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夜行紀錄

夜行紀錄

  • 定價:380
  • 優惠價:199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一個解構主義者,在香港面對現實同時尋找希望/《夜行紀錄》編者序

    文/鄧小樺,|,二○四六出版2023年03月31日

    夜行紀錄 羅貴祥是生於六十年代的香港作家、詩人、學者、評論人;初出道時詩、散文、小說、評論都曾獲獎,亦進入過劇場創作,並以「羅童」之名奮於筆戰;早年曾任職報章,目前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系主任。羅貴祥是全能型作者,著作甚豐;《夜行紀錄》是羅貴祥 的第三本小說集,同時是在199 more
 

內容簡介

當第一道水柱高速射過來時,他糊塗了。
水,不知是不是又再一次引導他,前行。
——〈前行〉
 
歷史最快忘記的就是失敗者。
只有文藝,才是失敗者的天空與大地。
——〈小麻繩〉
 
  王德威專文導讀:驕陽烈日之下,這類的書寫未必可以發光發熱。但正因此,反而點出危機時刻的文學唯有以其「幽光」,傳遞出綿延不輟的能量。
 
  史書美:深具歷史意識和寓言性。
  董啟章:既為集體的時代、也為個體的生命作見證。
  楊佳嫻:沉默時代中啟示新生的可能。
  梁莉姿:以香港近年社會運動為概,不激狂,自有其姿態。
  葉梓誦:人物所誌下的故事,恰巧描畫了多向的網。
 
  《夜行紀錄》有羅貴祥一向的作品特色,
  包括德勒茲式的塊莖多元結構傾向,傾向探索幽微游移的欲望,
  營造虛擬世界與抽象思維,對古代文本進行重寫及文本互涉等,
  屬於需要解讀的多層次作品。
  另外,本書亦包納了一系列的社會背景小說,
  嘗試將二○一四年與二○一九年連繫思考,描寫了不同人群對運動的反應,
  並對於香港本土的身份認同、文化根源進行了藝術上的探索,嘗試走出困局,
  敘述看似冷靜,實則洋溢深情的盼望,同時具有思考上的先鋒性。
 
  「不,不完全是關於外在世界的。最重要是我們因此改變了。」
 
一致推薦
 
  王德威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座教授
  史書美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較文學系、亞洲語言文化系、亞美研究系合聘教授
  林雪平 文化評論人
  柳廣成 漫畫家
  梁莉姿 作家
  陳健民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客座教授
  陳慧 作家
  童偉格 作家
  黃崇凱 作家
  楊佳嫻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詩人
  葉梓誦 編輯
  董啟章 作家
  (按筆畫順序)
 
  史書美:羅貴祥的《夜行紀錄》是一個香港雨傘運動前後的人物誌,深具歷史意識和寓言性。但是這個歷史意識,倒不是激昂的,而是平靜的,最終歸宿於親情、愛情、與藝術。值得不斷細讀。
 
  董啟章:《夜行紀錄》中的短篇,令我想起《詩經》中的「國風」。這不單由於大部分篇章的題目都是兩個字——〈豫讓〉、〈走房〉、〈滅渡〉、〈同舟〉、〈牧魂〉、〈前行〉、〈魔道〉、〈遁土〉、〈秋刑〉——而且語感上也散發著某種古風,但小說在內容、意識和行文上,卻絕對是現代的。風者,是樂風,是民風,是情感的詠嘆,但也是諷喻、諷刺。連同〈小麻繩〉、〈夜行紀錄〉和〈啡色星期五〉,羅貴祥的小說是一輯當代的眾數和少數的民情紀錄,當中有直寫生命困惑和人際糾結的「賦」,也有大量意味深長但卻不動聲息的「比」和「興」——鈍劍、沉船、魚、鳥、畫、土地、廢村、房間、甬道、後樓梯、繩子、釘板、尾指……所有人事和意象都聞風而動,動而成風,既為集體的時代、也為個體的生命作見證。
 
  楊佳嫻:生活是每日重複往返的渡船,還是一趟可能捲入漩渦的旅程?當日常噴出淚煙,身體和思想相互尋找,文學是舵還是纜繩,或是令我們能海底行走呼吸的魔術?羅貴祥以靜抑筆觸寫香港人與城,沉默時代中啟示新生的可能。
 
  梁莉姿:《夜行紀錄》該是潮濕、疏冷、游離的,羅貴祥的文字如船,航向未知,時是島嶼,時是崖岸,更多是擺渡本身。在搖拽浮蕩中,它是橫向的,以宏觀的歷史為軸,用小說探尋本土身世;卻又溫熱而共情,其筆下人物況態則是縱向的,以香港近年社會運動為概,不激狂,自有其姿態,悄然漸落至深淵。如書中所寫,「沒有飄,但也可以有靜」,即如此細細編寫,一則則香港式寓言。
 
