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暢銷榜
甘迺迪:美國願景

甘迺迪:美國願景

JFK: A Vision for America

  • 定價:880
  • 優惠價:7616
  • 優惠期限:2024年07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OKAPI 推薦

  • 偉大的美國總統何處尋?從新書《甘迺迪:美國願景》談起

    文/閻紀宇,|,大塊文化2023年05月12日

    甘迺迪:美國願景 美國總統大選明年登場,民主黨現任總統拜登八旬高齡當仁不讓,共和黨前任總統川普重回戰場來勢洶洶,很有可能重演上一屆大選「拜川對決」戲碼,然而在許多美國民眾看來卻是歹戲拖棚、倒盡胃口。 拜登政績平平,老態龍鐘;川普醜聞不斷,官司纏身。《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 more
  • 甘迺迪總統遇刺六十週年之際,重新認識他的理由 ──郝明義談《甘迺迪:美國願景》

    文/郝明義,|,大塊文化2023年05月04日

    甘迺迪:美國願景 今年11月,是美國甘迺迪總統遇刺六十週年。儘管當年有華倫調查委員會做了結案報告,但懷疑另有陰謀的聲浪一直不絕。這麼長的歲月裡,美國政府持續不肯公布所有檔案,更火上加油。1992年,美國曾經立法要求行政部門必須要在2017年之前公布此案所有情資,但直到今天都沒有實現。去 more
 

內容簡介

  前美國總統甘迺迪逝世六十週年紀念
  甘迺迪家族親自彙編&中文版序
  主題別國際名家撰文+年表+生涯精彩演講+珍貴照片
 
  甘迺迪的遠見帶給21世紀的啟示:全球動盪、危險的年代,如何捍衛民主、如何堅持信念、如何在戰爭邊緣維護和平、如何保護人權和環境、如何務實地邁向美好的未來
 
  人的信念有多強大,人就有多強大。在人類命運的問題上,沒有什麼是人力所不能及的。──約翰.甘迺迪

  現在,號角再次響起,在召喚我們──不是要我們拿起武器,儘管我們需要武器;不是要我們戰鬥,儘管我們嚴陣以待──而是召喚我們承擔重任,在漫漫長夜中繼續奮鬥,年復一年,「在希望中歡欣鼓舞,在磨難中保持耐心」──對抗人類共同的敵人:暴政、貧困、疾病和戰爭本身。──約翰.甘迺迪,總統就職演講,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日
 
  本書由甘迺迪的外甥史蒂芬.甘迺迪.史密斯和歷史學家道格拉斯.布林克利共同編輯,精選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三十一篇最偉大的演講;集結數十位美國及國際菁英的評論和反思;並加入六百張珍貴的紀實照片和歷史文件。以文字和圖像講述甘迺迪傳奇一生,描繪了他所期待的美國願景,可視為甘迺迪紀念出版中最完整全面之作。
 
好評推薦
 
  達賴喇嘛專文推薦
  前美國總統卡特
  前捷克總統哈維爾
  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
  知名主持人歐布萊恩
  知名演員勞勃.瑞福
  等數十位世界頂尖精英專文評論
 
  希望重讀甘迺迪的話語會讓我們所有的人重新受到鼓舞。──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美國第三十九任總統 
  
  甘迺迪在參選總統時所保有的坦率和奉獻精神,不僅激勵了美國,也為全世界帶來希望。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我永遠不會忘記甘迺迪當選總統時,那種令人精神振奮的感覺。──瓦茨拉夫.哈維爾(Václav Havel),捷克共和國首任總統 
 
  正是甘迺迪發出的聲音,將一個美國一直想要實現的願景,交付給了我這一代人。──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前美國國務卿
 
  甘迺迪和他的顧問在當時就搞明白了的財政問題,我們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經驗才證實。──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甘迺迪的風趣不是練出來的,而是從骨子裡散發出的幽默。──康納.歐布萊恩(Conan O’Brien),美國知名主持人、喜劇演員 
 
  甘迺迪熱情地擁抱藝術,擁抱思想的多樣性。──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美國知名演員、導演
 
