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法展
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
  • 定價:680
  • 優惠價:961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7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以歷史縱貫,以課題橫跨,秉持文學、文獻、文化「三文主義」精神編撰
閱讀、認識馬華文學與文化的最佳導引
走入新馬華人社會的必讀之書
 
王德威:華語世界體例最為宏闊、內容最為豐富的讀本。
 
  最龐大的跨國作者群
  66位學者、作家、116篇專文
  新詮釋、新觀點、新視野
  重探19世紀至21世紀新馬華人文學、文化發展脈動
  展示馬華文學文化獨有魅力
  王德威序文導讀 梅家玲 陳國球 鄭毓瑜共同推薦
 
  《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由學者作家張錦忠、黃錦樹、高嘉謙主編,是一本以論述為主的介紹性讀本,其出版旨在為中學、大專院校的學子,或是對馬華文學、文化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本學習和入門的讀本。讀本規畫的內容,不僅涵蓋馬來西亞(含馬來亞時期)華人社會的歷史與文化脈絡,同時對重要的文學思潮、事件與作家做出整理敘述,藉此引導讀者認識和掌握馬華文學的發展脈絡。此書採單元形式編纂,力求透過史觀、事件、思潮、議題等不同組合,集眾人之力完成。
 
  本書包含十二個單元,即一、南中國海的波浪;二、赤道線上的烽火;三、冷戰時代的地緣政治與南洋文學版圖;四、寫實主義與社會現實主義;五、冷戰現代主義與馬華文學新浪潮;六、風土,鄉土與地方感;七、犀鳥飛越神山:婆羅洲書寫;八、歷史,家國與認同;九、在馬哈迪時代抒情;十、在臺:寫在家國之外;十一、多語,多元與華馬文學;以及十二、視與聽:電影、劇場、歌謠、書法,分別從馬華歷史譜系、政治遭遇、風土人情、語言文學等方面,呈現一百五十年來華人在馬來半島和周邊地區的行旅、移民、墾殖以及落地生根的經驗。撰寫者根據選題提供扼要文字,彼此串聯,形成有如星座圖般的敘述網絡,既有時間多維向度,也有重層地理、社會、人文的積累。

  馬華文學處於多族、多語、多元文化、生物多樣性環境,歷史、社會、政治、環境、日常生活、性別、情意、慾望、氣候劇變、護生等議題,在「後現代」、「後殖民」、「後認同」、「後人類」或「人類紀」的視野裡,有不同的文學或文化詮釋,本書在新紀元、新媒體時代編成,反映這些喧譁眾聲的關注。另一方面,文學形式、文類、呈現平臺、傳播載體、閱讀受眾早已有別於上個世紀的樣貌,閱讀文學的同時,其他文化、文類(如通俗類型)往往也在讀者或評論者的視閾之內,或為文化研究的對象,或為閱讀與論述之外的視聽向度,或為文學文本的指涉互文,本書也納入若干篇相關文字。

  歷史、事件、議題、人物在本書縱橫交叉貫穿,在在涉及文學、文獻、文化,除了在「多語、文學平臺與類型小說」卷擴大涵蓋面外,編者在「視與聽」卷將眼睛與耳朵放遠拉長到電影、劇場、歌謠、書法等文學「姐妹藝術」的抒情或再現媒介。

  從晚清到21世紀的今天,這個南洋華文書寫場域的歷史早已超過一百二十年,本書以一個宏觀的視野回望過去兩個甲子以來的文學事件、議題、人物、文本、運動、思潮、社團等,在不同撰寫者的書寫、檢視與敘述中自有微觀的評點與刻畫,本書希望可以提供讀者一幅見樹又見林的馬華文學圖像卷軸,讓讀者張看閱覽細品。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張錦忠
 
  生於馬來西亞彭亨州,1980年代初來臺。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臺灣大學外國文學博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著有短篇小說集《壁虎》、詩集《像河那樣他是自己的靜默》、隨筆集《時光如此遙遠》與《查爾斯河畔的雁聲》。
 
黃錦樹
 
  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著有論述集《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論嘗試文》、《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時差的贈禮》等。另著有小說與散文集多種。
 
