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書展
AI時代的現金戰爭:通膨、銀行倒閉、金融詐騙……當金錢只剩一組數字,如何在「無現金社會」保護自己的雲端財富?

AI時代的現金戰爭:通膨、銀行倒閉、金融詐騙……當金錢只剩一組數字,如何在「無現金社會」保護自己的雲端財富?

Cloudmoney: Cash, Cards, Crypto and the War for our Wallets

  • 定價:500
  • 優惠價:66330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使用現金是否已經過時?

台灣行動支付已突破7成,我們都需要認識這場新時代的貨幣戰爭。本書深入探討各種貨幣體系,包含加密貨幣、無現金社會問題,當企業或政府掌握電子支付,保留現金究竟是落伍觀念或者有其必要?

 

內容簡介

★博客來、金石堂當月選書★
當人們逐漸不再使用現金交易,
改用信用卡、電子支付、加密貨幣……
金錢只剩雲端數字,
通膨、銀行倒閉、金融詐騙……隨之而來,
21世紀,一場無煙硝且規模最大的貨幣戰爭,
已經全面默默開打!
你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

  ★ Amazon Kindle非文學類優良圖書
  ★ 全球熱銷11國:英、美、德、荷、西、義、俄、中、韓、巴西
  ★ 《金融時報》、《科克斯書評》、暢銷財經作家大推

  「實體貨幣」漸漸變成「雲端貨幣」,
  會對你我帶來哪些影響?
  了解利與弊,更能掌控財富的自主權!

  ◎ 「無現金宣言」對現金開戰
  2011年,現金開始被塑造成「容易損毀、不安全、不衛生」的負面形象,
  由一群銀行、支付公司、政府機構相爭響應,
  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技術大會Money 20/20甚至還提出《無現金宣言》,
  21世紀無煙硝、反現金且規模最大的貨幣戰爭默默開打。

  ◎ 無現金社會,帶來便利,也造成財富隱憂
  全球知名經濟人類學家布萊特.史考特觀察到,
  金融科技(FinTech)日益進步,不必帶現金出門,
  只要有張信用卡,甚至一支手機,就能購物,
  無論是刷卡或無接觸支付的「無現金社會」,對商家和消費者都是一大便利,
  有人說現金是經濟發展和自動化的一大阻礙,但相對也帶來不少隱憂──

  .銀行無預警倒閉,存戶卻無錢可領、求助無門
  .數位貨幣帳戶被駭客入侵或被詐騙,財富一夕歸零
  .你存在銀行裡的錢,淪為國家和銀行的籌碼
  .網路金融犯罪正在蓬勃發展

  ◎ 拯救現金,同時保護自己的錢包
  史考特發現,雖然無現金社會是勢在必行的趨勢,
  但我們還是有方法可以保護自己的財富──

  .不再把貨幣視為經濟的血液,而是神經系統
  .了解金融體系的運作模式
  .認識支持無現金社會的四大陰謀家
  .強烈主張自己的現金使用權

  本書還有更多探討雲端貨幣、金融體系、區塊鏈、加密貨幣、無現金社會的問題,
  讓你更有意識使用現金、信用卡、電子支付和加密貨幣,
  這樣才能有效且務實地保護自己的財富!

  本書你將學到:
  .什麼是雲端貨幣、加密貨幣、國家貨幣、數位籌碼、區塊鏈、FinTech、電子支付?
  .無現金社會帶給我們什麼衝擊與影響?無現金反而提高犯罪率?
  .為什麼政府積極阻止加密貨幣的發展,聯合國反而成立無現金聯盟?
  .反數位貨幣的保守派,會對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護錢推薦

  Mr.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安納金|暢銷財經作家
  朱楚文|財經主播、主持人
  杜若宇|台灣區塊鏈大學聯盟副理事長、麥哲倫數位科技執行長
  阮慕驊|資深財經專家、主持人
  陳佳茹Rachel Chen|MacroMicro財經M平方創辦人    
  萊諾.巴伯|《金融時報》前總編輯
  葛莉絲.布雷克利|《新冠疫情將會如何改變資本主義》作者
  凱特.拉沃斯|《甜甜圈經濟學》作者
  史蒂芬妮.凱爾頓|《紐約時報》暢銷書《赤字迷思》作者

