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資訊群英的報國與創業
孫震(前工研院董事長、現任元智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1970年代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而言,是驚濤駭浪的10年,也是乘長風破萬里浪的10年。李白<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在政治方面:台灣於1971年被迫退出聯合國,1972年中日斷交,1978年底,美國宣布自翌年1月1日起與中共關係正常化,中美斷交。在經濟方面:1973年10月爆發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機,使原已出現的物價膨脹如火上加油。1974年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台灣因物價上漲較劇,衰退更為嚴重。1979年發生第二次能源危機,使台灣的經濟發展再度受到打擊。
然而1973年10月,行政院蔣經國院長在物價膨脹正在熾烈進行之際,宣布推動十大建設,包括六項交通建設、三項工業建設、一項電力建設。三項工業建設是一貫作業大鋼廠、大造船廠和石油化學工業,都是資本密集的工業,合稱重化工業。發展重化工業有兩個重要的意義,一個是單位人力使用的資本增加,使勞動生產力提高,而生產力提高是經濟成長的主要來源;另外一個是鋼鐵和石化都是所謂上游工業,可以為中、下游工業提供原料和中間產品;上、中、下游相關的產品都在國內製造,可以「健全產業結構」發揮「產業關聯效果」。鋼鐵的下游是汽車、造船、機械等,石化的下游是人造纖維、紡織、成衣、肥料、塑膠製造、化肥等。鋼鐵類下游是政府希望將來大力發展的工業,石化類下游正是195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的主流工業。
十大建設加強了台灣的基礎建設,也促進了台灣的經濟成長,使台灣經濟提升到更高的層級。就在十項建設轟轟烈烈動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之時,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一場資訊電子工業的革命正在悄悄進行,將台灣從1970年代以資本密集工業為主流的經濟發展,帶向1980年代以技術密集工業為主流,使台灣在1990年代發展為世界科技產業的重鎮。
經濟領域的寧靜革命
張如心女士的這本《矽說台灣》就是述說這場經濟領域中寧靜革命的故事。這場革命雖然沒有政治革命的壯烈,但確有年輕的科技菁英,放棄原本穩定可靠、前途似錦的事業,投身此一關乎國家發展前途、但卻成敗莫卜的新產業計畫。當年計畫的實際負責人胡定華先生說: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想到自己的利益。
1973年10月蔣經國院長宣布推行十大建設後,復指示行政院秘書長費驊研究後繼發展的工業。費秘書長邀請在美國RCA負責研發工作的潘文淵先生返國研商,潘先生建議以研製積體電路(IC)為核心,發展電子工業,獲得經濟部孫運璿部長首肯。1974年7月,潘先生自美返國,撰寫「積體電路計畫草案」。7月26日上午11時草案送達孫部長辦公室。孫部長於下午2時召開專案會議,出席人員有學者、企業界代表、經濟、交通二部官員約40人。5時會議結束,孫部長作出以下結論:(1)請潘文淵先生盡快在美成立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協助國內發展電子工業,(2)國內事宜由交通部次長方賢齊負責接洽,(3)由工業技術研究院負責計畫執行,(4)經費1200萬美元由孫部長籌措。這是何等效率!何等魄力!
9月1日工研院成立電子工業發展中心。10月26日孫部長在美國潘府邀宴海外學人夫婦,組成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Technical Advisory Committee, TAC),由潘先生擔任召集人。潘先生並自RCA提前退休,潘夫人亦配合辭去在紐澤西州之永任教職。他們並未在台灣受過教育,也未在台灣有過任何職位,但為台灣作出重大犧牲與貢獻。潘先生和TAC的顧問們數十年如一日,協助工研院,義務為台灣的電子工業發展服務,盡心盡力,為而不有,功成不居,沒有任何個人的貪圖。台灣今天還有多少這樣的義士?
