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記得在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院長時,筆者曾經和班上同學們參觀立法院,當時在進行行政院院長施政方針報告後的總質詢,只見當時的資深委員上台後,只會歌功頌德,連在場的蔣院長都覺得很不好意思,只回答了一句:「委員您講的都是好話,我沒有什麼好回答的。」對照今天的立法院真是有天壤之別。今天行政院院長上不上得了台,還要看立法委員的臉色。即使上了台之後,總質詢過程中,有些委員準備充足、砲火猛烈,常讓在場的行政院院長與部長如坐針氈。
從1987年民進黨進入立法院,立法院開始發生劇烈的變動。雖然民進黨的十三位立委僅占全體立委的4%,但是他們的集體行動與策略對當時的政壇造成相當大之震撼,一向死氣沉沉的國會頓時成為全國鎂光燈之焦點。民進黨成立第一個國會黨團,希望扮演監督及制衡政府的角色。主要的訴求包括:突顯國會內容議事規範的不當、突顯威權體系不具正當性、抗議國會結構不合理(資深代表占絕大多數)。其訴求逐漸獲得國民黨增額立委與民眾的支持。立法院遂由橡皮圖章成為民主的種子。
1990年4月3日陳水扁等26位朝野立委提出「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任期」釋憲案,同年6月21日大法官釋字第261號解釋資深代表應於1991年12月31日以前終止行使職權,並舉辦次屆選舉,所以1991年12月31日所有資深民代退職。1992年12月進行第二屆立委選舉,也就是國會全面改選。1996年3月第一次總統直接民選,自此台灣正式成為民主國家。立法院在國內政治舞台上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因此對於立法院的運作之瞭解有其必要性。然而過去在媒體的報導下,立法院宛如成為打架與衝突的場所,卻對於立法委員扮演的角色所知甚少。當立法院成為國家重要的政治中心時,對立法院與立法委員的瞭解有其必要。
一位優秀的立委背後一定有一個堅強的團隊。有鑑於立法委員的角色愈來愈重要時,其身旁助理不可或缺,因此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決定擔負起訓練國會助理的工作。迄今我們已經舉辦八屆國會助理工作坊,培育無數助理人才。但是在訓練過程中,經常苦於沒有適當的教科書供學生閱讀。基於以上這兩個理由,興起應該撰寫立法院相關書籍的念頭。
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讀者對於立法院有一全面性的瞭解,甚至給那些想到立法院工作的年輕學子們一些建議。因此本書第一章首先對立法院院區、立法院的憲政角色以及職權、立法院開議是指什麼,以及立法院運作經常要用到的法規簡單的介紹。第二章開始探討立法院正、副院長、院會與委員會的組織以及立法院各業務單位。
第三章則將焦點放在立法委員選制的討論以及我們選出來的立法委員到底是哪些人。第四章至第八章都是在討論我們選出來的立委都在做什麼,特別著重於法案審查、預算審查和選區服務。第九章則討論國會助理的工作以及其所需要的條件。
本書的完成,首先要感謝另外兩位作者,陳中寧與許孝慈。中寧可以在快速時間將資料整理形成本書的骨架,孝慈在立院工作二十年,對立法院的大小事相當熟悉,提供本書精采的資料與案例。另外,對於那些經常來本系的國會助理工作坊擔任講師的朋友們,包括現任議事處處長高明秋、曾經擔任各黨助理的王為真、王珊珊、江肇國、李兆立、李昭輝、何佩珊、林木源、林正斌、吳堂成、邱奕庭、徐宏庭、許志遠、陳鈺婷、陳俊宇、陳鳳瑜、陳宏義、黃怡翎、黃淑芬、張玉漢、湯文馨、彭文龍、楊宜靜、鄭照新、簡立易、顏子傑,以及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的張宏林、沃草的林祖儀以及口袋國會的李政釗,另外還有再怎麼遠(屏東)都要趕來的黃國榮系友。他們上課精彩的內容,帶給本書相當多的啟發,也因此豐富了本書的內容。另外系上幾位老師,陳立剛主任、林瓊珠、劉書彬、蔡韻竹等多位老師不遺餘力的協助,亦銘感在心。
當然要感謝我的助理高韻茹、牟筱雯、吳旻穗、黃俊瀚的協助,沒有他們,筆者就像喪失左右手一樣。最後,要感謝東吳大學政治學系66級的大系友,也是富蘭克林集團亞洲地區總裁劉吉人先生歷年來對政治系慷慨的支持,讓國會助理工作坊得以持續,並得以搭配全國獨一無二的將培育的人才送進國會的就業計畫。同時也要感謝劉學長對國會研究中心系列專書的支持,這將是劉學長所支持的國會研究系列第三本專書,心中的感激難以用言語形容。還有,五南出版團隊的專業與用心,令人佩服。希望這本書的出版對國會有興趣的學生與各界人士都會有所幫助。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人社院院長 黃秀端
2017年1月2日於外雙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