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赤子初心
2014年,我正在籌劃撰寫自己的第一本的大腦科普書。很多人都不知道,當時的書寫計畫,其實是要出版一本「大腦育兒教養書」。為什麼是教養書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當年我的兒子剛出生,如果能夠搭配自身的大腦科學專業和教養經驗,來撰寫一本大腦育兒教養書,那應該很能夠引起共鳴才對。
不過這項計畫很快就遭遇瓶頸。一來是和教養有關的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並非我的研究專業領域,因此收集資料頗費心力和時間。二來是我在親身執行「教養」這件事時,可以說是四處碰壁。先前從不曾養兒育女的我,原本以為教養何難之有?教養不就是左手蘿蔔右手棒子,獎懲雙管齊下,娃兒豈有不從之理?
沒想到的是,當自己親上育兒戰場時,光是我們家的一個三歲小孩,就硬是把我揣下馬來,摔得一敗塗地。除了教養本身執行艱難之外,教養方式的衝突更是導致夫妻失和與自我懷疑。我過去曾經一度認為自己只有理性而無情緒,沒想到在教養孩子時,才知道自己原來也有滿腹不耐與怒火,顯然過去只是欠缺魔(孩)考而已。
就這樣,我的大腦育兒教養書,滿疾而終。不過,我也因禍得福,得以專注在我的腦科學專業領域,出版了《都是大腦搞的鬼》與《大腦簡史》這兩本大腦科普書。
有趣的是,7年過後,大腦育兒教養書的陰魂捲土重來。2021年,親子天下的逸竹、佩芬和川惠和我多次談論了出版大腦育兒教養書的可能性。雖然這一次,我已不再是當年不知天(孩)高地(童)厚的教養新手,但是在教養過程中跌得鼻青臉腫的我,也明白表達了我確實不是育兒教養專家。如果要找的是「育兒教養挫敗專家」,那我說不定還可以試試。
既然吾非育兒教養專家,那這本書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什麼呢?這本書,其實是我在過去多年的教養和學習過程中,透過同時觀察孩童與對照發展心理學文獻後所紀錄撰寫出來的科學故事。人類的複雜心智,是如何從零歲的大腦中逐步萌發?嬰兒如何習得語言?知識與概念是先天帶來還是後天習得?孩童是否能推敲人心與進行道德判斷?孩子的本性是善還是惡?關鍵期與神經細胞新生如何影響學習?青少年的大腦與心智如何變化?人類的意識本質究竟為何?科學家又是如何抽絲剝繭地解開其中的謎團?這些和心智起源有關的重要問題,就是這本書的探索核心。
在科學理論與實驗的引領之下,我們將有機會藉由理解心智與大腦的發展歷程,去明白孩童的內心世界,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也才能夠擁有足夠的知識,去評斷各種教養方式的優劣對錯,從而避開人云亦云的盲從陷阱。對於無需操心教養的讀者來說,理解心智與大腦,也有助於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與面對未來。
心智能力與心靈現象,是科學的最後疆界。在這本書中,我將扮演「知識引路人」的角色,帶領大家一窺人類心智起源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