  葉梓誦:羅貴祥的《夜行紀錄》有種生活的實感,事情可以沒來由地發生,橫插進生命之中,把長久的穩固節奏打亂。遭逢變故的角色,則在喃喃的轉念之間,袒露內心幽微、溫柔,又時而齷齪的念頭,以一生積累的歷練,面對人際關係與社會環境的變異。小說角色擁有的經驗,往往來自與山野及水體間的互動。於此,自然不再是背景,不再是人類賴以取用的資源與工具,而是某種難以歸納、統攝、馴服之物,人必須以五官手足親身體驗,在一次次的相碰中求取開悟,它難窺全貌,卻如同地下蔓生的暗流水道一樣,開往諸個他方。人、自然和社會交匯相錯,共生催生變向,人物所誌下的故事,恰巧描畫了這張多向的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貴祥
 
  香港作家,六〇年代生,跨界寫作者。
  在學術和文藝創作間洋灑遊走,
  兼具學者、詩人、劇作家、小說家、散文家等身分。
 
  美國史丹福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及科技大學人文學部任教,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教授及系主任。
 
  受法國哲學家德勒茲影響猶深,專門研究香港文學、跨文化、少數民族、離散社群等議題。業餘寫作產量甚豐,經常「以詩論詩」,小說則「本土元素」濃厚,不諱指涉當下時代痛點。筆耕多年來作品屢獲獎項。
 
  著有小說集《有時沒口哨》、《欲望肚臍眼》等,詩集《記憶暫時收藏》等,評論集《他地在地——訪尋文學的評論》、《香港.多一點顏色》、《大眾文化與香港之電器復仇記》、《德勒茲》等,劇本創作《三級女子殺人事件》及翻譯劇《我們互不相認的一小時》。學術著作有《Excess and Masculinity in Asian Cultural Productions》、《Chinese Face/Off: The Transnational Popular Culture of Hong Kong》、《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等。其他詩作、散文、評論散見於各大文學雜誌及期刊。
 

目錄

推薦序王德威:〈夜行者羅貴祥〉
編者序鄧小樺:〈一個解構主義者,在香港面對現實同時尋找希望〉
【第一部】
豫讓
啡色星期五
走房
滅渡
同舟
牧魂
 
【第二部】
前行
魔道
遁土
秋刑
小麻繩
夜行紀錄
林雪平:〈我的老師是一名海盜——羅貴祥書寫中的少數意識〉
 

推薦序
 
夜行者羅貴祥
王德威
 
  「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裏。只有我被黑暗沈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  ——魯迅
 
  香港過去十年的故事該從何說起?九十年代末的七彩煙火一夕散去,「惘惘的威脅」快速掩至。新世纪東方之珠滿佈陰霾,躁動,怨懟與不安成為新常態。與此同時,「大灣區」的太陽依舊冉冉升起,高鐵、跨海大橋暢通無阻。特區和祖國從來沒有這麼近,也從來沒有這麼遠。
 
  面對這些年的風雨,任何一位香港作家恐怕都有一言難盡的感慨吧!要如何下筆,才能寄託現實的種種感慨,投射未來憧憬的有無?對羅貴祥而言,那是〈同舟〉〈滅度〉,〈魔道〉〈遁土〉,那是《夜行紀錄》。
 
  這是一本幽闇之書。當喧囂已成往事,大局似乎已經底定,而掩藏其下的悸動卻不曾稍息。於是有了書寫。比起當時的激情、現場的衝刺,事後的記錄何嘗能還原真相於萬一?但文學以其隱喻,以其深思,反而捕捉了歷史以外的歷史,留下見證——構成一種心史。
 
  羅貴祥為香港知名學者,也是極優秀的作家。他的詩歌和敘事創作受現代、後現代主義啟發,對文字形式的實驗每有神來之筆。但《夜行記錄》顯現此前作品中少見的內斂和自覺。小說不僅意在記錄作家曾關心、參與的社會經驗,也反省書寫是否或如何能承載一代香港人的心聲。
 
  面對眼前無路的現實,必須另闢蹊徑。一如書名所示,《夜行紀錄》是遊走暗影中的隱微寫作,於無聲處聽有聲的信號測試。小說甚至在異鄉出版,更說明了「夜行」的幽閉性。驕陽烈日之下,這類的書寫未必可以發光發熱。但正因此,反而點出危機時刻的文學唯有以其「幽光」,傳遞出綿延不輟的能量。
 