  甘迺迪總統是一位理想主義者,他相信和平,並為和平奮鬥。但他也是一位現實主義者,認為沒有堅強的軍事防禦就無法確保和平,相信「所有國家的自由與平等」都值得吾人支持。
 
  如果甘迺迪總統今天在這裡,他可能會提醒我們:「在漫長的世界歷史中,只有幾代人有這樣的機會,在最危險時刻挺身捍衛自由。」──史蒂芬.甘迺迪.史密斯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史蒂芬.甘迺迪.史密斯(Stephen Kennedy Smith)
 
  為珍妮.甘迺迪.史密斯(Jean Kennedy Smith)的長子,甘迺迪總統的外甥,甘迺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的董事會成員,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成員,及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講師。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Douglas Brinkley)
 
  作家,萊斯大學歷史學教授,通曉二十世紀六〇年代的政治與文化。曾圍繞甘迺迪在任時期撰寫多部著作。
 
審訂者簡介
 
尹麗喬(George Yin) 
 
  哈佛大學政府系博士;現為台灣大學大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及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專長為國際關係理論、國際安全研究及中美關係。曾任教於美國斯沃斯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 政治系,並曾任達特茅斯學院 (Dartmouth College) Dickey國際安全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美國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客座資深研究員。
 

目錄

中文版序 | 史蒂芬.甘迺迪.史密斯
序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傑克喜愛的名言 | 史蒂芬.甘迺迪.史密斯 
喜劇世界觀 | 康納.歐布萊恩 
 
第一章  甘迺迪的成長1906-1945
引言 |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公民記者 | 莫琳.多德 
歷史學家約翰.甘迺迪 | 大衛.麥卡洛 
 
第二章 麻薩諸塞州的參議員 1946-1959
引言 |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政治家與知識分子/甘迺迪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共同的事業 | 德魯.福斯特
越南問題 | 喬治.派克
印度支那戰爭/甘迺迪在美國參議院的講話
自由世界的觀點 | 泰德.威德默
帝國主義面臨的挑戰/甘迺迪在美國參議院的發言
 
第三章  通往白宮之路1960
引言 |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一位有存在主義意義的總統 | 諾曼.梅勒
人的權利 | 傑瑞.布朗 
開拓新邊疆/甘迺迪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接受總統候選人提名時的演說
新興的非洲國家/甘迺迪在全國婦女協會上的講話
帝國的喪鐘 | 科菲.安南
國家、宗教與自由 | 塔里克.拉馬丹
非天主教候選人 | 華理克
駁偏執/甘迺迪在大休士頓牧師聯合會上的講話
自由主義者的定義/甘迺迪接受紐約自由黨提名的講話
不抱幻想的理想主義者 | 喬納森.奧爾特
尼克森對決甘迺迪 | 迪克.卡維特
一場精彩絕倫的演講 | 克里斯.馬修斯
今天與一九二八年的區別/甘迺迪在紀念阿爾.史密斯的年度晚宴上的講話
告別波士頓 | 理查.古德溫
山巔之城/甘迺迪在麻薩諸塞州立法會上的講話
美國的試驗 | 伊莉莎白.沃倫
 
第四章 新邊疆 1961
引言 |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使命的召喚 | 羅伯特.達萊克
就職演講/甘迺迪的總統就職演講
開明救濟 | 保羅.索魯
和平隊/新聞發布稿
拉丁美洲計畫 | 若熱.多明格斯
進步同盟/甘迺迪對拉丁美洲外交使團的講話
外交的藝術 | 約翰.凱瑞
談判的作用/甘迺迪在華盛頓大學的演講
危險時期 | 小尤金.迪翁
極端主義的聲音/甘迺迪在加州民主黨晚宴上的講話
 
第五章 邁向更完美的聯邦1962
引言 |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培育偉大的藝術 | 戴夫.艾格斯 
人類心智的解放/甘迺迪在國家文化中心晚宴上的講話
復甦之路 |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機會的擴展/甘迺迪國情咨文演說
一項公共責任 | 羅恩.薩斯金德
維持價格穩定/總統新聞發布會
甘迺迪對赤字的指謫 | 保羅.克魯曼
耶魯大學演講/甘迺迪在耶魯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所有人的自由 | 約瑟夫.艾理斯
獨立廳演講/甘迺迪在獨立廳的演講 
信念與想像的行動 | 華特.艾薩克森 
太空的汪洋/甘迺迪在萊斯大學的演講 
長遠視野 | 薩曼莎.鮑爾
未來的浪潮/甘迺迪加州大學演講 
戰鬥的號召 | 約翰.麥凱恩 
古巴飛彈危機/甘迺迪關於古巴飛彈危機的電視講話
甘迺迪與媒體 | 凱薩琳.賈米森 
 
