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暖身場
存在之道:人本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談關係、心靈與明日的世界

存在之道:人本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談關係、心靈與明日的世界

A WAY OF BEING: The Founder of the Human Potential Movement Looks Back on a Distinguished Career

  • 定價:650
  • 優惠價:79513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只要能夠營造出真誠、肯定及理解的環境,
  無論個人或團體,
  都會由刻板轉為靈活,依賴轉為自主,抗拒轉為自我接納……
  體現人的實現傾向。
  ──卡爾.羅傑斯
 
  一九五0年代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改變了心理治療的面貌,創始者之一的卡爾.羅傑斯無疑是最關鍵的角色。他所倡議的「真誠一致、無條件接納、同理心」是當今助人工作者執業的圭臬,「以人為本」(Person-Centered)的工作取向更可說是美國版的存在主義哲學。
 
  人本心理學相信人內在自有成長、修復傷痛、實現自我的動能,這在今天看來毫不奇怪。然若回到羅傑斯的時代,他這「以人為本」的理念顯得極為基進,不僅交織著他生命的匱乏,更是經過不斷試驗、抗爭才得以成形、實踐的信念。在晚年文集《存在之道》裡,羅傑斯將這段歷程娓娓道來,他談孤獨、談關係、談同理心與心理治療,溫婉而犀利,使本書成為人本心理學最重要的文本。
 
  事實上,羅傑斯說,「我有個深信不疑的信念:我所提倡的人際關係哲學,可以應用到所有與人有關的情境。」因此,他懷抱全人教育的大願,推動校園教學的革新;他也將以人為本的方法實踐於政治、種族與文化衝突之調解。他憂慮人們執迷於物質科學、囚困於僵化體制,也鼓吹擁抱感性、靈性與大自然。《存在之道》裡,羅傑斯滿滿哲思,關懷整個地球,探索著以人為本的明日世界。他跨越了理性邏輯的高牆,將「以人為本」的內涵聯結了東方神祕的宇宙合一。
 
  一如羅傑斯說:「我相信我所發展出來的存在理念及方法將繼續好一段時間,因此如若我走到了生命終點,我的某些方面仍將以多種方式活著。」時至今日,我們會看見他所憂慮者仍在,但他所懷抱的理念更生意盎然地四處生根。哲人已遠,但他留在本書的睿智話語,於專業、於生活,仍指引著我們安身立命的存在之道。
 
本書特色
 
  ★人本主義心理學最重要的文本,見證當今助人工作的典範源流!
  ★人本心理學創立者晚年的睿智話語,溫婉犀利,預測未來。
  ★從科學、實務與靈性見證人內心的成長動能,指出全人類的存在之道。
 
深受啟發,感動推薦
 
  李維倫 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
  李崇建 薩提爾模式推手
  呂嘉惠 心理師、性諮商師
  宋文里 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紀金慶 臺灣師範大學與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翁士恆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
  張達人 天主教仁慈醫院院長
  張凱理 台齡身心診所主治醫師
  馮喬蘭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黃之盈 諮商心理師、作家
  黃素菲 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曹中瑋 資深諮商心理師、臺北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楊 蓓 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學群長
  謝文宜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關永中 前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感恩,自年輕至今心中的專業大師能在這樣的時刻以這本《存在之道》再度引領我走向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曹中瑋/資深諮商心理師、臺北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書裡提到「我們有勇氣揚棄專業心態嗎?」是我年輕至今所參的「公案」,也是如今實踐生命教育的源頭。上世紀八○年代曾遠遠地望見這位老先生的身影,ㄧ念三千!──楊蓓/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學群長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一個活生生的羅傑斯,誠摰、熱情、開放與無所畏懼——甚至有時會令人覺得不合時宜!而多年前他對美國心理學界的針貶,卻也鏡映著台灣心理學界的發展,值得我們深思。──李維倫/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
 
  人文主義大師的經典作品,提醒我們要關注現象,也要看到存在經驗的路途,是行路也是生活。──翁士恆/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
 
