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資訊展
戰前到戰後初期臺灣經濟史(2冊套書)商人、企業與外資+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戰前到戰後初期臺灣經濟史(2冊套書)商人、企業與外資+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 定價:680
  • 優惠價:66448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商人、企業與外資:戰後臺灣經濟史考察(1945-1960)》
  考察《茶金》時代臺灣的經濟脈動,
  超越以往教科書裡的戰後經濟史,
  重新認識早期臺灣大型企業的發跡過程。
 
  本書考察戰後至1950年代,本地與外來企業於戰後臺灣發展初期的草創過程,從經濟復興到自立階段,本地與外資企業的歷史源流與營運實態。
 
  戰後初期,在臺日經濟往來大幅限縮的背景下,臺灣的對外關係活動場域轉以中國大陸為主。原本從事臺日商品買賣的臺灣商人,轉而前往中國大陸尋求與臺灣間的貿易買賣,顯現出商人因應主權更迭下在事業上的靈活應對。另外,臺灣與中國大陸間的商貿活動,也需關注戰前日本對外擴張過程中人員流動的延續性。
 
  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後,民間投資由臺灣本地與來自中國大陸移民兩個系統的資本匯集而成。具備商業買賣或貿易經驗的臺灣商人,因嫻熟日語的優勢而擔任日本品牌在臺銷售的代理服務,爾後進一步與日方合資建立生產事業。部分欲生產新產品的企業,大都由日本和美國企業提供技術,但其中如縫紉機需要諸多衛星工廠支援的組裝性事業,則因當時欠缺標準化的觀念,品質未臻完善,而侷限了市場的成長。
 
  以往官方對土地改革四大公司民營化政策的論述,宣稱其促使地主資金流入工商業,並活絡了臺灣經濟。以臺灣工礦公司為例,政府採行分廠出售的民營化方式,促成民間資本可以較低的成本取得廠房後成立新公司,而免除創廠初期的前置作業。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取得廠礦的經營者大都不是地主階層出身,部分成員成為當前大型企業集團的第一代經營者。另外,臺灣工礦公司歷經分廠出售後剩下的廠房體質貧弱,營運上面臨虧損且股價低迷,而造成地主和投資人無法因持股而獲利。
 
  1950年中華民國政府與盟軍總部簽署「臺日貿易協定」,重啟臺日經濟。戰前支配臺日間流通業的財閥資本,在戰後因充分發揮綜合商社在多國設立據點的貿易機能,而呈現與戰前市場不同的樣態。日資來臺著眼於商業與工業市場利益,試圖將較為成熟的技術移轉來臺,與東南亞諸國以戰後賠償的經濟協力,由政府領導企業進入當地參與公共工程的投資方式有所差異。
 
  臺美雙邊的經濟構造,除了應放在1949年政府從中國大陸轉進來臺的脈絡來理解外,還需著重臺灣在美國援助的體系下所創造出與企業成長相關的體系。臺美間的技術交流,是由前往美國為主進行受訓返國的人員組成的中美技術合作研究會,作為重要的對口橋梁。商業網絡的關係,應關注原本服務於政府的人員,在兩國間的投資過程與商品買賣中尋求的市場機會。至於來臺投資的美國資本,則多著眼於軍事市場的參與。
 
  《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現代臺灣經濟體系的建立(1910-1950)》
  1910-1950年臺灣經濟如何從戰前過渡到戰後?
  透過本書案例的討論,提出二十世紀前半臺灣經濟生產部門的特徵,
  以及二十世紀後半臺灣經濟朝向高度成長邁進的初始狀態。
 
  本書考察1910-1950年臺灣企業和產業在欠缺經濟自立性下各階段的運作過程,以瞭解臺灣經濟存在的利基與限制條件。
臺灣紡織業的近代化,未如同日本國內以棉紡織為主,而是因應米糖經濟的興盛,孕育出從事黃麻紡織的臺灣製麻會社,並生產裝載米糖所需的麻袋。臺灣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濟榮景的影響,出現了新興事業的企業創立熱潮,由日本國內資本家與糖業資本共同集資,設立修繕與製造糖業機械的臺灣鐵工所。
 
