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消費主義(consumerism)一詞通常有兩種意義,一種是強調消費者權利的消費者主權運動,有時也譯為「消費者主權主義」;另一種意思是指缺乏批判意識地沉迷於消費。本文是在第二種意義上使用消費主義的概念。對消費主義的含義,有多角度、多層次的不同解釋。一種認為它是一種行為實踐,是指一個物品消費日益增長的事實或實踐。另一種認為它是來自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一個基本教義,即把盡可能多的占有和消費物質產品,作為其個人自我滿足和快樂的第一位要求。
可以肯定地說,在本文中,消費主義是一個貶義詞,指的是一種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動人們的消費衝動,刺激人的購買欲望。消費主義不在於僅僅滿足「需求」(need),而在於不斷追求難以澈底滿足的「欲望」(desire),消費主義思潮代表了一種意義的空虛狀態以及不斷膨脹的欲望。
而針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是使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消費主義思潮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是由青少年的特徵和消費主義的特徵共同決定的。
人的思想是在其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交換行為或者說消費行為成為人們最基本的行為。今天的青少年從孩提時代起,就生活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消費對於青少年發展而言,不僅是單純地滿足吃、穿、用等基本的生活需求,更包含了他們在消費活動中進行的學習和道德塑造,以及透過自身的消費形成價值觀的作用。
時尚消費行為對青少年會產生更大的影響。這是因為越是保守的人,越不願意追趕時尚。而在兩代人中,年輕的集體,更趨開放,更傾向趕時髦、講時尚;年老的集體,則相對更保守,不容易為時尚所動。
消費本質上就是文化,因為消費及消費品,均是表達意義的符號體系和象徵體系。消費主義在青少年中的擴散表明,支持這種生活方式的意識形態,正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取得文化主導權地位。富裕從來不是奢靡的立法者,尤其不是消費主義生活方式的直接原因。只有文化才能為一種生活方式提供價值、觀念、知識以及道德上的合法性。
在當今的新形勢下,大眾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有學者提出這樣的設問:20世紀發生的大事很多。那麼,人類登上月球和大眾文化的興起,哪一個對人類生活有更大的意義呢?前者是一件歷史性的大事,後者卻是我們的生活點滴。只要想一想,當今世界上有數以十億計的青少年,正透過電視、電影、網路以及手機遊戲等來了解生活,並在其中形成有關美醜對錯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思考和確認自己與這個社會的關係,那麼,大眾文化與人類登月哪個更有意義不是不言自明嗎?
但是,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大眾文化具有一種赤裸裸的商品性,它是消費主義思潮的絕好載體。大眾文化透過消費大量生產的文化產品,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根本目標。這樣,傳統文化與經濟的界限模糊了,這使得大眾文化比起傳統文化形式,更容易走進一般大眾尤其是喜歡標新立異的青少年的生活中,從而對青少年有著深刻的影響。這就是消費主義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作用日益加大的根本原因。
消費行為和消費意識的教育是一種生存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做人的教育。青少年中蔓延的消費主義傾向,已經帶來了一系列的消極反應,如貪圖享受,不能吃苦;講排場、愛慕虛榮;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等。這對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是非常不利的。
青少年要適應現代社會,必須具有健康的人格,其中所包含的基本品格有能吃苦、務實、獨立等。經驗和研究都一再表明,在物質條件過分優裕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個性嬌弱、缺乏毅力,吃不了苦。因此,教育者尤其是父母應有意讓孩子吃點苦,再富也要苦苦孩子,是一種先進教育理念的表現。消費主義傾向容易使青少年形成愛慕虛榮的人格特徵,這與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實事求是、務實求真的精神不相符。愛慕虛榮的孩子往往不受同伴歡迎,而且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比如現在假名牌氾濫就是虛榮心態的表現。沒有錢穿戴名牌,又愛面子,只能買件假的充門面。經濟條件好而又不知控制的家庭,容易使青少年在高消費的環境下,失去對金錢的準確感知,遇到問題和挫折時往往過多地依賴金錢去解決,從而缺少鍛鍊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這些都不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消費主義不僅傷害沉溺其中的青少年自身,也會對同儕造成傷害。比如大學裡的貧困學生沒有錢參加同學的聚會和各種高消費的活動,就只能選擇主動和同學疏遠,這種現象叫做「自我排斥」,因為他們的消費水準沒有辦法達到社會平衡的要求。
如前所述,既然消費主義對青少年的思想有著深刻的影響,那麼,從對消費主義的遏制與引導入手,就成為建設青少年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徑。
