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全新的範例和深入的觀察
非常感謝你拿起這本書。能夠與你分享《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的更新版本,真是我的一大榮幸。
這本書的最早版本是在二○○九年春天發行,那一週是我兒子喬許的二十歲生日。隨著我們走到這本書的十週年,我再把整本書讀過一次。以全新的眼光體會書中字句真是一大樂事,而看出哪些概念和故事禁得起時間的考驗也非常有趣。大多數都可以;有些則須更新。而且帶著十年來新增的經驗,我比起自己寫第一個版本的時候懂得更多了。
這個版本的架構類似最早的初版,加入一些全新的範例,取自我開課的班級,以及各種不同領域的創業人士。此外,我也收錄了許多全新的深入觀察,都是過去十年來的收穫。書中增添兩個章節,以便容納所有的全新素材。
總而言之,身為教師和這本書的作者,我的目標是作為一位「密探」,負責提出很多問題、述說很多故事、設定各種情境,最終引發了意想不到的深入觀察。在我的課堂上,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受到每一項體驗的潛移默化,都能因為書中的各種練習和概念而感受到更多的力量。這本書的目標自始至終都一樣。我希望讀過這本書以後,你會擁有一組豐富的工具,能夠看出自己周遭的各種機會,並好好掌握那些機會。
這個版本會在喬許三十歲生日之際正式發行。我永遠感激他賦予我靈感而寫出這本書。我也非常感激多年來有幸一起學習的許多學生和同事。
請不用客氣,把你的感想告訴我。我很歡迎讀者的回饋,很期待聽到書中的哪些部分對你來說最有意義。可以透過tseelig@gmail.com或網站tinaseelig.com與我聯繫。你也可以追蹤我的推特@tseelig。
寫給讀者的信
未來十年一定會發生很棒的事
非常感謝你花時間閱讀這本書。我希望這些文字會一直對你很有意義。
這一切的開端,是十四年前的一個構想所播下的種子,當時我兒子喬許快滿十六歲了。我突然想到,他再過兩年就要去上大學,我覺得自己太輕忽這件事。我們在學校教導年輕人學很多傳統的事物,雖然喬許都學到了,但我領悟到,我離家念大學和初出茅廬時學到的很多教訓,讓我的人生變得比較不那麼緊張,也比較充實。因此,我開始把一些事情列成清單;我知道,若要在世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這些事情非常重要。我把這個檔案儲存在電腦裡,只要又想到某個深刻的見解,就把它添加到清單上,於是清單變得愈來愈長。
開始列出清單的幾個月後,有人請我在史丹佛大學對一群參與企業領導計畫的學生發表演講,我決定從那張清單汲取靈感。我把演講題目訂為「真希望我二十歲就懂的事」,除了講述這樣的概念,還穿插一些短片,選自史丹佛講座系列所邀請的多位創業思維領袖。學生對於演講內容很有共鳴,因此過沒多久,我就獲邀到其他很多地方演講同樣的題目,剛開始是在校園,接著又遍及全美國和全世界。
受到這番熱烈迴響的鼓舞,有一次我去美國西點軍校對全校新生演講,搭飛機回家的路上,我寫了一份簡短的出書提案。我把提案交給一位同事的出版經紀人。他對提案不是很感興趣,建議我回頭重新規畫。由於感到很沮喪,加上忙著處理其他一大堆事,我沒有回頭修訂提案。那份出書提案的檔案靜靜躺在我的電腦裡。
整整兩年後,我從舊金山搭乘一班清晨的班機,準備去厄瓜多參加一場研討會。吃過早餐後,我開始和鄰座的男士聊天,他名叫馬克︵Mark︶,是舊金山「HarperOne」出版社的發行人,到了即將下飛機時,我們發現彼此在教育和出版方面有不少共同的興趣。在飛行途中,我小小冒險一下,給他看那份出書提案,還好那份提案一直在我的電腦裡冬眠。馬克很有禮貌地稍微看過,對我說他沒有興趣。兩好球。即將下飛機時,我們交換聯絡方式,而我定期跟他聯絡,報告我課堂上的各種最新教案。
大概在我們碰面一年後,我把「創新大賽」的一些短片寄給馬克,就是本書第一章詳細描述的那些內容。他大感好奇,沒想到他希望與其中一組學生討論出書的機會。坦白說我有點傷心,他想和我的學生合作出書,而不是我。不過,我當然介紹他們見面。
馬克和他的同事來到學校,與那些學生碰面,但學生對於寫書不感興趣。他們正準備畢業,各奔東西。那次在學校裡,我認識了馬克團隊的一位資深編輯。午餐快吃完時,他建議我或許可以根據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寫一本書。我對他說,其實我已經有一份出書提案,於是我把以前給那位經紀人和他老闆看過的同一份檔案寄給他。
天大的好消息!過沒幾個星期,我就拿到一份出書合約。還有壞消息。我只有四個月的時間寫完這本書,這樣才來得及趕上畢業的時間。歷經六星期的各地出差和行程滿檔,我得藉助於所有能用的資源才能完成這項計畫。我每天早上寫作三小時,而那段期間我碰到的每一個人或每一件事,最終都寫進書裡。我像是一台吸塵器,吸進各式各樣的故事,以便強化書中的概念。最棒的是,這本書在喬許的二十歲生日那天正式發行,我很高興能把自己收到的第一本書親手交給他。
對我來說,我完成自己的任務了!
不過,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這本書大受歡迎,不只是美國,全世界亦然。各種不同年紀與文化的人們顯然都對書中傳達的訊息很有共鳴,包括日本、中國、韓國、泰國、土耳其、俄羅斯、巴西、以色列和德國。我開始收到這些國家的讀者寄來的信件,他們說非常渴望得到書中提到的觀念。每一個人都在書中找到不同的意義。有些人著重於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的故事,另一些人對於挑戰既定假設的那些課程很有感,有些人看到別人能運用有限的資源達到出色的成果而深受啟發,還有一些人只是等待別人同意他們按照自己的道路往前走。希望這本書為你提供激勵的力量,驅策你朝向自己的下一個十年大步邁進。未來十年一定會發生很棒的事!
深深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