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暖身場
生理回饋評估與治療

生理回饋評估與治療

  • 定價:550
  • 優惠價:85467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07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目的是提供初學者足夠生理回饋知識與技術,希望此入門書能提供給臺灣執行生理回饋的專業人員參考,以培訓更多的生理回饋治療師。

  第一章與第二章介紹生理回饋的基本概念,回顧許多常用的生理回饋模組,包含:肌肉生理回饋、膚溫生理回饋、膚電生理回饋、腦波圖、呼吸生理回饋,以及心跳/心跳變異生理回饋。第三章介紹生理回饋發展的歷史,第四章介紹實務取向,包括個案在進行生理回饋訓練前的準備,以及執行最初的評估。第五章到第八章介紹四種廣泛使用的生理回饋訓練模組,包括:生理回饋輔助的放鬆訓練、呼吸訓練與呼吸生理回饋、心跳變異生理回饋訓練以及表面肌電生理回饋。每個章節皆提供各種生理回饋訓練模組的背景知識與詳細說明。第九章整理六種常合併於生理回饋訓練中的輔助療法。第十章回顧倫理原則、專業行為與執業標準。第十一章闡述取得生理回饋認證之優勢,並介紹生理回饋認證國際聯盟的認證過程。附錄A介紹不同生理回饋訓練模組之電生理訊號紀錄技術,附錄B介紹感染與傳染風險的基本概念,以維護生理回饋儀器與感測器的衛生與清潔。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Donald Moss


  榮獲生理回饋認證(BCB)、心跳變異生理回饋認證(BCB-HRV),以及神經回饋認證(BCN)

  Donald Moss任教於加州帕莎蒂娜市(Pasadena, CA)Saybrook大學的整合醫學與健康科學學院(College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院長,在Saybrook大學建立生理回饋、臨床催眠、整合心理健康、健康指導以及整合性∕功能性營養的培訓計畫。Moss博士過去曾擔任美國心理學會第30分會(催眠)的理事長、應用心理生理學與生理回饋學會(Association for Applied Psychophysiology and Biofeedback, AAPB)的理事長,以及臨床與實驗催眠學會(the Society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 SCEH)的理事長;現任則為SCEH的教育主席、第30分會的委員會成員,以及生理回饋認證國際聯盟的倫理主席。

  在著作方面,Moss博士參與共同編輯的書籍包含《心跳變異生理回饋基礎》(Foundation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Biofeedback)(AAPB, 2016)、《生理回饋與神經回饋之生理記錄技術與應用》(Physiological Record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n Biofeedback and Neurofeedback)(AAPB, 2019),與《生理回饋實務的正念、接納與慈悲心》(Mindfulness, Acceptance, and Compassion in Biofeedback Practice )(AAPB, 2020);共同撰寫的書籍包含:《疾病的途徑,健康的途徑》(Pathways to Illness, Pathways to Health)(Springer, 2013)、《整合途徑:以身心靈取向因應慢性疾病》(Integrative Pathways: Navigating Chronic Illness with a Mind-Body-Spirit Approach)(Springer, 2018);以及擔任總編輯的書籍包含:《心身醫學:基礎照顧手冊》(Handbook of Mind-Body Medicine for Primary Care)(Sage, 2003),以及《人文主義與超個人心理學》(Humanistic and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Greenwood, 1998)。

Fredric Shaffer

  榮獲生理回饋認證(BCB)以及心跳變異生理回饋認證(BCB-HRV)

  Fredric Shaffer博士是一名生理心理學家,1975年在Truman州立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也曾擔任過系主任,1977年任職於Truman州立大學應用心理生理學中心主任;2008年,他榮獲Walker與Doris Allen卓越教師獎;2013年,榮獲Truman州立大學年度傑出研究導師獎。

  在著作部分,Shaffer博士是第三版《生理回饋與神經回饋之實證為基礎的實務》(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Biofeedback and Neurofeedback)之主要共同編輯,撰寫該書第十二章;與Donald Moss共同編輯的書籍包含:《心跳變異生理回饋基礎:一本閱讀書》(Foundation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Biofeedback: A Book of Readings),以及《生理回饋與神經回饋之生理記錄技術與應用》;在與Mark S. Schwartz共同撰寫的書籍中撰寫第四版《生理回饋:專業人員指南》(Biofeedback: A Practitioner Guide)中「基本入門與能力」章節;在與Donald Moss共同撰寫書籍中撰寫第二版《補充與替代醫學教科書》(Textbook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中「生理回饋」章節;與Rollin McCraty、Christopher Zerr共同撰寫一篇回顧性文章:〈健康的心臟不是一個節拍器:心臟解剖與心跳變異的整合性回顧〉(A healthy heart is not a metronome: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heart anatomy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發表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他是《應用心理生理學與生理回饋》(Applied Psychophysiology and Biofeedback)期刊的特約編輯。