我細數這段歷史是感念當年我們國家公務人員的能力、魄力和效率,以及海外學人的報國情懷。很多年輕工程師從國內、國外返國參加這項積體電路發展計畫,建立了台灣資訊電子工業的基礎,使台灣的工業發展從資本密集轉向技術密集。台灣的科技產業在世界經濟中才有今天的地位。2005年5月15日亞洲版的封面報導有下面的標題:「何以台灣如此重要」,副標題是「全球經濟沒它無法運轉。」這是當年投身這項國家工業計畫的年輕工程師沒有想到的成就。
雖然整個計畫的創意和構想來自潘文淵先生,我想信大家都同意孫運璿部長是這場寧靜革命的主帥。但是我們看孫先生如何看待他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電子工業只是其中之一)?他說:「老百姓對我太好了。我覺得自己為老百姓做得太少。我給百姓賺錢,可是沒帶來幸福。」這是何等胸懷!孫先生在今年2月去世,真令人感嘆:「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夕。」
工研院 台海資訊電子業的麥加
1976年3月5日,工研院與RCA簽約合作。4月26日開始,分批派遣青年工程師赴美到RCA受訓,先後共40餘人。他們在其後30年對台灣電子工業的成長與壯大有很大的貢獻,如今很多都成為企業界或科研部門的領袖人物。張女士在書中對他們當年在美國受訓時的生活和趣事有生動感人的描述。
1976年7月,工研院積體電路示範工廠動土興建,翌年10月落成。孫部長在落成典禮上說:此示範工廠之完成,象徵台灣電子工業擺脫以往裝配型態邁向技術密集型態。
1979年示範工廠研製成功,量產三吋晶圓。4月,電子工業發展中心升格為電子工業研究所。9月,籌設聯華電子公司,移轉技術。1980年5月,聯電成立。1986年電子所完成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計畫,產製六吋晶圓,1987年衍生台灣積體電路公司。1994年完成次微米(submicro)計畫,產製八吋晶圓,衍生世界先進公司。目前聯電和台積電的技術水準已達12吋晶圓,0.13微米線寬,挑戰90奈米世界尖端水準。電子所也隨了產業發展的需要衍生出電腦與通信工業研究所和光電工業研究所,支持台灣電腦、通信與光電工業的發展,我常說:工研院是台灣甚至台海兩岸資訊電子工業的麥加(Mecca),工研院也是台灣科技人才供應的主要來源。
不過我必須補充,台灣電子工業所以能蓬勃發展到今天的局面,尚有賴很多其他條件的配合,主要如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設置,政府科技政策的大力支持,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和海外學者專家大量返國。
我於1973年8月受政府徵召到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工作,忙於幫政府應付物價膨脹、能源危機和1974年接踵而來的經濟衰退。1978年經設會改組為經濟建設委員會。1980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我代表經建會擔任國科會科學工業園區指導委員會委員。說來慚愧,當時我並不知道工研院已研製成功積體電路、衍生聯電公司、進駐科學園區,台灣的資訊電子工業已經綻放第一枝美麗的花朵。
1978年行政院召開第一次全國科技會議選定資訊和能源、材料、自動化為重點科技。1979-80年發生第二次能源危機。1981年,經建會設計新的經建計畫,根據二高、二低、二大六項原則,即(1)技術密集度高,(2)附加價值高,(3)能源密集度低,(4)污染程度低,(5)關聯效果大,(6)市場潛力大,選出資訊工業和機械工業為經濟發展的「策略工業」。1982年,經濟部工業局根據經建會提出的標準,從機械工業與資訊電子工業中選出151項產品,作為優先發展的項目。策略工業享有低利融資、五年免稅、加速折舊、研發投資抵減租稅等獎勵,以及在生產技術與經營管理方面之輔導。
