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正在翻閱這本書的您,或許是為了五斗米不得不折腰,又或許是因為最近Google的LaMDA(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Applications)新聞,想要一窺AI聊天機器人的堂奧。生物會因為演化而進化,聊天機器人呢?從沒有自覺的「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到結合AI後學會自己判斷;演變至今,令人擔憂的預言「AI具有自我意識(具備思考能力)」,儼然成為未來發展必然的趨勢。不論是基於何種原因,多了解一點AI領域的知識,對自己是有幫助的。
「實用AI Chatbot」,說穿了,其實就是「雲端版本的聊天機器人」。聊天機器人剛問世的時候,工程師們靠著自己的本事紛紛祭出各種功能的聊天機器人SDK(也包括自架Server),有能力開發及使用Chatbot專案的這群高手們,所具備的專業程式實力可是不容小覷的!(這時的專業門檻高,一般商家大多都是以承攬或委任的方式開發商用聊天機器人。)
筆者本身非IT背景出身,會跟聊天機器人沾上邊,純粹是個誤會,回想案發當時,原本該驗收Line Bot和App(其實還有網頁跟資料庫系統…)的同事在上班途中發生嚴重車禍,而接下案子的工程師已經準備好要交案,敝司老闆當下眼角餘光喵到角落有個閒人,就說:「交給你了!」
就這樣,我就誤打誤撞的開始Coding…
當上帝幫你打開一扇門後,會順便再開啟導航讓你誤入歧途指引方向,隔年就遇到台中的Chatbot開發者第一次小聚,之後也接二連三的參加了一些技術社群聚會。參加技術社群的好處,除了可以詢問自己在開發上所遇到的疑難雜症,如果產品有更新時,也能夠獲得第一手的正確資訊。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社群聚會也改成線上模式,社群活動的熱度反倒是有增無減,年底就跟幾位社群朋友一起參加iT邦幫忙舉辦的萬人寫作大會鐵人賽,將自己這幾年學習Chatbot的心得做成教學影片分享。
感謝深智小編在2021年普完賽之際來函邀約,AI Chatbot這主題是我相當感興趣的,寫作過程中遇到的阻礙之多當然是不在話下,不過本人秉持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愚公移山精神,甚至是到了截稿日都還是欲罷不能,遲遲不想交稿XD
寫作期間,感謝任職於LINE Taiwan (Developer Relations Team) 的Evan Lin大大邀請加入LINE API Expert,有感於LAE是一項重責大任,敝人才疏學淺,至今尚未接下這項殊榮,在此謝謝Evan哥的肯定。以及用桌遊吸引我出席Chatbot聚會(曾經借我好幾次)的均民(任職於微程式,資深後端工程師),每當Line Bot寫到卡關時,如果這位仁兄也無解的話,通常就不是我的問題,很好用的指標性人物XD
還有這兩年給我鐵人賽靈感的Kevin Chiu大大,Ktor就是他建議我用的Kotlin框架;提到Ktor,我還是得說說我是怎麼摸透Ktor的,不外乎「它年年改版,我年年重寫」,當然這幾句話「絕對不是故意」寫給聖佑(任職於Jetbrains,主要工作是推廣Kotlin和Ktor)看的XD
再來就是我掙扎很久,依舊提不起勇氣請「佳新(奇步應用負責人,中部Chatbot聚會召集人)」大大幫這本書背書(寫推薦序)。考量到如果本書無法達到「初試啼聲,就一鳴驚人」的境界,至少也不要讓推薦者跟著我一起被「貽笑萬世」啊…(茶~)
最後,要感謝的親朋好友眾多,族繁不及備載,舒安會把大家放在心中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