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第一本也是最後一本:神奇的艾瑞克森催眠寶典
蔡東杰 精神科醫師、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創會理事長、自信催眠師線上學習平台創辦人
我與這本書走過了神奇的八年。
拙著《催眠治療實務手冊》在2014年5月出版時,薩德博士(我習慣稱他Jeff,傑夫)來台北帶領大師督導班,而這本書正是我送給他,感謝他十年來教導的禮物。傑夫也帶著他已經簽好名字的新書過來,我立即翻開閱讀,感到熟悉又陌生,並且發現我整本書的內容都被他送我的書,《催眠引導》(The Induction of Hypnosis),所涵蓋了。當時真糗!很想告訴出版社,趕緊下架我的書,換成傑夫的書。不過書已經出版了,當然沒辦法這麼任性地下架。當時召集了夥伴們聯手翻譯《催眠引導》,希望儘快跟台灣的朋友分享這本必讀的艾瑞克森催眠經典,很可惜我期待的事情過了八年才發生。
學習艾瑞克森催眠從來不是容易的事,一方面艾瑞克森太複雜,另一方面艾瑞克森習慣以「經驗性」的方式傳遞訊息,有點像參禪悟道,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很幸運有傑夫在,他是如此熟悉艾瑞克森與催眠,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艾瑞克森視角的催眠,而唯有這樣的視角,才能夠看懂艾瑞克森的催眠與治療。我特別喜歡這本書將達利與艾瑞克森對比的那章,兩位都是領域的創新人物(或可以稱為叛徒)。因為他們不受限於原本的框架,帶領著大家去到更高的視野,看到意想不到的境界。本書有不少獨特的觀念,或許對於催眠的初學者理解上需要一些心力,但相信我,一旦理解了艾瑞克森催眠,它就會變得平易近人。
傑夫以獨特的方式拆解艾瑞克森,使之成為可以理解與學習的小單元,並且指出可能的重組方式,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依照適合個人的方式學習。如同書中傑夫提到滑雪的例子,教練教他先用機械式的方式練習基本動作,在透過練習而逐漸熟悉後,終於能夠流暢地享受滑雪的樂趣。
而學習艾瑞克森催眠當然不像滑雪那麼簡單,我們可以學習的觀念與技巧非常的多。本書的範圍包含了豐富的艾瑞克森催眠觀念與技巧,以我個人學習的經驗,「狀態」的現象學,以及營造一個特殊的體驗誘發個案改變,是非常重要的原則。身為治療師,對於催眠現象的敏銳觀察力,以及各種依法經驗性改變的技巧,是沒有止境的鍛練項目,不只學不完也永遠無法做到最完美,但這也成為我們可以不斷進步的動力。我在家族治療大師米紐慶(Salvador Minuchin)與完形治療大師波斯特(Erving Polster)的課堂上都聽過類似的說法。他們一開始都精準地練習各種基本技巧,直到完美無誤,就可以將技巧完全拋開,與案家或案主自在地以人對人的方式相處。本書就像九陰真經,有滿滿的寶藏,但你並不需要一下子全部挖掘出來。先找到適合自己的幾個,認真花時間練習,熟悉了就可以在臨床或日常生活中實踐。累積一些經驗後,繼續探索新的技巧,相信你更能夠享受艾瑞克森催眠。
《催眠引導》是傑夫原本設定艾瑞克森催眠治療三部曲的第一本,第二、三本依序是《經驗式治療藝術》與《助人者練心術》,最後又追加了第四部《喚醒式治療》(編按:中文版將四冊合稱為「薩德談經驗式治療」系列)。但原文出版的時間卻是《助人者練心術》比《經驗式治療藝術》早了幾個月,而中文本的出版更是曲折,原本應該最早出版的《催眠引導》卻是好酒沉甕底,第一本也是最後一本。
薩德博士用好長的時間,以這本書回應艾瑞克森醫師對他的期許:「寫出一本更詳細、更組織完整的書取代這本書(艾瑞克森寫的催眠書)。」我要感謝兩位好夥伴天豪與偉凱,協助我與本書走過了神奇的八年。
心理學家麥克.雅普克(Michael Yapko)說:「每個人每年都應該重讀《不尋常的治療:催眠大師米爾頓.艾瑞克森的策略療法》』,並且每次都要買本新書。」
我說:「每個人每年都應該重讀《催眠引導:讓改變自然發生的心理治療藝術》,並且每次都買本新書。」
譯者序
成就更好的心理治療
黃天豪 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
