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從許多方面來看,講授環境心理學的課程都算是一種挑戰。課堂上的學生由大學二年級到研究生都有,而且他們來自四面八方─例如建築、商學和其他學科。這種多樣性反映出環境心理學的跨學科性質,也使它比其他心理學領域吸引了更廣泛的讀者。由於環境問題迫在眉睫,而且一般人對於環境的興趣也逐漸增長,參與的人不但更多,而且其背景也更豐富。基於這一點,我在寫作這一本書的時候盡可能使它具有適應性。文中的非正式交談風格和非傳統主題(盲人探路、季節性情感失常、南極洲和外太空環境以及動物園的環境心理學)使得本書更富有趣味,即使不具有心理學背景的學生也易於入手。同時,本文的內容都經過有關環境和行為的最新實徵研究所證實,其精確的程度足以提供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作為調查和取得更深入之原始資料的管道。
我嘗試使內容盡量接近現有資料。在每一章中,我首先敘述環境心理學家目前已知的成果,然後才介紹抽象的理論問題和爭議。我相信如果在瞭解手中的實徵資料之前就面對理論建構,許多大學部學生很快就覺得無聊和混淆不清。因此,理論被放在各章中相關的部分加以討論,而不是單獨成為一章;此外,它們大多數放在實徵發現的討論之後。每章之中都有一些「專欄」,其中大部分都是幫助學生將文中的內容與日常生活連在一起的實驗練習。在每一章結尾處都有專有名詞的解釋;據我自己的學生說,這排列方式對於閱讀大有幫助。
除此之外,我也嘗試傳達我自己對環境心理學的興奮感受,並且幫助學生找到樂趣所在。如果本書能達到上述目的,我覺得它就是很成功的。
為了使本書盡可能保有彈性,我避免任何僵化的主題,以免教師陷入特定的觀點或問題序列。不過,任何一本教科書都是由作者綜合了數種理論觀點,而將個別的章節組合成為單一的知識本體。本書也不例外,所以你將會發現:在內文中所討論的各主題之間最常出現的就是演化觀點。我並不想讓這種取向充塞在整本書中。在某些章節中它佔有顯著的地位;但有時候卻只潛伏在表面文字之下。無論如何,讓讀者熟悉作者的偏好總是有好處的。
我所提出環境心理學研究是基於下列假設,亦即: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都是在物理和社會環境的壓力之下歷經長時間的演化。環境偏好、行為傾向以及處理訊息的方式都由天擇的力量所塑造,以確保物種生存和成功地繁殖。假定如此,則我們想要瞭解複雜的人類現象背後的基因基礎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而且我並不認為人類的感受和行為是以不可避免、預先設定的方式展現。我認為我們帶著既有的演化包袱趨近物理環境。這些演化遺產使我們傾向於選擇某種反應或某一類環境,即使目前我們所面對的情境不同於早先塑造這些傾向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我相信由動物研究中可以得到許多收穫,因為我們的動物近親也經過同樣的歷程為環境所塑造。因此,在本書中動物研究所佔的份量可能多於其他環境心理學書籍;我也非常重視人類和引導我們發展的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