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講述台灣400年來經濟發展的故事。台灣經濟的歷史不只400年,但是,從1624年荷蘭人在大員(今日的台南安平)設立商館之後,才有較多的文字紀錄與統計,我們也才能瞭解長期經濟發展的過程。
從1624年到清治末年,台灣是一個傳統而落後的農業經濟。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總督府推動全面性的基礎建設,包括公共衛生,土地調查,戶口調查,與現代化的交通系統,並建立了新式糖業,也啟動了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到了日治中期,台灣已經從一個傳統落後的社會,轉型為現代化的經濟,台灣人的所得也大幅上升。
二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實施全面性的管制,台灣的經濟又陷入停滯。幸運的是,美國援助台灣期間(1950–1965),在美方的主導與壓力下,部分的管制鬆綁,台灣逐漸回到市場經濟體制,並在1960年代初期走上高成長之路。
台灣人的所得從1960年代初期以來高速而且持續地成長,被經濟學者視為是奇蹟。事實上,20世紀的百年期間,台灣經濟成長的軌跡,在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對於研究經濟成長機制的學者來說,台灣自20世紀初以來的成長經驗,極具教育意義。
綜合言之,台灣的經濟成長經驗,驗證了制度經濟學的論點:自由市場的經濟制度最有利於經濟成長,而台灣之所以能轉型為市場經濟制度,要歸功於日本的殖民統治與美援。事後看來,1950年代晚期,台灣在美援開發分署的壓力下,由管制體制轉型為市場經濟體制,可以說靠一點運氣。
本書講述台灣經濟400年的故事,我所選擇的議題主要是以往我曾經做過研究的。毫無疑問,400年來還有很多重要的議題,但限於我個人的能力有限,本書並沒有講到。例如,晚清到日治初期的高山原住民,晚清的茶業發展,閩南人與客家人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日治時期在台日本人的發展,戰後的土地改革,黨國資本主義等。我期待未來有人能從經濟的角度,把這些故事寫出來。
1990年代中期,台大經濟系與日本一橋大學進行台灣長期經濟統計之研究計畫,我有幸參與,這個機會觸發我對於台灣長期經濟成長議題之興趣。我特別感謝當初一橋大學的尾高煌之助教授。
2015年,我有幸獲邀參加東京大學武田晴人教授的亞洲高成長的研究計畫,後續的計畫是由立教大學的林采成教授所推動。本書最後幾章關於紡織業與電子業的內容,即是以上研究計畫的成果。對於以上幾位學者,我深表感謝。
本書寫作的過程中,有一些人接受我的訪問,包括:蕭文瑞,鍾慶仁,陳有諒,孫元成,陳文洋,劉羽隆,何泰舜,段孝勤,陳木在,林正義,楊名周,許中明,陳璵安,與張雪梨,我感謝他們協助我釐清很多問題。
好幾位同事與朋友提供資料,有些人回答我的問題(前中有幾位素未謀面),有些人看過書稿早期版本的一部分,並指出錯誤或提出建議,我衷心感謝:陳添枝,蔡龍保,洪紹洋,周雨田,張永健,翁佳音,陳信行,李文環,林建樑,蔡尚仁,陳博修,王盈裕,蕭耀基,蕭伊伶,俞瑞成,顏瑞和,鄭寗勻,雲海龍吟,張安琪,鄭惠芳,陳德隆,吳勉禛,林君柔,與吳浩文。
過去幾年,我有幸與樊家忠老師合作,進行日治初期纏足與死亡率的研究,他不時鞭策我完成本書。本書出版之前,古慧雯,魏凱立,樊家忠,陳旭昇,與陳妍蒨幾位老師,以及我以往的學生,林啟超與葉俊佑兩位先生,讀了全部或部分的章節。不管是對初稿或是最後版本的修改建議,我已經盡可能納入,但限於能力與時間,有些部分並未完成,希望未來有機會加進來。我感謝以上諸位的幫忙。
過去兩年,魏思宇與黃品鈞兩位同學幫我看稿與校對,指出錯誤以及他們看不懂的段落;最後大約半年的階段,黃品鈞獨撐大局。沒有他們兩位,本書會有許多不清不楚的段落。本書在寫作的階段,張馨云與李晨心擔任過我的助理,此外,第9章的GIS是鄭雨翔幫忙畫出的。我感謝以上學生們的協助。
春山出版公司的莊瑞琳與吳崢鴻也校訂了全書,我應謝他們在出版上的協助。
蕭世瓊老師是書法名家,2020年8月我們一起在合歡山區健行。他知道我的寫書計畫後,拔筆相助,本書封面的題字是他的傑作。此外,他還請洪健豪先生幫我刻一個印璽。本書的封面設計,過程冗長,我感謝我女兒的協助。
本計畫獲得科技部學術性專書寫作計畫(MOST 107-2410-H-002-030-MY3, 2018/8–2021/7),與教育部「大專校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對台大經濟系的經費補助(GRANT NO. 110L9A00501–503),作者在此深致感謝。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本書的第1章寫了我父親「經濟成長」的故事,內容來自於我對他所作的片片斷斷的口述歷史。遺憾的是,我以前對我父母本身成長年代的瞭解太少,否則他們會講出更多精采的故事。我希望這本書對於想要瞭解自己家族故事的人,有一點幫助。
我父母一輩子住在屏東,晚年的生活由我姊姊,兩位弟弟及他們的家人照料,他們對於本書也有相當的貢獻。最後,我也要感謝我太太,如果沒有她的照料,我平日的生活一定會退化成低度開發國家的水準。
吳聰敏 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