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暖身場
大腦這樣「聽」:大腦如何處理聲音,並影響你對世界的認識

大腦這樣「聽」:大腦如何處理聲音,並影響你對世界的認識

Of Sound Mind: How Our Brain Constructs a Meaningful Sonic World

  • 定價:550
  • 優惠價:949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6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失明切斷了我們和事物的連結;失聰切斷了我們和人的連結。
  ——海倫.凱勒(Helen Kelle)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全球將有四分之一人口有聽力受損的問題。疾病、噪音,以及現代人長時間使用手機與耳機,極可能威脅著我們的聽力。

  聽覺是最重要,又最常被忽略的感官。《大腦這樣「聽」》喚起我們對聽覺的重視,說明聲音如何在我們身上烙下重要印記,以及決定我們是怎樣的人。

  聲音影響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為什麼交通嘈雜,會讓人倍感壓力?
  為什麼節奏對了,就能讓人心情平靜?
  為什麼你聽得出別人在強顏歡笑或是故作鎮定?

  音樂有促進健康、甚至治療疾病的能力
  口吃的人,用「唱」的就可能不結巴?
  音樂能治療腦損傷,減緩受災難者的壓力與焦慮。
  音樂能減緩失智症,並強化聽力障礙者對語言的理解。

  學習樂器可以翻轉弱勢兒童命運
  2000年,美國洛杉磯的「和諧計畫」(Harmony Project)陪伴低社經社區孩童學習樂器。結果證明,學音樂不僅改善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閱讀能力,
  成功讓他們進入大學、翻轉階級,
  更重要的是,
  音樂也培養這些孩子的信心與合作能力,打造一輩子難忘的成功經驗。

  本書是神經生物學家克勞斯畢生的研究成果,闡述聽覺對大腦的影響,期待人類能善用好聲音如音樂,來促進健康、改變教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妮娜‧克勞斯(Nina Kraus)


  神經科學家、業餘音樂家。美國西北大學休.諾爾斯(Hugh S. Knowles)聽力學中心主任兼研究員。主要研究語音和音樂感知相關的神經生物學。克勞斯為人類聽覺神經系統研究開啟了新的面向,同時致力於跨界合作,將學術發現應用於教育、健康醫療,並為公共政策提出更具科學基礎的見解。

譯者簡介

李承宗


  美國密西根大學神經科學博士、班多鈕手風琴演奏家。期許自己同時掌握科學人的理性思考與音樂人的感性表達。研究專長在聽覺生理學、聽音辨位、以及音樂認知。目前在多所大學教授相關課程。另外也擔任Circo樂團團長兼專任班多鈕手風琴手,曾獲2018年第九屆金音獎「最佳樂手」。曾在愛樂電台主持「你為什麼會喜歡聽音樂」節目。目前除了演奏、作曲、配樂、音樂製作等工作外,也致力於藝術以及科學教育的推廣。

陸維濃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博士。目前為專職譯者,熱愛大自然,以傳遞科普新知為志業
  weinunglu@gmail.com
 
 

目錄

前言 聲音意識:聲音與大腦意識之間的關係

第一部 我們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第一章    聲音:進入大腦前的訊號
第二章    大腦內部的訊號
第三章    當大腦內的訊號,遇上大腦內的訊號
第四章    大腦怎麼聽?

第二部  我聽故我在:聲音如何形塑我們?
第五章     音樂是知覺、思考、運動和感受的集大成
第六章    腦內及腦外的節奏
第七章    聲音是語言之本
第八章    音樂和語言的合作關係
第九章    雙語使用者的大腦
第十章    鳥的鳴唱
第十一章    噪音:別再吵了,吵得我頭都痛了
第十二章    老化與聲音意識
第十三章    聲音與大腦健康:運動員和腦震盪
第十四章    聲音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詞彙表
參考文獻

 
 

前言

聲音意識:聲音與大腦的合作關係(節錄)


  經驗塑造了聽覺神經系統

  我和我先生在家中恆溫器的溫度設定值上經常達不到共識,因為我們在面對相同的溫度時有不同的感受。感官系統不是科學儀器,無法客觀地測量質量或溫度等物理屬性,而是透過我們的大腦對構成自然世界的訊號進行格式化處理,讓這些訊號對我們產生意義。我們對聲音的理解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我們感受、思考、看待事物和運動的方式。反過來,聽覺也會影響我們如何感受、思考、看待事物和運動。