  我的薩提爾啟蒙老師貝曼,授業於卡爾.羅傑斯,薩提爾模式的核心精神,也與羅傑斯很有關連,因此,我至今仍常翻閱他的文章,看他受訪的對話記錄,每次都有很深的學習與領略。──李崇建/薩提爾模式推手
 
  我以為讀書至少有三種,第一種是學生時期為了成績、證照考試,大多是讀教科書;第二種是純粹放鬆、消遣、娛樂,大多是小說、雜誌、漫畫;第三種是年長之後開始接案、督導、教學,為了增加新知、提升專業素養,尋找理論或研究作為支撐。一直到我開始認真讀卡爾羅傑斯的《成為一個人》,我發現了第四種讀書,是為了認識自己、跟自己連結。
  這種讀書不死記,不腦殘、也不燒腦,因為羅傑斯的文字向來自帶溫度與清香,他說深度傾聽會「聽到了深埋在表面下、不為人知之處所發出的深沉吶喊」,簡單的文字自然地把我的眼光往深處看到自己、想要跟自己「深層共鳴」。
  羅傑斯強調同理且不帶評斷的傾聽,在人際關係中不可或缺,傾聽與被傾聽的雙方都備感欣慰而隨之成長,因為心敞開來了,情感交流傳遞,改變自然發生。
  心敞開來,就如本書第四章所說,不只是變老,而是不停地好奇、學習、改變、成長!一直都在體驗中的羅傑斯相信「自己死時依然年輕」。──黃素菲/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心敞開來,就如本書第四章所說,不只是變老,而是不停地好奇、學習、改變、成長!一直都在體驗中的羅傑斯相信「自書名中譯用了個可以合理譯為「道」的字(way),一點也不是巧合,因為羅傑斯相當偏愛中國哲學中的《老子》一書。
在名著《成為一個人》之中,羅傑斯已經顯露出與東方自然哲學親和的徵象。到了晚年出版此書時,更令人清楚看出:他以人為本的取向,本質上乃是一種東方和西方思想融合後的結晶。孜孜不息的羅傑斯,到了年逾古稀,仍然辛勤於推展人本理念。但他已經逐漸離開胼手胝足的科學驗證工作,而戮力於哲學式的探索。他是個存在主義者?現象學家?或是個東方神祕主義者?本書輯錄的十五個篇章將可讓讀者在其中尋得一些答案。──宋文里/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摘自《成為一個人》﹝左岸,20013﹞)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 1902-1987)
 
  美國心理學家。於芝加哥學習心理學課程,並在1931年取得博士學位。他分別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學(1940)、芝加哥大學(1945)及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1957)任教及實習。而後畢生一直在拉荷亞(La Jolla)做研究,同時繼續心理治療、演講、寫作等工作。
 
  羅傑斯是心理諮商與治療領域的指標人物,他和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開創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運動,首創「非指導性」(Nondirective)治療,後又稱「以案主為本」(Client-Centered)的治療、晚年改稱為「以人為本」(Person-Centered)的治療,強調人具備恢復心理健康、實現自己的能力。羅傑斯於1956年獲頒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1961年獲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1972年獲頒美國心理學會傑出專業貢獻獎。在2002年西肯塔基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中,羅傑斯名列「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第六位;「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治療師」第二位,僅次於佛洛伊德。在2007年美國心理治療專業雜誌《心理治療圈內人》(Psychotherapy Networker)發表「過去四分之一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心理治療師」問卷調查,羅傑斯名列榜首。
 
  卡爾.羅傑斯著作繁多,較重要的有《以案主為本的療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成為一個人》(On Becoming a Person)、《卡爾.羅傑斯論人的力量》(Carl Rogers on Personal Power),以及本書《存在之道》(A Way of Being)。
 
譯者簡介
 
鄧伯宸
 
  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報社編輯、編譯、主筆、副總編輯、總經理,為資深媒體工作者,曾獲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附設胡適百歲誕辰紀念徵文優等獎,現專事譯作。近年譯作有《黑暗時代群像》、《無界之疆》(立緒)、《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回憶錄》、《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戀愛中的人:榮格觀點的愛情心理學》、《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與存在的意義》(心靈工坊)等。
 

目錄

【導讀】卡爾.羅傑斯:於專業、於生命都一路相逢的引路人/曹中瑋
【原序】聽一個不懈的鬥士娓娓訴說/歐文.亞隆
【自序】願你踏上存在的旅程

壹. 我的經驗與觀點
第一章 溝通的體驗
第二章 我的人際關係哲學及其發展
第三章 回顧:四十六個寒暑
第四章 變老,還是成長
第五章 現實只有「一個」嗎?