  「現金數位化,真的是進步的表現嗎?數位化就代表社會進步嗎?或只是侵害了我們的掌控權和隱私權呢?科技正在革命,金融也不例外,本書從社會角度探討科技對金融的影響,乃至對人類的影響,如何權衡科技進步與社會進步,是現代世界的難題。強烈推薦本書給對科技、金融,乃至社會議題有興趣的朋友。」──杜若宇,台灣區塊鏈大學聯盟副理事長、麥哲倫數位科技執行長

  「本書是對金融新世界的重要反思。布萊特.史考特深入探討了區塊鏈、加密貨幣,以及科技巨頭和銀行巨擘在無現金社會中的權力聯繫。」──萊諾.巴伯(Lionel Barber),《金融時報》前總編輯

  「這是一本內容引人入勝且行文流暢易讀的未來指南,它讓我們知道如何從金融巨擘與科技巨頭的魔掌中奪回這個未來。」──葛莉絲.布雷克利(Grace Blakeley),《新冠疫情將會如何改變資本主義》(The Corona Crash )作者

  「這是一本敘事出色、引人入勝且淺顯易懂的傑作──堪稱是快速發展的全球金融網路中的探路先鋒和政治指南。史考特發揮其人類學專業的洞察力,並結合金融業內人士的敏銳度,闡述了科技業與金融業是如何攜手合作,使企業資本主義快速壯大。如果你想了解金錢是什麼──以及它將形成什麼危害──就從本書著手吧。」──凱特.拉沃斯(Kate Raworth),《甜甜圈經濟學》(Doughnut Economics)作者

  「在這本不留情面、嚴辭抨擊卻妙趣橫生的書中,布萊特.史考特打破了許多關於現金、數位貨幣和加密貨幣的傳統迷思,並且非常高明地告訴我們,在迫在眉睫的貨幣靈魂大戰裡,究竟有哪些利害關係牽扯其中。」──史蒂芬妮.凱爾頓(Stephanie Kelton),《紐約時報》暢銷書《赤字迷思》(The Deficit Myth)作者

  「論述權威且條理清晰。」──《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布萊特.史考特(Brett Scott)


  經濟人類學家,也是積極參與財經事務的社運人士,曾做過衍生性金融商品銷售人員。

  他在2013年出版《異端的全球金融指南》(The Heretic’s Guide to Global Finance: Hacking the Future of Money)一書之後,便受邀到全球數百場活動中發表演說,並出現在眾多國際媒體上,包括BBC世界新聞以及天空新聞台。

  他還為《衛報》、《新科學家》、《赫芬頓郵報》、《連線》雜誌和CNN.com等刊物撰寫關於金融改革、數位金融、另類貨幣、區塊鏈技術及無現金社會的文章,並出版電子報《貨幣意識的異境》(Altered States of Monetary Consciousness )。

  他還曾與眾多團體合作,研究另類貨幣系統與金融改革運動,且是英國金融創新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目前住在柏林。

譯者簡介

閻蕙群
 

  熱愛翻譯工作的資深文字工作者,祈願未來能繼續與更多好書相遇,並忠實傳達作者的想法和理念。

 
 

目錄

好評推薦
前言 當「實體貨幣」變成「雲端貨幣」……
 
第1章 貨幣,是經濟的神經系統
把貨幣視為一個神經系統
經濟體真正的命脈不是錢,而是……
見樹不見林的問題
現金被視為自動化的障礙
 
第2章 對現金開戰的四大陰謀家
支付系統失靈,破壞資本市場的核心儀式
數位支付表面上的優勢
《無現金宣言》對現金開戰
反現金計畫,讓金融犯罪有增無減
 
第3章 我們活在共生的「雙貨幣體系」
轉換成熟的貨幣思維
山中巨人發行的解毒券
貨幣帶有政治目的,催生強大市場
國家不僅是貨幣發行者,也是貨幣破壞者
貨幣發行不是真的「印鈔」
一張紙鈔離鄉背井的冒險
發行貨幣的權力下放
 
第4章 錢存在銀行,淪為數位籌碼
銀行更像賭場,而非衣帽間
憑空創造出來的籌碼
籌碼交叉流動,又不打擾央行
數位籌碼如何「跨境流動」?
發卡中心和銀行溝通的機制
現金和數位籌碼的界限難以劃分
 
第5章 無現金社會的真相
迎接「新貨幣」的到來
無現金支付不是現金系統的升級版
支付偏好有明顯的階級分化
讓服務窮人變得有利可圖
現金一視同仁,不分貧富都提供服務
 
第6章 支付數據,讓你被看光光
檢查支付資料,就能看穿一個人
主要觀察者:金融機構
次要觀察者:國家
監控背後的權威人物
支付審查制度,讓人糾結
 
第7章 以進步為名的話術
消費者選擇數位支付,其實是被逼的
把「慣性」說成選擇,是硬拗
讓人未經三思消費,容易陷入負債
跟著改變支付習慣的貧困小國
 
第8章 金融結合科技的蛻變
銀行正全力打造非人類行員
瓦解傳統銀行業的矽谷美學
金融科技公司顛覆銀行的偽革命
機器取代人力,不僅降低成本,還能控制客戶
金融與科技的整合,日趨先進且多方位
銀行自助服務會把使用者帶向何處?
 