第六章 仁者無敵1963
引言 |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和平的戰略/美利堅大學演講 
懸崖邊上 | 大衛.甘迺迪
守望自由 | 亨利.季辛吉
相互依存的時代/在聯邦德國法蘭克福市的演講
「我是柏林人」 |邁克爾.比齊羅斯
最自豪的誇耀 
點燃一場全國性的運動 | 葛洛麗亞.斯泰納姆
同等報酬,同等機會 
美國的諾言 | 約翰.路易斯 
道德的授權令 | 小亨利.蓋茨
關於民權問題敬告美國人民/關於《一九六四年民權法案》提議的電視講話 
更多元的國家 | 泰德.威德默
我們都是移民/與美國義大利移民委員會會見時的講話
為了和平,不懈努力 | 吉米.卡特 
人類大家庭/獲「人類大家庭獎」的感言 
我們周圍的海洋 |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保護我們的自然資源/在平肖資源保護研究院的講話 
社會的質疑者 | 勞勃.瑞福 
藝術家的力量/在阿默斯特學院的講話 
包容一切 | 柯拉姆.麥卡恩
 
第七章 思想永恆
引言 |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當時你身在何處 | 唐.德里羅
六〇年代的希望 | 瓦茨拉夫.哈維爾
 
結語 | 史蒂芬.甘迺迪.史密斯 
謝辭 
圖像授權 
作者授權 
 

中文版序
 
史蒂芬.甘迺迪.史密斯
 
  這是一本記錄甘迺迪總統傳奇一生和思想的專書,在他逝世六十週年之際出版,以茲紀念。 甘迺迪一如偉大的中國思想家老子,能夠理解世間的複雜運作,進而體察人性本質與政治真理。愛爾蘭裔美國作家史考特.費茲傑羅(Scott Fitzgerald)曾寫道:「只有一流的智者,才有可能在腦中存有兩個對立想法的同時,還能夠持續運作。舉例而言,這樣的智者在看出很多事已然無望的同時,仍能下定決心化不可能為可能。」
 
  甘迺迪總統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傷但生還。之後他參加過聯合國成立大會,並在一九六二年古巴飛彈危機期間,巧妙而驚險地避免了美國與蘇聯之間的毀滅性核戰──那是讓世界最接近徹底毀滅的一次危機。
 
  由於經歷了這些事件以及一生不間斷的病痛,甘迺迪一方面對生命的絕望和困難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又成為堅定的樂觀主義者。他堅信「在人類命運的問題上,沒有什麼是人力所不能及。人類的理性與意志曾經解決許多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相信人類可以再次克服一切。」
 
  我們所處的當下,可說是自韓戰以來中美關係最緊張的時期。此刻,我們可以回顧甘迺迪總統任內發生的古巴飛彈危機;那是歷史上最近一次領導人一同安然度過對峙、危險和困難的時刻,並於危機之後制定了大國競逐的護欄及維護世界和平的基本準則,裁減核武,並最終促成遏阻核武擴散的《赫爾辛基協定》(Helsinki Accords)。真正的領導人不只需要傾聽,也需要卓越的溝通能力。危機期間,甘迺迪與蘇聯保持正式和祕密的溝通管道,敦促美國人民不要理會蘇聯充滿挑釁意味的宣傳,籲請大家一同體察「即使是蘇聯人也可能有合理的擔憂」。危機過後,他在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發表著名演講──後來被列入二十世紀十大演講──對蘇聯喊話,「歸根結柢,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我們呼吸著同樣的空氣。我們都珍視子女的未來。我們都是凡人。」
 
  如果說甘迺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那麼他應該正如自己的描述,是「一個沒有幻想的理想主義者」。他明白「沒有一個國家有足夠的能力或智慧,可以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同時他也能夠務實面對人類的本質,如果他還在世,或許不會對這個不幸的事實感到驚訝──儘管已經來到二十一世紀,我們仍然面對如二戰一般的慘烈衝突(俄烏戰爭)以及新冷戰的蓄勢待發。和二十世紀中期相比,今日儘管國際合作有長足的進展,科技發展迅速,但全世界對於如何理解和處理國家、民族和政治陣營之間的對抗,改善幅度並不符合我們的期待。
 