  小說分為兩輯,第二輯各篇較容易引導讀者進入作者的語境。二○一四年秋天的中環事件,可說是當代香港公民運動的轉捩點,各種報導論述不勝枚舉,但羅貴祥的角度何其不同。他寫一個曾經闢地開荒的老漢,居然聲援街道上的抗爭(〈前行〉);一個畫家為在混亂中邂逅的神秘男子作畫,從而思考藝術與政治的關聯(〈魔道〉);一個擅長裝置藝術的少女用塑料水瓶扎起了抗議堡壘,同時卻又應付父親的病與死(〈秋刑〉);一位電影製片夜入山林,一親土地氣息,也思考山下形形色色的艱難考驗(〈夜行記事〉);一群廁身運動內外的男女在運動平息後回歸平常,仍然難尋安身之道(〈小麻繩〉)……。
 
  我們不難發現,羅貴祥沒有直面那些現場事件,他毋寧更關心是這場運動如何引起裡裡外外的「聯動」,滲透尋常百姓的生活。街道現場示威者的汗水與尿水(!),瀰漫空氣中的催淚瓦斯,「水與空氣都充滿了微膠粒」,改變整個社會的新陳代謝。在此之上,羅貴祥幽幽的觀察參與者與未參與者的穿衣吃飯,情感遊戲;不同世代的心事和困境;還有生老病死循環的不依不饒。
 
  羅貴祥小說中的人物來自各種階層與年紀,眾人因一次事件而有了交集。失婚的父親,捍衛居所的農作者,百無聊賴的畫家,自以為是的記者,外來的民運者,巡遊各處的「美少女補習團」,逐漸失去記憶的老人。必然或偶然,直接或間接,個人的喜怒、社會的升沉相互交織錯過。運動來了又去了,夜幕籠罩,一切沉入闃寂。是什麼在黑夜裡暗暗滋長?
 
  是在這樣的層次上,羅貴祥思考藝術與政治現實的關係。其實這一輯每篇小說都觸及媒介——電影到裝置藝術、繪畫、新聞、身體行動——如何呈現/再現現實的問題。這些問題在〈魔道〉中更被推向檯面。故事中的畫家叩問什麼樣的藝術才能表達這個「既沉滯壞透又亢奮狂飆」的時代?他偶遇運動中長相、背景怪異的男子,想要為他造像,自以為抓住要領,「除了捕捉他目光定神看著前方,但又欲離開的感覺,我亦描繪了他背後的情緒,仿若要召回過去遺失與未竟的種種可能。」然而畫家的傑作卻遭到惡魔般的模特兒毀於一夕。沒有什麼審美表象不潛藏敗壞的因子。這篇作品充滿寓言意味,卻又拒絕寓言簡化生命細節的傾向,羅貴祥所要經營的敘事特色呼之欲出。
 
  就此,我們回到小說集第一輯諸作。乍看之下,各篇作品互不相屬,内容未必和政治有關,也缺乏與第二輯的共鳴。羅貴祥寫《史記.刺客列傳》豫讓故事,添加淡淡耽美色彩(〈豫讓〉);寫自閉症父子的茫茫前途(〈滅渡〉),中產家庭的「走房」瓜葛(〈走房〉),溫泉鄉的意外死亡(〈牧魂〉),跨海大橋下的遊艇沉沒(〈同舟〉);還有一場關於島嶼所屬權的爭奪戰(〈啡色禮拜五〉)。然而當這些作品與第二輯合為一書,自然形成對話關聯。甚至這些作品所透露的憂鬱氣息,也許才更埋藏了作者的塊壘。
 
  水與沉沒的意象無處不在。試看〈同舟〉,「人人都要填得滿滿的年代,滿盈盈的,最終都是要沉下去的,在水平線下埋葬」;故事結尾的災難似幻似真,甚至有了天譴意味。或是〈滅度〉藉著自閉症者與外界溝通的艱難,「沉下去的,沉得很深了,沉埋到在看不見得深淵,沒有飄,但也可以有靜」羅貴祥儼然意在言外。更令人心有戚戚焉的是,寫溫泉鄉死亡的〈牧魂〉,「成了魚,沉靜地徜徉於池底,或者已無聲的……緩緩流向大海的方向」。小說另外穿插藏族如意寶屍的鬼話,死亡成為無所不在的話題。
 