  我可以肯定地說,我聽到「妮娜」時產生的反應,跟各位很不一樣。像華語這樣的聲調語言(tonal language),同個音節音高平平的說、跟音高從高往低、或從低往高發聲,會產生不同的意義。因此,比起英語使用者,華語使用者要運用更多腦部的資源來為處理音高線索(Pitch Cues)。

  隨著時間的推移,聲音和大腦的合作關係會改變大腦對聲音的回應方式。這種因為經驗而重新建立連結的方式,就像媽媽即使不在寶寶的視線範圍裡,但媽媽的聲音對寶寶來說依然是很特別的聲音一樣。說來有趣,我的實驗室裡有個叫做黛娜(Dayna)的孩子,在我們進行的一項實驗中,她聽到「day」這個音節時,腦部產生的反應比她聽到「doo」、「doh」「dah」和「dee」這些音節時來得大上許多,這同樣也是大腦對聲音建立了新連結的例子(圖I.2)。

  無邊界限制的跨領域研究

  我五歲時,鄰居的孩子告訴我:「等你六歲了才能跟我們玩。」這樣的互動和其他類似的互動,再加上身處兩種文化之間的事實——覺得自己既不是真正的義大利人,也不是真正的美國人——讓我一直想要找到我的歸屬。身為科學家,我的歸屬又在哪裡?比起明確地待在某個學科正中間的位子做研究,跨不同領域在學科跟學科之間的交集處總是最能讓我感到自在的地方,所以,我成立了自己的「Brainvolts」實驗室。

  在Brainvolts的網站上,可以看到音樂、腦震盪、老化、閱讀和雙語都是我們的研究範圍。各位可能想問:「Brainvolts實驗室到底在研究什麼?」聲音與大腦合作關係是最簡明、最具統一性的主題。聲音貫穿了我們生活的許多層面,並藉此塑造我們的大腦。

  我先生把Brainvolts實驗室比擬成我的「熱狗攤」。我的工作就是盡力去提供販賣熱狗所需要的基礎設備。科學家除了需要專業設備,最重要的是,科學家需要對的人。我的研究興趣很少涉及大多數經費來源所感興趣的專業範圍,這叫人很苦惱。我常覺得自己又回到五歲那年,聽到別人說:「我們只資助六歲的孩子。」這就是跨領域帶來的苦惱,但幸好,我還是想辦法讓熱狗攤繼續生產熱狗。

  令人欣喜的是,這門科學帶著我進入研究和學術圈以外的領域因而認識了許多傑出人士。這門科學最重要的基礎,就是Brainvolts實驗室的人們,他們帶著他們獨特觀點進入我們的共同目標。我們實驗室從事的科學研究,有賴在教育界、音樂界、生物界、運動界、醫藥界和企業界的合作夥伴幫忙,這些人在實驗室以外的世界工作著,而我希望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夠進入這樣的世界。正如神經科學家溫伯格(Norm Weinberger)所說:「自然界不在意學科的分界。」

  Brainvolts實驗室就像人腦一樣,是一種經過整合,會產生回響的系統性網絡,由獨特且專業的零件(也就是團隊成員)組合而成。實驗室成立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我一直格外有幸地能與許多傑出人士合作,他們把自己的興趣、觀點和技術帶來實驗室,每一位都對聲音和大腦之間的連結有著長久的興趣。在這本書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們會探索這些位於大腦之中,以及位於Brainvolts實驗室的網絡

  聲音意識

  這本書稍具雛型之後,我把早期的草稿分送給朋友和家人,徵求大家的意見回饋。我想要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我寫的東西,以及這些主題是否能夠讓不同領域的讀者感到有趣。我的直系親屬裡恰巧有一位主廚、一位律師、一位木匠、一位音樂家,和一位藝術家,他們分擔這項任務的主要部分。在很早期的時候,我的律師女婿就問過我,這是一本跟聲音有關的書?還是一本跟大腦有關的書?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要很明確地回答:兩者都有。這本書跟聲音有關,跟我們的大腦如何處理聲音有關,也跟聲音處理對我們的影響有關——這就是聲音意識。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認為聲音意識可以視為擁有時間連續體的性質,其形成與過去、現在、未來有關。我們一生中接觸到的聲音,塑造了我們現在的大腦,我們現在的大腦,又會進而決定我們如何塑造未來世界的聲音,不僅是我們個人的未來,還包括孩子的未來,以及整個社會的未來。

  如果用這種方式思考,聲音意識驅動了一個我們有控制能力的回饋迴路,這個很重要:對於聲音,我們有能力做出好與壞的選擇。我們能做出正確的決定,讓這個回饋迴路形成良性循環嗎?還是我們會做出不好的決定,造成惡性循環?

