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聰明識讀資訊,養成健康習慣
人在身體健康的時候,難以想像生病時的自己。如果會想到生病了很痛苦、很難受,就不會將身體健康當作「理所當然」的事,然而人類總是「重蹈覆轍」,一旦恢復健康,過一陣子又不太會記得生病時的事。身體難受時會轉念一想,康復後要顧好身體,等到恢復健康又重回以前的生活。
我們每天都在做一連串的選擇,早上出門上班是走路到車站,還是搭公車?假日要去慢跑,還是待在家上網追劇?午餐時間是去有提供許多蔬菜的簡餐店,還是去吃碗拉麵?該不該喝酒呢?該不該抽菸呢?每個選擇不全然會對那個人的健康造成可見的影響,但確實使其一步步接近疾病,或是遠離疾病。患病機率、以及常保健康的機率,其實正在我們不注意時起伏不定。
有時會在電視或雜誌上看到,有些老人家不拘小節、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也能活到一百歲,或是嚴格管控生活,十分在意健康卻早死的人。人生不存在「假如」,我們無法知道若以不同的生活方式過日子會變得怎麼樣。然而,能夠活到一百歲的老人家若能稍微注意飲食,或許會活得更健康長壽,早死的人如果過著不健康的生活,說不定會更短命。
當然,對每個人來說什麼才是最好的方式,通常沒人知道。不過,現已有方法能提高或降低「生病機率」,目前許多醫學研究已查明要因。
無論在社會上多麼成功、多麼富有,生病了就一無所有。即便擁有能隨心花用的錢或自由,也很難活用那些來達到幸福。更何況這些在死了之後也變得毫無意義。也就是說,雖然健康不是人生的目的,但維持健康卻是幸福的基礎。
況且,一旦罹患癌症或腦梗塞,即使再富有,以現今的醫學還是無法全然復元。人類無法將罹患癌症或腦梗塞的機率降到零,但能透過建立新習慣降低風險。希望讀者重新檢視飲食、運動、睡眠、飲酒……、每天在做的「每一個小選擇」,並且逐漸能掌控人生。在了解最新的醫學知識後,衡量幸福與健康之後,決定維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行,要怎樣選擇是那個人的自由。不過,若因為沒有正確的醫學知識而低估風險,十年後生病才悔不當初,會多麼遺憾。擁有正確的醫學知識,人生肯定會變得不同。
有件事要提醒各位:你所聽聞的醫學知識,是否真的能夠相信。
有些人聽到醫師、大學教授、營養師等專家說「○○有益健康」就會相信。可是,電視或報章雜誌、網路流傳的那些資訊,許多都未經實證。實證(evidence)是指從醫學研究獲得的結果(資料、數據)。
即使是權威人士說的話,若不是根據實證就不能相信。就算是諾貝爾獎得主說的話,如果不是根據確切的研究結果,就不值得一聽。
更重要的是,實證也有所謂的準確度,單單有研究論文仍不足採信。
其中有些只是取對自己有利的資料,或是接受企業資助,內容包含偏頗的解釋。
也有些研究方法很隨便,研究對象的人數太少。在主張「具有實證」的健康資訊之中,充斥著許多像這樣以不確切的論文為根據的資訊,必須留意。
本書堅持實證的準確度,只採用以高等研究方法進行,且經過同領域研究者嚴格檢驗(此過程稱為「peer review-同儕審查」)的論文。為了幫助各位改善健康習慣,絕對不能傳達錯誤資訊。「正確的資訊」是本書引以為傲的最大特色。
在專業性高的領域,邀請各領域的權威檢視內容及反饋。<睡眠>是史丹佛大學睡眠醫學中心的河合真醫師;<孕婦飲食建議>是丸之內森女士診所的宋美玄醫師與滋賀醫科大學醫學部的婦產科學講座的笠原真木子醫師;<運動>是東京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的鎌田真光醫師;<菸酒>的「菸」是大阪國際癌症中心的田淵貴大醫師;<過敏及花粉症>是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葛飾醫療中心小兒科的堀向健太醫師;<新冠病毒、感冒、流感>是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國際傳染病中心的石金正裕醫師;<疫苗>是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小兒傳染病科的紙谷聰醫師,以及疫苗宣導團體「COV-Navi」的木下喬弘醫師、關東中央醫院婦產科的稻葉可奈子醫師,在此向各位醫師呈上謝意。
本書盡可能不使用專業術語或艱深的詞彙,只提供讀者所需的結論。至於想了解更詳細資訊的人,可參考各章及各項目最後列出的引用論文。希望各位閱讀本書後,試著將書中的知識導入生活之中,相信十年後各位會覺得當初遇到這本書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