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
明後七子之首:傲狂墨客李攀龍:倡導復古與求真、主盟文壇二十餘年,風雅長留白雪樓

明後七子之首:傲狂墨客李攀龍:倡導復古與求真、主盟文壇二十餘年,風雅長留白雪樓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來到人間,是為了替黯淡的夜空增添一道耀眼的光芒
離開世界,是為了向貧瘠的大地遺留一卷風雅的華章

為官者,公正無私,依法守紀;
為文化傳承者,鏟削巧利,滌濯滓垢;
他內心簡明疏曠,清澈坦蕩,品格堪為士林之典範
──滄溟先生李攀龍

  ▎不與時俗同流合汙
  諸郎難得意,非是敢沉冥。
  拙宦無同病,清時有獨醒。
  千家寒雨白,雙闕曉煙青。
  又值高樓雁,寥寥不可聽。

  嘉靖年間,歪風邪氣盛行,皇帝胡亂發威,大臣們脅肩諂笑,士大夫階層的正直之士性命難保,名和利都掌握在權臣手中,官員的升降沉浮全由皇帝的喜怒來定……

  李攀龍知道自己是不合時宜的人,難以擺脫這種腐朽的政治圈子、官場因循的作風、複雜的人事關係。他只能以詩歌創作來抒發個人的心志。他如雲天之間穿行的白鶴,將情懷寄託於山光水色。但他也不願當一隻縹緲孤鴻,有時,他也結交一些情投意合的上司,但更多的是與志同道合者以詩文相友善。

  ▎結社唱和調相同
  萬里銀河接御溝,千門夜色映南樓。
  城頭客醉燕山月,笛裡寒生薊北秋。
  胡地帛書鴻雁動,漢宮紈扇婕妤愁。
  西風明日吹雙鬢,且逐飛蓬賦遠遊。

  趁公務清閒,李攀龍創作了大量詩歌,並在同僚詩社和同鄉詩會的唱和酬答中,漸漸有了不小的知名度。在此期間,結識了志同道合的終生好友王世貞。

  嘉靖二十七年中秋佳節,聞名遐邇的老詩人謝榛第一次赴京,其間與李攀龍、王世貞等詩人相識。他們聚集在一起飲酒賦詩、探索詩歌創作的未來。四年後,當謝榛再次來到京城後,李攀龍、王世貞與徐中行、梁有譽、宗臣、吳國倫等人邀請謝榛,結為詩社,一共七人,人稱「七才子」。

  ▎辭官歸隱白雪樓
  伏枕空林積雨開,旋因起色一登臺。
  大清河抱孤城轉,長白山邀返照回。
  無那嵇生成懶慢,可知陶令賦歸來。
  何人定解浮雲意,片影飄搖落酒杯。

  陜西巡撫殷學聽聞李攀龍有極高的文名,竟以居高臨下的架勢,向李攀龍下了個文書命令其執筆。李攀龍頓感受辱,便寫了一篇〈乞歸公移〉並要求告病還鄉。明嘉靖三十七年夏秋之交,未等吏部批准,四十五歲的李攀龍就拂袖而去,回到了濟南。

  嘉靖三十八年,在王世貞的建議下,李攀龍用積蓄興建「白雪樓」。從此,李攀龍隱居高臥,不再與名利場中的官員、富商來往,對志趣不合者,更是閉門不見,只與情投意合的文朋詩友聽琴賦詩。

  【一斷朱弦空日月,長留白雪照乾坤】
  隆慶四年八月十九日,李攀龍走了……
  不再去憶那段春來歸夢的過往;不再去看那幅蒼龍半掛的滄桑;
  不再去聽那支琵琶一曲的感傷;不再去想那封春盡鴻書的惆悵。

  李攀龍去後,有各種褒貶不一的評價,
  可在這喧囂的塵世,誰人不被評說?
  即使是皇帝和權貴又如何,何況是一傲狂的墨客。

本書特色

  李攀龍曾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後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本書從李攀龍出生、成長、創作一直寫到入仕、辭官、建白雪樓、復出、去世,將其人生起伏、詩文創作、時代風雲以及白雪樓巧妙連接。李攀龍一生創作詩歌一千四百餘首,尤以七律成就最高,其詩歌具有宏麗響亮、雄渾壯美的風格,堪稱明代詩歌之明珠。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忠