第9章 AI取代人類,卻無法反思人性
交易員從兩百名到只剩三人
就像自動作曲,不特別厲害,但高效率
機器人行員像福爾摩斯在調查你
智能系統的錯誤分類,銀行不一定修正
利用數位足跡,應付利潤不高的客戶
AI淪為金融業的大保鏢和大管家
 
第10章 國家與市場之間的複雜與矛盾
企業和國家的各懷鬼胎
交織各種矛盾的跨國數位大網
無現金社會的電馭叛客
 
第11章 擺脫巨擘監控的鑰匙──比特幣
比特幣超自然主義
雙管齊下的攻擊
開創比特幣需要解決的難題
五步驟深入理解比特幣系統的精神
當貨幣只剩數字
對等交易的收藏品
 
第12章 網路上的自由之地
現金戰爭中的奇怪盟友
升級版的網路九龍城寨──井然有序的烏托邦
去中心化的治國之道,造成分叉
政經大熔爐的金融靈性革命
 
第13章 掠奪者反被掠奪
既能寡頭壟斷,也能同業聯盟
穩定幣:去中心化,卻有中心系統支持
加入現金戰爭、掠奪穩定幣的科技巨擘
聲稱提供便利,卻是金融武器
國家發行數位現金的隱憂
現金是我們最後的希望
 
結語 拯救現金,也拯救財富自主權
謝辭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492684
  • 叢書系列:翻轉學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1 x 1.8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當「實體貨幣」變成「雲端貨幣」……

媒體每天都在大肆報導,又有某家金融科技新創公司推出了一個令人興奮的嶄新應用程式,能為人們提供許多便利的好處。比方說,當亞馬遜宣布與某支付平台建立新的合作關係,或是花旗集團宣布與谷歌支付合作時,媒體就會將此報導成一個人人歡迎的最先進創舉。未來學家更是爭相喊出各種數位金融流行語,就像古早的吟遊詩人拚命吹捧歌頌國王。

但我想告訴大家,為什麼你們不該相信數位貨幣與數位金融必定會愈來愈進步的說法。

請大家別再聽信金融業和科技業每天不斷放送的洗腦言論,也別理會企業執行長及其部屬所捏造的神話故事。企業家跟衝浪者一樣,只愛講述那些乘風破浪激勵人心的美好故事(還會貼心地跟大家分享如何保持直立的祕訣),卻對其中暗藏的風險避而不談,例如:從外水域傳來的可怕長浪;這種大浪有可能是遠處的地震引發的,而地震本身則是看不見的板塊構造移動的結果。這裡我將省略看似美好的乘風破浪故事,直接揭開全球經濟的板塊構造。

我們正在見證全球金融的自動化,這個過程首先需要讓我們錢包裡的實體貨幣被銀行業控制的數位貨幣所取代──這種情況被冠上「無現金社會」的美名。金融業及某些政府一直合力將實體貨幣妖魔化,至少在過去二十年間是如此。

金融業與科技業更利用新冠疫情期間大家對衛生的擔憂,趁機加快了他們想要消滅現金的大戰,朝無現金社會邁進一大步。但其實現金不僅能保護隱私,還能對抗天然災害和銀行倒閉這樣的人禍,然而卻被有心人士汙衊成是阻擋進步的過時障礙,必須讓路給數位貨幣(我所謂的「雲端貨幣」)來建構新的世界。
 