貳. 以人為本取向的觀點
第六章 以人為本取向的功能
第七章 同理心:一種未受充分理解的存在之道
第八章 愛倫.韋斯特:孤獨
第九章 建立以人為本的社群:對未來的啟示
第十章 六個短篇
第十一章 心理衛生專業的新挑戰

參. 教育的過程及其未來
第十二章 學習可以兼顧思想與感情嗎?
第十三章 越過分水嶺:現在的位置
第十四章 大型團體中的學習及其對未來的意義

肆. 展望未來:一個以人為本的腳本
第十五章 明日的世界,明日的人

附錄一‧卡爾.羅傑斯著作年表
附錄二‧參考文獻與出處
附錄三‧延伸閱讀
 

導讀
 
卡爾.羅傑斯:於專業、於生命都一路相逢的引路人(節錄)
曹中瑋/資深諮商心理師
 
  一個偉大的理論觀點,必是歷久彌新、永垂不朽的,永遠對後學者有深遠的影響。卡爾.羅傑斯正是偉大觀點的創發者,而我也是其中一位受感召的人。
 
  卡爾.羅傑斯被譽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並創立以人為本的治療學派(Person-Centered Therapy,台灣多譯為「個人中心」學派,編按:也可譯為「以人為中心」)。在此書中,羅傑斯說他更想改用「以人為本取向」(Person-Centered Approach)來表達自己的理念:「我不再是只談心理治療,而是談一個觀點,一個思想,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存在的心態,適用於任何情況──個人的、團體的、社群的──其目標則為成長。」
 
  我個人認為,羅傑斯這生前最後一本重要著作,即在闡述這種以人為主的理念,是如何應用於各個層面──婚姻、家庭、學校、政府、文化與國家──的關係處理,勾勒了目前的論述、實踐成果與未來願景。於本文,我將就本書的重要主題分享我自己的體會。
 
  獨立的個體及對人之向善潛能的相信
 
  前一陣子,有位跟我學習完形諮商十多年,目前也在大學教授諮商理論課程的學生問我,怎麼覺得個人中心學派和完形諮商學派很是相近?我愣了一下,想了想,覺得應該不是兩者相似,而是「我」,在某種程度是站在以人為本取向的基礎上學習完形諮商的,才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讀了這本《存在之道》,我更加確定自己「個人諮商理論」的發展,的確深受卡爾.羅傑斯影響,特別是我的人性觀和對心理師在諮商中的定位──站在當事人的左或右旁,略為後方一小步,為他點亮一盞燈,陪他前行──更是有著羅傑斯的影子。
 
  羅傑斯的「以人為本」的核心精神,指的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該被允許能真實地做自己,理解與接納人人皆不相同,與此同時,羅傑斯也堅信「每個人的內在自有豐富的資源,供其理解自己,改變自我認知、心態及自主行為。不過,前提是你要提供一個有利於心理狀態的環境,這些資源才會啟動。」而我對人性的觀點也是如此:「我對生命有很高的崇敬,更深信人類生來就具有無限潛能。不過,這可以因應人生各種挑戰的能力,是以種子的形式存在的。它需要在有充分水分和豐厚養分的環境下,才能向上成長茁壯,長出一片屬於自己的美麗景致。對人類而言,那些水分和養分就是關懷與愛。」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羅傑斯認提到的東方態度:「我對這個人的欣賞,一如我欣賞落日。如果我們能夠順其自然,人之美,猶如落日之美。事實上,我們之所以能夠欣賞晚霞,或許正因為我們無法控制它──我認為這是一種東方的態度;也是我最歡喜的一種。」在我看來,「東方」的態度若也包含中華文化,大師可能有點誤會。大師對「東方」的印象也許是諸如老莊思想之類的觀點,崇尚無為而治,講求順其自然。但對一般人而言,此一信念多半表現在對天地和大自然臣服,或天人合一的態度上。然而如果是對待人,尤其是父母、師長對待子女、學生,往往掌控性很高,更不易把他們視為獨立的個體,讓他們順性發展。這種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文化差異,羅傑斯在本書第九章略有提及,而這也提醒身在「東方」的我們,要領略與實踐羅傑斯的信念,我們比起西方人可能還有更多的關卡要突破。
 
