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神話原型理論的聖經
楊儒賓/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伊利亞德(Mercia Eliade)生於1907年,辭世於1986年,完完全全是二十世紀的人物。他是一位好的小說家,是修行者,是羅馬尼亞重要的公共知識人,但最重要的身分是宗教學者。如果要數二十世紀的宗教學者,不論是從神話面入,或是從教義面入,或是從儀式面入,伊利亞德都是影響極大的人物。他對宗教的關心幾乎涵蓋了此一領域重要議題的完整歷史,他是《宗教史》期刊的奠立者,他晚年撰寫的《世界宗教理念史》三大卷也是目前以人類的宗教為著眼點所撰寫的重要著作。事實上,學界對於伊利亞德的學術定位,就是宗教史家。
伊利亞德以「宗教史家」之名名之,不能說不對,伊利亞德承擔得起。但伊利亞德的宗教學與其說落在歷史面解釋,不如說落在現象面解釋,他關心的宗教議題相當廣泛,從巫教(shamanism)、瑜珈、煉丹術、大母神……宗教各層面的議題幾乎無不涉入。而就他關心的宗教議題來看,他對非西方的宗教(如印度宗教)或古代宗教(如薩滿教)顯然更有興趣。他年輕時期(1928-1931)即曾留學並求道於印度,差一點成了印度學者的女婿,印度這個神祕的宗教國度對他產生了一生的影響。而他出生的羅馬尼亞,據他自己的說法,表層雖是耶教國家,但民間社會仍浸潤在深層的原始宗教的氛圍中,那是橫跨歐亞大陸的前歷史的土地崇拜。前歷史的、非西方的因素在他的宗教學著作中,一直起著軸心線的引導作用。筆者翻譯他的《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一書(原書名直譯即《永恆回歸的神話》),蓄意將他的名字譯成耶律亞德,帶有濃濃的遼金遊牧民族之風,即源於他的思想與非西方世界的連結。
從非西方的、前歷史的角度進入伊利亞德的宗教學世界,比從歷史的角度進入,應當是條更正確的途徑。伊利亞德的名作極多,幾乎是位百科全書型的人物。說及百科全書,1987年出版的《宗教百科全書》十六卷即是他主編的大套百科全書,此書至今仍是學界常參考的重要典籍。他的龐大著作中,何者最重要,或者何者可以代表他的主要關懷,很難判斷。他不少著作都是那個領域的經典作,而且極風行。但他推薦《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作為進入他自己的宗教學的指引。此書的宗旨建立在人是宗教人,宗教人的核心內涵在於他對「聖」(numinous)的追求。「聖」的情感內在於人的意識,見之於他對回歸「原型」的嚮往。原型乃非時間的,反歷史的,或是拯救歷史的。原型見之於遙遠的神話事件,或見之於此世界的神聖地點(如宗廟、祠堂、聖山、祭壇等),宗教人常於神聖的宗廟、祠堂、祭壇,透過戲劇、舞蹈、吟唱,重演太初的神聖事件。他進入儀式場合時,即可轉化俗世的意義,此世因而重新進入神聖事件發生的神祕時刻。神聖時刻一般指的就是開闢的時刻(如農作之始、兵器之始、房舍之始或生民之始等等),最重要的開闢時刻即是宇宙開闢的創世紀。對於神聖(也可說是神祕)時刻的永恆回歸乃是非西方世界以及前近代的西方世界的人民之生命軸線,他們厭倦無原型保證的創新,害怕無價值承諾的歷史。他們需借助返回原型以祓潔世間的俗惡,也淨化歷史的重擔。世間自有一種可以體現聖之意識的歷史觀,如耶教的救贖哲學、《易經》的翕闢哲學或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等等。但除了這些特殊的例子外,純粹的歷史人,也就是一種脫原型化的歷史人的生命型態只見於近代的西方的社會。如果我們借韋伯的話語翻譯伊利亞德的觀點,可以說近代的西方世界是「除魅」的世界,價值女神已從此世告退。相對之下,近代之前的西方世界,或西方之外的世界都是聖光籠罩的社會。
如果《永恆回歸的神話》傳達的是初民對聖化時間的渴求,他於1949年出版的這本《神聖的顯現:比較宗教、聖俗辯證,與人類永恆的企盼》(法文原書名直譯為《宗教史論》),則是探討初民對聖化空間的渴求。伊利亞德在此書中,廣泛地討論重要的自然現象的宗教意義,如天、地、日、月、山、川、水、火等物。在唯物論者的世界中,這些重要的自然物是材料因的集結;在浪漫主義時代詩人的眼中,這些自然現象透露了神祕的天籟,是美的朗現。但從人是宗教人的觀點看,自然之物大有事在。
伊利亞德宣稱這些重要的自然現象,恰好不是自己而然,不是認知心的認知對象,也不是美感的意象,而是一種聖顯(hierophany),也就是神聖所衷。神聖是「聖」的價值的彰顯,但也是創造力量的彰顯,所以聖顯之物也是力顯之物。伊利亞德此書所列的重要意象,其內涵和《易經》所說的八卦意象(天、地、水、火、山、澤、雷、風)或五行(金、木、水、火、土)頗為接近。事實上,四行(地、水、風、火)也見於古印度文明及古希臘文明,可見這些重要的自然現象在人類文明初期,應該分享了共同的象徵意義,它們都是聖(道、天、上帝)之所聚。我們可稱呼這些重要的象徵為原型象徵,自然即非自然是名自然,它們代表初民智慧的結晶。
伊利亞德此書可視為神話原型理論的聖經,他的論點可和榮格(Carl Gustav Jung)和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的原型論相對照。但此書所論更平實切題,也更可能引發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