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本書所敘述的,是一九三四年十月我在倫敦大學三次講演底內容。本書底第一章已經在︽心理年刊︾︵一九三四︶發表過;本書的印行,得到倫敦大學出版部基金的補助,我要謹致謝意。
我要在這本書裡說明我們維也納派所用的哲學思辨方法之主要的特色。我們用這種方法並且使他能進一步發展。這種方法是科學之邏輯的解析,或者,比較精密地說,是科學語言之語法的解析。在這裡我們只直接地討論到這種方法底本身;而我們由於引用這種方法所產生的種種特別的主張,則無寧是用舉例之形式表示出來的︵例如,在第一章中,我們底經驗論的和反形上學的主張;在末一章裡,我們底物理主義的主張︶。
這本書底目的—正如這些講演底目的一樣—是給那些還不知道我們底方法以及我們底問題和研究底趨向的人以初步的印象。所以,這本書底敘述形式,是比較注重到使一般人易於了解,而不甚著重於科學的精密。而比較精確的,因此也就是比較適於作為論證之基礎的說法,則見於拙著︽語言底邏輯句法︾︵Logische Syntax der Sprache︶。
卡納普︵R. Camap︶波拉格︵Prague︶,十一月,一九三四年
譯者引言
維也納學派是歐洲大陸年來新超的一個學派,維也納學派底學者們在一九二九年發表了一個正武的宣書,說明他們在哲學方面的態度,而﹁維也納團﹂︵Wiener Kreis︶這個名稱也就在這一年開始出現。自一九二力年以來,這個學派底學說經過了相當的變革;這個學派底學者有的故去,有的散處四方。維也納學派底領袖是石里克教授︵Prof. M. Schlick︶。他曾執教於維也納大學。不幸得很,在一九三六年的夏天,他在維也納大學圖書館前為一患神經病的學生所刺殺。此後,維也納大學裡就沒有維也納學派底領袖之繼承人了。
本書作者卡納普教授也是維也納學派醫學者之一。他底著作很多。他不但對於邏輯解析方面有很大的貢獻,而目對於維也納學派底哲學之系統化這一方面也盡著很大的努力。他是維也納學派底一支派的極端物理主義底創始人之一。卡氏現在美國大學裡任教。這一本書是卡氏於一九三四年在倫敦大學的演講整理而成的。在這一本書中,卡氏所注重的是維也納學派底方法論;而對於這一派在哲學方面的立論,也有簡明扼要的敘述。譯者為了使讀者對於維也納學派底哲學有一個梗概的了解超見,在讀者未讀這本書之先,要將這一派哲學作一個簡略的敘述。
我們現在通常將維也納學派底哲學叫做邏輯徵實論。我們之所以用徵實論這個名字來稱謂這一派底哲學,乃是說它是經驗派的,是反對形上學的;我們用﹁邏輯的﹂來形容它,這是表示他們所用的方法乃是邏輯解析。從這個名稱—邏輯徵實論—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派哲學底特色了。
所謂邏輯解析,可以說是語言底研究之一種。語言不能不用符號表示出來。所以邏輯解析可以說是符號研究之一種。這種符號的研究,所注重的是意義條件,真假條件,以及推論條件。本書是邏輯解析之一個扼要的介紹,因此譯者在此可以不必多說。我們所要在這裡討論的,乃是根據這種解析所得到的結果。
一、意義學說 一個命辭底意義,就是它底徵實之可會性,而凡是沒有徵實之可能性的命辭,則都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於根本就不能說它是命辭。我們現在要將這兩句話解釋一下。﹁意義﹂本來是意義含混的一個名辭。我們在這裡所說的意義,可以說是理論的意義。通常的語言有兩種功用。一種用是表達情感;另一種功用是直敘事實。詩的語言是表達情感的;而科學的語言則是直敘事實的。表達情感的語言也有某種意義,否則我們不能了解它。但是,根據維也納學派底說法,這種語言沒有理論的意義。因為它們沒有徵實底可能性。
這裡所謂的徵實,乃是在經驗中的徵實。譬如說,﹁北海中有五固亭子﹂,這句話是可以徵實的:我們可以走到北海中去看看,數數北海中的亭子。北海,北海中的亭子,我們數亭子的動作,都是可以經驗的。我們在這裡所說的可能,是理論上的可能,或意義上的可能,而不是事實上的可能。因為,在事實上,我們也許不能夠到北平去做這一件事情。然而,像﹁宇宙底要素與原理是水﹂這樣的講,在理論上沒有徵實底可能。因為,根據界說,所講宇宙底要素與原理,是超經驗的。既是超乎經驗的,所以不能在經驗中來證實。