這幾年,心靈工坊陸續出版了「薩德談經驗式治療」系列,這是薩德博士原先規劃好的「經驗式心理治療藝術」四部曲:2019,《經驗式治療藝術》、2020,《喚醒式治療》、2021,《助人者練心術》,而我們終於要在2022年,迎來這系列的第一本書:《催眠引導:讓改變自然發生的心理治療藝術》。
忘了在哪部電影裡看過這句話:「有時後要瞭解故事如何結束,得先知道故事如何開始。」雖然這其實並不代表結束,但我們還是能透過完整的四部曲,知道一個世界級的心理治療大師心中,如何進行心理治療「訓練」的可能模樣——沒錯,在我心中,這一系列,是薩德博士站在「如何成就更好的心理治療」為前提的書寫與整理。
這三年因為疫情,薩德老師在線上開設了「心理治療的藝術」同步課程。從2020到2022年,總共舉辦了九期三十九場。每一場開始,會有簡單的概念介紹(也邀請前一場的個案回饋);接著,會有一位學員擔任個案,提出生活中實際的困擾,讓薩德老師直接做治療示範;示範結束後,主持人(多數是蔡東杰醫師,偶而是張忠勛老師或我)評論治療歷程,最後開放發問。結束後,薩德老師還會針對尚未回答完的問題,拍攝影片解說;同時我們也還獨立開設另一個時段,針對該場的內容進行深度解析與技巧練習(通常是洪偉凱老師帶領,偶而是我)。
這樣把課程歷程寫下來,還真的覺得這是無比奢侈的心理治療訓練!不僅有教科書等級的現場示範,還有各種不同角度的元素拆解。不過即使如此,我還是經常遇到夥伴私下問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掌握、內化老師背後的思考架構?」幾次下來,我終於意識到,因為我們還缺了這「第一部曲」。
《催眠引導》這本書,章節份量差異極大。前半部談了一點歷史與系譜、狀態模型與催眠現象學,也談了一些經驗式治療與喚醒式溝通,甚至也介紹了傳統催眠引導。然後,進入最主要的重頭戲:艾瑞克森取向的催眠引導、催眠語言(禮物包裝的微觀動力學)、ARE模式等。
艾瑞克森取向中,有個溝通的方式與原則,稱為「播種」。在「播種」中,未來的目標可以隱微地包含在前期的催眠引導中。播種是製造出未來目標的參照點,但也許說「伏筆」,能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如同偉大的戲劇會預示未來的走向,薩德老師經常引用劇作家契柯夫的名言:「若布幕升起時,有把槍放在壁爐上,在第三幕時必定有人會遭槍擊。」
《催眠引導》這本書正隱含了這樣的播種結構:在前面的章節,看似與艾瑞克森的早期互動軼事中,已埋下解說「艾瑞克森催眠引導」、「喚醒式溝通」、「催眠的定義」甚至「催眠語言」的伏筆——容我賣個關子,請各位務必自行去閱讀本書第一章中,艾瑞克森回給薩德的第一封信,看看能從這個故事發現什麼端倪。
但放大來看,「薩德談經驗式治療」系列四部曲,也是這樣的播種結構!在《催眠引導》中,早已預示了後來更完整的《經驗式治療藝術》、《喚醒式治療》的出現;而《經驗式治療藝術》中,也預示了後來更完整的《助人者練心術》的方法⋯⋯
不知各位是否看過俄羅斯娃娃?一個娃娃套著一個娃娃,再套著一個娃娃,再套著一個⋯⋯。用以獲致催眠現象的催眠語言方法,遞迴鑲嵌在ARE結構中,遞迴鑲嵌在喚醒式溝通中,遞迴鑲嵌在經驗式治療藝術中⋯⋯。看見這個遞迴播種的現象,也許能為閱讀這一系列書籍,增添更多樂趣。
我回想起看過傑夫(Jeff)做的許多個會談:一個隱喻式的同理、鑲嵌在一個故事中的概念、一段前後呼應的催眠引導⋯⋯每次回頭解析,往往發現最終的目標,經常在最初來回的三個回應中已可發現。複雜的模型圍繞同一個主題聚合,有點像閱讀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推理小說:所有線索早已隱藏在內文中,只待最後時刻,所有拼圖結合的瞬間,方顯露完整圖像。差別在於,讀者是你的意識與無意識。
我也回想起十多年前,第一次在課堂中擔任傑夫個案的過程:我想要一段催眠體驗,傑夫卻像是「故意」不幫我催眠,只是不停同理我。後來我才發現,原來當時的我,並沒有能真正同理我自己;而他正是用這樣的歷程,喚醒我同理並接納我自身的處境——因為催眠引導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個案(也就是我)的無意識反應。於此之時,催眠從一個靜止、內心運作的模式,轉變成一個量身訂做、人際互動的模式。艾瑞克森的催眠是用來喚醒個案潛力,而不是強加催眠暗示在個案身上的。(當然,後來幾次擔任個案,傑夫就有催眠我啦!)
