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兒童開學書展_本本折
中國妝容之美:一本讀懂中國女性妝容史,還原中國歷代妝容之美

中國妝容之美:一本讀懂中國女性妝容史,還原中國歷代妝容之美

  • 定價:888
  • 優惠價:79701
  • 優惠期限:2024年09月1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內容簡介

★超過200張絕美彩圖★
還原中國古代妝容

▶《如懿傳》《延禧攻略》的一耳三鉗
▶《長安十二時辰》的唐妝
▶《夢華錄》的耳飾與頭冠
▶「曬傷妝」的起源,其實是在晚唐?

仿妝 漢服 角色扮演

  ◎不只是考察資料!這一次,要還原經典妝容
  光是看介紹古代妝容、古代服飾的歷史,已經不過癮了嗎?這一次!不但有文物、有歷史,還有把最經典、最精緻、最優美的古代妝容,還原給你看。

  《西京雜記》中,卓文君的「遠山眉」要怎麼修出來?
  「墮馬髻」實際上是什麼感覺?
  為什麼會有「半面妝」?古代人化妝,可以化一半?
  魏晉時的「碎妝」,可以有多美?
  為什麼戲劇裡每個清代皇后、小主都一耳三鉗,其實是搞錯了?

  其他像是《知否》裡的人怎麼穿搭、為什麼這樣穿搭?《夢華錄》的耳飾與頭冠有什麼講究?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李芽與《國家寶藏》服飾顧問陳詩宇,以文獻圖像為基礎,以古代文物為佐證,系統梳理中國妝容史,帶您看見中國歷代文化和審美流變,輕鬆讀懂中國妝容之美。

  ◎──等等?不只是妝容與歷史?還有古代美妝品的製作法!
  是的,本書除了古代妝容、服裝史,與妝容的復原外,也介紹古籍當中紀錄的各種美妝品、美容聖品製作法。

  《天工開物》中介紹的「胡粉」
  《事林廣記》中介紹的「畫眉集香圓」
  《事林廣記》中介紹的「玉女桃花粉」
  《老佛爺用藥底簿》中介紹的「加味香肥皂」

  不只是還原古代妝容,也同步還原古代的美妝保養品。讓對歷史有興趣的讀者,能夠更進一步理解古代的妝容史、對歷代「美」的看法與影響,也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對仿妝有興趣的讀者,也能透過本書,進一步掌握對妝容的呈現。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x中國央視大型文博節目《國家寶藏》服飾顧問,帶來潮流與古妝的相遇
  本書的兩位作者,一位是中國央視大型文博節目《國家寶藏》中,國寶守護人的服飾顧問──陳詩宇;另一位則是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李芽,為北京大學美學中心訪問學者、臺灣臺北藝術大學訪問學者,美國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高級研究學者,長期從事藝術史及服飾史的研究與教學。在這兩位老師的攜手合作下,團隊歷時一年多拍攝,打造出這一部獨到的中國妝容圖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芽


  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曙光學」。公眾號「東方妝道」創辦人。曾任北京大學、臺北藝術大學訪問學者,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高級研究學者。長期從事藝術史及服飾史的研究與教學,並致力於對中國古方妝品與妝容復原工作的研究與推廣。
 
  代表著作有:《中國古代首飾史》(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耳畔流光:中國歷代耳飾》(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脂粉春秋:中國歷代妝飾》(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中國古代妝容配方》(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等。

陳詩宇

  筆名揚眉劍舞,服飾史與工藝美術學者,策展人,影視劇服飾顧問與指導。

  從事服飾史研究、傳統工藝美術調研出版工作多年,參與大量古代服飾造型復原專案及展覽策劃,將歷史資料還原為立體造型服飾。並於北京服裝學院攻讀服飾文化研究博士學位。擔任中央電視臺《國家寶藏》等文化節目歷史與服化顧問、《清平樂》等影視服化指導。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第一章 濫觴
史前時代至商朝--繪身與紋身
周--化妝史的嶄新紀元
秦--彩妝的起源
 
