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書展_領券
清明上河圖,被遮蔽的真相: 白描圖像、臨摹全卷,一寸一寸放大細節,發現史官沒寫的歷史真相。

清明上河圖,被遮蔽的真相: 白描圖像、臨摹全卷,一寸一寸放大細節,發現史官沒寫的歷史真相。

遮蔽的真实: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生活图景

  • 定價:599
  • 優惠價:79473
  • 優惠期限:2024年09月28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內容簡介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目前已知最早版本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
  原畫長約528公分、高約24.8公分,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品以長卷形式,描繪北宋時代的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市集)和自然風光(農村)。
 
  畫中約莫有814人、牲畜六十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三十多棟、
  車20輛、轎8頂、樹木一百七十多棵。
 
  既然叫〈清明上河圖〉,多年來我們都以為:
  清明,是指清明節;上河,則是汴河的尊稱。
 
  但本書作者、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博士金匠卻指出,
  若是你帶著這個認知觀看全畫,會出現不少矛盾。
 
  例如,清明時節天氣應該還很冷,畫中的人卻光著上身、趴在地上睡覺;
  還有,北宋規定清明時節不能動火,可是畫中有不少生火的爐灶……。
 
  為了解開這些謎團,作者花了兩個多月白描圖像、臨摹全卷,
  一寸一寸放大細節後,結合史料文獻,解析原作,發現史官沒寫的歷史真相。
 
  ‧宋朝可能弱但一定很有錢,圖上28艘船證明,當時的冶鐵比工業革命發達。
  〈清明上河圖〉共有船隻28艘,每艘船上有密密麻麻的小點,
  代表固定船舷板的鐵釘,反映出北宋高度發展冶鐵業。
  有學者估算,宋神宗朝代的鐵產量比工業革命的產量高出5倍。
 
  ‧西域胡人明明被擋在北宋疆域之外,畫中的駱駝哪裡來?
  宋朝雖然鼓勵對外貿易,但被西夏、遼封鎖,西域胡人被擋在疆域之外。
  所以有駝隊,不代表有胡商,而是顯示北宋遠離沙漠,卻飼養駱駝運載貨物。
 
  ‧政府一直喊錢荒,但畫中馬車串滿銅錢?
  神宗時期,保守派大臣不斷上奏,說人民沒錢可用,社會出現「錢荒」。
  但我們能在畫中清楚看到掛滿銅錢的串車,串車旁還有人捧著幾串銅錢,
  或許當時社會中的錢荒,沒有保守派說得那麼嚴重。
  
  ‧宋神宗想壯大國防的理想,藏在畫的最末端。
  宋太祖建國後,為了避免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事件重演,
  他頒布「更戍法」,軍隊不斷輪調,連小國西夏都打不過。
  神宗為了改變現狀,頒布「將兵法」,安排主將操練軍隊,提升兵力。
  在畫的最末端出現的禁軍隊伍,就是將官在皇帝欽點下,鍛鍊人民成精兵。
  
  到底〈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指的是清明節,還是在歌頌當時社會的清明政治,
  又或單指汴梁城東最南端的清明坊(這裡是汴河流出汴梁的位置);
  上河呢?究竟是汴河的尊稱,或是漕船在汴河中「逆水而上」的畫面?
  
  畫中出現的和尚、道士、說書人、牙人、雜役等大小人物,
  甚至一景一物都有寓意。這不只是一幅巨作,更充滿符號意義,
  本書展現的破譯成果、讓你一路充滿驚喜。
 
本書特色
 
  白描圖像、臨摹全卷,一寸一寸放大細節,發現史官沒寫的歷史真相,
  本書展現的破譯成果、讓你一路充滿驚喜。
 
名人推薦
 
  YouTuber/Cheap
  臺師大助理教授/李純瑀(魚小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金匠
 
  本名歐群葉,湖南衡陽人。
 
  中國中央美術學院「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中心」博士畢業;曾為政府公務員、設計師品牌創業者、雜誌編輯,現為廊坊師範學院美術教師。
 
〈清明上河圖〉原作
 
  目前已知最早的版本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原畫長約528公分,高約24.8公分,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描繪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畫中主要分開兩部分,一部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
 
