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給未來公民的法治教育課
楊貴智
二○一九年年初,因工作關係結識小魯文化社長陳衛平及執行長沙永玲,因緣際會之下,或許因本人有創立法律網站「法律白話文運動」和Podcast節目「法客電台」的經驗,有幸獲得沙姐青睞,為小魯文化撰寫法治教育童書,非常感恩。
翻開本書的家長以及老師可能會有些困惑:書中的內容,好像沒有那麼貼近小朋友的生活?因為在規畫這本書的時候,我嘗試拋開對「童書」的傳統想像,讓內容不以「兒童」畫地自限,而是大膽想像當「兒童」長大成為一名「公民」之前,所應具備的各項法律知識及制度。
這本書特別的地方在於:我認為與其了解法律如何規定,不如了解法律為什麼會這樣規定!因此,書中沒有教條式的法治宣導,也不會出現教義式的觀念宣傳,而是從最貼近人民生活的《民法》出發,一路介紹《勞動基準法》、「智財三法」以及《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這些法律看似與兒童無關,但個個反映了我們當代文明社會重要的價值觀!而兒童終將要成為大人,應無不學的道理。
將比較常用的法規彙整成的小本法典,法律界通常會稱之為「小六法全書」,本書由此得名《給兒童的小六法全書》。我建議家長及老師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閱讀本書,您會發現每個章節、每個主題確實都是生活及工作經驗中經常會出現,甚至使用到的法律。您可以透過與小朋友共學伴讀的時光,將自己的個人經驗分享給小朋友,藉此為抽象的法律知識擴展更多具體的故事。
臺灣社會期待法治、稱頌人權、渴求正義,但空有口號,沒有理念,更加無法將這些詞彙連結本土的文化,使得各種論述不論如何嚴謹,都讓人感覺脫離生活的脈絡。知識的落差固然帶來溝通的困難,但真正的阻礙在於雙方對法律的認知與期待有如雲泥之別。認知的落差來自想法的疏離,而想法的疏離則肇因於當這些觀念引進臺灣時,沒有讓這些觀念本土化,只是強加在臺灣人身上,因此水土不服,許多人反而不能接受。
本書能做的事情有限,但是希望能跨出第一步,嘗試用不同的童書撰寫手法,形塑屬於臺灣的正義觀、法治觀以及人權觀。回顧白色恐怖的歷史教訓,多少罪惡借法律及正義之名而行,人權思想若要萌芽,法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施肥工作。
這本書能夠順利出版,除了要感謝協助我提供靈感發想及編輯的法白夥伴子鈺、建智外,也要特別感謝繪者秋香,她的插圖讓本書更加活潑,以及小魯姐姐們,沒有她們的督促,這本書永遠不會誕生。
希望您會喜歡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