貨幣雲端化,讓人喪失直接持有金錢的能力

科技是把雙面刃:我們以為它會賦予我們能力,但實則令我們變得更加依賴它。那些支援我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小工具,其實會塑造我們的行動和思想,就像我們本以為那些創新事物是可以自由選擇的新方案而收下,哪知後來卻成了強制性的必需品。如果你住在大城市裡,你能選擇的是智慧手機的品牌,卻不能「選擇」要不要用手機,因為不用手機恐怕會被排除在你所依賴的社會經濟網絡之外。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0
4.0
|
2024/08/31
(1)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是近幾年很紅的關鍵字,很多新創提出新穎的方式,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顛覆傳統的金融體系,達成普惠金融,讓所有人都享有平等的金融服務。如果剛好也在金融服務業上班,金管會也會請從業人員落實公平待客的原則。我剛上大學是2010年代早期,當時台灣越來越受到矽谷文化的影響,孵化器和創業投資越來越普及,很多大專院校也設立了創新實驗室這種鼓勵大家勇敢創業的單位,年輕人對新事物總有熱忱,所以與startup相關的社團也有所增加。社長會邀請創業有成的學長姐回來分享自身的經驗,鼓勵大家趁年輕不要設限,積極嘗試把夢想轉換為新的商模,就可以帶給社會正面的力量!

在這種朝氣蓬勃的學院生活中,我潛移默化之中也對新創充滿興趣,雖然從來沒有參加過這種社團,進社會以後也從來沒有考慮去新創上班,但直到現在,每天還是會習慣性去《數位時代》看一下跟新創有關的新聞;瀏覽AAMA和Appworks的名單;有空時會聽創投公會的《創創燒》,聽台灣創業家跟創投家之間的對談很有趣,創業家的故事總是百聽不厭,又是台灣的視角,可以對我們國家整體的市場和趨勢有另一種了解。新創的存在就是要解決某種需求,而當前的市場卻無法滿足,因此認識他們也等於觀察社會的變化。每次讀完或聽完其故事,心底很佩服他們的行動力,為了社會的進步而努力不懈。

還有另一個管道可以一窺正在進行中的社會變遷,就是去104逛一逛,看看有哪些新設立的公司,或者大集團正在徵求哪些職位。這兩三年最明顯的當然就是AI的職缺明顯增加,同時也可以參照Dcard的討論,就會知道礙於市場規模和傳統製造業為主流的思維,使台灣在軟體方面無法給予頂級人才優渥的待遇,所以科研人才還是會往矽谷移動,台灣就聚焦於比較下游的應用層面。舉例來說,有的金控職缺就很吸睛,乍看之下會誤以為是科技公司在徵才,他們希望找到資訊人才協助醫療金融等應用,滿足台灣老齡化的需求,也有專門找區塊鏈的人才,希望將這項新時代的技術融入既有的金融體系之中。

(2)生活中的支付圖靈測試
如果有在關心新創的消息,應該對於金融科技不陌生,包含放貸、信用分析、交易安全、證券投資等各式各樣的金融應用。其中最經典,也是最成功的領域應該是「支付」,這個很簡單的動作,以前只能拿現金支付給對方,現在有琳琅滿目的支付選擇,已經多到讓人有些無所適從。去麥當勞買一份豬肉滿福堡加蛋當早餐,以前很簡單付現金就好了,現在每一次結帳都像反向”圖靈測試”,檢測我們是否已經成為機器人,可以機械式應答如流~

要先選支付方式:櫃台or機台;現金or信用卡or電子支付;透過哪一個平台? 街口、Line Pay、全支付、悠遊付、台灣Pay? 結果常用的服務本商家不支援;去不同賣場要切換不同的app,我去全聯還是分不太清楚pxpay和全支付的差別,每一間通路的系統都要重新熟悉各種專有名詞。小七要開openpoint,順便開通icash pay。通常問完一輪店員已經很急了,後面又有人在排隊,請支援收銀! 現代人都習慣frictionless,排個隊都沒耐心,結帳前自己最好先把每個app都開好,不然彷彿就會聽到後面不耐煩發出嘖嘖聲,結帳變得要像短影音一樣十秒完成,好一個加速的社會。

疑怎麼還沒完啊?