一個寫過上百篇推薦序的朋友曾寫道,如果讀者讀完一篇序的反應是:「好喔,重點都講完了,我不用去看這本書了,」這就是一篇失敗的序;反之,如果受眾的反應是「有意思,我想找這本書來讀」,這篇序言才算成功。希望這篇簡單的譯序,能夠增添大家閱讀這本書的動機與樂趣。更重要的,能夠透過這一系列書籍的學習,成就更好的心理治療!
原序
從催眠引導到喚醒式溝通
卡米羅.洛瑞多(Camillo Loriedo)/義大利精神科醫師、羅馬大學醫學院教授
在1980 年12 月,美國鳳凰城所舉辦的第一屆艾瑞克森催眠及心理治療國際大會上,卡爾.華特克(Carl Whitaker)介紹我認識傑弗瑞.薩德。當時我很害羞,並不知道這個看似偶然的相遇所帶來的意義。
就像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一樣,卡爾.華特克經常使用多層次溝通。例如有次我去威斯康辛州拜訪他,我體驗到他獨特的「間接」矯正方式,幫助我在處理家庭議題時改善我偏差的協同治療(Co-therapy)態度。卡爾帶我到門多塔湖(Lake Mendoza)划獨木舟,而正當我很享受划獨木舟的愉悅體驗時,他與我討論治療的議題,點醒我思考協同治療其實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但是,真正說服我相信協同治療的事情是,第二天他告訴我:「今天我必須工作,所以如果你願意,可以用早上的時間獨自一人享受獨木舟的樂趣。」當我試著在沒有卡爾的協助下獨自享受獨木舟時,我立刻掉入冰冷的湖水中。
現在回想起來,我把這兩個事件的關係看作一種治療合作的建議,不論是用在家族治療上,或是艾瑞克森催眠。自從第一次與傑弗瑞.薩德相遇,我每次回想起自己沉浸在艾瑞克森催眠學派裡,就會無法自拔地聯想到薩德—這是卡爾在三十三年前啟動的一段美好關係。
我對傑弗瑞的第一印象是好奇。我捫心自問:「這個年輕人如何有能力建構並組織這麼一個不可思議的大會,同時還能保持微笑和放鬆?」我從來沒有把這件事跟傑弗瑞說,但我有一個明確的結論:他一定是在某種深層催眠下,才能夠完成這一切。從那一次國際心理治療大會開始直到這本新書發行為止,令我不停感到驚訝的是傑弗瑞的創新教學方法。我可以想到最好的比喻就是本韋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切利尼是當時最偉大的金匠,他能夠雕塑大大小小、複雜萬千的作品。我相信傑弗瑞和切利尼同樣具有舉足輕重地位,他可以將一個複雜概念輕易解構。在這本書中,他就是如此—呈現催眠引導的具體、重要細節。就如同切利尼,將不同部分分開之後,傑弗瑞用一種特殊方式將它們重新組合,因此我們感受到他的教導與治療都帶有一種鮮活的生命力和靈魂。我們也感受到他的豐富和複雜思路建構,帶有強大的吸引力卻不給人壓力。探索發現他的多面向治療工作就像是收集珍貴的作品,學生們可以輕鬆地踏上療癒旅程,接受一步步的帶領和引導。這本《催眠引導》是一本罕見的書籍,書中所提供的內容遠遠超出書名的含意。催眠引導只是書中所談寬廣深遠領域的中心思想,書中提到整個催眠領域,包括了催眠歷史、催眠迷思以及催眠定義。透過本書,我們看見薩德博士的哲學理念以及喚醒式(evocative)教導風格。
這本書裡的訊息量非常多,我們很可能迷失在其中,但透過薩德老師的言語,我們會經歷不一樣的體驗,不至於迷失其中。在書中很多部分,薩德老師很有創造力地巧妙安置了多層次訊息與讀者溝通,比如在「當達利(Salvador Dali)遇見艾瑞克森」這一章裡,薩德博士運用電影拍攝的手法,幫助讀者瞭解解構與重新建構治療的過程。托斯坎(Tuscan)畫家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也運用了類似概念。在他的幾何和數學研究當中,他為他的藝術注入一個全新觀點,而結果就是觀眾會有更強烈深刻的情感衝擊。傑弗瑞.薩德使用同樣的原則,但他不是用幾何學來豐富畫作,而是在催眠引導過程裡增加藝術般的醒覺效果。