二、反對形上學底理由 形上學到底是什麼,是不大容易說的。不過,根據一般哲學家對於形上學的了解看來,形上學是關於超乎經驗的事體之學說。超經驗的事體不在經驗範圍以內。所以,關於超經驗的事體的語言也就沒有徵寶之可能;因此也就沒有理論的意義。維也納學派反對形上學,不是說形上學的語句在事實上不能徵實,而是根據界說,就無徵實之可能性。形上學的語句只有表達情感的功能;因此只能予我們以情感上的滿足。以往的哲學著作中的形上學裡面,也許有些部分不是關於超乎經驗的事體的。這些部分的命辭當然有理論上的意義。因此,也就有在經驗中徵實底可能。不過,這樣一來,它們就不屬於形上學,而是屬於經驗科學了。
三、哲學底性質 有理論的意義的命辭都有徵實底可能。而徵實既是在經驗中的徵實,所以凡屬有徵實的可能的命辭都是在經驗科學研究範圍之內的。關於超經驗事體的語句都是沒有意義的。哲學不是發現﹁理智的真理﹂之一種研究;因為並沒有這種真理。哲學就是邏輯語法底研究。哲學分析命辭,分析命辭底系統;尤其是要分析經驗科學底命辭,經驗科學底命辭之系統。所以維也納學派注重經驗科學之系統的研究;因之也就注重科學之系統化。
四、經驗主義 維也納學派底哲學家們認為,凡是對於事物有積極肯定的命辭,都是根據經驗而得到的。根據邏輯解析,算學與邏輯底命辭,都是對於事物無所積極肯定的命辭。對於事物有積極肯定的命辭,或是最簡單的命辭,或是由最簡單的命辭所組成的。這些命辭都是可以徵實的。如果有事實與某命辭相應,那末這個命辭便是真的。如果不然,那末便是假的。事實是經驗的。所以維也納學派,從這一方面看來,是一種經驗主義。
五、唯我論 經驗底開始是知覺。知覺是個人所私有的。某甲只能經驗某甲底經驗而不能經驗某乙底經驗。反過來說是一樣的。根據維也納學派底意義學說,語言底意義是可能的經驗。然而,經驗既是個人所私有的,因此語言也只是對於個人才有意義,如果主張語言廬意義是個人所私有的,那末這種主張便是語言的唯我論。知識起源於經驗,而經驗既是個人所私有的,所以外在事物,他心,以及他人底經驗,對於我都是沒有意義的。人與人之間,沒有一個公共世界可求。
我們在以上將維也納學派底哲學簡略地敘述了一下。維也納學派底哲學也有困難。唯我論不是有矛盾的主張。但是,根據唯我論底主張說來,人與人之間沒有一個公共的世界;因此也就不能解釋為什麼科學是公的。根據語言的唯我論,我們知道語言的意義是個人私有的。既然如此,這就不能說明人類為什麼能用語言達意。以上這兩種困難是經驗底困難。維也納學派是經驗論者。他們主張真理之相應說,即是說語句之可徵實性乃是它底意義條件;語句須與經驗相符。但是,經驗論引吾人走到唯我論底路上去。為要補救這一缺點,所以卡納普與牛賴特博士︵Dr. Otto Neurath︶提出極端的物理主義及真理之一致論。極端物理主義以物理語言為公共的語言。而一個語句之去取還要決於它在一個系統之中的地位。這樣一來,就與傳統的經驗論多少不同了。
譯者現在介紹卡氏底幾本重要的書籍和幾篇文章。讀者如有興趣,不妨閱讀閱讀:
1. Der logische Aufbau der Welt, 1928, Berlin.
2. Abriss der Logistik, 1919, Berlin.
3. Die physikalische Sprache als Universalsprache der Wissenschanft. Erkennmis Bd 2, 1932.
4. Ueber Protokollsatze, Erkennis Bd 3, 1932.
5. Logische Syntax der Sprache, 1937, Berlin.
6. Foundations of Logic and Mathematics, 1939,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1941,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