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
小說殺人

小說殺人

  • 定價:299
  • 優惠價:79236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3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作家因出版計畫遭總編無限擱置,決定藉新作展開復仇。
 
  「總編輯被發現死於辦公室內,死狀極不尋常⋯⋯」他筆下的殺局逐步推展,然而,現實世界卻發生了和虛構小說高度相似的命案。
 
  這是離奇的巧合,還是按劇本進行的縝密謀殺?
  循著故事深入,小說的走向愈趨不安:
  作家曾向編輯遞出一份令人毛骨悚然的企劃——
  那是新書的規劃,還是殺人的同謀計畫?
 
本書特色
 
  「這是偽裝成虛構小說的自傳,但多了屍體。」——譚劍
 
  真實的出版圈生態╳玩轉紙書與電子書界線的新型態推理
  是現實生活的離奇巧合,還是以小說為本的殺人劇本?
 
誠摯推薦
 
  文善|推理作家、陳浩基|推理作家、莫理斯|推理作家——(依姓氏筆畫排序)
 
  ★香港推理小說作家譚劍專文推薦——
  〈《小說殺人》和《殺人小說》都沒有告訴你的事〉
  《小說殺人》的故事涉及整條出版產業鍊,作者望日的身分同時橫跨產業光譜的各端點,他先是熱愛閱讀的讀者,後來提筆成為創作者,接著又成為獨立出版社的負責人,並以不同身分持續投入藝文領域。
  在非線性的身分轉換過程中,他也藉由於各端點所累積的豐富經驗,將各段軌跡融入作品中,《小說殺人》因而成為一部,從出版社、編輯、作者、通路、讀者到社會大眾,無論是書籍產業中哪端,都能找到共鳴的犀利小說。
  提示:
  第一,這故事沒有多餘的部分。
  第二,你覺得不自然的部分,都有可能是刻意為之。
  ——節錄自譚劍〈《小說殺人》和《殺人小說》都沒有告訴你的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望日
 
  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工學士、土木工程學哲學碩士。曾任職香港政府一級行政主任。輟筆多年後,仍對寫作念念不忘,為實現以創作為終身職業的夢想,遂毅然丟棄鐵飯碗全職寫作,集中於創作科幻及推理小說。
 
  二○一五年以科幻小說《黑色信封》出道;同年年底創辦「星夜出版」,繼續出版自己的作品外,同時期望與有理想、有潛質的作者攜手發展,並推廣香港作品。其懸疑小說《有冇搞錯!我畀咗成千蚊人情去飲,竟然九道菜全部都係橙》於二○二一年獲香港劇團「劇場空間」改編為讀劇公演。二○二二年重返校園,現正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二○二三年以〈安心出殯〉入圍第二十一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決選(結果待定)。
 
  另著有推理小說合集《偵探冰室》系列(與陳浩基、譚劍等合著)、中短篇科幻小說集《時間旅行社》、奇幻小說《等價交換店》等。最新作品為生存系漫畫《崩塔》(與鄧俊棠合著)及輕小說《崩塔:B-SIDE》。
 
  堅信夢想,勇於走出舒適區,不斷尋求挑戰。
 

推薦序
 
《小說殺人》和《殺人小說》都沒有告訴你的事
香港推理小說作家 譚劍
 
  二○一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我和浩基在香港文學團體水煮魚工作室有一個小型講座「解讀《13・67》」,講座結束後,一個三十多歲的青年怯怯地向我們自我介紹,送上他的科幻小說《黑色信封》給我們看。
 
  那時我並不知道望日有自己的出版社,因為《黑色信封》是由香港一間大型出版社出版,而且這個「覺醒.潛能系列」(我私下叫它作「顏色系列」)似乎是會繼續出版下去。
 
  接下來兩年多,我的人生軌跡轉了好幾圈,期間在報章上看到望日辭去高薪厚職的公務員工作開出版社的新聞。我認識好幾位辭職開出版社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出版自己的書為主,望日的星夜出版主要出版他人的作品,是罕見例子。
 
  再次聽到望日的消息時,已經是二○一八年底。浩基告訴我,他和望日一直保持聯絡,兩人聊到香港有愈來愈多作家寫推理小說,不如由星夜向不同作家邀稿,製作一本香港推理小說合集,在次年香港書展推出,而且,用浩基的高人氣,吸引讀者注意書內香港其他默默耕耘的作家。
 
