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序
教授「幼兒遊戲」這門課多年,教學方式也隨著學生的課堂反應不斷地調整。這些年來,都是從探究學生的「遊戲」觀點開始,請學生回憶童年印象最深刻的遊戲。在拋出這個問題的當下,我看到大部分學生的臉上都露出燦爛的笑容。我將學生的回答一一寫在黑板(或白板)上,再討論那些遊戲是她們/他們在多大年紀玩的。之後,再透過幾個進階式的問題,讓學生覺察她們/他們對遊戲的定義和學者對幼兒遊戲的定義之異同。
過去,學生幾乎都認為遊戲是在戶外進行的動態團體活動(例如:大風吹、老鷹捉小雞等)。近年來,學生的觀點稍有改變,有些學生認為只要是幼兒自願進行且能樂在其中的任何活動,都可視為遊戲。雖然,抱持這個觀點的學生比例還不多,但已可看到人數比例的緩慢成長。事實上,學生的遊戲觀點也反映了社會大眾對遊戲的看法。
回顧兒童發展的重要期刊後發現,1980年代可說是幼兒遊戲相關研究的鼎盛時期,但在之後,相關的研究銳減。從2010年以後,這方面的研究幾乎寥寥可數。雖然遊戲相關的研究減少,但不意謂社會大眾,甚至幼兒教育工作者較能從幼兒的角度看待遊戲,就如我的學生所抱持的偏狹觀點。在觀察幼教現場及訪談幼教工作者後,也發現其中不乏對幼兒遊戲抱持前述觀點者。
此外,近年來由於教育理論的轉變,過去在幼兒園所安排的自由遊戲課程,似乎逐漸被引導式遊戲所取代。遊戲不只是玩玩而已,幼教機構應該重視教育成效,「從遊戲中學習」不應只是一種口號,而應該重視教師在幼兒遊戲中的引導角色。然而,如何引導才不致回復到傳統的直接教學,卻是很多幼教工作者感到最難拿捏的問題,即使是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亦然。教師引導是我多年來一直在探究的議題,從對幼教現場的觀察及與幼教教師的合作研究,發現很多教師在這方面都還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觀察幼兒遊戲可以了解個別幼兒在各方面的發展,但即使是修過「幼兒發展」課程的幼教系學生,似乎仍很難應用所學去分析個別幼兒的遊戲行為,從而了解其身心發展。因此,本書第四版延續前一版仍然在加強引導讀者對幼兒遊戲行為之分析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幼教工作者不只要從遊戲觀察去了解個別幼兒的身心發展,更要知道如何進一步引導其發展,故本書第四版再增加引導式遊戲相關文獻之探討。此外,還增加對近年流行的數位遊戲和共融式遊戲場之探討,期盼對即將從事幼教的工作者及已在幼教現場的工作者能有所助益,使我們的幼教品質更為提升。
陳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