  Shaffer博士是生理回饋認證國際聯盟(Biofeedback Certification International Alliance, BCIA)認證之生理回饋、心跳變異生理回饋、人體生理學、生理心理學與心理藥物學的課程講師,他目前的研究聚焦在提升心跳變異的技術。同時,Shaffer博士也是BCIA認證的資深生理回饋專業人員、BCIA的前任主席、生理回饋與心跳變異生理回饋任務小組的主任、神經回饋任務小組的成員,以及2022年應用心理生理學與生理回饋學會的主席。

譯者簡介

林宜美

  學歷:中正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博士

  現職: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教授、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兼任總級臨床心理師、小港醫院兼任總級臨床心理師、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生理與神經回饋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臨床心理學刊主編、Applied Psychophysiology and Biofeedback編輯委員

  經歷: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常務理事

陳亭君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碩士

  現職:義大大昌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監事、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生理與神經回饋發展委員會委員

  經歷:義大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紀慧菁

  學歷:中正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碩士

  現職:禾好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理事、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監事、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生理與神經回饋發展委員會委員

  經歷:花蓮慈濟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林紀宇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碩士

  現職:慈恩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禾好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理事、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生理與神經回饋發展委員會委員

  經歷:柳營奇美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奇美醫院緩和醫療中心臨床心理師

王三瑜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碩士

  現職:禾好心理治療所副所長∕臨床心理師、牧陽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理事、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生理與神經回饋發展委員會執行祕書
 
 

目錄

本書簡介
前言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第一章 生理回饋介紹  
一、生理回饋基本概念的延伸  
二、生理回饋的官方定義  
三、總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生理回饋模組  
一、生理訊號與生理回饋儀器  
二、肌電圖:肌肉活動  
三、皮膚溫度  
四、膚電感測器  
五、腦電圖  
六、呼吸  
七、心跳速率與心跳變異  
八、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生理回饋起源  
一、生理回饋之臨床與科學先驅  
二、直接促成生理回饋派典的心理生理學研究  
三、生理回饋的起源  
四、聖塔莫尼卡會議與生理回饋研究學會  
五、聖塔莫尼卡之後的生理回饋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心理生理評估與治療前的準備  
一、目前的主訴困擾  
二、建立治療同盟關係  
三、記錄症狀日誌  
四、心理生理史  
五、心理生理基準期/心理生理壓力評估  
六、治療計畫  
七、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生理回饋輔助放鬆訓練:一個臨床有效的介入方案  
一、BART模型  
二、執行BART模式  
三、評估BART模式療效的相關研究  
四、生理回饋輔助放鬆訓練的介入方案  
五、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生理回饋實作模組:呼吸訓練和呼吸生理回饋  
一、呼吸的心理生理學  
二、用於呼吸訓練的生理回饋儀器  
三、呼吸生理回饋的應用  
四、呼吸生理回饋方案  
五、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生理回饋實作模組:共振頻率心跳變異訓練  
一、心跳變異率為何重要?  
二、什麼是心跳變異?  
三、HRV生理回饋的應用  
四、Lehrer與Vaschillo方案:HRV生理回饋評估和訓練  
五、臨床訓練方案:如何進行訓練?  
六、HRV訓練的10項指導指引  
七、結論:HRV生理回饋的前景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生理回饋實作模組:表面肌電圖生理回饋應用  
一、焦慮、緊繃和擔憂  
二、骨盆底肌肉失功能  
三、顳下頜肌關節症候群  
四、SEMG在頭痛的臨床應用  
五、頭痛的生理回饋治療模組  
六、輔助服務
七、結論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生理回饋訓練的輔助療法  
一、漸進式肌肉放鬆  
二、自律訓練  
三、定速緩慢腹式呼吸  
四、引導式意象法  
五、冥想  
六、正念 
七、總結:使用輔助療法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倫理守則、專業行為以及執業標準  
一、生理回饋領域的專業責任  
二、對於病人/個案的責任  
三、執業範疇  
四、勝任度  
五、專業認證以及市場行銷的透明度  
六、臨床實務中的一般倫理守則  
七、地方標準與社會規範  
八、多元文化意識與對多樣性的敏感度  
九、保密原則  
十、雙重關係、性接觸以及肢體觸碰  
十一、與未成年個案合作  
十二、與同事的專業關係  
十三、人類研究和動物研究  
十四、針對違規事件進行裁決與處置的標準  
十五、總結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認證與生理回饋認證國際聯盟  
一、認證的意義  
二、認證  
三、國際認證與國際附屬組織  
四、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A 電生理心理測量原則  
一、基本電學概念  
二、安全須知  
三、主要的生理回饋模組  
四、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B 降低傳染風險  
一、降低傳染風險的基本概念  
二、治療空間的一般衛生原則  
三、生理回饋實務的一般衛生原則  
四、神經回饋實務的一般衛生原則  
五、結論  
參考文獻 
 