  身為生物學家,我想要知道我們所接觸過的的聲音如何讓我們發展出我們個人特質中與聽覺和聲音相關的部份(our sonic personality),幫助我們得以與這個世界產生連結?我的目標是以我過去在記錄個別神經元時所用的精確度,來瞭解聽覺神經系統如何處理聲音。

  這本書會檢視腦外的訊號(聲波)以及腦內的訊號(腦波)。我們會帶各位看看各種可以讓聲音處理過程變得更豐富的方法,以及哪些機制對聲音處理會產生負面影響。我們也會關心音樂的治療能力,以及噪音對神經系統的破壞能力。在過程中,我還會討論到當我們說另一種語言、罹患語言障礙、感受到音樂的節奏、聽到鳥鳴或當腦震盪發生時,聲音意識發生了哪些事。

  對腦部健康而言,看不見的聲音可能是我們的夥伴,也可能是我們大腦健康的敵人。我們與聲音的牽扯在我們身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記,決定了我們是怎樣的人。生活中接觸到的聲音塑造了我們的腦,可以是好的影響,也可以有壞的影響。而我們的聲音意識又會反過來影響我們接觸到的聲音世界,同樣地,結果可以是好的影響,也可以有壞的影響。我們會成為聆聽高手還是很糟糕的聆聽者?我們所重視的聲音品質,又會如何影響我們去建構我們生活在其中的聲音世界呢?針對我們環繞在不同聲音中的生活有了生物學觀點的通盤瞭解,將使我們為自己、為孩子,以及為這個社會做出更好的選擇。

  我想,我的母親會很享受閱讀這本書的樂趣。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50223
  • 叢書系列:科學天地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看別人運動不會讓你的體態變好

聆聽音樂除了有放鬆、抒壓和調整心情的效用,還可以在注意力、記憶、運動同步(motor synchronization),和推理能力等層面上帶來短暫的好處。這可能是因為聽到令人愉悅的音樂時,多巴胺的分泌量會增加,而心情好的時候,思考能力也會有所提升。此外,聽音樂有助於神經疾病的治療,如失智症和帕金森氏症,也能幫助中風病人康復。然而,儘管大家普遍認為讓搖籃裡的嬰兒,甚至是還在子宮裡的胎兒聽古典音樂很有幫助,但目前為止顯然沒有證據支持光是聽音樂就能對聲音意識產生持續性的影響。

和諧計畫的結果清楚地指出,「主動」從事音樂活動才能改變大腦處理聲音元素的過程。這項計畫一開始對受試者進行基礎的音樂訓練,像是指導他們仔細地聆聽音樂,他們實際演奏音樂的時間並不多。直到孩子們進入親自動手演奏音樂的階段,他們的大腦才出現明顯的變化。實際演奏音樂才能改變我們大腦對聲音預設的反應狀態。要讓腦中處理聲音的方式發生長久的改變,必須經過訓練、重複和練習。
 
改變大腦需要時間

我的工作有一部分是負責審查履歷和研究所的申請資料。說來有趣,這些申請者列舉了許多經歷,參與的事情愈來愈多,但在每件事上只花費一點點時間。許多人在厄瓜多待了一下,當了一會兒的營隊輔導員,又花點時間學習製作陶器。然而,根據我的經驗,最強的學生是那些花費很長時間專注於一項或兩項活動的人。

在芝加哥和洛杉磯展開的兩項長期研究中,受試者在經過一年的音樂教育後,大腦處理聲音的方式並沒有明顯的改變。只有到了從事音樂活動整整兩年之後,才觀察到他們的大腦在處理對語言來說很重要的聲音元素時有根本性的改變。