高嘉謙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著有《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國族與歷史的隱喻:近現代武俠傳奇的精神史考察(1895-1949)》、《馬華文學批評大系:高嘉謙》等。
 

目錄

「浮羅人文書系」編輯前言 高嘉謙
 
推薦序 想像的「非」共同體 王德威
緒論一 季風帶的漢聲華語,回望百年文學家國 張錦忠
緒論二 南方 黃錦樹
 
一、南中國海的波浪 高嘉謙
南洋華人的漢語、文學與文化生產
碑銘和書寫:華人社會文化史 白偉權
傳教士與馬來亞中文印刷 邱繼來
清季外交官的南洋見聞 高嘉謙
使節與過客,移民與文學空間
漢詩「下南洋」:使節、過客與華人移民社會 高嘉謙
邱菽園與離散詩學 高嘉謙
19世紀末至20世紀的過番歌與民間方言歌謠 杜忠全
風俗歌詩在南洋 潘舜怡
南風吹遍綠洲:五四新文學運動後的星馬文學場域 張錦忠
科普意識與地方知識:1920、30年代南來文人遊記的特色 張惠思
連士升及其五四風度 許德發
 
二 赤道線上的烽火 黃錦樹
戰爭傷痕與記憶
郁達夫的南來與失蹤 黃錦樹
傑出的抗戰作家:金枝芒與鐵抗 莊華興
在戰火中歌唱 潘舜怡
技藝救國‧聲色救災 沈國明
依藤與其《彼南劫灰錄》 李有成
創傷書寫:有關新加坡淪陷時期的舊體詩 林立
戴隱郎在南洋與東北亞之間的文藝流動 莊華興
從山芭到故國:蕭村 黃錦樹
赤道上的赤子之心:韓萌與王嘯平 陳麗汶
杜運燮/吳進與其散文集《熱帶風光》 許德發
 
三、冷戰時代的地緣政治與南洋文學版圖 張錦忠
冷戰、僑教、在臺馬華文學 張錦忠
冷戰時期的友聯、《蕉風》、《學生周報》 伍燕翎
冷戰格局下:婆羅洲文化局的成立與中文書刊的出版 黃其亮
歸僑、左翼文學與冷戰:王嘯平的心靈史 張松建
劉以鬯:來自香港的南洋風景 鄧觀傑
黃崖在冷戰的年代 林春美
亞洲冷戰年代的抒情詩人:力匡、楊際光 張松建
文化冷戰與「南洋兒童」的建構:1950年代以降《兒童樂園》與《南洋兒童》 徐蘭君
新村的文學記憶 廖卓豪
 
四、寫實主義與社會現實主義 黃錦樹
認同歸宿與個人風格的雙重追尋:戰前作家林參天的馬華書寫 曾昭程
此時此地:1950年代方天與苗秀的寫實作風 黃國華
1960年代馬華作家代表:韋暈 莊華興
個性化寫作的現實主義小說家:于沫我 莊華興
雨川的現實主義小說 劉泀嗪
威北華兩則短篇小說:當世界是一座橋 賀淑芳
方修和威北華 張景雲
馬華文藝的獨特性論爭 蘇穎欣
方修的文學史書寫 謝征達
「有一個人」:在南洋的鐵屋以魯迅為旗幟 張錦忠
華教、華校與舊詩文脈 高嘉謙
「現實主義」脈絡下的「方北方與馬華文學」 黃萬華
從野草到雜草:雲里風的南洋《野草》仿作 張康文
 
五、冷戰現代主義與馬華文學新浪潮 張錦忠
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起始 林春美
洪鐘的現代詩藝 潘舜怡
巨人言筌:1960、70年代獨特的現代詩人 黃琦旺
六八世代的(思想)「大逃亡」:李有成《鳥及其他》和梅淑貞《梅詩集》 黃琦旺
溫任平、天狼星詩社與現代詩選集 張惠思
尋覓原鄉的異鄉人:王潤華的詩學之途 黃琦旺
現代小說新聲浪的弄潮者陳瑞獻 張錦忠
溫祥英:現代主義,或華人中產階級的微小困頓 黃錦樹
被低估的先行者:菊凡的現代主義小說 劉泀嗪
一九六○年代的現代派張寒 林春美
現代主義者洪泉 張錦忠
 