  畫中約莫有814人、牲畜六十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三十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一百七十多棵。往來人物衣著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對於各種景物形態的精確描繪使其負有盛名。
 

目錄

推薦序一 從時間和空間跳躍出的繁榮宇宙/李純瑀(魚小姐)
推薦序二 從〈清明上河圖〉走入宋代百姓真實的生活/Cheap
前言 變法時代的帝國符號
引言 〈清明上河圖〉的正確觀看方式
 
1 有早春氣息,不代表是清明
2 送木炭的驢隊,北宋生活從燒木炭開始
3 草舍中缺席的男主人,青苗法的受惠者
4 插花的轎子和外任的官員
5 馬驟然多了起來
6 井然的田畦和溝渠
7 被誤讀的「長亭」
8 侵街的店鋪
9 漕船,官方允許帶私貨
10 導洛通汴──神宗朝值得誇耀的國家工程
11 好鐵不打釘
12 汴河上的蘭舟──明月何時照我還
13 虹橋邊的表木──界定商家的侵街行為
14 虹橋──汴梁城外的符號
15 虹橋上的商販
16 虹橋上下的「衝突」
17 腳店裡的歷史場景
18 不缺錢的神宗朝
19 算卦,宋朝的熱門職業
20 縫衣服和有魚吃的役卒
21 騎驢女子到底是不是妓女
22 有駝隊,不代表有胡商
23 望火樓,是為了防失火
24 北宋的稅務所
25 草市中的酒肉店
26 肉鋪,唯一涉及物價的場景
27 北宋的說書人
28 扇子,不是用來搧風,而是表身分
29 王員外家的邸店
30 沒有買賣的解庫
31 被宋神宗點名的「提茶瓶小哥」
32 牙人──生意洽談成交的話事人
33 科舉改革的歷史現場
34 和尚、道士上街攬生意
35 高利潤的榷香
36 禁軍最後才出場
 
附錄 〈清明上河圖〉的5個W
1 「清明上河」,到底是指什麼?
2 〈清明上河圖〉指的三種時間
3 清明指地名,它在哪裡?
4 是誰,又為了什麼創作〈清明上河圖〉?
 

推薦序一
 
從時間和空間跳躍出的繁榮宇宙
臺師大助理教授/李純瑀(魚小姐)
 
  作為一幅描繪宋朝市井百姓的生活長卷,〈清明上河圖〉清晰的帶領觀眾從城外漫步至城內、從人煙稀少處,賞至人情味豐厚之所在。畫中一一呈現庶民的點滴日常:我們看到了炭火、變法、田地農人和侵街;往熱鬧處尋去,虹橋上之人事物相當值得一觀,虹橋下的「衝突」也體現當代的另一番滋味;欲覓吃食且往正店,祈求卜上一卦也非難事,或想聽說書人說上一段古往今來,更是不費吹灰之力。一眾小人物在畫中合力完成了北宋的璀璨與驚豔。
 
  翻閱本書,一眼望去能看見作者對〈清明上河圖〉的精心觀察與熱愛。禁軍、和尚、道士、牙人、正店前的大小事物……透過作者的描摹,再次清晰的展現在世人眼前,使你我見識到北宋王朝下的千姿百態:變法的影響、百姓生活的模式、往來行人的樣貌。原畫中無法欣賞「高清」圖像,透過本書,我們終將可以仔細看見時代下的人物姿態。
 
  倘若對畫作有所興趣卻憂心對當代歷史不甚了解的讀者,大可放心一讀,因為作者在每一段畫作、臨摹與書寫之後,都附上小段的背景說明,讓我們既有畫可看、有人物故事可覽、亦有當時文史知識可觀。
 
  行走在古典文化中的研究者,總渴盼能讓現代人如己一般能有身歷其境、如在目前之感,為此,或有錄製有聲書以發懷古之思者,有唱出古時情懷者,也有如本書作者這般將〈清明上河圖〉中的大小場景、特殊之處加以描摹又附上詳細說明者,必定更能將欲傳遞的人文風采及時空背景,親手交到觀眾手中。
 
  至此,〈清明上河圖〉剎那間立體了起來,它不再是一幅長卷,而是一個飽含景物、歷史、制度、生活樣貌、人物特色的說話人,帶領人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觀看與感受〈清明上河圖〉,已更加認識和理解當時的北宋。
 
