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頭
人生不過是一齣電影巨作,但你卻無法選擇自己的故事類別。一比利˙盧未斯(史基特˙伍瑞奇飾演) ,《驚聲尖叫》
經過二十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研究、訪談,以及數百位群眾的調查,我漸漸發現,人們的愛情多半不脫七種基本模式;同時我也發現,無論對象是一個也好、多位也罷,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斷在搬演某齣相同主軸的愛情劇碼;愛情模式左右了我們對伴侶的選擇,也影響了我們在關鍵時刻的表現和反應。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愛情關係中,同樣的戲碼好像不斷上演,然而,即便此種愛情模式已經主宰我們的生命,仍鮮少人有所領悟。我們的愛情模式都是根據早年的經歷衍生而來,幸好,只要我們找出自己的模式,進一步了解它,就有辦法改寫故事的結局。
人家常以為「溝通不良」或者「缺乏自我」是愛情問題中的癥結,依我看,兩者皆非。大部分的愛情,最大問題都出於人們下意識地、不斷重複翻演同個樣版的情節,縱使愛情已經操控他們的行為、主宰他們對伴侶的選擇,卻還渾然不覺。這就是為什麼愛情常讓人覺得難以駕馭、惹人煩心的緣故。
本書可以協助你發覺、了解你那些不自覺的愛情模式,知悉它的起源和潛藏意義;我會告訴你七種主要的愛情模式,以及背後所分別揭示的早年生活經歷和背景。這些童年或青春期的經歷,會讓你不自覺地步入某種特定的愛情公式中,一旦找出你的愛情模式、它的淵源,你就比較能掌握一切,得以選擇屬於自己的最快樂結局,而不是一再地在相同的噩夢中掙扎。
接下來我會讓你知道,一段愛情絕對不僅僅是找到你的他(她),然後就「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如此而已。那些在生命歷程中(尤其是童年、和父母有關的),你所遭遇的失落、創傷,還有你想要克服這一切的想望,都會變成你個人愛情模式裡的一部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愛情可以讓你成長、解決問題,卻也能殘酷地讓原始的失望一再重現,加劇你最深切的憂懼。
愛情並不像某些人所說的是一種病,或者幻象;縱使某種愛情劇碼一再重演,也不代表它是病態的。就像電影《蘿拉快跑》(Run Lola Run)裡頭的女主角一樣,我們之中總有些人要等到自己的愛情模式輪番上演好幾回合以後,才能走對路子。
「自我價值」在愛情中當然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只是隨著故事情節的不同,它的形式也就各異;說愛情問題都導因於自我價值定位太低、缺乏自我也不盡然,因為很多自負的狠角色在情場上一樣節節敗退。人們在愛情中所碰到的「自我價值」問題,隨情況、愛情模式不同而各異,因為這也同時牽涉到年少時的特殊經歷。
無論是平凡的普通人也好、高度敏感纖細的人也好,我們大多會一頭栽進某個特定的愛情模式裡,藉以在潛意識中回溯過往,重演某個事件,然後期望一切的一切最後都會如我們所願;但因為我們一直沒能從中找到解決的竅門,所以說,同樣的愛情模式一再重複是相當稀鬆平常的。就因為這股潛意識,我們在每段感情的起步階段都會有一股歸屬感,彷彿有「眾裡尋他千百度」,失而又復得的感覺,原因就在這裡。但我們心底最深層的想望絕不僅止於此,我們想要的是;走回兒時的記憶,讓過去的傷口癒合,然後隨風而逝。
由於竭盡所能地想重新和童年往事面對面,在我們心底,那個重塑理想過往的渴望就一直難以平息,尤其,我們暗地裡總想藉機「撥亂反正」、彌補過失、重建從前所失去的操控權。愛情,正巧提供了回到從前最有效的途徑;我們之所以會執迷於某種典型的愛情,正因為它讓我們想起一些未解的難題,所以我們才會一再淪陷其中。
七個愛情模式分別圍繞了某個特定的問題或傷疤,然而各個模式又會有幾種不同的版本,從這些不同的版本中,我們可以學到為什麼有人在愛情中成長、獲得快樂,有些人卻反而更焦慮而憂傷。
通常兩人世界裡的愛情,情節絕不簡單,本書後頭我會提到,在我們獨鍾的愛情模式中,不會有人只單單是一名「配角」而已,通常我們的另一半會在「他∕她的」故事裡扮演他自己,而我們可能被他定位成一個連自己都不喜歡的角色。假如人們不能客觀地檢視自己的對象,釐清對方的愛情模式,麻煩就會一天到晚上身。漠視愛情中閃爍的警訊、對另一方那些讓自己不快的舉止視若無睹,在在都會讓人置身險境。所以說,除了要了解自己的愛情模式之外,也要對我們的對象一再涉足的愛情典型查個清楚,然後自問可不可以接受對方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