我於1995年出任工研院董事長。我是第一個經濟學者擔任這個職務。經濟學者雖然知道持續的技術進步是現代經濟成長最主要的因素,但技術進步在經濟成長或經濟發展理論中只是一個一般化的概念,在生產函數中被當作餘數來處理。我來到工研院才開始對以前琅琅上口的研發、創新與商品化有一點點具體的認識。
IC計畫精英 產業拓荒英雄
我在工研院時的院長史欽泰先生,是當年自美辭掉工作返國投身這項計畫的菁英之一。他在工研院先後擔任示範工廠廠長、電子所所長、副院長、院長,貢獻卓著,才華內斂。他是一位謙讓自抑的君子。我常常問欽泰兄,當年到RCA受訓都有哪些人、現在都做什麼。我覺得他們是台灣資訊電子工業的開國元勳,沒有他們,台灣的經濟發展會有不同的面貌。我以前寫過一百多年前清廷選送120位幼童赴美留學的故事。他們返國後各有不同的際遇,不同的發展,最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是鋪設京張鐵路、打通八達嶺隧道的詹天佑。
張如心女士說到唐代玄奘大師到印度取經,以佛法豐富中國文化。但是說到開創一個新產業,帶領經濟轉型、持續發展30年,沒有任何一批出國受訓的學子能和工研院積體電路計畫的30餘位英雄相比。然而社會大眾有多少人知道?張如心女士的這本大作,告訴我們這些和後來加入的資訊群英為國家開創資訊工業的事蹟。
使命感的連結
張如心(精湛管理顧問公司總監)
帶著大家的祝福,這書終於付梓了。
本書記錄了台灣半導體產業過去數十年的重要轉折與發展歷程,同時也嘗試為在其中投注心力的開創者發聲。
雖然在產業已經蓬勃發展的時候,再度提起當年這些功成名就者的魄力和信心,難免有點錦上添花的意味。然而,他們真的是在看不出前途的時候,投注了換不回的青春和理性的專注,在短短數十年間,一棒接著一棒,配合潮流,成功的把台灣的電子產業推上國際級的層次。這如先民般的開創精神,是本書最希望彰顯的訊息。
向產業拓荒者致敬
我曾在工研院電子所服務六年,親身感受電子所和交大校友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
第一次進入電子所,正值人員流動率最高的時期。才報到幾個星期,就聽說有同事已經找到金主,準備在科學園區開IC設計公司。留在電子所的同仁,無不把他們當成英雄般羨慕。
因著電子所「培育人才」的理念,我這個新人居然參與了極具影響力的TAC會議,還坐進當時工研院董事長張忠謀主持的科技顧問會議。專家們不留情面的質詢方式,和簡報同仁的手足無措,都在我初入職場的靦腆心靈中,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回到電子所服務,則是產業蓬勃發展的1997年,台灣已受到國際矚目。我有幸參與國際半導體會議和組織運作,並協助「SIP推動聯盟」成立。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是本書的發起者。基金會成員大多數是當年受過潘文淵提攜、與工研院電子所頗有淵源的年輕人,現在已經是產業大老。為了紀念潘文淵「呵護創新、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的精神,眾人以潘文淵為名成立基金會,繼續提攜後進,並且在引進半導體技術三十年之際,出書記錄這段發展歷程。
或許是受到這些拓荒者的精神感召,同時回饋電子所對我的培育,我雖知自己能力有限,仍爭取撰寫這本深具歷史意義的書。感謝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的決策者,把「給年輕人機會」的潘文淵精神應用在我的身上,讓我第一次寫書就有幸肩負這重要的題目。
即使這是耗費近一年的時間、發揮了產業分析師的資料蒐集、經過實際訪談和眾人合力審稿的反覆驗證才完成的著作,其中仍難免有疏失之處,在此先向可能被錯待或遺漏的先進致歉。
感謝王國肇、史欽泰、石克強、邱再興、沈文義、吳子倩、施敏、宣明智、胡正大、胡定華、胡國強、張忠謀、張虔生、曹興誠、章青駒、曾繁城、黃民奇、楊丁元、虞華年、盧志遠、盧超群、蔡明介、Christopher F. Corr等長輩撥空接受訪談,指正我的觀念和想法。能夠向富原創思考的大師當面請益,親炙他們的熱忱和堅持,是撰寫本書最大的收穫。