  人與人的互動溝通
 
  然而不論如何,所有的實踐都從人和人的溝通開始。
 
  在羅傑斯的方法裡,「傾聽」──深度傾聽,帶著創意、積極、用心、精確、同理且不帶評斷的傾聽,是人際關係裡最重要的能力。還有另一個溝通的基礎:真心、真誠,心口一致,即一種「我心感我受,我口説我心,三者一體」的狀態。羅傑斯描繪道,「那一刻,我是整合的,是完整的,是一體的。」
 
  我認為,我們不只傾要聽他人,還必須願意傾聽自己。聆聽身體的訊息、心裡的感受、內在的渴望與呼喚,然後用心回應它們。這不但是自我整合、自我和好的必要條件,而且一般來說,能真心面對自己的內在狀態,才能真正分辨人我,用清明的心去傾聽他人。 
 
  令我訝異的是,即使是羅傑斯,也坦誠表示自己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無法做到傾聽內在並對自己欣賞與關懷,甚至不假思索地排斥別人對他的正向稱讚,因此感覺不到被愛。他也是經過很久的努力,才慢慢地能夠再次真心接納或感受別人的關心和欣賞,並覺得溫暖及充實,「……由於不再害怕正向感情的施與受,我變得更能夠欣賞別人。」
 
  我們可以細細地閱讀第一章有關溝通的論述。這樣的聆聽雖然不容易,但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盼望著能被聽懂、接納和陪伴,也願意用心聽懂他人,如此創造人與人美好的連結。
 
  治療中三個必要及充分條件
 
  我在大學讀輔導系時,在學習上崇尚羅傑斯的理論,私下閱讀則熱愛存在主義,並試著將存在主義治療和以人為本的學派結合。沒想到我那自以為的嘗試,竟在本書中得到呼應:「一九五七年,我已經發展出一套嚴謹的治療理論及治療關係理論,提出〈人格改變的必要及充分條件〉(Rogers,1957)……我驚訝的發現,這甚至是本土品牌的存在主義哲學。」原來羅傑斯早就認為其理論是美國版的存在主義哲學了。可見當時我學藝不精,沒能融會貫通理解到其精髓。
 
  也是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有了本書在第六章詳述治療中的三個必要及充分的條件。當年的我認識到,這不但是必要條件,而且要足夠「充分」,也就是說,只要能做到這三點,心理治療工作即可有效順利進行。只是,這讓當時是新手的我覺得那是件不可能的任務,以致我雖對以人為本取向仰之彌高,卻「是猶卻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也。」(《孔子家語‧儒行解》)
 
  這三個必要及充分的條如下。第一個要素是真誠,真實,或一致性。但在這條件裡,羅傑斯強調「『透明』一詞最能說明這種狀態:治療師要讓自己對案主透明;案主可以在治療關係中徹底瞭解治療師;案主感覺得到治療師沒有隱瞞。」對此,我覺得有必要說說我個人的理解。我相信,這樣的透明一致是限縮在治療關係中的,治療師在治療室外的私人生活,還是要謹慎保留。而所謂徹底瞭解治療師,應該強調治療師在治療過程雖帶有專業角色,同時更需要也是位真實的人,並使個案能完全領會治療師在治療中給予案主的所有回應。  
 
