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版序
本書講述了近一百五十年來到訪日本的外國觀光客如何看待日本,他們被日本的哪些部分吸引?日本政府又透過哪些政策來招攬外國遊客?同時也探討了日本人想向外國人展現的面向。
第一章到第七章按照時代順序討論了這些議題,在最後的第八章則述及二○一三年左右起外國遊客人數暴增的現象,並點出了一些問題的癥結及建議。
筆者撰寫第八章時,還是新冠肺炎開始蔓延全球的一年半前,也就是二○一八年夏天。當時造訪日本的外國旅客仍持續增加,日本政府還打出了在十多年內讓旅客人數倍增的目標,當時多數人都認為至少在那幾年內,外國旅客的人數必然有增無減。
不過第八章中有這麼一段話:
「即便日本政府大力推動觀光立國、今後訪日外國旅客確實持續增加,肯定仍會有某些時期、某些業界或某些地區面臨旅客減少的情況。只要是以訪日外國旅客為對象的商業行為,就絕對不能忽視這一點,雖然無須戰戰兢兢,但也不能忘了危機的預防及應變。」
沒人料想得到,訪日外國旅客減少的浪潮竟然來得這麼突然,而且規模這麼大。若以本書所探討的一百五十年歷史來看,上一次發生如此嚴峻的狀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也就是大約七十五年前。
以下就讓我們大致爬梳近年新冠肺炎的流行對日本觀光產業造成的衝擊。
二○一九年十二月,中國的武漢市出現了原因不明的病毒性肺炎病例,而且開始向外蔓延。儘管日本的新聞媒體以頗大的篇幅報導了這則消息,但是在這個時期,絕大部分的日本人都還抱著隔岸觀火的心態。
中國政府為了阻止病毒繼續擴散而實施緊急措施,決定自中國春節假期(二○二○年一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後來延長到二月二日)的一月二十七日起,禁止包括出境旅遊在內的所有團體旅遊,中國觀光團隨即不再到訪,對日本的影響很快就顯現了出來。
在春節假期的前半段,高級精品店櫛比鱗次的銀座中央通一如往年吸引了大批中國遊客,大型遊覽車絡繹不絕地前來,停駐在精品店門前,一批又一批中國遊客則拉著裝滿戰利品的大行李箱上車,然而到了假期後半段,這樣的景象卻已不復見。一般來說,春節假期後半段的中國遊客確實會比前半段少一點,但這次減少的幅度實在非常驚人。現在回想起來,這幅景象堪稱為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這起歷史事件揭開了序幕。
此後,訪日外國遊客人數可說一落千丈,遲遲未有起色。日本政府原本提出二○二○年要達到四千萬人的目標,實際上,二○一八年便已經達到三千一百一十九萬人(較前一年成長了百分之八.七),但二○一九年成長率下滑,僅增加了百分之二.二,只有三千一百八十八萬人。如此一來,二○二○年要達到目標就變得非常困難。
二○二○年以降,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導致訪日外國旅客在該年四月趨近於零(相比前一年下降了百分之九十九.九,僅有兩千九百一十七人)。
根據每年的訪日外國旅客人數統計,二○二○年為四百一十二萬人(四月至十二月僅有十七萬六千人),二○二一年為二十四萬六千人,二○二二年為三百八十三萬人──這些數字甚至未能達到日本政府在疫情前設定的目標數字的百分之一。
日本國內旅客的人數當時也大幅減少。以總住宿人次來看,二○二○年四月相較於去年同月下降了百分之七十九,二○二一年之前,每個月相較於二○一九年同月大多都是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負成長。
過去京都等地常有大批外國旅客造訪(以中國人為大宗),後來卻變得冷冷清清,與之前的熱鬧氣氛可說有著天壤之別。日本各地的餐飲業者紛紛倒閉,許多飯店甚至打出不到半價的促銷,儘管如此,卻仍舊面臨大量空房,乏人問津。
到了二○二三年四月,距離新冠疫情爆發已過了三年多,日本政府宣布取消要求入境旅客提供相關檢測文件的規定,等同宣告終止邊境防疫政策。二○二三年的黃金週(指四月底至五月初的連假旅遊旺季),許多景點的遊客人數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歷經三年的疫情,日本飯店業和餐飲業流失了大量人力,而這些人力資源無法回流,儼然導致了新的問題。在二○一九年之前,赴日遊客最多的依序是中國、韓國、臺灣和香港,但如今來自中國的遊客仍然非常少。如果有一天中國的遊客人數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那麼日本飯店業和餐飲業將因為嚴重人手不足而陷入混亂,這一點相當令人擔憂。
由此可知,觀光業在新冠疫情前後所處的狀況截然不同。然而本書早在疫情爆發前就已預見未來可能會面臨外國旅客減少的現象,換句話說,筆者在書中想要傳達的訊息並未因疫情而改變。
從「站在歷史的視角俯瞰問題」及「理解自己的魅力所在並不容易」這兩個角度來看,本書中的論點今後應該更形重要。
