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榮獲美國商業史學會頒發的2020年「哈格利最佳商業史書籍獎」★
超市裡鮮紅欲滴的草莓、連鎖迴轉壽司店裡的鮭魚……
隨著文明進步,消費者開始傾向「用看的」,評斷食物的品質與美味程度。
日本東京大學商業史學家為你揭示,
食品工業、雜貨店、家電公司及化學公司,如何聯手形塑當代飲食文化。
面對感官世界的「理所當然」
「秀色」是否真的「可餐」?
日本文豪夏目漱石,曾在《草枕》裡這樣形容羊羹:
「我在所有點心裡最愛吃的就是羊羹,其質地光滑細膩,在陽光照射下,顯出半透明的光澤,怎麼看都是件玲瓏可愛的藝術品。」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發現:我們對於美食的判準早已不再取決於味道,而是「看起來」好不好吃。不妨問自己,每次聚餐食物上桌時,會不會有這樣的習慣,總是讓「手機先吃」?
食品的「製造」「行銷」「消費」形態轉變,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為了讓消費者將食物送入口中,
企業與生產者們重新定義了「天然」「健康」「新鮮」的標準。
食物的色彩與長相,漸漸成了決定人們「口味」的關鍵。
身為消費者,你有權利,也有義務,對桌前的食物有多一些認識,
看看食物「從何而來」,想想購物時我們又該「往哪裡去」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文長安|輔大食品科學系暨餐旅管理系兼任講師,前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資深技正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Gene思書齋」版主
好評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D K|YouTube頻道「異色檔案」主持人
招名威|毒理醫學專家
林冠廷|台客劇場導演
陳俊旭|美國自然醫學博士
「商業史學者久野愛的書,揭露了食品業不為人知的祕辛,揭示了企業如何運用商業策略,透過合成色素控制食物的顏色,刺激消費者的感官欲望,進而使人們暴露在可能的健康風險之中。」──DK,YouTube頻道「異色檔案」主持人
「食用原型食物、追求健康安全,一直以來是我們飲食的基本訴求。《秀色可餐?》一書呈現了企業如何透過商業策略,引導消費者的感官知覺,讓加工過的食物看似『天然』『新鮮』,並以數據標準為佐,篩選供給消費者的食物,讓我們重新檢視『眼見』是否『為憑』。」──招名威,毒理醫學專家
「美食的三大條件是『色、香、味』俱全,而100多年來,由於化學工業的蓬勃發展,合成色素、合成香料,大量被應用在加工食品當中,使得現代人更加依賴視覺感官,影響了大眾挑選食物的決策方向。此書鉅細靡遺地解析了人造色素的近代發展史,值得重視,希望能藉此喚醒大眾,對於現代美食的面貌多一份質疑與認識。」──陳俊旭,美國自然醫學博士
「久野愛的著作《秀色可餐?》充滿了豐富的質感與繽紛的特質,我們將會在本書中看見,許多人原以為是「自然」食物的特質,其實是歷史和文化構建出來的。本書強調了感官的歷史在資本主義和現代消費的發展中,扮演了多重要的角色。這是一本充滿原創性、令人著迷又具有啟發性的著作。」──丹尼爾.霍洛維茲(Daniel Horowitz),《更快樂?推動了美國轉型的文化運動史》(Happier? The History of a Cultural Movement That Aspired to Transform America)作者
「本書以食品顏色做為重要範例,利用引人入勝的分析解釋了20世紀的商業策略如何運用人類的感官。《秀色可餐?》推動我們去思考,顏色對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說代表了什麼。」──蘇珊.史特拉瑟(Susan Strasser),《保證滿意:美國大眾市場的形成》(Satisfaction Guaranteed: 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Mass Market)作者
「眼見為憑,對吧?等等,別那麼快就下定論。久野愛在這本極具原創性的著作中,以細膩的方式描述了『感官資本主義』的歷史,讓我們看見美國食品業如何教導消費者,將特定食品的顏色連結到食品的新鮮度、真實性和安全性上。食品銷售商按照商業需求殖民了我們的感知,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自然、健康、美麗和真相的想法。」── 沃倫.貝拉史柯(Warren Belasco),《變革的胃口:反主流文化如何影響食品業》(Appetite for Change: How the Counterculture Took On the Food Industry)作者
「《秀色可餐?》對商業史與感知史做出了重大貢獻,作者調查了各種對如今食品視覺呈現方式產生影響的因素,其中也包括了政府法規。久野愛在本書中對顏色代碼的批判性質問將會使你感到耳目一新。」──大衛.豪斯(David Howes),康克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社會學與人類學教授
「在有關感官行銷與感官品牌的當代討論中,久野的書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歷史切入視角。」──約翰.奎爾區(John Quelch),邁阿密大學商學院(University of Miami Business School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