發票你要印出來還是載具? 載具要存手機還是非共通性載具? 要打統編嗎? 簽單要印嗎? 集點要嗎? 終於經過一連串的問與答,證實自己是真實的機器人,難怪星巴克積極推出機器人barista,真人店員好煩哦! 在杯子上畫什麼笑臉裝熟啊,動作又慢吞吞!! 結完帳腦袋很痛,就像五月剛出版的《班雅明傳》的封面,連表情都一模一樣…又隨即轉念,沒關係啦放輕鬆,生命與心靈什麼的不重要,社會一切都用錢定價。

剛剛欣賞了「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科技”化繁為簡”,把現金交易這種過度複雜的行為,簡化為一連串嗶嗶嗶,多麼的流暢優雅啊,購物完成後再將一切匯入app分析自己的消費行為。在不同商城註冊的個資也獲得妥善利用,可以不漏接幾倍的現金回饋和折扣訊息,我也(被迫)同意接收合作夥伴相關的商品資訊,相信企業會保護好個資,以利廣告精準投放。

同樣的事情每天都要重複好幾次。從去年開始我明顯感覺到買東西變得好困難,我雖然很愛看科技的內容,但有時候都覺得文本使人過於靜態、懷念類比時代,在某些層面刻意抗拒變化,變成科技術語定義的late adopter。其實直到今年初我才正式開通載具,花了一個下午去看《袋鼠金融》和理財媒體的介紹,才終於知道載具到底是什麼。這時候也才感受到所謂被科技拋下的感受,覺得整個支付體系真的滿混亂的。連我們這種相對年輕的人都要花許多心思適應,非數位原生代情何以堪? 難怪時不時就會看到阿伯阿嬤跟收銀員抱怨:「為什麼一定要app才能積點? 到底要按哪裡呢? 怎麼那麼難用啊?」 收銀員就一臉厭世。心裡默默發誓,一定要終身學習!

加上去年出國玩,幾乎全程都用信用卡付錢,在機場換的外幣差點浪費用不完,對於目前電子支付背後的整個產業鏈就更好奇了。以前經濟學學過貨幣政策、貨幣的價值這種理論,另外我認知中貨幣是政府發行的一種交易媒介,沒想到生活周圍出現越來越多神奇的私有「貨幣」,從加密貨幣,到Line Point這些企業體自行發行的貨幣,很明顯貨幣的形式已經產生變化。

另一方面,我在台北金融街上班,連號稱台灣華爾街的路段實體銀行都裁撤掉了,原本銀行租用的空間很大,現在辦公大樓一樓空蕩蕩,數位銀行取代實體分行已經不可避免,人去樓空散發一種孤寂感。幾年前還習慣拿存摺去銀行刷,現在每天想到隨時可以mobile banking,甚至mobile investing,看看薪資是否入帳了,才可以轉一部份去定期定額買ETF,思索是否要加碼0050或0056? 還是來買美國REIT? 投資真的滿好玩又深奧呢,難怪暢銷書都是理財書。

去年旅遊回國後,照往常每周都要檢查一下當週的財務支出,赫然發現兩筆合計約三萬的支出,交易備註只顯示一串數字。左思右想沒印象,決定還是致電洽詢,服務人員跟我說轉帳對象是m-i-d-j-o-u-r-n-e-y,我拼寫後嚇到,midjourney,不就還好我有追蹤AI新聞,瞬間起雞皮疙瘩,生平第一次被盜刷了! 趕緊研究一下申報流程,銀行追蹤一個月以後確定盜刷,把錢退回來。我沒有在編故事哦~

今年開始政府和金融機構鋪天蓋地宣傳反詐騙,捷運上全部都是反詐騙的宣導,廣告文宣也充滿各種警示,那些在東南亞詐騙的台灣人實在太丟臉了。就連我加入的一個小水果餐車老闆的Line群組,每周都有詐騙機器人加入,就能深刻感受到整個金融支付體系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了。還有,Whoscall真的是台灣新創之光啊!

(3)支付產業鏈的真相
有時候讀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釐清一些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這一本《AI時代的現金戰爭》出版於2022年,英文名稱比較能傳達書的主旨(Cloudmoney: Cash, Cards, Crypto and the War for our Wallets),本書深入探討今天整個金融體系如何運作。先說結論,雖然自己對金融不陌生,這本書依然讓我學到很多新知識,它把零散的金融概念整合在「支付」這個主題上,讓讀者了解整個支付產業鏈的幕後祕辛。金融業是資本主義的成果,它的本質就是「移動資金,抽取手續費,使資本有效率的流通」,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但人類社會很複雜,所以一個簡單的動作就會產生各種變形,中間機構想辦法從中收取更高比例的”租金”(經濟學用語叫rent),害金融消費者付出高昂的成本才能完全一個簡單的支付行為。