六、風土、鄉土與地方感
蕭遙天自己的風 方美富
建國時期馬華作家梁園 莊華興
1960年代馬華青年作家的鄉土書寫 高嘉謙
冰谷的散文 李有成
馬華鄉土文學小說家宋子衡 張錦忠
陳政欣的小說與其武吉三部曲 李有成
南洋的張愛玲:李天葆和他的「天葆」遺事 王德威
 
七、犀鳥飛越神山:婆羅洲書寫 張錦忠
石在、星籟、雲湧:繁花盛開的戰後砂拉越華文文學 張錦忠
擎起馬華砂州現代文學的大纛:簡述「砂拉越星座詩社」(1966-2019) 李樹枝
沙巴華文文學發展概述(1950-2020) 劉倩妏
廣府輓歌:砂拉越泗里街的「時文」 湯嵋廂
吳岸的《獨中頌》 謝征達
他在婆羅洲寫作:論梁放 張康文
 
八、歷史、家國與認同 黃錦樹
馬來(西)亞華人左翼政治之濫觴:馬來亞共產黨 潘婉明
反革命的革命文學:讀金枝芒小說 潘婉明
「革命加戀愛」的正確與不正確:讀賀巾及其小說 潘婉明
南洋大學、左翼與「第三世界」視野 魏月萍
「國家文學」與承認的政治 莊華興
當記憶變成技藝:論小黑的家國書寫 施慧敏
丁雲小說中的移動與漂流 謝征達
黎紫書的敘事幻術 潘舜怡
族群和諧的想像:劉戈《漢麗寶》 陳志豪
商晚筠的異族小說與女性意識探索 莊華興
《昨夜星辰》:論潘雨桐的族群敘事 施慧敏
鏡子映照的表/背面:論賀淑芳的小說 劉雯慧
 
九、在馬哈迪時代抒情 黃錦樹
馬華校園散文 鍾怡雯
黃遠雄的詩與散文 李有成
生命在他方:1970年代末詩人譜系中的沙禽、何啟良和張瑞星 黃琦旺
抒情與吶喊:游川與傅承得的政治抒情詩 葉福炎
家與國的後現代書寫:陳強華的藍色詩 葉福炎
童年的守望者:方路與辛金順的感傷情懷 胡玖洲
在邊陲書寫:林幸謙的離散詩與散文 張錦忠
馬華詩歌進入後現代 張光達
21世紀:新一代作者的詩歌與小說表現 張光達
少年感傷與永恆失落:論龔萬輝的小說 蔡曉玲
 
十、在臺:寫在家國之外 高嘉謙
閃耀臺北現代文學星河的星座詩社 張錦忠
神州詩社 黃錦樹
離散與多鄉帶來的挑戰:李永平 詹閔旭
雨林的殘酷劇場 黃錦樹
在自己的樹下:黃錦樹論 劉淑貞
敘事詩成長史:陳大為的神話歷史中國、南洋史詩與原鄉寫作 張光達
明媚陽光下的赤道幻影:論鍾怡雯 翁菀君
學院馬華文學批評的起源──在臺馬華文學論述:一個旅美南洋學者的觀點 陳榮強
 
十一、多語、多元與華馬文學 張錦忠
峇峇馬來文學的班頓與翻譯小說 吳小保
狹縫中的華人國語文學 吳小保
未竟之業:華、馬翻譯文學的發展與成果 黃麗麗
當代華裔馬英小說家:歐大旭、陳團英與朱洋熹 熊婷惠
馬華文學的副刊研究 曾維龍
馬華文壇燒芭事件 張永修
花踪文學獎:歷史與認同 張光達
一個文學獎與一段文學史:花踪文學獎與馬華新生代文學 溫明明
馬華武俠 陳大為
占位、怨懟、願景:論馬華文學的科幻書寫 胡星燦
文學生成、書籍出版、文化傳播:紅蜻蜓書系與馬華少年小說 廖冰凌
少年愛尋覓不到愛 同志小說反同志戀情:翁弦尉與陳志鴻小說 許通元
感官碎語與蒙太奇拼貼:論許通元 張斯翔
 
