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筆者碩士論文指導老師中研院院士芮逸夫教授七十華誕時,在眾弟子協助下,整理了他數十年研究的成果,由臺北藝文印書館於1972年出版《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中下三冊以為慶賀。這重重厚厚紅皮巨書,抱在一起,可是身心都壓力,「身」指的是脊骨膝蓋承重,「心」當然就是浩瀚學問,我們晚輩到底哪天可以趕及啊!筆者就是那常常搬運的主角,目的只有一個,學習與再生產。學老師之專業,然後也看看自己有無一點點寫字問世的學術生產機緣。
每每芮師翻閱三大冊之際,筆者都看見作者的滿滿幸福笑容,縱使他也常常滴滴咕咕文章根本沒收齊,小小有嘆氣。一晃半世紀,當時1972,現在2022,當年艷羨崇仰老師的年輕人,又做些什麼了?答案是,出書,也是如同恩師三冊般的研究紀錄彙集(2004年臺大先出了《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臺灣原住民論集》與《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二冊,現在又二冊,另冊《佈點人類學——觸角與廣識》有另序,此不贅述)。前陣子大學同學聚會,有位好友出言「你是芮逸夫的繼承人」,我則直覺否認,因為學術好像不宜封建式的接班傳承,而應是學生要開創超越。更何況,筆者始終自已以非常不同之視角參與觀察人類事物,早和老師的套路有著千里之隔了。然而,回到冊書的出版現實一事,突然驚覺自己所為,的確與老師相像度極高,而且他研究中國西南民族,而我本書有一大半北部東南亞,正是師生區域探索的延伸證據,因為許多族群活動都是跨域為之,在那頭由芮逸夫聚焦,到這頭換謝世忠下筆。果然,薑是很老的最辣了,50年悠悠,望著年歲已逼近老師當年的出書貴庚,終於不得不佩服院士大師無形的影響力,小輩如我,以為業已跑出了他的飽滿大手,但,其實始終還在附近繞繞。
筆者從未想到有一天,剛好發現自己的東南亞和東北亞論文數量等齊,可以分半前後部,合而集成一書。論文集不是專書,不過,林林總總加起來,從文字裡或也可透露些許作者的時代心境。一下子東南,一下子又東北,哪來這種能耐,難不成因為雙子座,可以分心區隔如此?其實,興趣廣或是主因。興趣廣對人類學者來說,並非優點,因為學術生命有限,不可能讓你各方都包,哪裡都行。只是,做一名研究課題點將錄行者,似還蠻適合筆者個性,很愛去拉線很遠的各方。人類聰慧,充滿各類穿越性的潛力。東南與東北兩極遙對,卻也擋不了移動跨出的步伐。人類學者自己已然實踐,兩邊多年跑跑走走,很想看看雙邊世界文化創造的穿透形質。至於學論之穿透建置有否成功,就敬請指教了。
寫於穿越泰雅族大豹社過往獵場的安坑綠中海綠綠家屋
謝世忠 Tristan Hsieh
2022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