在此,要特別向胡定華董事長和史欽泰院長致敬。兩位長輩以數十年處事的圓融智慧、平易的態度,隨時解答我的疑難,一路助我突破瓶頸。胡董事長更翻出三十年前的產業資料,窮究專業晶圓代工觀念的起源,使本書得以收錄這些早期的史實。這美好的架構也源自胡董事長的建議,讓訊息更為跳出。史院長除了親自指導之外,為了考證書裡所提到的年代時序,特別犧牲假日到辦公室翻出二十年前的工作日誌,逐頁查證。
此外,如果沒有台積電曾晉皓多次校稿和指點、基金會羅達賢的關鍵提示、工研院黃麗卿陪著在倉庫裡翻找歷史照片、工作伙伴張靖敏任勞任怨的支持,以及貓空龍芽的主人讓我獨自在那小山谷裡趕進度,這本書很難如期出版。
感謝天下文化翠蓉、宜諄的協助,高希均教授的鼓勵,以及所有在撰寫過程中打氣、協助,但沒有被一一提及的好朋友。感謝專心在電腦前數不清的日夜裡,有聖靈的指引和陪伴,讓我把心中的感動一一謄寫下來。希望這本書不只給我感動,也帶給你啟示。
出書 不只是記錄,更為表達敬意
史欽泰(清大科技管理學院院長、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台灣半導體產業從無到有的故事,是全世界少有的經典範例。它展現了一個天然資源稀少的開發中地區,如何配合潮流趨勢,藉著政府和產業的共同努力,專注地的投入資源,在短短幾十年之間,將整個社會和產業,從相當落後提升到先進層次。
個人很幸運能夠投身其中,在半導體領域奉獻心力三十年,參與並且見證了這一段重要的發展歷程。
對於這本書,我的角色是多重的。從當年第一批派去RCA學IC技術的工程師,到之後在工研院催生主要的研發計畫,幫助成立聯電、台積電、台灣光罩、世界先進等公司,讓台灣的IC產業越愈來越愈接近世界水平,;同時,我也代表本書的發起組織——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為這段歷史留下最接近事實的記錄。
對大多數的讀者來說,潘文淵或許是個陌生的名字,但他卻堪稱是催生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驅。1974年,他說服台灣政府發展IC技術。這個無中生有的創舉,曾一再遭受各方質疑。然而,潘公不只提出願景,也極力呵護這夢想的實現。在他的輔導之下,我們這些「當時的年輕人」,才得以跌跌撞撞地的摸索出發展方向。
為了紀念潘文淵「呵護創新、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的精神,我們成立基金會,延續潘公的精神,鼓勵華裔年輕人勇於創新,並且在引進半導體技術30三十年之際,出書記錄這段由潘公發起的產業升級之路。
三十多年以前,當我們決定加入IC計畫的時候,沒有人知道計畫會不會成功。我們有的只是年輕人願意為國家做事的熱忱,和「做錯了沒關係,可以再改正」的想法。至於個人事業、前途會不會因為成功或失敗而有所影響,倒是從不在考量之內。現在回頭看,這一路的經歷,除了自己付出的努力之外,真的也很幸運。我想藉此感謝孫運璿、方賢齊、潘文淵這些前輩。他們的擔當和魄力,讓我們獲得這絕無僅有的機會。
這樣一個龐大的產業和影響力,是因著許多人從各方面、各層次的投入和奉獻而來。這本書礙於篇幅所限,裡雖然只僅能提到其中少數的幾位形塑產業樣貌的關鍵人物,基金會仍希望將這本書,獻給所有為台灣半導體發展投注心力的人們。因為你們的青春和專注,整個產業才有今日的傲人成就。
雖然轉換時空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政經環境已經不允許我們再從政府的角度,這樣大力、專注的扶持一個新興產業。然而,書中所提的使命感和主事者的遠見與擔當,以及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如何善加運用優點、迴避弱勢的創新等,卻可以應用在任何事業之上,值得有志者參考與自我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