本書的文案使用了「誤解」及「重新發現」這兩個詞,背後的涵義正是「日本人很難理解日本的魅力所在」。日本人在許多地方都誤解了日本真正的魅力,以為外國人會喜歡的,實際上在外國人眼裡往往不是那麼回事──日本人總是必須透過外國人的眼睛才能察覺日本真正的魅力所在。
就好比臺灣人心中所認定的臺灣魅力與日本人所感受到的臺灣魅力,兩者之間必定有著若干差異。
說穿了,就是人往往看不見自己的優點。這雖然不是什麼高深的道理,卻可以在許多事情上獲得印證。
回到歷史視角這一點上,當我們以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為單位俯瞰歷史時,必定會看見一些漣漪,偶爾也會出現大風大浪,但如果能夠理解歷史,站在歷史的視角審視現在及未來,就會明白凡事不可能都盡如人意。然而只要做好心理準備,當真遇到逆境的時候,便比較容易思考對策,不會一天到晚因為眼前的大小事而忽喜忽憂,能以更冷靜的態度審慎觀察及行動。
前言
往年不論在哪個日本觀光區都能看見大批外國觀光客,漫步在熱門景點時,回過神來,往往會發現周圍的人說的不是中文就是韓文,全是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旅客。東北大地震隔年的二○一二年,造訪日本的外國遊客約有八百三十六萬人,五年後則暴增三.五倍,達到近三千萬人。
日本政府打出了觀光立國的口號,全力招攬外國觀光客,企圖以此作為經濟政策的頂梁柱,但是很多日本人心中對以下兩點卻依稀抱持著困惑與疑慮:
.外國觀光客真的會持續增加嗎?
.放眼國際,日本真的是個值得觀光的國家嗎?
實際上觀光客當然不可能永無止境地增加,人數必定時增時減,有些年度會攀升,有些年度則勢必會減少,本書將會說明這一點已經從歷史獲得印證。
至於日本值不值得觀光?其實日本人從幕府末年至今約一百五十年間,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亦即:「外國觀光客來到日本到底想看什麼?究竟應該讓他們看見什麼?」而這個問題的本質就是:「日本的魅力到底在哪裡?有什麼優點是日本這個國家所獨有?」
自己的魅力自己往往最難體會,當然,太過自以為是而導致誤會的例子也不在少數。有些日本人會貼心地詢問外國觀光客喜歡什麼,但也有不少人會自作聰明地認定「這就是外國人要的」。許多日本人心裡所想的並不是如何滿足觀光客,而是自顧自地想著要讓外國人看見什麼、要炫耀什麼,或是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賺更多錢。
最近常有人把「款待的精神」掛在嘴上,並將這樣的精神視為日本的魅力,卻也讓另一些人摸不著頭緒。這句話最初是在申辦二○二○年東京奧運的宣傳演講上提出,並被解釋為「日本人所獨有、不求金錢回報的貼心款待」,一時蔚為話題。
不少當初聽了這段演講的日本人對這樣的說法感到納悶,「不求金錢回報」是什麼意思?難道要我們免費提供各種服務嗎?要是讓外國人產生這樣的誤解,那可就傷腦筋了。
然而回顧過去一百五十年的歷史,日本人對外國觀光客一直提供著表面上不期待金錢回報的服務與款待,說得更明白一點,日本人靠著服務外國觀光客換來了遠超過金錢的利益。至於是什麼樣的利益,則會隨著時代而改變。舉個例子來說,在明治時代前期,日本人很快學會了西歐文明國家接待訪客的作風,並藉由這樣的款待展現了堅定的國家意志,表示「日本不會成為歐美諸國的從屬國」。
外國觀光客想看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因人而異,有些會隨著時代變遷,有些則否。部分外國觀光客會站在西洋的立場,擅自在心中建構一套想像中的東洋文化,當發現現實與想像出現落差時,便可能大失所望;還有一些人則是對西洋近代文明抱持批判的立場,因而對於文明未開的古老日本文化懷抱著憧憬。
由此可知,從以前到現在,「日本人想讓外國人看見的事物」與「外國人想看的事物」一直有著或大或小的落差。
近來也有部分外國遊客開始主張「想要體驗『並非款待』的、日常的日本文化及生活」。他們想看的不是盛裝打扮的日本人,而是穿著休閒服的日本人;想吃的不是壽司或天婦羅,而是家常菜或只有饕客才知道的B級美食。
這表示即使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也隱含著日本特有的魅力,例如東京澀谷站前的全向交叉路口就讓外國人感到相當驚奇,他們不敢相信來自四面八方那麼多的行人,居然能夠在如此混雜的狀況下各自順利過馬路,如今在日本人眼裡,這個路口也成為了著名的觀光景點。過去我們絕對想不到這樣的路口可以變成景點,是靠著外國人口耳相傳才「發現」了這項日本的魅力,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本書在回顧歷史的過程中將會一一介紹。
藉由俯瞰歷史,必定有助於推測訪日外國人今後的動向,並挖掘出日本真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