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趨勢展
描繪照護地景:台灣慢性病實作的位移、重組與想像(平裝)

描繪照護地景:台灣慢性病實作的位移、重組與想像(平裝)

  • 定價:400
  • 優惠價:9538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36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以高血壓、糖尿病與慢性腎病案例,探討台灣防治體制變遷。尤其是藉由醫療社會學及科技與社會研究的洞見,發展位移取徑的體制分析,並繪製體制地圖定位各種專業視野如何形塑在地醫療樣貌。

  本書的經驗脈絡聚焦在二十世紀中葉起,台灣多種醫療、公衛、衛教、政策與社會行動者如何引介與在地化慢性病醫療,尤其是如何落實到院所、衛教、社區與病患生活等第一線實作的過程。本書藉此定位各種專業與理論視野的體制化軌跡,並以居間、自我後進、在地化與批判等概念,回應醫療化、專業權力、藥療化、生命治理與後進追趕等,多數源自歐美社會脈絡的理論。

  本書貢獻如下:第一,本書擱置援引歐美理論與實務的全景視野,定位其在地社會脈絡的各自歷史—問題脈絡。第二,本書深度闡述多種行動者的實作,包括如何競逐並形成在地認識叢集,進而混種與協作並領域化在地。第三,本書著重分析各種專業視野如何歷經在地位移、重組與想像實作,並以體制地圖比較台灣三種體制變遷脈絡以及相關理論異同。第四,本書描繪多重在地照護地景,以想像未來照護體制的可能性。希望這些分析有助於各種專業視野將目光由國際移向在地,關照彼此並發展協作,以創造更適合的機遇,改善台灣醫療與社會照護體制。

醫界和學界推薦

  本書關注的點非常豐富,部分受訪者如同印度泰戈爾詩人中的詩句「用生命影響生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葉桂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糖尿病衛教中心衛教師)

  靜心順著書中時序前進,情境描繪經驗交集,經常會有「就是你說的這樣」的激動情緒。(陳良娟/台東聖母醫院院長)

  從社會人文研究出發,探討包括糖尿病等三大慢性疾病的防治歷史,是貫穿數十年的資料收集及海量的田野訪談調查。我相信,不同世代及領域的讀者,閱讀後必有各自的共鳴及思辨。(游能俊/游能俊診所院長)

  本書不僅是社會學學生或教師研究者應當研讀,全體從事慢性病照護的醫療人員,及至政策制定的官員及民意代表,都應參閱研讀,對國家未來的慢性疾病照護,一定會有極大的助益。(鄭集鴻/安慎診所院長)

  在這本鉅著裡,針對現今社會裡重要的健康議題(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從與國際接軌,到各項接地氣的現況資料,串聯重要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如政策面、社會面、醫界、民眾。(洪冠予/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台大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任)

  我們的觀點與論述不一定相同,但是從醫療實務與社會關注的不同立場,可能牽引出許多有待進一步討論的議題,這也代表相關議題如林教授書中所述,還充滿著「重組」與「想像」。(黃尚志/台灣腎臟醫學會前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

  在建立疫後的韌性社會的工作清單裡,堅實的慢性病照護體制實為不可或缺的一環。林教授以社會學觀點描繪出的地景就像是台灣慢性病照護的清明上河圖,可供有心者索隱。(葉彥伯/彰化縣政府衛生局局長)

  希望讀者和我一樣,在閱讀本書過程中,欣賞與品味文源精心為讀者所描繪,歷史的、動態的、豐富而變化多端的台灣照護「實作地圖」。(陳美霞/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創會理事長﹑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

  這本書重視制度發展、國際在地的橋接流變,又讓我們直視實作的揉合混攪,再加上關鍵字位移、重組與想像,都極為動態,動感到有時讓我想起《媽的多重宇宙》。線索非常多,閱讀上必有挑戰。但是,你一定能在某些篇章找到讓你莞爾一笑的台灣味(吳嘉苓/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文源教授指出,每一個特定的政策引介都有一個特定的在地化過程,或稱之為「政策旅行」,如何把這個旅行的路徑與軌跡細膩而清楚地描繪出來,或稱為「實作地圖」,乃是任何一種在地化研究所必須仰賴的工具。這也是《照護地景》的方法論,這個方法論啟迪了我對三十年老運動的新想像。(李丁讚/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所榮譽退休教授)