  這些作品狀寫空間、土地讓渡的患得患失,暴力與耽美之間一線之隔的曖昧,出走還是留守的兩難,父女,父子,家庭親情的疏離與無奈,甚至預知死亡紀事,在在透露只能稱之為「香港」的憂鬱症候群。然而作者又似乎不甘於此。陰影之下,他對愛與包容的可能頻頻致意,這一張力為作品帶來令人感動的時刻,尤以〈牧魂〉為最。
 
  羅貴祥各種主題和風格實驗,在〈夜行紀錄〉中得到最繁複的表現。故事圍繞一場暗夜山中行旅展開。運動已經終了,前途需要重整。越是茫然若失,越是得回歸根本。這塊土地存在的法理本就是從無中生出的有,又有什麼好懼怕失去?山路崎嶇,夜色蔓延,行行重行行。在路上,登山者各自找尋前路,又時時生出相濡以沫的暖意。草木眾物若隱若現,似應和,似回視,行進中總似「有雙眼睛看著自己」,夾雜同行者的氣息與汗味,「都成為風景」。
 
  羅貴祥小說散發著一種淒迷的情懷,既有對現實挫敗的傷感,更有對生活甚至生命本質的檢討。而行進者既然看不清彼此,「也不再去想以後會發生什麼了,只是默默前行。」然後峰迴路轉,他們經過築起鐵絲網的土地,穿越行車天橋通道,「見到地平線上浮泛的幻影與燈光……一片絢麗浮華的虹光耀彩。」原來離鬧市近了?殊不知,「那是邊界,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
 
  夜行的路途道阻且長,羅貴祥依然摸黑前行。我寫,故我在。香港的故事必須講下去。彷彿間有這樣的迴聲傳來:
 
  ——對了。那麼,我可以問你到哪裡去麼?
  
  ——自然可以。
 
  ——但是,我不知道。從我還能記得的時候起,我就在這麼走,要走到一個地方去,這地方就在前面。我單記得走了許多路,現在來到這裡了。我接著就要走向那邊去……前面!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702312
  • 叢書系列:LW(文學半島)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登岸那刻,一個念頭浮起:他的生辰還有三天半。
 
人身難得。母親常言。身體髮膚,受諸父母。這樣的話,母親從未說過。
 
他牢記自己的生日,因母親誕下他時,流了過多的血。人身難得。他記掛母親。
 
放開了與膠桶綑在一起的幾塊浮木,他上了岸。
 
後來才知道,走陸路,遠沒想像般難。
 
他本不善泳,不知何來動力,克服了對水的恐懼。
 
上善若水。水引導了他。
 
少時在河裡嬉水,突然站不穩,頭倏忽掉進了水裡。看不見,口鼻即時嗆著。不知所措,他只顧憋氣,全身抽緊,水還是不斷湧入,快將昏死過去,耳邊響起了水的呼喚。咕嚕咕嚕……放慢一些。咕嚕咕嚕……再放輕一些。抓不牢的,放開吧。放開。放開。他不再費力掙扎,不去找穩實點。身,自然浮起。輕飄飄的,暫忘了惜才的恐慌。居然可以在水裡吐氣。他慢慢的吐。無意間張開了眼,原來水中也可以看見。心定下來,身也徐徐上升。
 
泳姿難看,他自學得來。無所謂。
 
學習需時,自己摸索更耗時。不過,他沒有耗的感覺。本來,生命就是消磨。人定了目標,才有虛耗的幻覺。反正,無所為。
 
起初,在水裡他試了不同快慢的吐氣。接著,雙足離地,頭埋入水,兩臂前伸,身體登直,練習向前漂行。有點緊張時,身體便抱球,收腿站立在淺水裡。日子於他沒有顯著的紀錄。不知不覺,他就到了深水區,足再碰不著地,也不太慌亂。任自己浮吧。
 
在水中拉直了身體,頭往不見底的水下面望。
 
有時睜眼。
 
有時不睜。一味向前滑行。
 
身體在動。也不在動。
 
手腳不做任何動作,只是朝前漂行著。滑行時間長了,距離岸邊越遠了。
 
些微恐懼感。
 
只是,他未必知道,離此岸遠了,到彼岸卻近了。朝前漂,只為找到在水裡前進的感覺。
 
再往後,他也明白,手腳不能不動。他不急,也不計較姿勢正確不正確。人足難如魚尾,又無人教導,他試了左足右足一拍一拍上下擺動。又試了同步踏水。手劃水,往要前行的方向前行。慢是慢,他不急。前行著,可以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悅知文化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8折、雙書82折|我心中有個不滅的夜讀時光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懸疑推理小說展(止)
  • 橡樹林全書系
  • 性別主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