這表示音樂教育對大腦的影響無法很快的形成,也沒辦法透過一直在不同活動之間轉換得到好處,不管這些活動多麼有益,也無法使人腦產生長久的改變。這種慢速的改變看似消極,但其實是有好處的,想想看,如果大腦時不時地就得發生一些根本性的變化,那它該有多困惑啊!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是長時間持續從事某些活動所造就的。

會員評鑑

4.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6
4.0
|
2023/07/30
劇透警告

一開始被書中的標題吸引「 失聰切斷了我們與人的連結」。社會逐漸走向高齡世代,與長輩的說話方式變成一種需要從新學系的課題。 再者教育養成過程中往往比較注重於讀寫的能力訓練上,讓我對聽這樣的能力沒有太多的思考。 誰知道,作者指出聽覺是比我們的閱讀能力更早就演化出來的。 所以「聽書」可能比「看書」夠有效。 回想小時候還是相對文盲的時候,都是跑奶奶聽收音機播放的故事逐漸建立起一種世界觀。 至成人階段聽音樂更是一種最方便的娛樂方式。 我們這麼聽形塑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未來可以來比較看看「聽說」& 「看書」對我們大腦會有如何不同的反應。
展開
user-img
Lv.7
5.0
|
2023/01/23
|
電子書

先是在podcast(Brain Science with Ginger Campbell)上聽了作者訪談,介紹這本書,關於聽覺與聽覺意識,讓人覺得是相對小眾的研究領域,但非常有趣,也很有潛力,談了許多之前未被重視的現象,觀點很有啟發性,而作者研究聽覺的初衷,是為了瞭解音樂為什麼如此打動自己(她成長於音樂世家),她說「science is deeply human endeavor」。

以這個出發點從事科學研究,會讓一個主題非常鮮活,因而在書中讀到作者特別把注意力提出來談,也就更能感受到作者說「唯有對這件事有強烈的感受才能產生最大的動機」的用意。

然而這個領域有一些較生硬的題材,例如訊號分析、頻譜分析。我想作者已經很盡力講的口語化了,雖然讀來不一定能掌握細節知識,但是整體的概念是可以掌握的。

讀來覺得印象深刻的地方:
(1) 聽覺與視覺的比較,從而凸顯出聽覺的特出之處,例如聽覺的神經傳導路徑在所有感官之中是最長的。腦波可以對應到所聽到的聲波,透過腦波聲音化(sonification)甚至可以「原音重現」,這在感官研究的領域裡,算是非常獨特的,視覺與腦波的關係就無法這樣做對應吧。而耳朵本身可以發出聲音(藉由外毛細胞運動),不知道其他的感官是否有相應的類比。

(2) 以四個象限(四種典型聽覺意識)來分類,分別對應到腦內雜訊的強弱,以及接收訊號時反應的大小。

(3) 傳出路徑(efferent, 也就是back-channel communication)的重要性。不過書中這部分著重於衍生意義、神經可塑性的討論,我覺得針對傳出路徑本身若能輔以更多的觀測型、定量型描述,會更有助於了解,例如可以更深入的解釋傳出路徑與傳入路徑具有怎樣的不對稱性質。

(4) 對聽覺的研究可能為某些疾病帶來新的觀點,例如失智、腦震盪,以及老化。一方面,若是聽覺經驗未觸及意識層次,或是無法以第一人稱來描述經驗,則可以從第三者的角度量測,另一方面,如果聽覺經驗上達意識層次,則量測結果與第一人稱的主體感受具有一致性。

作者提到聽覺意識的哲學意義,可惜未加以探討。應該是非常有趣的主題。「聽聲音的人」在不同的宗教裡都有很大的重要性,有時是作為比喻,有時是指實際的事件。有時我們也會說思考是一種大腦內的聲音,或是自我的對話,可見大腦不只主動建構聲音,還會主動建構比聲音更抽象層次的語文,而建構語文的能力似乎與聽覺的連結勝於與視覺的連結。

進一步想,聾人的腦內對話是以什麼方式進行的呢?而人的個性有沈默與多話之別,或許也與主體的聽覺意識有關,一個人是如何找到他要說的話?沈默的人是否是因為找不到(聽不到)他要說的話而沈默下來,而多話的人是否意味著無所謂聽覺上的困擾,要嗎是他聽得到自己要說的話,要嗎是他無法分辨聽到或聽不到之間的差異。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年度選書
  • 城邦集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