  字明謙。曾任記者、編輯,出版個人詩文集《在夜的曠野上》、《二重奏:羽毛一樣輕舞》、《漂泊的鋼琴》、《青苔上的月光》、《徐志摩與濟南》、《四重奏:濟南的迴響》,散文集《走讀濟南》、《徐志摩:詩意之城安詩魂》等。
 

目錄

第一章 玉蘭花開白雪樓
第二章 攀龍降生廣會橋
第三章 結社唱和調相同
第四章 辭官歸隱白雪樓
第五章 千峰寒色天井寺
第六章 山泉林湖頌濟南
第七章 百花洲上白雪樓
第八章 我今為客渡江來
第九章 長留白雪照乾坤
第十章 詩人身後葬何處
附錄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73819
  • 規格:平裝 / 236頁 / 14.8 x 21 x 1.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二章 攀龍降生廣會橋
 
此時,我正站在廣會橋上等那個叫李攀龍的明朝詩人。
 
一簾天青色的煙雨之後,鮮嫩了鵝黃的柳絲。
 
一溪清澈的泉水,從橋下徜徉而過;被雨水洗過的天空,顯得特別乾淨。白雲從搖曳多姿的水草上飄過,也飄過水底銀色的沙粒和幾尾紅色的錦鯉。
 
一個秀髮隨風飄揚、著一襲白色長裙的女孩子,輕執一把粉色的油紙傘,從我的凝眸中悄然穿過。
 
廣會橋也叫大板橋,是一座清朝同治年間重修的單孔、一跨六公尺的石拱橋。橋寬丈許,長約兩丈。大青石鋪就的橋面微微有些隆起,橋上有石刻的欄杆望柱。廣會橋古樸莊重、造型別致、厚重優美,就像橫臥在潺潺流水之上的一首水鄉小詩。
 
從廣會橋往南數百公尺,就是天下第一泉:趵突泉。
 
趵突泉、杜康泉、登州泉等眾泉水均從廣會橋下流過,再經東邊的夾河橋,逶迤向北,匯入護城河,再從濼源橋一直北去。
 
明末清初,這裡曾是一片沼澤地,間有養魚種藕的池塘,有寥寥可數的三兩間茅舍。後來,藕池被逐漸廢棄,填成平地,陸續出現了民居和店鋪,有了倒掛的垂柳,也有了泉水匯成的河流,形成了大板橋、小板橋、柴家巷、郝家巷、冉家巷、西券門巷、曹家巷等幾條街巷。臨河人家都有幾塊探到河水裡的青石板,人們在青石板上淘米、洗衣、刷鍋,也有光著屁股的孩子在河裡玩水打鬧。因為河水是由地下湧出來的泉水匯成,冬天的水面雲蒸霧繞,宛若仙境。
 
著名美食家、散文家唐魯孫在他的〈濟南的泉水和魚〉一文中,記述了舊時大板橋所在的剪子巷一帶獨特的風貌:
 
濟南城內地下溝渠密布,潛流縱橫,隨手自地上掀起一塊石板,泉水便源源湧出,伸手就能撈到又肥又大的青草魚。
 
城南有條叫「剪子胡同」的路,不論天旱天雨,這條街總是積水盈寸,路人都得自兩旁騎樓下繞道而行。當年張宗昌為山東督辦時,曾命人在剪子胡同加鋪一層三寸厚的石板,怪的是三寸的石板鋪上了,水卻依然漫出一寸多。這石板下的泉水,夏季涼透心扉,可冰水果;冬季蒸氣迷濛,有如溫泉。掀開石板,水中密密長滿綠如青苔的長水草,成群的青草魚悠游其間……
 
站在廣會橋上,我不由得想起了西元前六九四年的春天,想起了在廣會橋相會的兩位國君:魯桓公與齊襄公。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 (電子書)》我多麼強烈地想要進到那座城,想去那裡見真正的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投資理財書展
  • 年末電影展
  • 皇冠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