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愛欲」已論,「死亡」如何?
本書第I、II冊一共二十四章,從希臘神話,基督宗教,中國傳統思想到現代西方理論,篇幅可算不少,但對於「生死愛欲」人生大問題,儘管千言萬語,仍是掛一漏萬。很多課題沒有處理,很多重要哲學思想沒有充分討論,當然是筆者學識不足,不能全面把握,只能儘自己所學所想對這些實存課題提供理解和分析。
但是「死亡」在下半部差不多沒有涉及,筆者當然沒有忘記這重要課題,基本上近代哲學對死亡的反思是因為現象學的興起,對傳統「身體,心靈和靈魂」作為人的理解有根本性的顛覆,是以「死亡」和相關的課題,如「不朽」、「死後生命」再不能以傳統思維方式去處理。海德格在《存在與時間》對死亡的現象學分析影響筆者至深,依海徳格,「死亡」(death)不能作為事件分析,死亡不是人的經驗。也不是在人存活(human existence)之外,而是在存活之內。是以「死亡」應作為「死亡中」(dying)人的活動去理解。對死亡之分析就是對人在死亡中的經驗反思。
和「死亡中」同樣成為當代最重要,但並沒有充分討論的哲學課題是「年老化」(ageing)。「死亡」從來都是中西哲學傳統所關心的課題,「年老」並不是。因為每一個人對死亡不能避免,年老卻不是。直到上世紀,無數人年老前已逝世。但到現在,人口老化是社會大問題,長壽不再是祝福説話,很多活到高齡才死去。因此之故,「生死愛欲」不能不將「年老」放入人生處境(human condition)作全盤考慮反思。
筆者在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班最後一課(2021/22年度下學期)就是「死亡與年老哲學」(Philosophy of Dying and Ageing),十五週每講三小時。是次講座筆錄現由楊徳立博士負責,並與我同撰寫這書《死亡與年老哲學》,補充《生死愛欲》不足之處。現在積極進行中,文稿期待 2023年初完成,年中出版。
是為後記。
——張燦輝2022年8月記於英國聖奧爾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