  甘迺迪總統是一位理想主義者,他相信和平,並為和平奮鬥。但他也是一位現實主義者,認為沒有堅強的軍事防禦就無法確保和平,相信「所有國家的自由與平等」都值得吾人支持。如果甘迺迪總統今天在這裡,他可能會提醒我們:「在漫長的世界歷史中,只有幾代人有這樣的機會,在最危險時刻挺身捍衛自由。」正如他在就職演說中所說:「現在,號角再次響起,在召喚我們──不是要我們拿起武器,儘管我們需要武器;不是要我們戰鬥,儘管我們嚴陣以待──而是召喚我們承擔重任,在漫漫長夜中繼續奮鬥,年復一年,『在希望中歡欣鼓舞,在磨難中保持耐心』──對抗人類共同的敵人:暴政、貧困、疾病和戰爭本身。」
 
  今日,中美關係日益緊張,臺灣不無可能成為下一個戰場。我的朋友Bill Wang 和尹麗喬(George Yin)博士策畫並推動了這本《甘迺迪:美國願景》中文版的出版。本書反映了甘迺迪總統對美國及世界公共議題的思考,我希望它能激勵中文世界的眾多「仁者」利用中國古代的深厚智慧,與美國及世界各地熱愛和平的人一起,站在人類新文明的最前線,重新思考並找到東方與西方和平共處的方式。大國競逐之餘,我們不應忘記老子的名言:「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當然,追求和平並不像出版一本書那麼容易,儘管這本書的出版需要傑出的出版社和我臺灣的朋友們付出巨大的努力。我要感謝他們,特別是尹麗喬博士的費心辛勞。我對尹博士要致上我最深的感謝,處理本書的籌備、發想及審訂。
 
  追求和平需要願景、智慧和勇氣。我們選擇追求和平,並不是因為它很容易,而是因為它很困難。
  親愛的中文世界讀者,讓我們採取行動。
  願和平永遠與我們同在。
  謹將這篇拙文和這本書,作為我舅舅逝世六十週年的紀念。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一九六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美國大選後不久,我向當選總統的甘迺迪發出了賀電。作為一名剛抵達印度的難民,我所關注的是是否能確保像我一樣流亡海外的數萬藏人的福祉,及如何保護留在西藏的人的生命、文化和身分等這些緊迫的問題。
 
  我回憶起在大選的前幾週,當時的總統候選人甘迺迪曾在大休士頓牧師聯合會上發表演講。在演說中,他試圖減輕人們的疑慮──因為他身為一名天主教徒,某種程度上來說似乎被認為無法公正履行總統職務。他毫不浪費時間捍衛自己的宗教信仰,他認為這是私事,他更感興趣的是關於如何戰勝貧困。 當他說「戰爭、饑餓、無知和絕望,這些問題無關宗教」時,也同時表示他認為作為人類,誰都不想遭遇到這些我們有權克服的問題。
 
  五十多年前,甘迺迪在還是參議員時曾說,身為一個候選人,比起他所屬的教會,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他所信仰的美國願景。借著這句話,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們所信仰的世界願景為何,然後再尋找如何共同努力實現這理想世界的方法。他昔日的演說中提到的許多問題仍然存在。今天世界上還是有太多的人飽受戰爭、饑餓、無知和絕望的折磨。僅是美好的祝福和祈禱並不能幫助他們,我們需要採取實際的作為來終結衝突,保障人們的生活福祉,促進並改善教育。
 
  甘迺迪總統期待著一個沒有宗教衝突、不論任何信仰的人都將受到平等對待和尊重的未來。時至今日,這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而我相信,如果不同信仰的人能够更好地瞭解彼此,認同和理解世界上所有主要宗教都是以宣揚愛、和平與同情為共同理念,我們便能實現甘迺迪以上的願景。
 
  甘迺迪認為,總統和任何政治領導人的宗教觀點都屬個人私事。重要的是,在他或她的公共行為中應該對所有人負責,而不是對任何特定群體或宗教信仰負責。他呼籲人們以此方式來檢視政治人物,根據他們的政治軌跡以及所做過的事,而不是根據其信仰來評價他們。甘迺迪參議員自敘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只是恰好是天主教徒。他誠實而明確地闡述了個人信念的優先順序。
 