十二、視與聽:電影、劇場、歌謠、書法 高嘉謙
早期馬華電影:從《新客》到《南洋小姐》的回顧 許維賢
大荒與蜂鳥:馬華獨立電影的兩種流徙表述 黃國華
電影,劇場,蔡明亮 林建國
要說的不只是「這裡」:馬華劇場與窮劇場 高俊耀
南洋娛樂文化先驅:「麗的呼聲」及其廣播歌曲 黃文車
同學少年齊齊來從《學報半月刊》到《椰子屋》 張錦忠
彭士驎行書抒情性的文學涵養與文化底蘊 李乾耀
馬華文學大事記
 
後記 暗淡藍點的馬華文學 高嘉謙
 
編者、作者簡介
 

緒論一
 
季風帶的漢聲華語,回望百年文學家園
張錦忠
 
  1957年,馬來亞獨立,我們於是籠統地說那是「有國籍的馬華文學」的開端。說「籠統」,是因為彼時的南洋華文文學中心新加坡,仍然在英國殖民政府手中,並未成為聯合邦的一州,兩年後才獲得自治,直到1963年才跟馬來亞、砂拉越、沙巴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則是另一個「建國的故事」)。因此,如果就政治實體的文化彙編而言,「有國籍的馬華文學」,在新邦初建時,文庫其實相當空虛。但是,文學史的「馬華文學」,當然不全是地緣政治的產物,新加坡與馬來亞總已在「馬華文學」的視野裡——論述馬華文學,在新加坡生產的華文文學當然包括在內。到了1970年代中葉以後,星馬華文文學才漸行漸遠,在各自的多語語系國度裡的「華語語系」文學環境各自運作,變成兩個「華文小文學」。
 
  論者談作為「馬華文學研究」對象的馬華文學,勾勒那個南國疆土初開的歷史脈絡,通常會追溯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後的西方帝國與殖民主義東來,後清廷開禁,華工出海,開啟了19世紀以降華人遷徙離散的一頁,這是馬華文學的史前史,一個「南洋華人場域」的近代開端。在這個殖民地時期星馬婆華文文學場域,華人移工人口日多,復有下南洋墾殖開芭者,後殖民政府任命華人甲必丹,清廷派駐領事,到了世紀末,維新革命黨人南來奔走活動,商業文教體系漸有規模,印刷文字於是派上用場,成為凝聚華人共同體的啟動者,文學的小草即在這樣的炎方荒地中萌芽、滋長。
 
  從晚清到2022年,這個南洋熱帶文學場域的歷史早已超過一百年了,即使從1957年算起,迄今也有六十五年。因此,如何想像一個馬華文學的「時空體」(chronotope),勘繪一個熱帶的華文書寫場域,顯然需要我們回到文學、文獻、文化文本的故紙堆中去爬梳,然後閱讀一個在馬來世界的座標裡的華人史脈絡中的文學表述與表現,以理解19世紀中葉跨過七洲洋的華南中國人及其後裔,在人種、語言、文化習俗、風土人情在在皆異於原鄉的南方半島與群島,尋找安身立命之地,除了物質生活之外,如何抒發情意,其精神現象與存有心靈表象如何編織於文學文本之中。
 
  在中國新文學運動展開之後,白話文運動蔓延殖民地星馬,到了1920年代中葉,幾家報紙副刊空間,就已提供南來者以白話文作為為文章試寫的媒介語,以展現南洋色彩,表述地方感性。不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這些文藝表現都是「南洋文藝」或「馬來亞文藝」,而非「馬華文學」。換句話說,「馬華文學」不是30年代星馬華文書寫的主要概念,基本上那是一種「有實無名」的狀況。鐵抗的〈馬華文藝論〉也是1940年的事了。到了戰後「馬華文藝獨特性」論爭才確立「馬華文學」的名與實。
 