  〈清明上河圖〉的存在,於此更添跨越時代的重要性與深刻意義。
 
推薦序二
 
從〈清明上河圖〉走入宋代百姓真實的生活
歷史YouTuber/Cheap
 
  〈清明上河圖〉,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畫作。
  學生們在課堂上得知,這是北宋畫師張擇端所畫,而他所畫的,應該是宋徽宗時期的汴梁──這是當時北宋的首都。
 
  畫名之故,加上眾多細節暗示,過去許多人認為此圖所繪,乃是清明時節的都城。這幅畫也因此受到許多宋史研究專家們的注意,他們對〈清明上河圖〉的細節如數家珍,有的人甚至說,這幅畫描繪出不少社會問題,是王朝即將滅亡的預告作。
 
  然而,作者金匠在花了兩個月親自臨摹〈清明上河圖〉之後,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
 
  他認為,這幅中國名畫,畫的應該不是宋徽宗時期汴梁城內,而是預設為宋神宗時期的某年早春,而地點應當在汴梁城十數里之外,是一個叫做「清明坊」的草市。作者如此大膽的想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扎扎實實的找出各種史料來佐證,從畫中的早春氣息、驢隊、木炭、青苗法下的生活、馬匹、街鋪、虹橋、蘭舟、以及百姓的眾生相逐一解讀,閱讀此書,就好像走入宋代的生活:作者匠心獨具的解讀各種細節,實在是關於宋史的一本痛快之作。
 
  在此舉一處書中作者說明〈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期的例子:圖中一處河岸的光禿枝椏,是受當時北宋畫壇領袖郭熙的風格影響。郭熙乃是〈早春圖〉的作者,有鑑於當時郭熙的畫壇地位之高,皇帝甚至專門用一個宮殿去展覽他的畫作。郭熙的手法是北宋晚期的普遍風氣,並不是特別過火。
 
  至於為何畫作被題名清明,作者亦有一套自己特殊的說法,這就有待讀者自行閱讀,感受推理的快樂了。
 
  宋代是一個精彩的年代,一般人對其粗淺的印象,無非是大宋向周邊國家繳納歲幣,花錢買外交、買平安,於是有了宋代相當有錢的傳說。
 
  更有甚者,網路上部分內容農場的作者,實屬妄人,直言宋代的GDP(國內生產毛額)高達整個世界的20%,然後感嘆宋代國防不振、國民熱愛賺錢而「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但這些印象是正確的嗎?
 
  跟著《清明上河圖,被遮蔽的真相》,一步步走入宋代百姓真實的生活,理解他們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也許,〈清明上河圖〉和我們並不是那麼遙遠。

引言
 
〈清明上河圖〉的正確觀看方式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縱高24.8公分、長528公分的宋人手卷畫。
  所謂手卷,應該握在手中欣賞,觀賞者從右到左一段一段的展開,又一段一段的卷上,每次展開一個手臂的長度。
 
  現在我們在博物館中觀賞手卷作品,展覽的方式是將手卷畫整段展開,盡可能讓觀看者能一覽無遺的看到手卷全貌。博物館自然清楚這不是正確的觀賞方式,但為了將一種古代具有私密性的觀賞作品,在現代公眾空間裡展示出來,這也是目前唯一可取的方法了。
 
  這種現象的背後,其實暗示現代公眾空間和技術發展,影響人們的觀看方式。一旦現代人習慣在長長的展櫃中,或以圖片影像形式一覽觀看古人的手卷,必然會帶入我們今天的視覺認知習慣和對時空的感知,來解讀這些手卷作品,再問一些會讓古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例如,「同一個人為什麼多次出現在畫面中(像是〈洛神賦圖卷〉、〈韓熙載夜宴圖〉)?」、「〈清明上河圖〉表現的是早春時節的清明節,還是小酒上市時節的秋景?」
 
  我們今天關於〈清明上河圖〉的許多知識,包括眾多研究專家的解讀,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以錯誤的觀看方式為基礎,所產生的認知。手卷總是從右向左展開,然後從左向右閉上。
 
