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造夢者克里斯多夫.諾蘭【全彩精裝版】:拆解燒腦鬼才把潛意識化為現實,打造時間和記憶的迷宮

造夢者克里斯多夫.諾蘭【全彩精裝版】:拆解燒腦鬼才把潛意識化為現實,打造時間和記憶的迷宮

Christopher Nolan : The Iconic Filmmaker and his Work

  • 定價:990
  • 優惠價:79782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內容簡介

從最佳超級英雄電影<黑暗騎士三部曲>,
到燒腦片《全面啟動》、《星際效應》和《天能》,
諾蘭的電影持續挑戰好萊塢暢銷法則,
翻轉觀眾對故事的認知!
收錄最新作品:《奧本海默》(2023年7月全球上映)
諾蘭迷必收:超過150張彩圖,12部作品解析+全彩海報拉頁

黑色科幻 X 非線性敘事 X 壯闊的沉浸式真實
解謎當代最讓人期待與不可捉摸的神作大師

  克里斯多夫.諾蘭是當代電影界最讓人燒腦的導演。無論故事場景是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還是遙遠的外太空,他的電影往往有著超現實的場景,影像、音樂和音效層層疊疊的感官體驗,和令人腦洞大開的非線性敘述。

  本書試圖為讀者打開諾蘭扭曲宇宙的寶盒。資深電影作家伊恩·納桑,以時間軸順序介紹諾蘭邁入電影界二十三年的歷程。他自學拍片,靠著一部邀集親友出錢出力拍攝的短片獲得獨立電影圈青睞,接著在好萊塢最大公司之一獲得創作主導權,成功打造暢銷商業片。

  本書深入解析諾蘭的十二部作品,逐一介紹每部片的故事創作、選角與拍攝過程,以及幕後花絮故事。除了引用報導、票房數據、訪談諾蘭本人,本書也搭配大量的劇照、工作照,讓讀者認識諾蘭這位善於自編自導、「傑出的工程師—藝術家」,獨一無二的創作過程,包括知名神片中狡猾的敘事策略,經典鏡頭、場景與聲音如何設計。

  ●    內在惡人的黑色電影
  從《記憶拼圖》裡倒著走的時間軸、《全面啟動》無法確定夢與真實的區別,到《頂尖對決》裡祕訣外露的魔術,諾蘭有如一位操控潛意識的魔術師,用充滿謎團、末世感的故事,讓觀眾在螢幕前迷失又沉浸其中。

  ●    真實世界中的超現實與科幻故事
  諾蘭身為科幻迷,在拍攝劇情片時也有科幻片的效果氛圍,包括:《全面啟動》、《星際效應》、《敦克爾克大行動》(空戰戲的部分)。另一方面,他電影中的奇幻元素都有科學來歷。《全面啟動》中的夢境入侵,《星際效應》的蟲洞,《天能》的時間逆轉,都是有科學概念的超現實。

  ●    實拍狂魔
  他主張一定要用底片拍片,更偏愛IMAX規格。諾蘭也比較喜歡真實人事物的外景拍攝,即使是大場面也堅持不用電腦後製(上千名的臨時演員、實際炸毀飛機跑車醫院等

  本書作者伊恩·納桑形容,諾蘭是好萊塢的現代普羅米修斯,也是一位有著動人矛盾的電影導演。「偉大的電影應該告訴我們,眼睛所見之外還有更大的世界。我所拍的電影,是對這個想法重大的背書。」諾蘭自己如是說。

本書特色

  1.    諾蘭23年電影生涯 X 12部作品全解析:介紹每部作品的編導過程、設計細節和靈感來源,圖文並茂呈現諾蘭將黑色電影、科幻小說、漫威英雄、和時代劇的元素共冶一爐

  2.    呈現諾蘭在電影界的影響力:諾蘭與好萊塢影業共事,卻能在拍攝中保有完全的自主,以多部創意之作重新定義美國片廠制度和電影產業,讓他同時被影迷和電影公司視為神片製造機。

名人推薦

  本書精確指出諾蘭這位電影導演如何成功,以及他獨特的說故事手法。作者拆解每一部電影的細節,對於如何拍攝提出洞見,這將是電影愛好者的理想讀物。― Cinelinx.com

