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佛教之南統
劉裕篡位之歲(西元四二○年),在北魏道武帝拓拔珪即位之十二年。其後約二十年,元魏統一北方。自是成南北對峙之局者,幾將一百五十年。(陳亡於西元五八九年)其間南北風化,顯有殊異。南方自永嘉衣冠南渡以來,繼承三國以來之學風。迨至宋初,士大夫仍尊玄談。《宋書》言羊玄保二子,太祖賜名曰咸,曰粲,謂玄保曰:﹁欲令卿二子有林下正始餘風。﹂王微與何偃書曰:﹁卿少陶玄風,淹雅修暢,自是正始中人。﹂《南史》言何尚之謂王球﹁正始之風尚在﹂。趙甌北論南朝習尚云:﹁至梁武帝,始崇尚經學。然魏晉之習,依然未改,且又甚焉。風氣所趨,積重難返,直至隋平陳之後,始掃除之。﹂見《廿二史劄記》。詳察羅什、慧遠之後,南北佛學亦漸分途。南統偏尚義理,不脫三玄之軌範。而士大夫與僧徒之結合,多襲支 道林。
許 詢。之遺風。佛陀跋多羅之在建業鬥場寺,宋僧弼與寶林書云:﹁鬥場禪師,甚有大心,便是天竺王、何,風流人也。﹂《祐錄》本傳。比佛教禪匠於輔嗣、平叔之風流,人士之所向可知。南朝佛法之隆盛,約有三時。一在元嘉之世,以謝康樂為其中鉅子,謝固文士而兼擅玄趣。一在南齊竟陵王當國之時,而蕭子良亦並獎勵三玄之學。一在梁武帝之世,而梁武亦名士,篤於事佛者。佛義與玄學之同流,繼承魏晉之風,為南統之特徵。爰本斯旨,述其大事,而以其他支節附見焉。南朝譯經亦不少,然少特要之關係。如晉末出《華嚴經》,至南北朝末年始盛行,且北人習之較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