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我找到了長年困惑的答案
陳又新╱律師,弘鼎法律事務所
這本書,解答了我身為一位司法實務工作者長年的疑惑——被害者可以選擇不原諒。
看多了許多被告在法庭上表達悔意、道歉、賠償,但在我心中,始終存在一個疑惑:這些人是因為認知到了自己的錯誤而道歉嗎?會不會,他們心裡根本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對?他們有千千萬萬個理由,支持自己犯下的罪行是「不得已而為」;或是他們認為是因為法律程序不公正,導致他們背負不該由他們承擔的罪名?有沒有可能,他們雖然不覺得有錯,但為了避免遭受刑罰,所以才在法律程序面前展現出悔意、痛哭,或是依法官的喜好抄抄佛經?
另一個難題是,儘管我對於被告道歉的動機心存懷疑,但他終究道歉了、賠償了,被害者還有權利選擇不原諒嗎?被害者如果堅持不肯原諒,不肯給被告機會,在道德上錯了嗎?被害者會反過來受到苛責嗎?
相反地,被害者如果選擇在法律程序上原諒、和解,是不是等同於將被害的事實標價出售了?法律程序看似因為判決或和解結束了,但被害者後續的傷痛還會持續多久?被告反而就從被害者的傷痛中脫身了嗎?
當我看到這本由韓國心理學教授金泰京所撰寫的書《你真的可以選擇不原諒》時,我的諸多疑惑都獲得了解答。
金教授雖然是心理專業,但她先從法律案件著眼,帶領我們了解各類型犯罪下的被害者,看到他們在各類型犯罪下所遭受的痛苦,再進一步去領略他們在脫離犯罪情境後,除了面對治療傷痛的漫漫長路外,居然還要面對諸多來自社會成見或是文化所帶來的壓力。令人切身地感受到被害者處境的艱困。
金教授接著以她專業工作者的角度,針對司法程序提出從被害者角度的觀察與建議,也循循善誘地告訴被害者:原諒或許不是為了被告,而是自我療癒過程中的一個過程,思考原諒與否,或許可以跟被告無關,而是為了自己。
很榮幸有機會替這本書撰寫推薦序,但更令我感到開心的是,我找到了在我實務工作中一個長年困惑的答案。未來,當我的當事人糾結於案件中是否應該和解、原諒時,我會試著讓他知道,原諒可以做為我們修復自己的一個方法,但是,那不是你的義務,你真的可以選擇不原諒。
前言
「醫生,有個鬼在那邊⋯⋯」
剛滿四歲的孩子一雙眼飽含恐懼,指著遊戲治療室的一個角落,在我耳邊悄聲地說道。孩子的恐懼與不安,透過鬼的形象,清楚表現出來。
於是我與孩子一起制定了周詳的驅鬼大作戰,幸運地在那天成功驅鬼。不過,即使在那之後,鬼魂還是不停一直出沒在遊戲治療室各處,經常威脅著我們。我們只得不斷與鬼魂搏鬥,並且有驚無險地取得勝利。
就這樣過了幾個月。有一天,鬼魂不再出現了,取而代之的是警察、消防員、軍人的角色出現,開始拯救處於危險之中的我們:不知從何開始,孩子開始自稱是救援者的角色。而自從那時候開始,大約幾週之後孩子的不安與恐懼症狀終於有了明顯的好轉,遊戲治療也可以告一個段落了。
這個孩子是我在支援犯罪被害者的機構正式開始工作後,所承接的第一位個案。後來偶爾傳來他的消息,但到現在也已中斷了好幾年,不過我仍相信那孩子一定已經長大成為一位有責任感的大人,在這世界上的某一隅抬頭挺胸地堅守自己的本分——因為我親眼目睹了幼年的他,看似毫無能力抵抗心理創傷的力量,卻用自己的方法克服了犯罪創傷成長的整個過程。
要遺忘受創事件的記憶,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當我們經歷過威脅生命的強烈事件時,大腦不會忘記這種威脅生命的經驗,可是大腦卻有極大的可能性,可以將那種記憶改造,不至於妨礙現在的生活——甚至可以將這種記憶融入到生活中,讓人變得更加成熟。不管是誰,一旦有了心理創傷,都會本能地開始步上復原的漫長之旅,從這個角度來看,創傷後遺症之所以出現,是被害人為了理解創傷事件,也是被害者進入恢復過程的徵兆——儘管每個人的方式與速度會有很大的差距。