偉大的威尼斯音樂家安東尼奧.韋瓦第(Antonio Vivaldi)是另一個間接多層次溝通的啟發性例子;巴洛克音樂是他的形式。韋瓦第引進使用聲調來創造更華麗的作曲,而他也實驗了新的樂器演奏技巧。類似艾瑞克森的間接溝通形式,巴洛克音樂擴展了這個領域。它不只直接改變了音符,也間接影響了聽眾。巴洛克影響擴大了音樂的視野和複雜度,並且加強了樂器的表現。
然而,巴洛克風格的裝飾音總是有一個風險,就是有某個東西太過複雜,以致跟日常生活經驗背道而馳。然而傑弗瑞.薩德取向的艾瑞克森學派治療,特別是某些複雜的技巧,在治療目標底下是扮演次要的角色。複雜與裝飾並不必然意味著難以瞭解。簡單性不是複雜性的反義字,而是複雜難懂的反義。舉例而言,在義大利導演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電影中,費里尼能夠從角色的每天簡單生活經驗中誘發強烈的情緒。但是簡單性可以是一個幻想的創造性行動,不必然是個人經驗的真實描述。費里尼這麼說:「似乎對我而言,我幾乎創造了每一件事:童年、角色、鄉愁、夢想、記憶,為了能夠再將它們陳述給人們。」以此相較於傑弗瑞.薩德在第九章說的:「一個引導可以藉由對病人述說他感興趣的話題而被創造出來,例如:騎單車或走路。甚至像走進一個房間這樣司空見慣的行為,也可以被用作引導的台詞。治療師僅僅使用這個話題作為社交情境,引導的主題和原則就散佈在這個情境當中。」
如果我們接受,如同傑弗瑞.薩德主張的,雕塑、繪畫、演奏音樂、拍攝電影,以及心理治療都可以引發「狀態」,那麼我們就可以說,費里尼和薩德都奉獻心力在他們的藝術品—使用喚醒式的文法誘發「狀態」。
在我看過傑弗瑞做的許多示範治療裡,一個示範一直停留在我的記憶。
在羅馬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一位婦女要求戒菸治療。治療過程,傑弗瑞一次也沒有提到香菸,也沒有提供任何解除壞習慣的指令。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更令人滿意的經驗」以及「發現真實的興趣和被忽略的喜悅」。治療結束,那位婦女宣稱她不再對抽菸感到興趣。然而,一個更出人意外的驚喜是翻譯員的行為。他是一位專業的翻譯員,但在治療進行十五分鐘後,他開始出現離譜的錯誤。除了他自己之外,每個人都知道他被催眠了。治療中他突然說:「我好累,我想現在就停止翻譯。」觀眾以為他要中斷這次的治療。稍後我才瞭解到,那是他在該次間接催眠接收到的副作用。那位翻譯員決定永遠不再從事翻譯的工作,並且完全改變他的生活。兩年後,當我嘗試請他在另一個研討會幫忙,但實際上在傑弗瑞的戒菸催眠治療後,就決定離開翻譯工作,並且探索他真正的興趣和被忽略的喜悅了!現在他住在西西里,種植葡萄,釀製美味葡萄酒。在我們最後一次談話時,他剛結婚,太太也懷孕了。他認為這一切是「新的、更令人滿意的經驗」。
如果你很訝異地發現,我提到了許多喚醒式的義大利藝術品和義大利藝術家,但傑弗瑞.薩德並不是義大利人,我只能用偉大的比利.懷德(Billy Wilder)電影的結語作為評論:「是的!沒有人是完美的。」
卡米羅.洛瑞多(Camillo Loriedo)
羅馬,2013 年10 月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