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獻身」、「激情」、「高潮」均為屢現革命文本,地地道道的革命話語,如今這些口音純正的官方話語卻曖昧十足、生發歧義,譬如「獻身」,就幾近墮落為引人遐想的猥褻詞彙;但在革命年代,「獻身」卻是崇高無比,令人血脈賁張的用詞。最新版本的《現代漢語詞典》仍如此定義「獻身」:動詞,「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或生命獻給祖國、人民或事業」;例句,「為革命而光榮獻身」。
回顧動盪而悲壯的二十世紀現代中國史,有無數的政治傳奇和革命劇情輪番上演,令人悲喜難抑—或為之感慨,或為之動容,或為之歎息。貫穿林林總總的歷史事件背後,有股強大力量驅策革命故事的發生和發展,這股力量便是青年的力量。具體說來,自五四始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歷史事件頻繁登臺亮相,無一不是飽含政治熱血的知識青年之激情表演,以磅礴氣勢掀起一波接一波的社會運動浪潮,進而誘發歷史連鎖反應。
百年中國的歷史進程,出場率最高的一枚詞彙無疑是「革命」,而不斷搭建、不斷幻變的革命舞臺上,其固定主角非「青年」莫屬。革命需要動員,所謂的動員,首先是針對青年的成功動員,呼召他們介入、參與並引領時代的變革,做衝決網羅的先鋒。從梁啟超(1873-1929)撰寫的《少年中國說》、陳獨秀(1879-1942)主持的《新青年》,至毛澤東的講演《青年運動的方向》,再到文革「世界是你們的⋯⋯」的著名指示,皆是對青春的詩讚,為青年們描繪了一幅又一幅動人肖像,並將中國的全部希望寄予情感熾熱、氣概豪邁的莘莘學子:或改造保守落後的社會現狀,或矯治枯澀消極的民族性格,或重奪腐爛變質的紅色政權⋯⋯彷彿唯有戰鬥著的青年才能令其實現。
若視二十世紀中國為一出驚心動魄的多幕歷史劇,前臺的演員是意氣風發的廣大青年,幕後推手(導演、編劇)則是形形色色的政治話語。青春敘事被置入政治的表述框架後,名詞「青年」被動詞化了,甚至人格化了,彷彿天然孕育著無私、奮鬥、創造、勇敢、奉獻、犧牲等等精神性特質,並自動承負著艱巨的社會義務和歷史使命(如革命烈士陳天華的寄語:「中國之興,興於學生」),青春敘事與英雄敘事發生對接。無數政治話語對青年的殷切期待,啟發了青年們的浪漫政治想像,自覺將自我的個體命運與國家、民族或階級的整體命運緊緊捆綁,在「大我」的價值序列中兌現「小我」的存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