  第二個重要態度是接納,關心,或肯定,也就是「無條件的正向關懷」。第三個要件是同理心的理解。對同理心這個條件,羅傑斯更另闢第七章詳細討論。他進一步強調同理心在所有的人與人的關係裡,都該是個核心的態度。而要能有好的同理能力,不只是把自己的觀點與價值都放到一邊,不帶任何成見地進入別人的世界,也是真正站到對方的位置,用對方的角度去看對方所見,以及感同身受對方的心情。
 
  不過,在羅傑斯《成為一個人》書中說:「同理心的理解,是治療者能準確而同感地瞭解受輔者的世界,宛如那是自己的世界。」而歐文.亞隆則在《生命的禮物》書中提及同理心:「要從病人的窗戶往外看,試著去看病人所看到的世界。」我想,「宛如」以及「從病人的窗戶往外看」都意味著:治療師還是必須保有自己,只是在同理的那個當下,把自我暫時放到了一邊。所以羅傑斯才會說,「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定然對自己有著充分的自信,知道自己面對他人光怪陸離的世界,也不致迷失,仍能來去自如,輕鬆回到自己的世界。」
 
  同時,「治療師自身整合得越佳,所展現的同理心便越高。」因此,我強調心理師要先接納、整合自己,建立充分的自信,並擁有良好清晰而彈性的個人自我或心理界限,才可能在心理諮商中做到好的同理。而整合、自信和界限這三者,其實是交互影響及相輔相成的。
 
  閱讀至此我終於明白,當年感覺個人中心學派在實務上不易運用,表面上以為是這個學派沒有具體、明確的步驟和獨特的諮商技術,使菜鳥的我難以使上手。其實重點在於,那時的我不要說擁有自信,根本不喜歡自己,不接納自己,也沒能建立夠好的人我界限,自然無法對案主真正地無條件接納與關懷,也做不到有品質的同理理解。
 
  現實?多元現實
 
  羅傑斯深切期盼能建立一個以多元現實為基礎的群體或社會。因為他相信:「我唯一能夠認知的現實,是我當下所察覺及感受到的世界;你唯一可能認知的現實,是你當下所察覺及感受到的世界。而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所有這些察覺到的現實各不相同。『現實世界』之多,一如世間之人!」
 
  羅傑斯在其第五章專章討論「現實」(真實)是什麼、是否只有一個的議題。社會心理學家勒溫(Kurt Lewin)所建構的場地論(Field Theory)和羅傑斯的現象場(phenomenal field)觀點相近。所謂場地論,是認為「個人主觀知覺到、注意到的外在人、事、物,才真實存在著;人們想像出來的東西,即使不是客觀存在,對當事人而言也是真實存在的,如鬼。換句話說,只有個人知覺到的『外在』,才會進入我們的意識層,成為影響我們的外在環境。」
 
  而現象場也就是我們的主觀世界,包括我們所有的經驗(個體天生帶有的氣質和外在環境交互作用所生成的),我們也以它作為瞭解世界的基礎,主觀的詮釋外在各種刺激的意義。因此,每個人都是相當獨特的。「基於每個人的獨一無二,以致不論是誰都是非常珍貴而值得尊重的。換句話說,不論這個人的行為表現如何,只要「存在」,就具有無限的價值和尊貴,再也找不到與其相似的另一個人。」
 
  我想,羅傑斯特別討論這一點,說的是這世上只有屬於個人主觀的現實/真實,我們必須接受社會中每個人都是觀點各異(不只觀點,根本面對的所謂真實也不相同),允許人人都可以成為如其所是的自己,尊重和接納每個人的差異性,而社會要能如此運作,必然需要人人具備此種態度,並帶著足夠的耐性以及充分且夠好的溝通,以達到在差異中共存。於是,「我們能夠將這些各自不同的現實看成是人類史上最可貴的學習資源;坦然無懼地共同生活,彼此學習。如此一來,人類關心別人的天性,就不再會是『我關心你,因為你和我一樣』,而會是『我看重你,珍惜你,因為你和我不同』。」
 
  這真是個美好的宏願──創造一個尊重個體又願意合作、無衝突的大同世界。也許,我們可先將此理想用於心理諮商中,實踐於全體人類世界實在很是艱難,特別是如重視他人取向、家族為重的華人文化,離得更遙遠了呢!
 