  本書針對電影界最讓人燒腦的導演,提出了豐富與有見地的解讀。作者帶領我們踏上導演的創作之旅,在精彩的幕後過程、媒體評論、業界角力之中,對諾蘭其人、其作品風格,以及不同作品之間如何在主題上相互關聯,有了翔實的圖像。― The Reel Vision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伊恩·納桑(IAN NATHAN)


  現居英國倫敦,資深影評人與電影文字工作者。曾任全球首席電影雜誌《帝國》主編,出版過九本以上的專書,介紹魏斯.安德森、昆丁.塔倫提諾、吉勒摩.戴托羅、雷利.史考特、彼得.傑克森、提姆.波頓、柯恩兄弟等當代電影大師。目前他仍固定供稿給《帝國》、《泰晤士報》、《獨立報》、《電影筆記》等刊物。個人網站:https://iannathanblog. word-press.com/

譯者簡介

葉中仁


  自由譯者,曾任電視節目製作人、科技公司實驗室研究員,現居台北。
 

目錄

前言
混血兒:早年生涯到《跟蹤》(1998)
鏡中漫遊:《記憶拼圖》(2000)與《針鋒相對》(2002)
恐嚇遊戲:《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
移形換影者:《頂尖對決》(2006)
幹嘛這麼嚴肅?:《黑暗騎士》(2008)
頭昏腦脹:《全面啟動》(2010)
珍重再見:《黑暗騎士:黎明昇起》(2012)
第五向度:《星際效應》(2014)
海灘上:《敦克爾克大行動》(2017)
末世思維:《天能》(2020)、《奧本海默》(2023)
資料出處
致謝、譯註、圖片來源

 
 



  克里斯多夫.諾蘭不講道理。而且他就愛這麼做。在廿三年內的十二部電影,他無視好萊塢的定律,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原創的類型(genre)電影,這些作品還陶醉於自身的複雜,顛覆了電影公司希望吸引最廣大的觀眾的每一條金科玉律。而且吸引觀眾這件事,他也照樣辦到了。電影院的觀眾對諾蘭下一部電影的可能性永遠充滿期待,不管它的題材與手法是什麼。

  諾蘭從不為了票房而哈腰作揖。他相信他的觀眾。觀眾自有辦法應付他安排的史詩般旅程,他相信人們存在著最大公約數。

  換一個說法,諾蘭已經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在電影片廠制度#之內#追尋個人化、獨樹一格(多半很精彩),具有一致性的風格。或者更簡單地說,他從來不妥協。他也從不需要抬高音量,而是用一套平靜、節制,最重要的是,有尊嚴的方式跟好萊塢打交道,與過去歷史上,導演為了爭取藝術表現必須費盡苦心大不相同。然而,有誰會跟他爭論呢?他或許是唯一真正知道他的電影實際發生什麼事的人。

  甚至,任一位作者想要動筆描述這位導演的概況,也都面臨挑戰。他不只是類型難以歸類,連國籍也無法簡單說分明——他一半英國人、一半美國人,其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準確。他的人格養成期,是在英國寄宿學校的古老儀式,和芝加哥家中的自由自在之間來回穿梭。各方面而言,他都是在不同時區間旅行。他跨界於科學家與藝術家,提供觀眾娛樂也有挑釁,在工作中是匹孤狼、也置身一群好搭檔內。他定義了千禧世代的好萊塢,但又同時離群索居。

  跟其他九〇年代崛起、如今聲名卓著的嚴肅派導演相比——像是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戴倫.艾洛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這些可歸類為諾蘭的同儕的視覺系大師們,諾蘭最令人感到神奇費解之處,在於他的票房口碑。

  毫無疑問,《黑暗騎士》三部曲是他至今為止執導生涯最大的成就。這個系列採取了漫畫電影的通俗形式,同時努力添加了莊嚴主題。與好萊塢的浮誇傾向正好相反,諾蘭想要知道,超級英雄和超級壞蛋在真實世界裡會如何出現。他躋身賣座鉅片的世界,卻不曾失去自我身分。反倒是他如此一來,重新定義了整個產業。

