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窗的彼端,光的彼端
林蔚昀
我從二○一六年開始在臺灣引介雅努什.柯札克的作品,翻譯了《如何愛孩子》、《麥提國王執政紀》、《麥提國王在無人島》、《當我再次是個孩子》、《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和《布魯卡的日記》。這些書很受大家喜愛,也進而讓很多人開始對柯札克的生平感到好奇:「為什麼一個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波蘭醫生,會注意到兒童人權?是什麼讓他成為這樣有同理心又有勇氣的人?」
一直有人問我:「有沒有柯札克的傳記?」其實,臺灣很早就出了《好心的國王:兒童權利之父―柯札克的故事》(湯馬克.包格奇著,林真美譯),這本書很動人而且深入淺出,不過因為是繪本,篇幅比較短。波蘭知名作家尤安娜.歐恰克―若妮可(Joanna Olczak-Ronikier)則寫過一本內容豐富扎實的傳記,但是它很厚(四百多頁)。而我想找一本適合大人也適合孩子讀的柯札克傳記,因為我覺得讓孩子認識柯札克很重要。
不過,我不想找那種小孩看了會覺得「好無聊喔」的偉人傳記,我希望除了傳達理念,這本書也要好看。我也不想找只說光明、不說黑暗的傳記,那樣太虛假了,而且會讓人心生畏懼⸺我曾聽過家長跟我說:「柯札克的理念很好,但是我不敢看,因為我怕我做不到。」可是,柯札克明明就不是那麼完美的人啊,他也沒有要求別人完美。
終於,我在二○一八年找到了安娜.切爾雯絲卡―李德爾所著的《窗的彼端》,內容深刻完整,讀起來卻很平易近人。小說中有許多黑暗、令人心痛的瞬間,比如柯札克小時候被禁止和街上的孩子一起奔跑嬉戲,只能在公園乖乖坐著(保母說,出身上流的他和街童玩有失身分,那時候窮人也不被允許進入公園)。他常被爸爸叫「笨蛋」和「媽寶」,第一天上學就看到同學被老師打,讓他很害怕,不想上學(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他要求大人尊重兒童、不能體罰,因為有過切身之痛)……青少年期間,令他又愛又怕的律師爸爸,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後來死在那裡。過沒多久,唯一理解他的外婆也過世了。
家道突然中落,本來處於上流社會的柯札克,現在必須半工半讀、貼補家用,還因此留級……等他好不容易當上了醫師和作家、成為孤兒院的院長,實現了兒時的夢想,卻因為照顧病人而感染斑疹傷寒。媽媽照顧生病的他,結果因被他傳染而過世了……那時候他難過到不想活了,但後來還是努力站起來,幫助了更多的人。當他和孩子們被送入猶太隔離區,他依然陪在孩子們身邊,因為「陪伴」是他在那樣絕望的情況下,唯一可以為孩子做的事。
看過《窗的彼端》,我們會發現,原來柯札克的理念都來自生活,所有「孤兒之家」的規定和裝置,都不是因為「想要實現崇高的教育理念」而存在,而是因為柯札克想要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為孩子一直問東問西,會讓老師無法處理其他事,所以有了公布欄。因為想讓孩子抒發情緒,所以設置了眼淚的名單⸺孩子可以在上面寫他們為何哭泣;這些孩子來到孤兒院,和兄弟姊妹分開,還要和一群陌生人一起生活,確實有很多難過想哭的時刻,眼淚的名單讓他們覺得自己有人關心、有人愛,於是他們就比較少哭泣了。剛搬到「孤兒之家」時,孩子們因為不適應新環境(沒用過抽水馬桶、不習慣自己睡一張床)而變得不守規矩,所以柯札克幫他們創辦報紙,寫孤兒院裡面的事,這樣孩子有事忙,又可以對新環境有認同、歸屬感,就不會搗蛋了……
有讀過柯札克作品的人,都會對他發明的兒童法庭制度感到很好奇,但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它如何運作、目的為何(老實說我也是)。這本書做了一個很好的展示:在書中,有一個偷手錶的故事。瑪莉娜.法絲卡是基輔一家孤兒院的院長,為了一個偷手錶的孩子很苦惱,柯札克建議不要先急著懲罰孩子,而是弄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在柯札克的抽絲剝繭下,發現偷手錶的孩子其實是為了保護另一個孩子,讓他不受大孩子欺負而偷手錶,如果只懲罰偷手錶的孩子,既無法發現事情的真相,也無法解決問題。而兒童法庭可以讓大人知道「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並且讓孩子和大人一起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透過思考,孩子也能學習到什麼是責任、權利、道德和義務,而不是只是因為不想受罰,表面上「聽大人的話」,實際上陽奉陰違。
比起「如何讓孩子聽話」、「如何教養孩子」,柯札克更關心孩子的心,他告訴一群即將當老師的年輕人,「當你們想對孩子生氣、大叫,當你們想要懲罰孩子、羞辱孩子,請記得眼前的這幅景象,想想孩子的心。」當他去度假,發現有兩個小孩在溜樓梯扶手,其中一個跌倒了。這樣的情況如果是我們遇到了,一定會痛罵小孩:「知不知道這樣很危險啊!」但柯札克沒有這麼做,他知道想出這遊戲的小孩一定有罪惡感,也知道跌倒的小孩會對同伴有所不滿,所以他想出了一個方法讓他們扯平;解決完糾紛,柯札克走回房間,看著窗外玩耍的孩子,打開窗戶讓打鬧的聲音進來才開始寫作。在這本書,窗戶的意象不斷出現,有時窗外是未知、可怕的事物,有時窗外是自由的,有時窗讓大人可以觀察、照顧孩子⸺窗代表的是可能性,要怎麼看待、使用它,取決於窗前的人。
對於想要了解柯札克、兒童人權、兒童心理的人來說,《窗的彼端》是一本很棒的小說。另外,我覺得還有一個值得讀這本書的理由:柯札克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動盪不安、光影交錯的時代,他在戰場上、在猶太隔離區,經常要面臨自己和別人生命受威脅的情況。然而,在被死亡的陰影包圍時,他依然努力往有光的彼端靠近,積極為兒童爭取權利。即使在隔離區,他也和當地的神父商量,讓孩子去教堂的花園玩耍(這可以在《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中看到),因為雖然在戰時,孩子也是要遊戲的;或者我們該說,就是因為在戰時,孩子更需要綠地與遊戲,這可以幫助他們面對生命中的困境與危難。
我相信,正因為想要為自己和孩子維持一份正常、有尊嚴的生活,讓柯札克可以在極度艱困殘酷的現實中撐下去,對「孤兒之家」其他的老師和孩子們來說,應該也是如此(雖然他們最後都被屠殺了,但這不代表他們的努力失敗)。窗的彼端有黑暗也有光,如果不努力向有光、有希望的那一邊移動,就會被黑暗中的怪物(冷漠、放棄、絕望、焦慮、不安、憂鬱、憎恨、不信任、道德淪喪)吞噬。我想,柯札克一直明白這一點。
幾年前,我在臺中綠川讀《布魯卡的日記》給一群孩子聽(那是一場書店的活動),當我說:「柯札克會讓孩子吵鬧、奔跑。」一個孩子說:「哇!他好好。」而如今,我希望大人和孩子讀完《窗的彼端》也會說出:「哇!他好好。」並且理解他為何這麼好,然後,也和他一樣,朝有光的彼端邁進。
我們都可以成為一個讓別人說出「哇!他好好」的人,這沒有這麼難,只是要一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