古法重現  
《齊民要術》:古代妝粉製作方法
 
第二章 成形
漢── 審美成形
魏晉南北朝── 美而自在
 
古法重現  
《天工開物》:「胡粉」的製作方法
《齊民要術》:「紫粉」的製作方法
 
第三章 鼎盛
初唐── 從簡約保守轉向華麗綻放
盛唐── 貴妃的紅妝時代
中唐── 時世險妝束
晚唐、五代── 西州狂花與素雅漢妝的兩極分化
 
第四章 轉型
宋── 回歸素樸
遼、元── 少數民族風情
 
古法重現
《事林廣記》:「畫眉集香圓」的製作方式
《玉女桃花粉》:的製作方式
 
第五章 融合
明── 端莊典雅
清── 滿漢交融
 
古法重現
《外台秘要》:「崔氏造燕脂法」的製作方式
《老佛爺用藥底簿》:「加味香肥皂」製作方法
 
附錄 中國古代妝容研究的三大途徑
後記
 
 

前言

  妝容,特指對於人體肉身的修飾,主要包含化妝與美容。中國女性妝容歷史的研究並非顯學,是極其小眾的研究領域。

  我們知道,研究古代物質文化,第一手資料是來自出土文物,其次為典籍記載,再其次來自傳世繪畫與雕塑中的形象。研究者結合以上資料,可以勾勒出不同時代物質形態的大致輪廓。然而,妝容和髮式卻是個例外,因為這些細節必須依附於人的肉身而存在,肉身一旦腐爛,妝容和髮式也就無從依附,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妝容幾乎是沒有出土實物資料可以借鑑的。

  在典籍記載方面,歷代官方輿服制度中,對於面部妝飾,除了明代后妃禮服制度中,在首飾的一個門類記載了「珠翠面花」之外,其他朝代無一記載。正史筆記、詩文小說、戲曲雜記中雖有大量提及,描繪得天花亂墜,但大多只見其名,不知其形,真正要細究起來,也是模糊而不定。

  因此,我們只能從留存下來的人物繪畫和雕塑造像進行探索。但描繪在臉部的妝容有著極其微妙的色彩變化,姑且不論憑藉當時畫師的寫實水準與畫材品質是否能夠在繪畫作品中準確傳達原貌,就算精確紀實,但這些作品經歷漫長的歲月侵蝕,又有多少真實能夠有幸留存?漢代以前的繪畫中只能大致看出人物眉形和唇形,魏晉開始,才有比較可靠的面妝圖像資料。但圖像無聲,文字無像,研究者只能通過個人的想像與理解,為圖像與典籍中記載的名稱尋找相對合理的詮釋,因此,研究詮釋與歷史真相的吻合度便有難以掌握之處。這些都是這門學科研究的困難與瓶頸。

  即使如此,我們仍應努力爬梳史實,疏漏與不確定性在所難免,歷史研究最終呈現的只能是部分的真實。因其艱難,嘗試性的探索便別具挑戰意義。妝容造型是一門視覺藝術,僅僅停留在文字層面的闡述無疑有隔靴搔癢之感,因此我們「製作妝容圖譜」的想法便應運而生。
對於妝容的研究,如果僅停留在視覺考證方面,無疑只是觸到了皮毛,探尋、解讀當代妝容背後的社會文化,一直是筆者最感興趣的方向,本書也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究。雖然妝容方面的諸多出土文物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時代,像繪身、文身、穿耳、鑿齒等妝飾習俗都是明確可考的,但直到兩漢時期,妝容文化才受到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視,並且形成了被社會普遍接受的審美規範。

  漢初,受「黃老之學」自然無為思想的影響,中國女性的妝容普遍簡約素樸、清新淡雅。隨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體系逐漸成為漢族社會的統治思想,這種思想體現在妝容修飾上,其一是主張有克制的修飾,將妝飾與修身養性結合起來,提出「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其二是「陽尊陰卑」說和「三綱五常」的觀念,從理論上確立了女性對男性的全面依附關係,導致女性的妝飾迅速轉向嬌弱與纖柔。這一道一儒的兩種傾向,奠定了此後中國封建社會女性的主流妝容審美規範。