  在戰時經濟階段創辦的汽車與電氣等組裝性產業,受限於本地工業基礎薄弱與資材的不足,生產實績不如預期。1941年臺灣總督府決意採取傾斜經濟的策略,朝向發展鋼鐵廠、硫酸錏工廠等重化工業,展現出臺灣總督府追求經濟轉型的企圖;最終因戰局激烈,這些生產單位的設備與廠房多轉為生產軍方所需之用品。
 
  在這段時期,臺灣鐵工業統制會透過工廠調查與控制生產要素的途徑,促使廠商降低成本並制訂合理價格。其次,統制會還邀集大型和中型工程共同生產鐵道車輛與內燃機,並規劃在臺灣的建立完整的生產分工體系。統制會在統籌第六海軍燃料廠等廠房工程的興建時,顯見其大型工程的動員能力。
 
  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經濟,將戰前日本人經營的大型企業接收後成立公營事業。這段時期政府除了參酌臺灣本地的資源為基礎外,還要考量全中國經濟的布局策略,以致臺灣自戰時朝向重化工業發展的路徑未能持續。在此情況下,戰後臺灣經濟的構造與多數後進國家有相似的特質。
 
  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促使臺灣成為獨立經濟的個體。在美援尚未大批抵達之前,政府曾短暫沿用戰前的動員體制生產軍需品,並運用中國大陸撤退來臺的軍事資材,生產民間所需的肥料,顯見其物資欠缺的應對方式。
 
  從戰時經濟到戰後初期的討論,能超克以往戰前經濟史研究,但若在探討戰時工業化推展各項事業的高峰後即結束課題,將無法知悉推展時存在的界線。此外,透過微觀的企業案例討論戰後轉換期所進行的調整,可以理解臺灣經濟從戰前跨越到戰後歷史認識的盲點。
 
名人推薦
 
  《商人、企業與外資》
  黃紹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
  鄭志鵬│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劉崇堅│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謝斐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黃紹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
  黃俊銘│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副教授、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
  鄭志鵬│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劉崇堅│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陳政宏│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謝斐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洪紹洋
 
  1978年出生於臺北市。國立臺北大學經濟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碩士、博士,曾任職於國立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所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國立臺東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現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經濟史、產業史和日臺經濟關係史。
 
  主要論著有《臺灣造船業的技術轉移與學習》(遠流文化事業,2011)、《商人、企業與外資:戰後臺灣經濟史考察(1945-1960)》(左岸文化,2021)、〈外資、商業網絡與產業成長:論出口擴張期臺灣的日資動向〉,《臺灣史研究》(第26卷第4期,頁97-141)、〈二つの平和条約と日台経済―経済史の視座から〉(川島真、細谷雄一編)、《サンフランシスコ講和と東アジア》(東京大学出版会,2022,頁217-246)。
 

目錄

《商人、企業與外資》

推薦序/黃紹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

第一章 緒論
一、如何認識戰後臺灣經濟史:歷史研究與經濟學
二、戰後臺灣經濟的歷史構造(1945-1960)
三、章節安排

第二章 改朝換代的機會:臺灣商人的對外活動
一、臺日通商關係的摸索與調整
二、臺灣與中國大陸經濟的再接榫
三、外向型資本家的轉型
四、小結

第三章 資本家的機會:走向工業
一、資本家活動的地域移轉:從中國到臺灣
二、企業設立與技術取得
三、大企業的興起與挑戰
四、企業經營的界線:資金不足與技術邊界
五、小結

第四章 土地改革、民營化與資本積累
一、土地改革與民營化政策的形成
二、省營臺灣工礦公司的成立
三、走向分廠出售的民營化
四、小結

第五章 臺日經濟關係的重啟與調整
一、日本貿易商來臺
二、工業資本來臺的直接投資
三、政府的對日經濟政策與美國對臺日經濟的支配
四、小結

第六章 臺美經濟下的援助體系與外來投資
一、再探美援:企業金融、技術人員與商業網絡
二、冷戰下的特許與軍事市場
三、由上而下策動的民需事業──中國人造纖維公司
四、小結