原始人類最初的支付是以物易物,後來隨著文明進步,商業行為日趨複雜,就產生了貨幣,用鈔票和貨幣承載價值,隨著科技進展,人們漸漸改用信用卡,現在又變成用行動支付。不管是科技公司或金融機構,他們都希望扮演資金移動的中介機構,中介機構的存在就是建立一個讓陌生人可以互相信任的框架,讓彼此的資金順暢的移轉,金融機構也已經成為社會運作的基礎建設。這個產產業有很誘人的利潤,根據尼爾森統計,三間信用卡公司Visa、Mastercard、UnionPay就佔據全球購物交易量的39%、24%、34%,難以想像全世界的購物金流都要經過少數幾間公司的作業系統,但這種高度集中的支付體系正是當今的事實,所以如果其中一間資安系統有漏洞,可能就會導致數億百筆交易遭受影響,嚴重的話也可能使全球陷入停擺。

2015年開始,Visa公開宣稱要讓世界在2020年以前逐步淘汰現金交易,相信你也有看過廣告,表示現金是一種病毒和細菌的傳染媒介,儘管研究指出日常用品可能比現金還髒,但這個公關宣傳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PR案例研究,適逢Covid-19推波助瀾,它成功讓幾乎全世界的人都相信了現金是一種過時且骯髒的歷史遺留物,進入數位時代理應全面淘汰。它也宣揚現金會導致犯罪行為,例如難以追蹤洗錢的金流等。

(4)現金的不可取代性
這正是本書作者試圖破解的迷思! 本書作者布萊特.史考特以前在倫敦金融城工作過,對於金融體系有第一手的見解,他是金融業的另類人類學家/記者/作家,用白話方式向讀者解釋隱藏於金融體系背後不欲人知的真相。史考特目前是英國金融創新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這是一間研究金融議題的智庫。他這本書的論點讓人耳目一新,因為他反其道而行,他提倡在益發數位化的時代,更應該努力保留現金這種古老的交易方式,因為現金的存在對於窮人來說很重要,現金是開發中國家和貧窮人口賴以維生的金融工具,若將其廢除,反而會讓他們被排除於金融體系之外,造成更嚴重的資源不均。

史考特的論證非常扎實,他引用了學術研究和多方來源,論述現金的好處。他打了一個比喻,雖然現在已經有高鐵和汽車,你應該不會希望腳踏車徹底消失吧? 腳踏車對很多人來說是最方便的出行工具,對於全球暖化也有好處,只因為汽車的速度最快,就廢止腳踏車,似乎有違比例原則。史考特想要證明一件事,就是將現金妖魔化是大型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有意為之,因為當現金消失了,所有人就都要轉而依靠中介機構,這些企業體就能強化對於經濟體系的掌控。在極權國家,政府也在背後扮演推手,因為這樣就可以更容易掌控人民的一舉一動。試想一下,當一間銀行掌握了你每一分錢的動態,就有機會任意的限制一個人的所有行為,例如對中小企業中止借貸,放任其破產,只要它評估這樣可以利潤最大化。

(5)行動比語言更響亮
本書後半段也有介紹加密貨幣,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機制,它帶動了2010年代至今的另一波”貨幣戰爭”,各國中央銀行也開始研擬央行數位貨幣的可行性,這些很前緣的趨勢都可以在書中讀到。作者對未來持謹慎的態度,他提醒區塊鏈雖然理論上有顛覆的潛能,但他看到的是既有的金融體系正在積極將這項技術納入旗下,國際級的金融機構希望用這項技術進一步擴充版圖,因此換湯不換藥,金融體系有可能終究仍為少數的公司或機構所掌控。正因如此,現金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他希望讀者能夠理解現金的地位,並呼籲政府當局保護好現金的存在,才能讓人民享受更全面的金融服務。

若你想讀比較技術性的分析,可參考〈In defence of cash: a review of Brett Scott's 'Cloudmoney'〉一文,評論者是一間英國的智庫Autonomy Institute,專門研究經濟政策,希望透過報告和諮詢打造更理想的社會,讓世界離烏托邦更進一點。

想藉此留個關於”閱讀”的註記~我以前超愛讀這種智庫出具的研究報告,甚至一度想以此為職涯,透過各種research來推動社會進步之類的,年輕人天真浪漫的想像。研究所時大量閱讀這一類research paper and report,對這種類型的閱讀也有一番心得值得分享,跟平常書籍的閱讀不太一樣。撰寫本文讓我回憶起一些年輕時的理想,真的很可愛又很傻哈哈,難怪老人都會嘲笑年輕人不懂事。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Now I totally agree.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順暢表達,溝通無畏/溝通升級攻略有聲書、線上課程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趨勢管理書展
  • 台灣飲食展
  • 中秋童書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