  之後的魏、晉、隋、唐時代,這些歷經了一系列胡漢交融的王朝,尤其是政治、經濟、外交上取得了輝煌成就的大唐,時人民族自信心大漲。李唐王朝有胡人血統之說,禮教觀念相對淡漠,對婦女各方面的約束都比較寬鬆,促成了唐代妝容文化的絢爛與奇詭,妝容一度出現過濃妝豔抹的高潮。

  但到了宋朝以後,宋明理學(新儒學)在社會思想領域逐漸佔據一席之地。理學家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這一觀點,原本是提倡用普遍的道德法則「天理」,來克服那些違背道德原則、過分追求利欲的「人欲」。北宋理學家程頤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原本也是告訴人們人生中有比生命、生存更為寶貴的價值,那就是道德理想。但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由於人們對理學,尤其是對「失節事大」的狹隘和偏執理解,女性被迫戴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鎖。

  當時的人將象徵君子氣節的「節」狹隘地解讀為女子的貞節,提出了針對婦女的極為嚴酷的貞節觀。這就使得「男女有別」不僅體現在精神層面,也體現在現實的身體層面,對婦女肉身的約束逐漸強化。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妝容由唐代的濃豔招搖走向文靜素樸;二是纏足開始流行;三是漢族女性開始穿耳。於是,中國女子妝容迅速回歸輕描淡寫的素妝,在彩妝上比之兩漢之素樸有過之而無不及,樸素的妝容風格一直延續到滿漢交融的清朝,後續未發生過太大的改變。

  在妝容變化的同時,護膚美容由於始終與中醫發展緊密聯繫,屬於自然科學的範疇,反而呈現出一種日益先進的態勢,在清朝達到了一個高峰。

  二○○四年,我出版過一本介紹中國妝容髮型歷史的書《中國歷代妝飾》,在書寫那本書的過程中,我不僅遭遇對大量妝型記載只知其名不知其形的痛苦,對於許多古代化妝品的記載也是一頭霧水,那時,古代的化妝品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個透著脂粉香氣的抽象名詞。後來歷經十幾年持續不斷的研究和考察,我搜集到越來越多的古代妝容、妝具歷史圖片,而且在古方化妝品的復原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和學生王一帆合作,重現出了三十二種古方化妝品,幾乎囊括了中國古代所有的彩妝門類。

  古方化妝品研究的突破,讓我萌生出將古代妝容再現的想法,畢竟做出了東西,總想看看實際應用的效果。當然,古方化妝品畢竟有局限性,妝面效果遠不如現代化妝品,因此,本書中的復原妝容使用的素材還是以現代化妝品為主。

  在本書中,我們進行了以下四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對妝容史料的梳理和文化闡釋。這本書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朝代的妝容分期研究,例如:漢代將西漢和東漢的造型特徵分期介紹;唐代和五代則劃分得更加細緻,劃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五代四個時期;將宋代劃分為南宋和北宋分期介紹;清代妝容則劃分為滿漢兩個部分。每一章節再結合相應的文化背景闡釋,試圖將中國的妝容發展歷史脈絡和內在邏輯梳理順暢。

  其次是根據文字記載,搭配與之相對應的歷史人物妝容造像和出土妝具的圖片,以史證史,以圖片加強說明文獻,從而形成這本書的圖片主幹。但就像上文說的,圖像無聲,文字無像,這就需要在訓詁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踐,將理性思考與感性經驗相結合來進行推敲,從而尋找出最符合文本含義的圖像,將之編輯得合情又合理。