  截至那時,我出版過的小說不是科幻就是奇幻,完全沒碰過純推理/犯罪小說類型,雖然想寫,但一直找不到發表的空間。我不是沒挑戰過長篇推理,但推理長篇的創作方式和審美標準跟科幻長篇完全不一樣,就像我會煎牛排,但不知道怎樣製作港式點心或煮牛肉麵。我覺得自己創作長篇推理就和跑馬拉松一樣艱難。
 
  我答應邀稿,就當是練筆。
 
  那本合集現在大家都知道,就是《偵探冰室》。每一集都有望日身為出版人執筆的序言,在此不贅,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找來看,看過的也可以重溫他在字裡行間的熱血和對時代的側寫。
 
  在此要補充的是望日沒提到的細節。
 
  星夜出版是一人公司。雖然編輯和封面設計的工作會外包,但整間出版社其他大小事務包括做會計、市場推廣、擺攤、聯絡發行商等工作都是他一個人負責。
 
  這種出版方式在香港和台灣都不是常態,但確實存在。替我在香港出版《人形軟件》(台版更名為《人形軟體》)和《黑夜旋律》的格子盒作室同樣是一人出版。
 
  如果出版社只是出版望日一個人的書,工作量還不算大,但加上出版其他作者的書,各種雜務加起來就不會少到哪裡去。
  回到次年香港書展,主題剛好就是「科幻與推理」,《偵探冰室》也在書展期間順利面世。
 
  很老實說,不只我,相信參與的作者,也覺得這本書不會好賣到哪裡去。多人合集的書在市場上一向不太受讀者歡迎。有些讀者認為這只是找不同作者東拉西扯瞎編出來的一本書,只是香港人口中的gimmick(噱頭)書。
 
  即使我在星夜的攤位把書拿上手,仍然覺得這書好像不太會有讀者買。
 
  可是,市場告訴我們的是另一回事。那年香港讀者異常關注香港這個題目,我在星夜的攤位站一個下午,看著一個個讀者拿《偵探冰室》去結帳,我看著望日親自打開紙皮箱,把一本本書拿出來鋪在長桌上。
 
  《偵探冰室》的銷量和迴響都超出我們預期很多。
  那年蓋亞的老闆常智、總編育如和編輯群來香港書展,我特別帶他們參觀星夜的攤位,和認識望日。
  那時我的如意算盤是,若《偵探冰室》能出版台版,就交給蓋亞。理由有三:
  第一,我和蓋亞合作多年,和常智認識了超過二十年,合作無間。
  第二,蓋亞缺乏華文推理這一塊,出版《偵探冰室》能共同成長,而且我也打算日後的長篇推理交由蓋亞出版。
  第三,望日的其他著作,都是青少年面向,適合蓋亞。
  後來,《偵探冰室》系列化,也交由蓋亞出台版,為這個系列成功開拓了台灣市場。
  把時空拉回香港。
  浩基在華文推理的空前成功,香港劇團「劇場空間」就把他的短篇〈隱身的X〉改編成舞台劇上演。
 
  其後望日出版《偵探冰室》,吸引不同人注意香港推理,「劇場空間」推出《推理空間—本土再造》計畫,把香港推理逐漸搬上舞台或者「圍讀」(即由演員圍讀劇本,讓觀眾在看不到肢體語言和舞台效果下去欣賞劇本的魅力,這同時也是吸引投資者的方法),文本包括浩基、望日、莫理斯和我的作品。
 
  而我在《偵探冰室》第一集裡的〈重慶大廈的非洲雄獅〉,也在這年(二○二三年)給改編成音樂劇。
  這一切的因由,當然來自望日出版《偵探冰室》。
  
  最後,來說他的首部長篇推理《小說殺人》。
 
  這裡有書中書的結構,有個為《殺人小說》寫的「原著作者序」、「改編者聲明」和後記,「內文」又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殺人小說》小說世界的部分,另一個是現實世界的部分。
 