前言

  「入門書」一般是指僅簡要介紹主題之最基本要素的書籍,通常是蜻蜓點水式的介紹,而不提供深入的解釋;本書雖同樣稱為「入門書」,但卻一點都不淺薄地針對理解與操作生理回饋提供堅實的基礎。因此,如果你對學習生理回饋很感興趣,這本書可以作為踏上學習歷程的絕佳指南。

  這本書是我讀過最棒的生理回饋介紹書籍,Moss與Shaffer所傳授的生理回饋基本科學原理以及對於臨床應用的清晰解釋,為初學者開始生理回饋實務奠定穩固而確實的基礎。本書的架構將帶著讀者從領略基本概念與一般進行生理回饋的方法,進而到清楚了解各個生理回饋模組的操作。我多麼希望在我第一次學習理解與使用生理回饋時就有這樣的一本書能夠參照,相信在清楚的文字描述、想法與表達之下,勢必能夠讓我當時的學習更加輕而易舉、更快速有效地步入正軌。

  大多數具備生理回饋之高度專業與深度知識的人並沒有辦法以簡單和清晰的方式撰寫出這些概念;幸運的是,Moss與Shaffer既在生理回饋領域中具有豐富的專業與知識,也能夠以簡單和清晰的方式來表達生理回饋的概念。我很驚訝他們能夠把相當困難的概念表達得如此清楚明確,使得這些概念變得淺顯易懂。Moss與Shaffer同時在生理回饋的實作與授課方面已有長達數十年的經驗,而將其生活經驗與才能的精華累積貫徹於本書當中。

  學習是一個過程,如同Moss與Shaffer在第二章開頭所提到的:「任何只要可以被監測的生理訊號都能夠被訓練」,因此當我們在一個新的學習歷程時,我們就會依此發展出新的、強大的技能;同樣的,我也相信能夠以如此明確、可信的方式教導生理回饋的相關概念,將使我們的學習快速而透徹,這正是我認為本書能帶給讀者的力量與價值。

  我真心誠意地推薦這本書,它是生理回饋教學領域中一個非常珍貴的成果,勢必會對學習生理回饋的過程產生重大影響,這也將是一本您在學習生理回饋時會想要隨身攜帶的書,並在成為生理回饋治療師之旅途上的參考指南。現在不管是誰詢問我有關介紹生理回饋的書籍時,我一定會鼓勵他們閱讀此書。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437302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生理回饋介紹

本章將介紹生理回饋訓練的基本概念、生理回饋迴路的相關概念,並回顧基本概念如何延伸和應用至新模組(Modality)中;此外,也會說明生理回饋訓練的官方定義。

關鍵詞:生理回饋概念、生理回饋應用、生理回饋定義

生理回饋學習的概念其實相當簡單:訓練人員將感測器連接到個案身上,可以接在皮膚表面或是衣服上,以生理訊號監控身體變化過程,經過電子儀器處理,並在訓練過程中透過聽覺或視覺的呈現方式,提供立即的回饋給個案,個案可以根據回饋增加對身體變化的覺察及對變化過程的控制(圖一)。

感測器的放置、訊號的處理與呈現,創造出一個回饋回到個案的「回饋迴路(Feedback Loop)」,讓個體案以學習與改變。回饋迴路的概念起源於訊息理論(Information Theory),此理論常被用於解釋生物體如何自然調節內在運作歷程。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當我們獲得一些我們做得如何的回饋時,會更容易學習,比方像高爾夫球選手會願意付費上有提供個人揮桿剪輯回放的課程,或是跑者會拍攝跑步影片以調整步伐和姿勢。

對於內在自我調節健康機制不再發揮功能的個體,生理回饋訓練提供一套外在回饋迴路,往往可以協助個體恢復自我調節生理、情緒與整體適應的能力,或者是應用於促進個體的最佳表現,透過生理回饋儀器增強對原本身體感覺的覺察,使個體達到比一般狀態更好的表現與恢復力;當個體對一個簡單微小的身體運作歷程(例如:肌肉緊繃)獲得控制感,個人信心常會更廣泛地類化到生活、健康或各類問題的控制感。因為儀器可以提供與生理或生命運作歷程有關的回饋訊息,這個過程被稱之為「生理回饋」,以下將會繼續討論更多訊息理論以及回饋迴路的相關概念。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考試用書、教科書】遠流暢銷電子書展|單本79折、兩本7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年度選書
  • 城邦集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