人類恣意妄為所犯下的罪行,往往比天災或交通意外,帶來更大的後遺症。更重要的是,受害者失去了對人的信任,因此要恢復相當不容易。不僅如此,在事件發生後,被害者還必須參與刑事司法的程序,往往頂多只能受到證人或關係人的待遇,卻得承受大大小小的不便與歧視——相形之下,加害者享有辯護人的幫助,各種權利都獲得保護。
更有甚者,其他人會因為各種動機,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反覆要求被害者開口談論那次事件。假如被害者保持沉默,也會被懷疑「是不是在隱藏什麼內情」;如果被害者一時失言,又會被拿來當作呈堂證供,質疑被害者的陳述不實。還有人會假意安慰與支持,委婉暗示要原諒加害者、只可以痛恨罪,但不可以痛恨人……等等。這樣的經驗,將會導致被害者感覺到自己「不原諒的權利」受到了侵害,進而阻礙被害者的恢復。
但確定的是,每個犯罪被害者都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踏上了恢復之旅的路途。長期支援犯罪被害者的過程中,我不僅看到犯罪行為留給被害者可怕的後果,同時也目睹了被害者為了恢復,而付出熾熱的努力。最終,我得到了這樣的結論:人類的自我治癒能力是相當了不起的,要強化這種能力,最強而有力的因素,不是別的,而是身邊人適當的關心與健康的支持態度。這裡必須要強調的是「適當性」與「健康性」,不適當的關心與不必要的支持行動,反而會成為危險因素,阻礙受害者的好轉。
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契機。本書的目的是幫助大家更加理解犯罪被害者在事件之後的經驗,以及我們(身為受害者的身邊人)該做什麼,才能幫助被害更好地恢復。所以在本書中,我整合了我多年來觀察到的犯罪事件特性、折磨著被害者的誤會與偏見、被害者參與調查與審判過程的經驗、犯罪事件帶給被害者、身邊的人及整個社會的傷痕等等資料,並以這些資料為基礎,說明我們到底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被害者能夠盡快恢復。同時我也特別關注:受到犯罪傷害的孩子會表現出什麼特性,希望我們更瞭解當孩子成為犯罪被害者時,會出現什麼樣的特性。這樣在協助保護他們的時候,就可以充分把這些特性考慮進去。
我原本不相信性善或性惡說,我相信人出生的時候是白紙的狀態,根據接受什麼教育而成為不同的人。可是隨著我參與犯罪被害者的恢復過程,看著他們身邊人為了保護受害者而努力,經驗逐漸累積之後,我瞭解到人們的內心深處有著善良的意志,正在強力紮根著。人是良善的,正在閱讀本書的你也一定是,謹在此對你願意傾聽被害者經驗的善意表示敬意。
光是下定決心動筆寫這本書就花了幾個月,我擔心的是,不知道會不會無意間加深社會對被害者的誤解和偏見,或者更糟的,加深了被害者受到的傷害。在寫書的過程中,為了要幫助讀者理解,難免必須提及一些案例,每當這種時候都會擔心是不是會帶給被害者二次傷害,所以總是不斷寫了又刪。為了保護被害者,我將好幾個案例混合改寫,盡可能取材自媒體上已公開的案例,其中又會優先選擇諮商過程中得到被害者同意的檢討案例。這並非是某一個人的案例,而是可以成為任何人的案例,可能會讓人覺得感同身受的案例。所以,我為了打造對於被害者的堅強支持力量,還是決心提筆寫了這本書。衷心希望我能成為好的「引路者」,使被害者身邊出現更多「善意的好鄰舍」,哪怕只是多一個都好。
本書獻給即使帶著心靈創傷,仍舊為了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盡全力努力孤軍奮戰的所有被害者。
二O二二年 二月
冬季尾聲的金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