  孤獨
 
  這本書第八章討論了一個悲劇的個案──愛倫.韋斯特,對我的衝擊與啟發最大。一方面是在篇章裡,深刻而真切地體會到羅傑斯對自己的相信,對即便同樣是治療界的大師之工作,直接提出不同的見解。且對那治療過程的失誤,感到痛心和憤怒。當然,他有充分的理由評論這個個案工作,尤其個案最後選擇以自殺了結自己的生命。羅傑斯說,「讀這件悲慘的個案令我憤怒,但也令我鼓舞。憤怒的是,這樁悲劇糟蹋了一個活生生的人;鼓舞的是,我覺得我們在這些年中已經學到了很多,如果愛倫.韋斯特今天來找的是我,或我認識的治療師,她一定會得到幫助。」
 
  那句「如果來找的是我……」,讓我就如親眼看到他那堅定的眼神和讓人信任的表情,聽到他在告訴我:「別怕!你要相信自己,帶著內在的力量無懼地說出你內心真實的見解和感受。」
 
  羅傑斯其實是很溫和親切的人,又提出尊重、關懷接納和同理三個關係中的核心條件。但在他的專業生涯中,之前有與精神病學界重量級人物以及與行為主義學派史金納的論辯,在美國心理學界相當轟動,也影響至深,連他本人都說,那是兩場「戰鬥」。他這種總是為理想勇於宣揚與認真實踐的精神很是令我崇敬。
 
  第八章另一部分對我的衝擊,來自羅傑斯對人之所以感到孤獨的核心因素之論述,「第一個是,人與自己、與他的有機生命感受疏離……其內在感受在體驗中所感知的是一個意義,意識自我牢牢抓住的卻是另一個意義……」
 
  以下我用文中個案發生的關鍵事件來闡述此點:個案二十歲時,愛上位外國男子並與之訂婚,但因父親反對,她未做抗爭就順服了父親,離開所愛之人。個案內在感受到自己愛上這男子,但父親認為這男子並不適合她,她只是一時迷惑,根本沒有愛對方。個案否定了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判斷,認同了父親所說,也擔心如果不這樣,會失去父親的愛,而誤以為自己的感受就如父親所說。
 
  也就是說,當我們不再信任自己的感覺和情緒,而只遵從重要他人及社會文化「規範」我們該有什麼感覺和情緒,長久下來,我們就逐漸和自己疏離。尤其,若我們其實體會得到自己的感受,但害怕若以自己的感受來行事,將無法得到父母和身邊他人的肯定與愛,內在的掙扎與矛盾將更折磨人,心很容易因此生病。說到這裡,讀者是否覺得在我們的社會環境中,多數人都有這樣的困境呀!
 
  羅傑斯認為,「孤獨的另一個因素,是缺乏能夠與人溝通自己真實體驗的關係,也就是無法在關係中溝通真實的自我。」我認為這因素和前一個因素很是類似──不確定、不相信自己的感覺,自然不敢也無法在關係中溝通真實的自己。因此,解決人類孤獨的議題,唯有先改善個人和自己的關係;若要幫助人們達到自我和好的目標,則必是先聽懂他、接納他和包容他,讓他能「成為他自己」。
 
  全人教育的大願
 
  羅傑斯對當時美國教育的狀況很是憂慮。他認為教學過於偏重「脖子以上的教育」,以知識傳授為重,忽略情感面的教育。且各級教育行政機構過於重視齊一的規範──「國訂課程、強迫就學、終身教授、上課時數、分數、學位」等,使教育僵化而空洞。
 
  相對於以人為本的教育,羅傑斯也描述相對之傳統教育的樣貌──基本上以教師為中心傳授知識,學生多為被動接收,管教上雖取消體罰,但是仍維持以權威和製造壓力、恐懼的方式為重,給新老師的忠告往往是「第一天就要把學生給壓住」,同時,完全忽略全人教育。
 
  以曾經在師資培育機構教書的我而言,讀來很是慚愧。台灣的教育確實也在進步,更呼籲實踐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但我認為某種程度上還是偏向作者所描述的傳統教育樣貌。
 
