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為第二冊【布農族民俗動物神話與傳說故事繪本】寫推薦序,我不僅樂意,也有地緣與歷史研究上要說點話的義務。第一冊《洪水神話》中,大蛇橫阻濁水溪造成洪水而迫使布農族逃往山頂,據說發生於族人由原居地Lamungan遷徙另地的時代。Lamungan一般認為是南投「濫仔」,現在叫「名間」鄉的地方,國道3號位於該鄉番仔寮的南投休息站,從高速公路可看到一明顯寫著LAMUNGAN的巨型看板。
Lamungan以前是巒社群布農人活動區域,他們很早就接觸外來民族與器物,荷蘭文獻紀錄中的Tackiassan、Tackaguat與Tannapima等社,以及華人圮哥(Kiko)來這一地帶伐木,歷史很精彩。我老家彰化二水鼻仔頭離Lamungan非常近,附近小山有聞名的台灣獼猴生態教育館。我不知道這些猴子與本書主角、好吃懶作的小孩胡洞(Hutung)有多少關係?胡洞偷懶貪吃沒煮熟的芋頭,致使喉嚨癢到抓狂亂跳,工作用的鋤頭木柄插入屁股變成尾巴,他因此躲入森林而成為猴子的祖先。後代猴孫會不會蹦蹦跳跳再回到這裡來?神話與傳說,不止讓人再回味祖先如何解釋自然界因果關係以及藉此施行道德教育,其實也在傳遞著我們可以繼續擁有赤子之心的想像力,去看過去、現代與想像未來。
所以,我認為這本繪本與有聲書不只適合當原住民母語教材採用,及其他族群中、小學生閱讀之用,大人也可單獨看,老少咸宜,說不定可看出臺灣歷史的好玩。就有學者說臺灣地名猴洞、猴硐和羅東等,就是來自與原住民語胡洞(Hutung或Rutung)有關的發音,先不管是否為正確答案,有趣吧。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總序
曾經聽過這樣的一段話,用來形容現代台灣原住民語言的困境及因應之道:所說的話就像是微風,說出去之後就「音消雲散」;所寫的字,像是人們所踏過的腳印,可以讓後人緬懷學習。
現今台灣原住民語言所面臨的窘境,就是「文字化」的工作無法趕上語言日漸消失的速度;從前語言學家所建置採集的語料,也一直冰封在資料庫裡面,即便是拿出來參考,也像是台灣原住民語言最早被文字化,原住於現今台南平原的西拉雅族(Siraya)被稱為「新港文」的語料,因年代久遠而無法完全的暸解當時語言的全貌。因此如何將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字化之後,和音檔做連結,再加上現今共通語言的文字和音檔結合,應該是現今台灣原住民語言欲傳承最重要工作之一吧!
感謝晨星出版公司的遠見和努力,在最重要的階段做出最重要的決定,在傳承台灣原住民語言的工作上,持續的貢獻心力及創意,讓富有最多元生命智慧的台灣——南島語言的原鄉,持續因擁有多元語言的生命力而顯得光彩耀眼,成為名符其實的寶島台灣。
也要在此紀念已故的田哲益老師,因為他的努力及堅持,讓布農族族人對祖先們過往的生活智慧,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對自己的身分認同更為明確。當然,也很遺憾的是,這本繪本是我本人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將故田哲益老師所撰寫布農族傳說故事轉譯成布農族巒群語,並負責朗讀之任務。而能夠將他這一生最後的著作,轉化成富有布農族生命力的語言,也是我對他這一生為布農族文化的努力最誠摯的敬意!
全正文(Lian Suql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