  這種展開方式,影響觀看者的視線動線,這條線也是一條空間轉變和時間流動之線。中國傳統繪畫中暗含自己獨特的時空觀,在展開畫的過程中,空間轉變的同時,時間也會徐徐的流動,或是從此時轉移到彼時;又或是從一個季節之中走向另一個季節。
 
  所以說〈清明上河圖〉所繪之景到底是春季還是秋季,其實在創作者張擇端看來從來都不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而是觀看者觀看方式的問題。
 
  繪畫的歷史其實就是觀看的歷史,繪畫風格的每一次改變,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觀看方式的改變,所以可以說:〈清明上河圖〉是近一千年前觀看方式的考古遺跡,是宋人或說是我們的視覺還沒有受到西方繪畫和攝影影響之前,中國人對於圖像的觀看和感知的方式。在近一千年的歷史中,大家都沒有「隔」,反而是我們今天才會提出,一些金元明清的鑑賞家沒有提出的問題,像是,它到底描繪的是春季還是秋季等。
 
  〈清明上河圖〉的時間線,隱藏在溯流而上的汴河以及與汴河交織的街道之中,它原本是否真實存在,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因為它同時隱藏在我們展開和閉上手卷的動作之中,它會隨著觀看者的視線移動軌跡在手卷中自動生成。這條時間線是從此時到彼時;或從春天汴河開河變得繁華起來,到冬季而逐漸變得平靜下來,一個跨度近一年的過程。
 
  這一次我們嘗試著拋開習以為常的觀看方式,剔除我們視覺中的「成見」,隨著筆者一段一段的展開手卷,一道走進宋代觀看者眼中的〈清明上河圖〉,感知近一千年前時空中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去揭秘被隱藏在這幅作品中的圖像背後的符號意義,以重新認識這幅變革時代留給後世的偉大作品。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182086
  • 叢書系列:issue
  • 規格:平裝 / 316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有早春氣息,但不代表是清明
 
雲氣繚繞中,一片廣漠的田野彷彿剛剛蘇醒,帶著一絲素雅而秀麗的笑意,從畫卷邊界徐徐的向我們走來,並逐漸將觀看者籠罩在它的薄霧之中,慢慢的,我們親身感受到一股冷意襲面而來。我們從河岸的光禿枝椏──一種概念性的鹿角枝和蟹爪枝,這是中國傳統山水畫寒林的表現技法──和楊柳樹見綠的柔枝中,感受著春寒料峭,這是我們熟悉的北方大地早春的氣息。
 
這種氣息是我們在觀看北宋另外一幅山水名作──郭熙的〈早春圖〉(時,也能得到的相同體驗。兩幅作品使用相同的繪製技法,帶給觀看者同樣的感受──或許我們可以將這種相似性,看作是時代的風格,又或許是一種師承。
 
不容置疑,正是我們在郭熙的標明是〈早春圖〉的山水畫中,得到對於山水中季節的感知體驗──「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澹而如睡」。這使我們確信〈清明上河圖〉前端所描繪的景象,是清明時節的早春。
 
郭熙乃何方神聖?
 
「李郭范米」,熟知中國山水畫歷史的人,常常用這四個字來概括北宋山水畫的成就,這是北宋四位山水畫畫家的姓氏:李成、郭熙、范寬、米芾(音同服)。
 
(李成,開創「林木清曠,氣韻蕭深」的繪畫意境。當時評價他「凡稱山水者必以成為古今第一」;郭熙,發揚李成的畫法,能畫出山水的磅礡、寒林平野的孤寂,之後更以〈早春圖〉笑傲群雄;范寬,筆力老健,槍筆俱勻,畫雪景尤有氣骨,被譽為「畫山畫骨更畫魂」;米芾擅長用點染法描繪霧景,而被稱為「米派」風格,在畫壇享譽盛名。)
 
用一個人的藝術成就或者一幅代表作,來總結一個時代的風格,是書寫藝術史的常見手法。顯然,這產生了很大的局限性,也對其他藝術家不公平,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往往一件傑作或一個傑出的畫家,它/他本身強大到可以秒殺同時期的作品和畫家,而成為它/他那個時代的代表,使他身處的時代成為他的時代,郭熙就是這樣一位畫家。

會員評鑑

2.5
1人評分
立即評分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最新巨作《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洞悉人類發展的急迫選擇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國中小參考書展
  • 年度關係展
  • 年中考試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