第七章 結論
一、政權更迭、經濟復興與資本積累
二、獨立經濟體的創業、生產與經營
三、外資的角色
四、後續:邁向1960年代的高度成長
        
後記
參考文獻

《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推薦序 另闢蹊徑成篇章/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第一章 序論
一、戰前臺灣經濟史研究成果
二、日本經濟史學界的啟發
三、我們需要怎樣的經濟史
四、既有討論與章節安排

【第一篇 新事業的孕育】

第二章 大企業的創設:臺灣鐵工所

一、機械製糖與企業創辦
二、資本額與董監事布局
三、廠房擴充與組織演變
四、生產設備與業務經營
五、海外事業的設置
六、財務分析
七、小結

第三章 戰時組裝性事業的發展
一、汽車事業的發端
二、小型造船廠的設置
三、通信與電氣器材的製造
四、小結

第四章 總力戰的試煉:統制會與重化工業
一、臺灣鐵工業統制會的設立
二、從配給到生產:鋼鐵業的發端
三、軍需轉換:硝酸、硫酸錏與火藥製造
四、小結

【第二篇 紡織業的萌芽】

第五章麻紡織事業的興起與限制

一、紡織業近代化的起始:以在地需求為前提的黃麻紡織
二、一戰景氣與苧麻紡織的出現
三、小結

第六章 戰時紡織業的軍需化與民需化:麻、棉兩部門的開展
一、黃麻與苧麻紡織的軍需化
二、亞麻紡織事業的籌備
三、棉紡織工業的萌芽
四、小結

【第三篇 戰後經濟的調整與轉換】

第七章 戰後臺灣機械公司的接收與早期發展

一、從臺灣鐵工所到臺灣機械公司
二、臺機公司的人員聘用及技術傳承
三、臺機公司的經營實況
四、小結

第八章 戰時工業化的中挫與臺灣工礦公司的成立
一、戰後接收與臺灣工礦公司
二、鋼鐵機械與電工分公司
三、紡織業的接收與紡織分公司
四、臺灣窒素的接收與改編
五、小結

第九章 邁向獨立經濟體的摸索:連續與移植
一、戰時生產體制的再現
二、兩岸分治與軍需轉換:高雄硫酸錏公司
三、華南地區的鋼鐵廠設置構想
四、小結

第十章 結論
一、殖民地經濟近代化的摸索
二、走向戰後
三、二十世紀臺灣經濟論:前期經驗與經濟自立

後記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535477
  • 規格:平裝 / 528頁 / 15 x 21 x 3.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商人、企業與外資》
 
第二章 改朝換代的機會:臺灣商人的對外活動(節錄)
 
一、臺日通商關係的摸索與調整
 
1945年9月22日,盟軍總司令部以指令第三號,對日本的貿易進行全面性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戰後臺灣、朝鮮、樺太等地區不再屬於日本的領土,瓦解戰前日本帝國經濟圈的供需結構。直到1950年9月由撤退來臺的中華民國政府,以維繫島內所需物資及外匯來源為考量,與管轄日本的盟軍總部簽署「中日貿易協定」後,臺日間的貿易往來才告恢復。
 
在戰後的轉換期間,臺日間的貿易往來則存在「正式」與「非正式」兩條途徑,有限度地互相提供兩地的物資需求。其中,正式途徑的臺日貿易的營運,係由中央信託局所掌控。戰後臺日間最早的正式交易,始於1947年3月,由占領日本的盟軍總部與國民政府簽約,將臺灣糖業公司所產25,000噸砂糖銷售至日本,以民間資本家發起的對日經濟活動是在政府的主導下進行。另外,臺灣與日本間尚存在非正式的走私行為,過往在海洋史與經濟史的研究中或限於資料取得之困難,並未進行相關討論。
 
(一)臺灣商人的對日貿易
 
戰後初期臺日間的民間貿易,始於1947年8月,盟軍總部同意中華民國派遣商務代表前往日本進行貿易;為此,中國政府由官民兩方共同籌組商務代表團赴日。當時民間貿易的主管單位由經濟部邀集外交部、財政部、交通部、資源委員會、中央信託局共同指派代表籌組的「對日貿易指導委員會」。1947年8月13日,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確定民間商務代表由中華民國商業聯合會及中國全國工業協會就上海、天津、漢口、廣州、青島、重慶、福州、臺灣、東北九個區協議產生。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年度暢銷榜
  • 共和國領券
  • 年度心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