  追問諾蘭作品謎語背後的真相,諸如《記憶拼圖》(Memento)最核心的記憶、《全面啟動》(Inception)最終不停轉動的陀螺、《TENET天能》(Tenet)裡確切發生了什麼事,他始終三緘其口。他微笑的方式,如蒙娜麗莎。保住神祕無比重要。他堅持認定,#不知道#答案,這本身含藏了樂趣。我們單純只需信任他的做法。然而,這其中存著有趣的矛盾。就如他的眾多角色一樣,我們被驅策去找出真相。儘管他懇求所有觀眾只需要坐下來觀賞,我們還是迫切想破解他那些迷宮般的故事情節(裡頭確實也常常出現迷宮)。網路上會有熱心的諾蘭學家們(Nolanologists),大量提供解析示意的圖表,讓人理解模糊難懂的哲學和科學的參考資料,甚至是延伸出專題報告     。如果說導演花了多年時間設計劇本,他們也會花同樣的時間來拆解他創造的作品。

  諾蘭是真正屬於數位時代的導演——他的電影有這個時代層疊剝落後的新層次,帶有偏執的衝動和錯綜複雜的陰謀,並讓人急切想要知道更多。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897575
  • 叢書系列:边城
  • 規格:精裝 / 176頁 / 21 x 24 x 2.4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拍蝙蝠俠的基本概念是,永遠要從壞蛋的觀點來呈現他,」他說,「我總是把蝙蝠俠比成在《異形》第一集裡你剛剛瞥見的外星人。他很嚇人、充滿威脅性、而且飄忽不定。你了解他們為什麼會害怕他。」
 
我們第一次見到蝙蝠俠行動,就有個驚人的片段:他在高譚市迷宮般的貨櫃港一個接一個把歹徒撂倒。諾蘭曾帶著《跟蹤》參加香港電影節,被碼頭邊航運貨櫃的景象所震撼,他記住並把它當成動作戲的背景。
 
換到一部恐怖片裡,這些動作畫面則有著感染力。
 
諾蘭願意扛下各方對電影的高度期待,一個吸引他的重要原因是蝙蝠俠讓他「有機會進入一個特殊的電影類型」。不過,他絕不是要拍個更黑暗的電影。事實上正好相反。跳出了他探尋深奧哲理的習慣,諾蘭很高興有機會拍一部他小時候可能會喜歡的電影:對他而言,這是變體的《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或《007:海底城》(The Spy Who Loved Me)。他把韋恩回家比擬成《基度山恩仇記》(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電影開場的呼嘯狂風,借自他所喜愛的《大戰巴墟卡》(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這部1975年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改編自吉卜林小說的傑作,由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和年輕的米高.肯恩主演。
 
實際上,可以說他是在拍他的龐德電影——隱密身分的英雄,帶著適用各個場合的特殊裝備,破解巨奸梟雄的計畫。諾蘭想跟龐德電影一樣「走遍全球」,展現高譚之外的世界,擴展電影公司稍早之前打造的遊樂場。諾蘭是先透過電影認識這位傳奇的虛構情報員,之後才閱讀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的小說,他欣賞康納萊如何貼近這個角色的「自我陶醉」(the selfishness)。這種虛榮感,是貝爾寄託在韋恩這個角色身上的另一個特點。

會員評鑑

4.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6
4.5
|
2023/12/09

這本書把諾蘭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一一列舉並介紹。我是由《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感到興趣,進而想了解導演拍攝的動機和專業影評的介紹。
《黑暗騎士》是美國漫畫英雄人物蝙蝠俠的故事,主要是述說他與罪犯小丑的故事。以前大學畢業業第一次看,只覺得很震撼,除了劇情高潮起伏且帶有煽情的人性掙扎外,令人訝異的是直至最後一幕,蝙蝠俠為了不讓高譚市失去希望,替原正義化身的檢察官背起黑鍋,倉皇的逃走─有種悲劇式英雄的結尾。
不同一般所認知打擊壞人,正義必勝的套路,感覺電影取向是給成人看;至出社會工作再觀賞,覺得感觸很深,超級英雄過於貼近一般人,也有脆弱、掙扎的時刻。
此書,給了部分的解答,諾蘭導演拍攝的影片,不模仿、不昧於商業操作,拍出不斷挑戰現有電影框架的方式,而就商業結果又是那麼成功。
本書內容建議有看過作者電影再閱讀較能進入書中作者所闡述的想法,內容相當不錯。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36個關鍵思維,做長期主義者《最美好的投資(電子書)》孫太從底層翻轉人生,勾勒幸福藍圖的祕訣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