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獨具的「深歷史」
擺脫傳統沈溺於美感論述的藝術研究,開展新視界
全書收錄超過兩百幅圖片,
從建築設計圖、繪畫、古書,到雕塑和日常器物,
透過這些圖像,建構出近代中西文明的交流互動,
翻轉西方文明中心論,重現「東力西漸」的年代。
一本很棒的書!一本必備的書!這是一本關於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與歐洲的相遇。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這個議題仍是全球面對的巨大挑戰之一。——雷德侯 (Lothar Ledderose) |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教授
本書以藝術為起點,探討東西文化交流之發展脈絡,行文中同時以圖像、文物與文獻為切入點,提供過去學者研究交流史之不同視角,更展文化交流的深度與內涵。
全書論述的中心議題「兩地文化交流之意義」,是以歐洲角度觀察中國圖像視覺文化,也以中國角度觀察歐洲圖像視覺文化,探討歐亞相對互動的關係與影響。
專文推薦
柏磊德(Horst Bredekamp)|柏林洪堡大學藝術史教授
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教授
各界推薦
漢斯.湯姆森(Hans Bjarne Thomsen)|蘇黎世大學藝術學院東亞藝術史系教授
法蘭茲.安格(Franz Engel)|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文藝復興時期古代藝術與建築調查計畫」研究助理
曲喜樂(Johannes Küchler)|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中國科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白適銘|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兼系主任
何兆華|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教授兼院長
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林玟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郭怡汝|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館長、「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版主
廖新田|2021年藝術文化廣播金鐘獎得主
賴瑞鎣|前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教授
謝哲青|藝術史講師、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精彩推薦
在《新視界》這本匠心獨運之作中,張省卿教授以深厚學養旁徵博引,闡述中國文化從不同層面滋養西方文明,聚焦在十七、十八世紀從中國到歐洲,以耶穌會士為中心展開的知識與物質文化交流。張教授論述中國文化各個面向,從植物學、出版物、園林設計、都市規劃,到哲學與宗教,在西方引起多元豐富的回響。這些回響不僅遍布於西方各種知識領域,也深切影響思想家與統治者們看待世界、闡述宗教思想,以及建造環境的方式,諸如在園林設計或都市規劃,皆可見到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張教授以宏觀視野研究早期全球化下的中西文明知識交流,富有深刻洞見,相當值得讚嘆。——漢斯.湯姆森(Hans Bjarne Thomsen) |蘇黎世大學藝術學院東亞藝術史系教授
哲學家萊布尼茲不僅是本書一大焦點,其單子論的多元視角論述方式,也被張教授化為己用。本書不斷翻轉視角,從世界整體到零散細節,再從細節回到整體,為中國與世界之間一段複雜的交流史,開啟前所未見的新視界。——法蘭茲.安格(Franz Engel)|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文藝復興時期古代藝術與建築調查計畫」研究助理
全球史議題正夯,不再僅限於政治、經濟和社會面向;藝術形式及其理念傳遞時,時代背景及交流認知條件,更是日益受到關注。《新視界:全球化下東西藝術交流史》便是這個研究的典範。本書向讀者呈現張省卿教授數十年來對早期歐洲與中國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內容橫跨都市規劃、園林設計、政治理論與哲學思想,以精彩圖像及多語言的中西方史料為基礎,展現中國對歐洲的各種影響。在茫茫文獻大海中,作者以七大精選主題,提供了讀者明確的方向。——曲喜樂(Johannes Küchler)|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中國科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早自亞歷三大大帝東征或張騫通西域伊始,東西方世界在軍事、經濟或政治等目的下產生接觸,文化交流更不絕於途。絲綢之路成為貫穿歐亞非大陸之傳驛門徑,漢唐遼宋、金元明清之際胡風寖透,催化出多元紛呈的視覺美學與物質文化。過去治交流史者多留意外來影響,欠缺「由東殂西」的反向檢視,本書為張省卿教授近年力作,逆勢扭轉上述闕失,匯集多篇有關古中國城市規劃、庭園造景、花果動植及龍虎圖騰、易經卦像等西向影響之研究篇章,議題牽涉廣泛,內容趣味橫生。該書體制繁浩、收集史料圖像極其珍貴,兼具藝術史宏觀學理視野及考據學詳實論證功夫,系統性分析「中國熱」在十七、八世紀歐洲造成的跨文化效應及對統治階級美感品味、世界觀的整體影響,誠為近年該領域著作中成果最豐碩、最值得精覽詳讀的一本經典之作。——白適銘|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兼系主任
這是一本對東西方藝術交流暨宏觀又精微的鉅著。從交流的角度切入,讓我們從皇宮、園林、植物、動物等圖像背後盤根錯節的互動關係,理解這些看似烏托邦或奇幻的圖像,如何一方面彰顯東西方文化所隱含的認識論與知識論的差異,但卻又在創造力與想像力的推動之下,成就藝術史上絢爛的篇章。 ——何兆華|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教授兼院長
張省卿教授的《新視界》一書奠基在扎實的研究基礎,是圖像學、視覺藝術史與文獻分析搭配的研究方法,提供我們認識東西藝術交流史的新觀點,並洞察歐亞相對互動的關係與影響,閱讀上充滿新意又深具啟發。——林玟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本書扎實探討西方近代的許多變化與革新都借鏡中國,透過比較東西方藝術作品及史料,以建築園林、城市規劃、花果植物、東西龍虎圖及易經符號等面向作為焦點,讓中國與歐洲的互動、交流和影響史在本書進行時空對話。作者藉由著墨這些地區之間如何產生連結,促進我們對全球過往東西文化交流的發展有進一步認識與理解,細節豐富,亦有足夠文獻支持其論點,是部慧眼獨具的「深歷史」。——郭怡汝|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館長、「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版主
日常生活中,「什麼東西」是頗為複雜的語意表達,驚訝、不滿、疑惑的急切態度都包含在裡面。這本書也是在呈現藝術是「什麼東西」——在不同文化激盪下,給予藝術另一種定義、另一層視野,甚至是另一番挑戰,值得一讀。——廖新田|2021年藝術文化廣播金鐘獎得主
本書作者透過文獻和史料的解讀,就建築、造園、傳統圖像和《易經》等方面,分析中國文化如何藉由西方學者和傳教士的轉譯詮釋,與西洋文化相會合,促使歐洲的政治、宗教、藝術、哲學和科學發生重大的變革;她提醒人,多元包容與謙沖為懷對文化發展非常重要,也提供有志東西文化交流研究者珍貴的資料。——賴瑞鎣|前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