西方有遠見的專家學者,已經展開了對消費主義思潮的反思和批評。美國著名的戰略學家茲比格涅夫.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在《失控 : 解讀新世紀亂象》(Out of Control: Global Turmoil on the Eve of the 21st Century)一書中憂心忡忡地指出,一股追求在豐饒中的縱欲無度的精神空虛之風,正在主宰人類的行為。「界定個人道德準則的下降和對物質商品的強調,兩者相互結合,就產生了行為方面的自由放縱和動機方面的物質貪婪」。美國學者艾倫.杜寧在他的著作《多少算夠》中,也對消費主義現象提出了尖銳的質問:「如果環境的破壞根源,在於人們擁有太少或者太多的時候,留給我們的疑問就是:多少算夠呢?地球能支持什麼水準的消費呢?擁有多少的時候才能停止增長而讓人類滿足呢?世界人民在不損及這個星球的自然健康狀況下,是否可能過一種舒適的生活呢?傳統美德中「崇儉」是消費價值觀念的核心,是維繫中華民族數千年繁衍不息的精神之一。「勤乃搖錢樹,儉是聚寶盆」是華人最喜歡、最常用的春聯之一。若說勤是生產勞動方面的主要價值規範,那麼「儉」則是消費生活方面的主要價值規範。所謂「儉」,就是在消費上講究節約,適可而止,反對鋪張浪費。在傳統社會生產力較低的情況下,人們倍感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因而自然而然地產生和推崇消費上的節儉觀念。
消費主義思潮指導下的消費是一種「消極性消費」,消費行為更多地受制於外在的誘導和標榜,而非出自內心真正的需求。所以,青少年要是沉迷於「消極性消費」,收穫的將是刺激和對刺激的無休止追求,而不是發自內心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專家們認為,要著力宣導消費觀的轉型,努力培養青少年的自主性消費觀。
所謂「自主性消費」,是指以自主需求和自我實現為目的的消費。自主性消費使消費成為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使人們的內在力量得到展現,思想境界得到提升。這是因為,自主性消費要求行為主體擁有高度的自我控制和責任意識,能考慮到其行為與自然和社會的承受度是否適應的問題。透過自主性消費達到的自我實現,更加注重生活品質的非物質性一面。
自主性消費觀念是消費主義思潮的一味解藥,是對超出必要消費界限的揮霍性物質欲望和物質享受,做出理性限制的一種倫理觀念。當然,在現今社會,宣導自主性消費絕不可能是要求青少年禁欲苦行,而應該是為他們本身的幸福和利益,展示一種可供選擇的人生哲理。這是當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題中應有之意。一種觀念的養成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見效的,這就需要社會從培養青少年良好的消費習慣入手,在青少年中著力培養一種從自我內心為自己的消費行為尋找理由的習慣。
科學消費觀是指符合人們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要求、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追求人與自然和諧進步的消費觀念、消費方式、消費結構和消費行為。科學消費觀的樹立,可以使青少年有效地抵制消費主義思潮的侵蝕,從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幫助青少年樹立科學消費觀的過程中,全社會有大量的工作可做。比如加強青少年的消費知識普及工作,使青少年掌握更多的消費知識和具有更強的理財能力,用較少的消費投入,獲得最佳的消費效益。綠色消費觀是一種新的消費觀念,是比過度消費更豐富、更高級的生活結構,是一種以簡樸、方便和健康為目標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綠色消費觀主張「夠用就可以,不必最大、最多、最好」。它摒棄了「增加和消費更多的財富就是幸福」的價值觀。事實上,心理學研究表明,消費與個人幸福之間的關係是微乎其微的。生活在20世紀末的人們,比世紀初他們的祖先們平均富裕4.5倍,但是他們並沒有比祖先們幸福4.5倍。更糟糕的是,閒情逸致、平和的心態,似乎都在奔向富有的過程中走向枯竭。人們為了滿足消費,必須煞費苦心地珍惜時間,加快生活節奏以便賺更多的錢,把人的精力和創造都耗盡在高消費上了。
在綠色消費觀的指導下,人們提出過一種以提高品質為中心的消費生活。而生活品質是指「人的生活舒適、便利的程度,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和樂趣」。綠色消費觀在西方的許多富裕國家越來越有影響力,而它對於現今的青少年而言,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
總而言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主義思潮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蔓延,並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構成極大的威脅,我們要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從消費主義的遏制與引導入手,是我們進行青少年思想教育,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的一個重要路徑。
總而言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孩子口袋裡的零用錢越來越多,許多青少年在使用零用錢時沒有計畫性,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甚至形成道德上的缺失,讓老師和家長操心不已。如何引導子女理性消費,成為家長、老師和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青少年自己怎麼來「巧妙」地花零用錢,那就讓零用錢催生青少年自己的理財意識吧!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