  我覺得根源在於我們對人性未能真正的相信。雖然「我們自幼學習儒家孔孟的人性本善論述,似乎相信人性本善、向上成長等信念;但反觀我們整體社會的制度卻是以防弊為主軸設計的,沒那麼相信人們能自動守法守紀。我們生活中也存在防人之心不可無、不太相信人的氛圍。父母、老師更是如此,認為如果不督促孩子和學生,他們就不可能自動自發」,也總覺得孩子們不懂事,必須提供他們更多的規範和指導。不要說「孩子」,連滿十八歲的青年人,仍有很多人認為他們不夠成熟,無法做出好的選擇和判斷,而反對選舉人自二十歲降為十八歲。
 
  羅傑斯在書中第十二章,寫下「以人為本的教育模式」該有的九個要件,以及若能落實實踐,那將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教育環境。最讓我感動與心嚮往的三點是:「學生的好奇心、天生的求知欲得到滋養和強化,進而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不論學生與教師都能在此肯定自我、培養自信及自尊,發現自我內在價值的美好;惡性競爭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合作、互敬及互助。」
 
  因此,本書十二、十三和十四章內容可以作為教育政策擬定很重要的參考。而我相當認同作者認為真正成功施行的關鍵在教師身上,須重視師資養成教育的內涵,這也可供國內師資培育機構深思。當然,更期盼可以引發更多人關心與討論我們文化中對人性的矛盾觀點。
 
  (節錄,全文未完)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72770
  • 叢書系列:Master
  • 規格:平裝 / 392頁 / 14.8 x 21 x 3.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二章 我的人際關係哲學發展(節錄)
 
先從童年談起。生長於一個嚴格的正統基督教家庭,我對待他人的價值觀深受父母的影響。我是否真的相信這些道理,我不敢說;但我知道,我都是依照著這些價值觀處事。對待我們那個大家庭以外的人們,依我看,我們的心態大致如下:「外面人們的行為都有問題,我們家族是不贊同的。許多人日常進行打牌、看電影、抽菸、跳舞、喝酒等活動,其中有些行為甚至令人難以啟齒,或許他們不知道還有更好的生活方式,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忍受他們,但是必須避免和他們有任何密切交流,在家裡過自己的生活。『不要和他們混在一塊,要有個區隔。』照聖經說的話去做就對了。」
 
我清楚記得,整個小學期間,這種傲慢的無意識分別心正是我的行為特徵。沒錯,我連一個要好的朋友都沒有。成群同齡的男孩和女孩在我家後街騎單車,但是我從未去過他們家,他們也從沒來過我家。
 
至於和家裡其他人的關係,我和幾個弟弟相處得極好,但妒忌二哥;雖然和大哥年歲差距太大,講不上什麼話,他卻是我十分崇拜的對象。知道父母親愛我,我卻從不跟他們講自己內心的感受及想法,因為我心裡明白,那只會招來指責,暴露缺失。自己的想法、白日夢及心裡的感受,我全都放在心裡。
 
總而言之,今天我所談論親近交流的人際關係,在那段童年歲月中是完全不存在的。對家人以外的人,我的態度疏離與冷漠,那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
 
我在同一所小學念了七年,從那以後,到念完研究所,我待在同一間學校的時間都不超過兩年,無疑地,這對我也造成了影響。
 
從中學開始,有點意識到想要找同伴的渴望,只是要滿足這種渴望卻有著兩重障礙:首先是上面提到過的父母的心態;其次是環境因素。念了三所中學,每一所都不足兩年,都是以長途火車通學,以致社交關係無法扎根,也從未參加過放學後或晚上的學生活動。同學中不乏我看重和欣賞的,我也可能受到有些同學的關心和喜歡──部分原因或許是我的功課好;但沒有時間培養友誼,和他們從未有過密切的互動。高中時我唯一參與過的活動,是一次高年級的聚餐。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際迷航記|最終章>>陪你穿越迷霧找到最好的路,心靈導航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年度選書
  • 城邦集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