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
【生死愛欲 I & II套書】(二冊)

【生死愛欲 I & II套書】(二冊)

Existential Questions: Life, Death, Love and Desire

  • 定價:900
  • 優惠價:7630
  • 優惠期限:2025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套書組合:《生死愛欲I(2023年增訂版)》+《生死愛欲II》

  談論死亡問題,說的其實是生命問題;
  談論愛欲問題,說的也是人生的掙扎與意義。

  關於生命的問題,關鍵在於人對生命的焦慮(anxiety),而正是這種對生命的焦慮,令我們面對生死愛欲的問題時,更渴望得到答案。換言之,人生的意義無法脫離愛欲與死亡。

  我們可以不讀孔子或柏拉圖,不研究康德或朱熹,不需要知道海德格,不用關心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但是生死愛欲的問題,每個人無論喜歡與否,都必須要面對,因為,我們早已身在其中。

  這些問題,或多或少總會令我們產生疑惑。這些問題,是「實存問題」(existential problem),而不僅是「理論問題」(theoretical problem)。不過,這個「實存問題」卻需要以哲學的思路來處理,同時需要放在相關的文化和歷史脈絡來加以理解。

  《生死愛欲》探討的,就是人生存在的種種課題,
  但真正的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人的處境問題。

  《生死愛欲》I、II兩冊的內容分別是:
  【第 I 冊】分為〈希臘神話與哲學〉、〈基督宗教〉兩部分。

  古希臘及基督宗教傳統關於生死愛欲的看法,對整個人類歷史文化的長河影響深遠。
  在希臘哲學中,最初是透過神話來理解人類的能力,從如何創天造地,到以不同的神祇表達不同的力量,例如太陽神或死神等等。西方傳統中的「欲愛」(eros)與「德愛」(philia)等概念,也有相關的神話傳說,而這些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沒有的。

  基督宗教包含天主教、新教,以及東正教等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宗教。米開朗基羅的一幅名畫,就是神如何創世,創造出人類,而人透過耶穌基督的話語,得知了亞當犯罪,從而打破了上帝與自己之間的隔閡,因此耶穌基督要為世人的罪負責,在地上受苦,為人類釘上十字架,後來再復活,重新拯救人。這種想法影響著所有西方人的心態。

  希臘人帶給西方文明理性,是要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而不是透過神的力量來改變的,雖然基督宗教開創了很多新的內容,但這兩者之間似乎潛存了很多衝突。

  【第 II 冊】包括〈中國傳統〉、〈近代到現代西方〉兩部分。
  在西方世界中,「愛」可以分為四者:欲愛(eros)、德愛(philia)、神愛(agape),以及浪漫愛(romantic love)。西方世界關於愛的哲學很多,然而中國哲學以理論的方式來講男女之情,卻是極少的,但中國文化中,卻有很多關於情的文學。情,在中國,似乎是屬於文學的。

  作者從一幅中國春宮畫開始談中國的「愛」與「情/欲」。在這幅春宫畫裡,男女在性交過程中,有個小孩在他們旁邊吃東西、玩耍,而且這小孩可能是他們的子女:「這幅畫應該是出現在晚明,而這幅畫的內容,橫顧世界各地的情色藝術,從沒看過男女性交場景中,會出現小孩在玩耍。即使是布雪(Francois Boucher)這位著名的法國畫家,透過神話來表現性愛,在《海克力斯和歐斐爾》(Hercules and Omfala, 1735)畫中出現了小孩,但這兩個小孩與成人之間並無血親關係,他們是邱比特(cupid)小愛神。日本的畫家勝川春章,大概在中國清初的時候,畫了十分多的的春畫,但也絕無小孩在旁的性交畫面。」

  作者認為,中國文化強調感性心理與自然生命,其中一種文化特徵,便是李澤厚所為的「樂感文化」,而不像西方那樣的罪感文化。或許正因為這個基本的不同,中國與西方世界對於生、死,以及對於情、性、欲,就有著很不一樣的看法。

  《生死愛欲》兩冊談論的領域廣闊,從儒釋道到唐君毅,從柏拉圖到21世紀的網戀,包攬古今東西。不過,只要掌握某些線索,從海德格哲學的一些關鍵詞著手,就不會迷失在宏大論述之中:

  第一個關鍵詞是「生命」。
  第二個關鍵詞是「世界」。
  第三個關鍵詞是「時間」,具體點說,就是「歷史性」(Geschichtlichkeit, historicity)。

  這兩本書沒有告訴讀者「真愛」是什麼,因為它根本無意提供一套關於「愛」的絕對標準,讓大家去遵從。

  這兩本書更重視的是,如何從人的經驗出發,呈現「愛」的可能性——愛的類型是如此豐富多樣,有欲愛、德愛、神愛、浪漫愛,也有中國的「情」。

  人類的愛是自由的,可以是這樣、可以是那樣。愛的歷史,讓我們從獨斷與狹隘的狀態之中解放出來。

  愛,是回答人類生命意義的關鍵,
  愛欲,是追尋不朽的欲求,
  而博愛也是藉著上帝的愛來回答人類生命意義的問題。
  這些,都是解答生命與死亡問題的一些方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燦輝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及研究院畢業,德國佛萊堡大學哲學博士。研究興趣包括現象學(特別是胡塞爾和海德格哲學)、愛情哲學、死亡哲學、烏托邦思想、幸福論、大學與通識教育理論等。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及教授、大學通識教育主任、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主任、通識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領袖培育課程主任。2012年退休。