  「兼用經權」這套治理之術是由上而下的國家權力視角,一如ANT 對霸權體制生成的情有獨鍾,欠缺的正是林文源與筆者共同關切的,由下而上的弱勢者(慢性病患者、「奸民」)視角。弱勢者的抗爭部署同樣有必要加以理論化。(柯志明/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文源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研究領域為社會理論、醫療社會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曾獲2014年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14年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著有專書《看不見的行動能力:從行動者網絡到位移理論》(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出版),合作編輯《科技 社會 人》系列叢書4輯、《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系列2輯,以及《把生活帶進實驗室》(皆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人文社會的跨領域AI探索》(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大塊文化出版社出版),建置《記疫》網站累積COVID-19疫情下台灣人文社會經驗,以及監製《記疫台灣》紀錄片三集(CNEX發行)。近年延續探索台灣醫療體制,進行當代中醫實作與體制變遷研究,並致力於推動人文社會研究之公共化。
 
 

目錄

自序 跟隨多重行動者的學習旅程
推薦序

第一章 探索慢性病

第二章 位移社會

第三章 位移專業

第四章 位移知識

第五章 重組疾病

第六章 重組衛教

第七章 想像政策

第八章 想像社區

第九章 想像研究

附錄一 研究資料概述
附錄二 歷年高血壓指引之台灣文獻引用比例
附錄三 歷年糖尿病指引之台灣文獻引用比例
附錄四 歷年慢性腎病指引之台灣文獻引用比例
附錄五 各共照網引用之國際指標與出處
參考文獻
概念索引
人名索引
Synopsis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341223
  • 叢書系列:中研院社會所專書
  • 規格:平裝 / 460頁 / 16 x 23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探索慢性病(摘錄)

一、雙重探索


醫療如何照護病痛?這是臨床與政策實務的重要議題,而在此過程中醫療與社會如何相互影響?也是許多社會研究領域關切的主題。本書以高血壓、糖尿病與腎病這三項國人常有的慢性病為例,釐清台灣防治體制發展中的醫療與社會變化。本書藉由醫療社會學與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 STS)的啟發,以體制分析方式定位此過程牽涉的國際引介與在地化議題。

資料顯示,在本地慢性病防治中,醫療專業與醫政單位長期引介國際知識與制度,力求趕上國際標準,但卻較少關注其中在地專業、知識與政策的落實過程,以及這些如何回饋到後續改革。既有社會理論對醫療與社會關係的討論中,「先進國」經驗的全球擴張看似具有普遍性,但在深究各地情形後又顯示相當差異。本書由此探究:各種引介如何影響本地醫療與社會樣貌?在地落實過程如何形塑各界實作?而這些實作中的視野又如何實現,並引導我們走向何種未來?

儘管表述方式不同,實務界亦常見類似疑問。例如,在臨床醫療、衛教與公共衛生及政策界的共識中,三種疾病被視為有共病關係,但在藥物、群體或個人習慣等面向又各有強調,長期以來推展的防治方法與成效也不盡相同。進一步,仔細端詳本地三種疾病的臨床指引時,可以發現文獻多數為引介自國際或(英語為主的)各先進國的研究成果,而這些又是由醫政單位或各種專業在不同階段中,各自努力而來,例如,1981 年行政院衛生署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建議,出版第一本《高血壓防治手冊》,直到2010 年的指引之後心血管專業才開始接手;糖尿病防治在糖尿病學會長期投入下,也從1986 年起參考WHO、陸續多次翻譯引介美國糖尿病學會最新指引;腎病防治則由腎臟醫學會在2003 年首度引進源自美國腎臟基金會的「腎絲球過濾率」指標,開始以新的「慢性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架構推動篩檢與治療;再以慢性病防治所強調的衛教為例,儘管本地衛教專業的各種制度規劃經常提到1996年引進英國的共同照護網(shared care)制度,但也充滿美國糖尿病管理制度的影響,而後續在台灣全面推展時的各區域發展,以及後續腎病衛教所仿照的模式,又充滿各自引介的與在地化競逐的痕跡。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考試用書、教科書】大雁文化電子書暢銷展|兩本85折、三本79折、套書77折|閱讀是一趟「發現之旅」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開運命理展
  • 文學季(經典文學)
  • 格林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