  1957年,馬來亞獨立,1963年,馬來西亞組成,兩者當然都是冷戰的產物。馬來亞在緊急狀態尚未結束就取得獨立,馬來西亞在美國正式介入越戰之前成立,以應對當時的地緣政治結構。但是,馬華文學成為「有國籍的馬華文學」的問題性,恰恰在於那個「華」字。問題性不在「馬華文學」、究竟是指涉「華文文學」還是「華人文學」,而在於「華人」、「華文」與「國家」、「國語」的依違關係。如果馬華文學不在「國家」與「國語」的視野裡,「有國籍的馬華文學」意味著什麼?還是那其實是「有國無籍的馬華文學」?有國無籍的馬華文學,要如何彰顯書寫者的身分或文化屬性與國族主義?這,正是馬華文學的困境,也是另一種「有實無名」的處境。
 
  因此,為了兼顧歷史性與共時性,我們以歷史縱貫,以課題橫跨,將這部秉持文學、文獻、文化「三文主義」精神編撰的讀本內容分為下列十二個向度:一、南中國海的波浪;二、赤道線上的烽火;三、冷戰時代的地緣政治與南洋文學版圖;四、寫實主義與社會現實主義;五、冷戰現代主義與馬華文學新浪潮;六、風土,鄉土與地方感;七、犀鳥飛越神山:婆羅洲書寫;八、歷史,家國與認同;九、在馬哈迪時代抒情;十、在臺:寫在家國之外;十一、多語,多元與華馬文學;以及十二、視與聽:電影、劇場、歌謠、書法。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358577
  • 叢書系列:知識叢書
  • 規格:平裝 / 588頁 / 17 x 23 x 3.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十/在臺:寫在家國之外/高嘉謙
 
1963年留學臺灣的馬來亞學生王潤華、畢洛、葉曼沙等在臺北成立星座詩社。他們接續幾年發行詩刊,出版同仁詩集。同年縱橫詩社的劉祺裕詩集《季節病》、黃懷雲詩集《流雲的夢》出版,可謂正式掀開在臺馬華文學的序幕。距今一甲子的時光,早期習稱的「僑生文學」、「留學生文學」、「旅臺文學」早已轉換為「在臺馬華文學」。除了已離開臺灣返馬,或轉徙他處的作者,留在臺灣持續創作和論述的,多已入籍中華民國公民,或成為永久居民。當年被視為斬獲臺灣文學大獎的外來文學尖兵,在臺灣文學場域建立自身的寫作傳統,替臺灣文學形塑一道特殊的文學風景。這支已自成譜系的寫作,探尋熱帶雨林的歷史傷痕與奇幻想像,辯證族群政治和離散華人的文化和家國認同,以及面對臺灣在地經驗的撞擊與融入,離散、憂患及故鄉/異鄉的迴旋擺盪,奠定了「在臺馬華文學」特殊的寫作風格和蓬勃的生命力。
 
除了早期主要由外文系留臺生組成的「星座詩社」,1970年代中期來臺的溫瑞安、方娥真、李宗舜等人組織「神州詩社」。這兩個由馬來西亞僑生為主體的社團,開啟了馬華青年在臺灣組織和參與文學社團的傳統。他們的文藝情懷,積極投入的文學和出版活動,氣象頗為壯盛,深刻改變了馬華青年在臺灣的文學和文化實踐意義。
 
在此同時,分別於1967、1976年抵臺的李永平、張貴興,皆來自婆羅洲砂拉越。相隔十年,各自開啟了在臺馬華小說的兩個世代。他們於1970年代後期開始角逐兩大報文學獎,李永平《拉子婦》(1976)和張貴興《伏虎》(1980)是早期出版的作品,才氣不容小覷,奠定了這些小說家日後在臺灣的寫作事業。
 
其中李永平藉由《拉子婦》的出版,深入婆羅洲雨林內部的原住民婦女和族群矛盾,算是第一位在臺灣訴說雨林故事的馬華作者。兩位婆羅洲來的作家扎根臺灣數十年,安居落戶,在華文寫作版圖已有一席之地。2015年李永平出版夢想中的婆羅洲寫作《月河三部曲》,小說的飄零情調和原鄉想像,交織著從婆羅洲、臺灣和紙上中國循環構成的離散的原始激情。同年榮獲臺灣的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兩年後癌逝,魂歸淡水外海。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 (電子書)》我多麼強烈地想要進到那座城,想去那裡見真正的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投資理財書展
  • 格林全書系
  • 售票網電影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