  第三,是妝容還原。我們的原則是,如果能找到與文字記載吻合的古代人物造像,就會選擇古代造像,以史證史。但仍然還有很多妝容僅見於典籍文字記載,並無實際可對應的歷史人物造像留存,例如啼妝、佛妝、時世妝等,那麼我們就要盡力將之復原出來,這正是我們最花心力的部分。妝容的復原創作必然包含主觀創造成分,這時需要造型師不僅具備良好的造型技術功底,還要對傳統審美和相關文獻具備深入的理解,將文化理解與技術手段相結合,並遴選出與各時代審美氣質相吻合的模特兒,對古代妝型進行合理的當代詮釋。

  最後是復原妝品的展示。目前,對於古代化妝品的工藝研究,大多還只局限於理論層面,真正從事實體復原的團隊十分稀少,也鮮少有可供參考的經驗。古方化妝品的製法在保有自身妝品製作工藝外,還涉及中醫製藥法,如「酒水浸煉蒸煮提濃法」「悶罐地藏法」「古法蒸餾法」等;後期又融合制香工藝中的「冷凝香」技術;到了宋代,隨著製墨技術的發展,在「畫眉集香圓」等人造眉黛中又融進製墨技術,最終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化妝品工藝。我們的團隊經過數年的研究,基本上已經掌握了上述古方化妝品的主要工藝技術。但和很多古代技藝一樣,化妝品的製作工藝也是在家族之中教授、傳承,部分家族為了保護自己的配方不被外人複製,在記載的過程中,會刻意隱藏幾種關鍵配料,導致文獻記載模糊、資料不齊全,這是復原古代化妝品最大的障礙,未來尚需要一步步地研究和試驗。

  本書的重點並非介紹化妝品,主要是為了展示我們的部分復原成果,但妝容和妝品密不可分,我們希望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妝容圖譜,期待能為傳播中國古方化妝品知識開啟一個方向。

  本書由我和陳詩宇合作著述。第三章唐代部分、第四章宋代部分和第五章明代部分由陳詩宇主筆,我增補了相應章節的開篇綜述及古方化妝品的部分,並校訂了晚唐部分觀點。特此說明。

李芽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625475
  • 叢書系列:Episteme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推薦序
 
李芽老師是我的朋友,多年前,她從上海戲劇學院來北京大學擔任訪問學者,我們曾一同研討古代美學、古代藝術。那時,她常來燕南園(北京大學美學中心)的圖像閱覽室,我還清晰記得她沉浸於古代圖像世界中的熱切精神。她的研究核心為古代妝飾領域,這是個冷僻的主題,但就中國古代審美活動的發展進程來說,這又是個不可忽視的層面──畢竟妝飾是精神風貌的體現,《世說新語》記載了許多士人的精神風采,就多從形貌的描繪引入主題。

那時候,我讀了她的《中國歷代妝飾》(中國紡織出版社,二OO四年)一書,這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妝飾發展歷史的著作,在中國古代妝飾史、妝飾文化,研究中國古代審美文化的發展方面,均具備重要的參考價值。
 
十多年來,她一直在此一領域深耕,並進行了長足的拓展。她沿著前人研究的路徑,在首飾、妝容研究上不斷取得令人欣喜的新成果。幾年前,由她主導編纂的《中國古代首飾史》三卷本出版,可謂繼《中國古代服飾史》(沈從文)、《中國古代金銀首飾》(揚之水)之後,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又一著作里程碑。該書對中國古代首飾發展的歷史做了清晰的勾勒,對首飾發展變化的內在動因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出版後,學界、讀書界好評如潮。她在妝飾研究上的道路越發寬廣,為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史的研究開闢了新天地。

這一次,李芽老師即將出版的《中國妝容之美》,研究的主體同樣是古代妝飾,特別著重於妝容——化妝與美容。這方面的研究相當匱乏,妝容是活動的人身上的風景,古人遠矣,她們的妝容只能留在今人的想像裡,可以參考的來源就是當代文字史料和圖像資料所遺留的若干蹤跡,非對此有深研細究者難得其詳。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準時下班,去上課!2024夏季精選線上課程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天衛小魯全書系
  • 三采童書展
  • 科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