  到底在玩什麼花樣,我留機會給讀者去自行發掘。
 
  提示:
  第一,這故事沒有多餘的部分。
  第二,你覺得不自然的部分,都有可能是刻意為之。
  不過,這書最有趣的地方,我認為,並不是書中書的結構。
  
  記得我在本文開頭提過他的《黑色信封》嗎?那個系列由香港一間大型出版社出版出了前三本後,沒再出版下去,於是望日成立了星夜出版,製作第四本。
 
  這一段情節,正和《殺人小說》的劇情不謀而合。
 
  另外,書裡某作家簽的出版合約裡,有「在合約生效起三年內,不得使用同一筆名在其他出版社或收費平台上出版或發表任何作品」的條款。
 
  這條款在香港出版業內確實存在。
 
  由於我熟悉其他香港出版業的內幕,看到他指出「M出版社是MM集團的子公司,這座工業大廈正是MM集團的物業,集團旗下不少公司都在這裡。工業大廈內設有食堂,為集團內所有子公司的員工提供膳食」這段極其寫實的描寫時,忍不住笑出來。
 
  書中揭露的其他香港出版業艱辛,我就笑不出來了。香港曾經擁有強大的文化輸出,但受限於市場太小,加上閱讀風氣低迷,出版業的能量早就萎縮到連對台灣出版業最悲觀的朋友也難以想像。
 
  所以,閱讀《小說殺人》固然可以享受多重的解謎樂趣,也可以從作者的牢騷裡,瞭解香港出版的生態。
 
  然而,當你知道書裡的若干情節和現實中的望日出版經歷重疊,而他並沒有一如筆下的角色為了報復而殺人,或者從此輟筆不寫,反而開一間出版社繼續打拚,並做出不錯的成績,也照亮其他作者的創作路,相信你會像我一樣,對這個故事有不一樣的體會。
 
  這不再是一本單純的推理小說,而是用推理小說去書寫的另類自傳。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199281
  • 叢書系列:故事集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5 x 20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

凌晨時分,夜深人靜,X市內的市民大都沉沉睡去,街道變得冷冷清清,只偶爾出現一、兩個路人披星戴月,趕著尾班車下班回家。

然而在這個城市看不見的角落處,仍有另一群人正在為這個社會,或為自己默默耕耘——包括這位剛年屆三十的作家。

為了節省電力,房內的燈沒開,只有電腦螢幕發出微弱的光線,在漆黑中或明或暗地散射著。一名作家正埋首於電腦鍵盤前,絞盡腦汁地修改他的奇幻輕小說。

《胖勇者鬥瘦魔王(下)》是這部作品的名字。既然這是下冊,自然就有上冊。這名作家在九個多月前,即二○一九年一月,有幸獲得M出版社的垂青,出版了《胖勇者鬥瘦魔王(上)》。能夠出版自己的著作,表面上是一件令人羨慕的美事,但實然上在他正式出道之前和之後,他的寫作路都是荊棘滿途。

他自小愛好流行文學,學校圖書館收藏的小說他幾乎都閱讀過。他尤愛推理小說,曾立志以創作推理小說為終身職業。但X市的產業發展重金融輕人文,文學創作更被普遍認為是最不賺錢的職業,網路上甚至因此流傳過一句話:「鼓勵別人去當作家,就是對他最好的報復。」在家人和學校的壓力下,這名作家最終在高中時被迫選擇了理科。

他對理工科目興趣缺缺,成績自然平平,高中畢業後只獲三流大學的生物學系錄取。他在大學裡同樣渾渾噩噩地度日,但X市理工類職業因為薪資沒有吸引力,乏人問津,他勉強畢業後,仍順利獲聘為醫藥研究員。

不過,他就職不久,就發現所謂的「醫藥研究員」只是美名,實際上只是實驗室助理,每日負責把不知名的細菌或病毒放進培養皿,然後定時觀察分裂狀況,點算並記錄數目,日復如是,沉悶得很。

他嘗試說服自己,醫藥研究本來就包括這種勞力密集且重複的工作,總得有人去做,很多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都曾經以年為單位做著同樣的事情。為了自我提升,他購入了醫藥研究的套書,又自行在家中添置簡單的研究和培殖設備,希望在公餘時增進醫藥研究的知識和技術,期望有一天能獲得晉升,工作就不再沉悶。

