教師心目中,翻譯課要教什麼?應該要如何教?為何要如此教?都仍是懸而難決的問題。畢竟翻譯課重視實踐和練習,光聽老師講授理論原則是不夠的;而教學活動大多只是拿篇文章讓學生翻譯,再交由教師批改講解。若同樣的教學程序實施一整個學期,難免讓學生覺得千篇一律,容易厭倦無聊。現行國內翻譯課程實施並不令人滿意,造成許多學生學習翻譯動機低落,態度被動消極。

  上述問題應歸咎於國內長期忽略翻譯師資培訓,許多翻譯教師過去主修英美文學或語言學,或是從職場聘請專業譯者擔任教師,但是他們從未修習過教學相關課程,更遑論學習翻譯教學和研究方法,一旦開始教授翻譯課,有些教師多少有徬徨無助之感。加上教材難覓和教法無法創新,教師已有求新求變的急迫感。

  要改善國內翻譯教學的困境,亟需從改變教師的理論認知、教學方法和研究訓練入手,除了請教師接受翻譯的教學和研究訓練之外,提供讓教師學習參考的專書應是有效的開端。目前國內針對培訓翻譯教師的專書極少,而外文的翻譯教學專書中使用的教材、教學活動以及譯例並不太適合國內的教學環境和中英語言組合的需求。而且西方國家的教育體系制度與臺灣也有很大差異,西方國家的翻譯教學經驗和論述無法全盤移植到國內。我們應該是吸收借鑑它們的理論與實務,再內化為己用,發展出適合國內翻譯教學需求的模式和方法。

  另一方面,國內翻譯研究的書種大致上可分為學術性的翻譯理論、總結個人翻譯經驗的散文或評論、實用性的翻譯技巧、以及翻譯課使用的翻譯教科書。這些專書對於翻譯研究領域的發展雖有幫助,但是在翻譯教學上,除了少數可作為學生上課使用的翻譯教科書,如廖柏森等所著《英中筆譯1》、《英中筆譯2》、《中英筆譯》、《英中新聞筆譯》的系列書籍之外,極少有針對教師需求所撰寫的翻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專書,這是很可惜的事。反觀對岸中國大陸對於翻譯教學的研究非常積極,其目的是在短期內為國家培養優秀口筆譯專業人才,快速與國際社會接軌。短短幾十年內大陸出版大量的翻譯專書、期刊和教科書,其中不少流入臺灣學術市場,有些還改版為繁體字,被國內許多教師採用為上課教材或研究文獻。但這些出版品的品質參差不齊,若作為教科書則大陸譯詞語法充斥國內課堂,若作為研究文獻則不僅某些論述或研究不太嚴謹,長久下來國內也會失去學術論述的發言權。國內翻譯教學觀念的建立和譯者的訓練不能過於依賴大陸學者的論述和譯法,甚至連譯例用字句法都可能成為我們翻譯教學的標準。國內目前缺乏針對本地翻譯教學所需的理論架構、實務教法和研究方法所編寫的專書,這或許是國內翻譯教學研究社群不受重視、或作品不易通過評鑑升等之結構性因素所使然,仍有賴更多學者投入和努力。

  國內有關翻譯教學的研究成果,目前只有在少數期刊和研討會上以論文發表,相對較無系統性和連貫性。筆者深覺有必要填補上述翻譯教學研究的缺口,因此整合個人過去曾發表的翻譯教學文章和教科書,同時參考國內外翻譯和語言教學相關書籍,並配合國內教育環境資源、社會對翻譯人才需求、教師學術背景和學生學習動機等因素來撰寫此書。另一方面,筆者長年於臺師大翻譯研究所和臺北大學應用外語系教授多門翻譯教學相關課程,包括「翻譯教學」、「翻譯測驗與評量」、「筆譯教材教法」、「翻譯理論」、「口筆譯入門」、「新聞編譯」、「研究方法」等。本書中許多翻譯教學理論、方法和活動都曾在這些課堂上應用實施,有助提高此書內容的效度和信度。

  本書探討範圍為英進中的筆譯教學,這也是國內大專院校翻譯課程最常教授的語言組合方向。全書分為四大主題,分別為「翻譯概論」、「翻譯教學理論」、「翻譯教學實務」與「翻譯教學研究」。希望能釐清目前國內翻譯教學上的諸多問題,包括翻譯教學過程和評量所依據的翻譯和教學理論等,都能給予教師明確指引,作為翻譯教學上的參考依據。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擴大國內翻譯教學的研究視野,讓國內翻譯教學的學術自主權得以發聲,提供從西方和中國大陸進口專書之外的另一種翻譯教學研究論述。

  本書第一版《翻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於2014 年曾由文鶴公司出版,迄今一直是國內少數針對翻譯教學領域探討其理論論述、實務操作與研究方法、和培訓翻譯教師的專書。然而多年來,國內外學界探討翻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的相關文獻與研究成果推陳出新,新興研究議題不斷浮現,該版的內容已不敷課堂教學和個人研習之用。個人深感有擴充原作架構和新增內容之必要,因此參閱國內外近期有關翻譯教學的研究文獻及相關書籍,整合個人過去幾年發表的翻譯教學研究論文,同時配合國內最新教育理念、翻譯產業人才需求等因素來修訂此書,希望作為眾文圖書出版翻譯系列教科書的理論基礎、教學指引和研究方法,並以《英中筆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的全新書名和版面上市。新增修訂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數點:

  1. 更新國內大學翻譯教學現況與翻譯學科發展的資訊,刪除過時研究文獻和陳舊事實內容,並補充行為主義傳輸式教學和建構主義溝通式教學以外的教學觀。

  2. 在西方翻譯理論上,第一版著作只討論了語言學派和功能學派,新版增加多元系統、文化學派、解構學派等,並闡述它們的翻譯觀點與翻譯教學間的關係,增加翻譯教學的多元論述和後現代觀點。

  3. 翻譯教學方法方面增加各種翻譯方法技巧的解說、機器輔助翻譯 (CAT)、翻譯語料庫 (translation corpus) 的教法教材、以及AI對於未來翻譯教學所產生的衝擊等,以反映科技在翻譯教學上所扮演的積極角色。

  4. 在研究方法上,為因應更多元的研究方法需求來探索日益複雜的翻譯教學議題,新版著作增修推論統計分析方法、質性的紮根理論 (grounded theory)、個案研究 (case study)、以及質量的混合研究方法 (mixed-methods research) 等。同時也提及新的研究工具如眼動儀、鍵盤軌跡紀錄Translog等,說明這些研究方法與工具如何應用在實徵研究上。

  總言之,本書針對國內翻譯教學困境,從理論、實務和研究三個層面釐清翻譯教學觀念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為培養翻譯師資盡一份心力。同時拋磚引玉,提醒學界對翻譯教學理論、實務和研究活動的重視,發出自主的學術論述聲音。最後更期待能提升國內翻譯教學品質,增進學生學習翻譯動機,進而為社會培育翻譯人才,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5326135
  • 叢書系列:英文翻譯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7 x 23 x 1.6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語言學習】職場高效成長術:越級打怪技能get、職場能力level up!電子書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尖端暢銷展(止)
  • 語言學習法展
  • 草間彌生主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