  甘迺迪明確表示,美國是一個政教分離的國家。他這是在遵循美國開國元勳的精神。而在我的家鄉西藏有一個悠久的傳統。在這個傳統中,宗教和世俗事務──寺院和國家──攜手合作。在我還是個孩子時,我越來越意識到這種狀況的弊端。我瞭解到我的上一輩──第十三世達賴喇嘛──改革教育、政府和國際關係的努力是如何被既得利益者所阻礙。我也曾試圖推行社會和經濟改革,但由於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干涉而無法實現深遠的變革。而在那之後,更激烈的事件發生了。
 
  在流亡期間──約是一九六三年時──我們起草了一部西藏新憲法,引入了民主代表制。在運行推動了一段時間後,領導階層於二〇〇一年透過直接選舉產生,我則半退出了政治舞台。二〇一一年,我將政權完全移交給民選的領導階層。我不僅退休了,還終結了達賴喇嘛在擔任宗教領袖之餘,同時擔任西藏政治領導人的傳統。我是自願、快樂和自豪地這樣做的。我相信未來的西藏將政教分離;精神信仰是西藏人民個人的事,但西藏領導人需對投票給他們的人負責。
 
  時至今日,在大休士頓牧師聯合會演講首次發表半個多世紀後,再有機會讀到這篇講稿,讓我回想起甘迺迪先生在參選總統時所帶來的坦率和奉獻精神,這不僅激勵了美國人民,也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帶來希望。今天,我們迫切需要重新點燃希望。將甘迺迪過往重要演講彙集在一起編成專書,以慶祝他誕辰一百週年,相信是朝著這個方向邁出的一步。(編注:本書原文版出版於二〇一七年,適逢甘迺迪一百週年誕辰。)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06904
  • 叢書系列:FROM
  • 規格:平裝 / 496頁 / 17 x 23 x 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甘迺迪:美國願景

 

內容連載

喜劇世界觀
 
康納.歐布萊恩談甘迺迪的幽默
 
很遺憾,我不是歷史學家;比起本書其他撰稿人,我也沒有太多閃耀的資歷。這只能怪我的父母──倒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他們不是這本書的一部分,可能沒有人搭理我的這一控訴。不管怎樣,關於甘迺迪總統,我可能還是有些話可說。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讓一個人風趣,真正的風趣。在過去的二十三年裡,我採訪了數以千計的人,經常一晚上就採訪數人,目的就是發掘他們與生俱來的幽默感。因而,我自認為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有些人通過學習和練習造就了自己的機智。這樣的人,從本質上說,是表演者;另一種人是與生俱來就以諷刺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對這兩者的區別,我已經了然於心。我一生愛好喜劇和美國歷史,也認真地思考過誰是美國歷史上真正風趣的總統。我想,就這個問題,我們已經達成共識,這一稱號非這兩位總統莫屬:林肯和甘迺迪。
 
每當滾石公布年度「最佳吉他獨奏」排行榜時,勢必會引起各種爭議,把我們的最高領導人進行風趣榜排名勢必也會引起熱議,所以我們必須要措辭清晰。沒錯,我們有一些總統很擅長演講,甚至是出色的喜劇表演者。雷根(Ronald Reagan)總統天生就會講故事,他的腦子裝滿了好萊塢逸聞趣事,而且他總能自如地把握好時間節點,這是他作為演員的一種天賦。小羅斯福亦極具魅力,在進行全國講話或與媒體交談時,他總是親切而幽默。杜魯門的趣聞軼事也不少,他的風趣簡潔明快,充滿中西部風情,看杜魯門模仿全國廣播公司(NBC)電臺明星卡滕伯恩(H. V. Kaltenborn)的著名片段,就像是在俱樂部裡觀賞經驗豐富的喜劇大咖的表演。當然,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在過去八年的白宮記者協會年度晚宴上的表現證明,他也有絕佳的演講風格和嫺熟的時機掌控能力。在華盛頓希爾頓酒店的最後表演中,歐巴馬很搞笑地扔掉手中的麥克風。我是真心同情這位總統還得要把麥克風給撿起來。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自由與利益的百年鬥爭|從極端對立中找到「甜蜜點」,揭示世界未來的可能走向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商務暢銷展_本本折20
  • 動植物展(止)
  • 存股族閱讀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