  近著有:《異域》(2017)、《Existential Questions》(2019)、《存在之思》(2019)、《悟死共生》(2019)、《我城存歿》(2021)、《為人之學》(2021)、《山城滄桑》(2023)。

  攝相現象學著作有:proximity and Distance, 2019,《攝、相、現象學》(2019) 、Earthscape. 2013, Kairos: Phenomenology and Photography, 2009。

  業餘興趣:攝相、篆刻。
 
 

目錄

《生死愛欲》I
代序  劉保禧撰
前言
導論  生死愛欲:關於人類的處境的哲學
 
第一部分  希臘神話與哲學
第1章  古希臘傳統下的愛與欲——愛若斯
第2章  柏拉圖《會飲》中的欲愛思想
第3章  古希臘傳統下的死亡——塔勒托斯
第4章  柏拉圖《斐多》中的死亡思想
第5章  亞里士多徳《尼各馬科倫理學》的德愛
第6章  欲望的治療 I——伊壁鳩魯式的方案
第7章  欲望的治療 II——斯多亞學派的方案
 
第二部分 基督宗教
第8章  情欲——基督宗教的回答
第9章  死亡——基督宗教的回答 I:《舊約》
第10章  死亡——基督宗教的回答 II:《新約》
 
《生死愛欲》II
第三部分  中國傳統
第11章  生死愛欲與中國人文傳統
第12章  儒道論死亡,不朽與道教不死之追求
第13章  情為何物與《情史》之情的現象
第14章  唐君毅之情愛哲學
第15章  色欲與房中書
第16章  情欲之衝突:《癡婆子傳》
第17章  浪漫之愛與道德之情
 
第四部分  近代到現代西方
第18章  浪漫愛與激情愛
第19章  愛情為幻象:斯丹達爾與叔本華
第20章  愛欲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徳
第21章  浪漫愛情之延續:傳統愛情思想的轉向
第22章  本己之愛:哲學家的愛情
第23章  愛情終結之悲劇
第24章  情愛現象學與愛情意義
附錄  德愛之現象學
後記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898275
  • 叢書系列:philo-lane哲學與思考
  • 規格:平裝 / 760頁 / 15.5 x 23 x 3.9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後記】「愛欲」已論,「死亡」如何?
 
本書第I、II冊一共二十四章,從希臘神話,基督宗教,中國傳統思想到現代西方理論,篇幅可算不少,但對於「生死愛欲」人生大問題,儘管千言萬語,仍是掛一漏萬。很多課題沒有處理,很多重要哲學思想沒有充分討論,當然是筆者學識不足,不能全面把握,只能儘自己所學所想對這些實存課題提供理解和分析。
 
但是「死亡」在下半部差不多沒有涉及,筆者當然沒有忘記這重要課題,基本上近代哲學對死亡的反思是因為現象學的興起,對傳統「身體,心靈和靈魂」作為人的理解有根本性的顛覆,是以「死亡」和相關的課題,如「不朽」、「死後生命」再不能以傳統思維方式去處理。海德格在《存在與時間》對死亡的現象學分析影響筆者至深,依海徳格,「死亡」(death)不能作為事件分析,死亡不是人的經驗。也不是在人存活(human existence)之外,而是在存活之內。是以「死亡」應作為「死亡中」(dying)人的活動去理解。對死亡之分析就是對人在死亡中的經驗反思。
 
和「死亡中」同樣成為當代最重要,但並沒有充分討論的哲學課題是「年老化」(ageing)。「死亡」從來都是中西哲學傳統所關心的課題,「年老」並不是。因為每一個人對死亡不能避免,年老卻不是。直到上世紀,無數人年老前已逝世。但到現在,人口老化是社會大問題,長壽不再是祝福説話,很多活到高齡才死去。因此之故,「生死愛欲」不能不將「年老」放入人生處境(human condition)作全盤考慮反思。
 
筆者在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班最後一課(2021/22年度下學期)就是「死亡與年老哲學」(Philosophy of Dying and Ageing),十五週每講三小時。是次講座筆錄現由楊徳立博士負責,並與我同撰寫這書《死亡與年老哲學》,補充《生死愛欲》不足之處。現在積極進行中,文稿期待 2023年初完成,年中出版。

是為後記。

——張燦輝2022年8月記於英國聖奧爾本斯。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3
5.0
|
2024/08/28
讀完兩本書後作了一拙作,希望能顯現此兩本書之好。

〈Miscellaneous Knowledge〉

What love are you talking about?
the big three eros, philia, agape
or the romance everyone only knew about

From passion to knighthood, the taboo of morality
we crave the proscription alike our ancestors
unbeknownst to the freedom that has never left

Randt the conspiracy in the ignorance of plurality
the modernity meddled onto your dream
never was him understood (and he Heide)

Love was different, in society of thee
a saint that strata’d the emotion apart
maybe not for a moment existed; have you ever read one?

Confine the world in lust, desire, libido
as in same criterion as the weirdo
give me flowers, cats, and gourmet then I’ll hug you

Always indescribable – a phenomenon of experience
it doesn’t need language
we pray for thee
the incense the food the money
takeittakeittakeit

No one was ever a second
to none, to god, to me
I think that’s what she meant
in French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楓樹林【超現代語譯的歷史奇遇記】電子書展,12/31-2/9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年度百大
  • 書展大獎入圍
  • 開運命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