可是,他由始至終對科學研究沒有愛,只是一直勉強著自己繼續努力。倒是有一次,他在網路搜尋醫藥資料時,無意中發現網路小說興起,不少人在社交平台或討論區上發表及連載小說作品。當刻,他雙眼頓時閃出異樣的光芒,躍躍欲試。他彷彿覺得自己生於這個時代,就是為了乘上這科技的快車;活了二十多年,就是在等待這個黃金機會。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4/10/06
作者在開頭註明「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挺有意思的,因為看完故事讓人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錯覺
故事背景是出版社產業鏈,與作家的出版糾紛
因為出版社看不到作家作品的「錢途」,所以各種理由推託不出版
於是「獅子座」的作家動了殺念!?的確不能出版對作家來說是大事
故事以兩條線為主,分為小說世界和現實世界
現實中的世界一直照著小說的世界在進行
來回交叉比對超級燒腦,讓我覺得好難啊~
雖然看到結尾有揭開謎底,但還是在心中留下一個?
最後已經讓我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小說了
突然想起作者開頭那句話「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讓我對這本書有特別的感覺,很奇妙
邏輯很好的話可以來挑戰這本書,沒那麼簡單的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4/01/25
劇透警告

《小說殺人》閱讀後心得

 從去年暑假開始寫小說到現在(拖稿中),過程中我時不時會在腦中幻想:「如果現實中真的發生了跟我小說情節一樣的事情,那會是什麼樣的事件?而香港作家望日筆下的《小說殺人》給予我一個完美的答案《小說殺人》是講述一名小說家藉著其撰寫的一本推理小說。作者將小說家業出版書籍時所面臨到的困境寫得相當真實,感覺像是親身經歷過一樣。

 在劇情方面則是分成了「虛擬」和「現實」,然而這明確的區分,也因為作者的文筆流暢,導致讀者在讀「虛擬」時渾然忘記現實的殺人計畫,以致於混掉了許多線索,直到真相大白時才恍然大悟,而手法也結合現今的電子書科技,與「實體書的元素,令人耳目一新。

 兇手的動機讓我有點感嘆,同樣身為一名小說作家,我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人願意出版我寫的小說,如果沒有,我會願意繼續寫下去嗎?小說中也有隱晦地提到現今實體書籍已經不再流行,甚至有研究說在日本社會中有許多人認為讀小說是一種次文化,這也是我要面臨的問題。

 好看的推理小說,不論是犯罪手法還是其所帶來的思考。推荐。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1/03
劇透警告

/
相當精彩的一本書,我非常推薦!感謝書友仔仔心得分享推坑~!

《小說殺人》以小說與現實兩條線,分章輪流進行故事,以小說世界先呈現犯案計畫,切換到現實世界時,讓人明白那是原著作者筆下的虛構世界,同時對「現實世界」產生了代入感。

原著作者以小說進行的計畫,藉以隱喻現實世界中真實想法,當讀者一邊閱讀小說世界發展時,下一章,現實世界也發生了與小說世界內相似的情況。

相當引起好奇心對吧~厲害的是即使同時進行兩邊故事,又在極為相似的情況下,卻不會感到混亂,明確地理解兩邊故事的進度。

反而會讓人從小說故事線開始找尋各種疑點來推理。

/
值得一提的是,此部作品「務必」要先從「原著作者序」開始閱讀起。

因以前曾有在推薦序或是作者序中被爆雷過,導致我現在閱讀習慣都不會先看序,而是從第一章直接閱讀。

「原著作者序」是踏入這個混合現實與虛擬世界的第一步,至於「解說及改編筆記」、「後記」等,建議翻開書頁先看作者的介紹,看完後的感觸又會更加獨特。

細節無所不在。

如同書腰底與推薦序中的提示:
第一,這故事沒有多餘的部分。
第二,你覺得不自然的部分,都有可能是刻意為之。

犯案的手法像是實踐藏在對話中的預告,利用每個人閱讀習慣的不同,來達到提示作用這部分我相當喜歡。

內容也反映真實出版圈生態,那段也是作家因出版計畫遭總編輯無限擱置,不僅影響到了生計,以及作者,更是打算替出版圈除害,而決定藉新作展開復仇的動機產生。

但是,有些事眼見不一定為憑,明知這個道理,但在故事的進行下,還是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
關於人與事,絕不能只聽單方面,尤其是關於人,會影響判斷。

/
最後,與作家同樣星座的我,特別同意後記最後兩段,關於星座對復仇想法的話。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悅知文化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8折、雙書82折|我心中有個不滅的夜讀時光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生活x飲食展
  • 漫遊者聯展
  • 商業思考筆記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