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抱怨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心智的習慣,通常與身處的文化息息相關。峇里島和模里西斯島的居民不抱怨,因為他們全盤接受生命的賜予,而不去深究是好是壞;美國人較少抱怨,因為他們偏愛採取行動。
不過法國人倒是經常抱怨,法國詩人尚‧考克多(Jean Cocteau)曾這麼描述法國人:「法國人是心情不好的義大利人。」在階級分明的法國社會型態中,批評給人一種「優越感」,也造成了大家不習慣用正面態度看待事物的奇特現象。
二○一一年秋天進行的一項民調指出,有百分之四十一的法國人認為,自己如果待人和氣,就會被當成笨蛋。事實上,這種心態早就有跡可尋,一九六三年,法國導演兼編劇米榭‧歐迪亞(Michel Audiard)就曾在電影《大小通吃》(Mélodie en sous-sol)中,要男主角尚‧嘉賓(Jean Gabin)說出如下台詞:「最重要的就是抱怨,這樣才夠稱頭。」
但是可能還有一個大家都沒意識到的原因:抱怨能夠撫慰自身的缺陷,或者說是自認為有缺陷的地方。這個社會從我們幼年開始,就習慣放大檢視學習錯誤,而不褒揚學習成就,這樣培養出的孩童,長大之後不就很容易看輕自己嗎?
抱怨的人會因為自身態度,而獲得一點點不怎麼樣的好處,但是他並不了解,一再抱怨會讓他每天的生活愈來愈不快樂。就算抱怨能夠暫時撫慰某些自我缺陷,但卻完全無法修補這些缺陷。
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些時候落入抱怨的惡性循環中,而且只要一個不留神,這種循環很快就會成為固定的運作模式。但是光意識到問題所在是不夠的,因為我們可能會埋怨自己,而讓問題更加嚴重。因此,我們應該要問的是:如何擺脫這種情況?
為了讓讀者不必在往後十五年,躺在心理醫師的長沙發上,而且某天還可能對醫師不滿而一走了之,克莉斯汀‧勒維齊寫下了這本值得推薦的著作。獨一無二的內容,這是一本必備的書籍。作者曾親身遭遇問題,對主題瞭若指掌,對自己論述的內容非常清楚。因此,這本書並不是理論家冷眼分析獨特現象,然後透過純學術手段提供客觀建議;恰恰相反,本書以切身經驗、實際情況,以及日常體會為本,有血有肉,並具有實證經驗的說服力,這也正是本書難能可貴、不可或缺的原因。這本書針對的不只是個人,而是所有人,因為抱怨就等於是把大家拖下水,讓每個人的注意力落在行不通的地方。美國人說:「你會放大自己專注的東西。」一再突顯問題、疏忽、疏漏、瑕疵和其他缺失,並賦予這些東西原本所沒有的重要性,結果讓這些缺失有機會侵犯我們的生存。
於是,沮喪與不滿足的陰鬱氣氛開始籠罩我們的人生。
其實,人的一生中只該發出一聲牢騷:告別人世的那一聲。
羅杭‧古內爾(Laurent Gounelle)/法國百萬暢銷作家、《神總是微服出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