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主要是為經濟學同行而寫,希望別人也看得懂。本書主要處理一些理論上的難題,至於如何應用於實際則在其次。如果正統經濟學錯誤,其弊病不會在上層建築,而在於前提不明、不夠普遍,然而上層建築在邏輯上通常很難非議。為使經濟學者以批判態度,重新思考其一些基本假設,我不得不運用極度抽象的論據,配合許多爭辯,但寧願後者可以少一些。我覺得不僅必須說明自己的觀點,還得指出哪些方面不符合現行理論。我預期那些與「古典理論」結下不解之緣者,或將認為我錯誤百出且了無新意。誰是誰非只能由他人判斷,而下列爭辯目的就在提供一些資料,讓他人判斷有所依據。為使各種理論儼然有別,我的爭辯不免流於尖銳,若有這種情事請多包涵。我也曾經深信現在攻擊的理論多年,故不至於忽視其優點。
有關爭論事宜的重要性可稱無以復加,但我的解釋若是正確,則須先說服經濟學同行而非普羅大眾。現階段的論爭只能歡迎人們旁聽,聽取參加論爭的一方,明白提出經濟學者彼此間的意見分歧點。這種意見分歧讓經濟理論在目前幾乎喪失實際重要性,而且一日不去,實際重要性就難以恢復。
本書與我五年前的《貨幣理論》(Treatise on Money)有何關係,或許本人要比別人明白些。在我看來,這些只是歷年思索的自然演化;但從讀者來看,也許會覺得是觀點改變,迷離無所適從。這種困難不因更換名詞而紓解,名詞非改不可之處將在下文中指出。兩書間的關係可以簡述如下:當我開始撰寫《貨幣理論》時,還是依循傳統思維,將貨幣視為供需理論以外的一種力量。隨著該書完成後,我已有若干進步,傾向於將貨幣理論推展為體系總產出理論。不過當時先人之見已深而不易跳脫,是以並未充分討論產出變動引發的後果。現在看來,這是該書理論部分(即第三、第四兩篇)的顯著缺陷,其「基本公式」是假設產出固定下而獲得的剎那圖,那些公式在該假設下意圖指出:「何以會有若干力量造成利潤失衡,促使產出非變不可。至於動態發展而異於剎那圖,反倒不完全且非常模糊」。本書則是關注何種力量引發總產出與總就業改變;至於貨幣雖然在經濟活動中占有重要特殊地位,本書卻略而不論其技術細節。在經濟體系中,貨幣經濟特徵是人們改變未來看法,不僅影響就業方向,甚至還改變就業量。當前經濟活動雖然深受人們對未來看法的影響,而且看法又經常在變,但是分析當前經濟活動的方法,仍不外乎供需交互反應。如此一來,我們的分析方法將與價值理論銜接,從而形成一般理論,而素來熟悉的古典學派則只是這個一般理論的特例而已。
撰寫這本書,作者須自闢蹊徑。事屬草創,為避免錯誤不致於太多,作者亟需倚賴他人批評與討論。人們若單獨構思太久,即使頗為可笑,但也會暫時深信不疑。各種社會科學皆然,經濟學尤其如此。我們不能以一己思維,以邏輯或實驗方法作決定性試驗。本書得力於卡恩(R. F. Kahn)建議與批評,較之《貨幣理論》或猶過之,書中許多地方都是依據其建議修訂。再者,本書也承蒙羅賓遜(Joan Robinson)夫人、郝特雷(R. G. Hawtrey)及哈樂德(R. F. Harrod)校閱而獲益甚多。書末索引則由劍橋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Cambridge)班舒珊—布特(D. H. Ben-susan-Butt)編排。
作者撰寫本書深陷長期掙扎,尋求跳脫傳統思維與說法。若作者努力不虛,則大部分讀者閱讀此書,想必會有同感。書中含蓋思維表達方式雖然甚為複雜,實則異常簡單,應當為人所共知。我們大多數是由舊理論薰陶出來,而舊理論早已深植人心。是以困難不在新理論本身,而是在擺脫舊理論。
凱因斯
1935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