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用星星,點亮心
暢銷奇幻小說作家 陳郁如
這是一本會讓你心疼的冒險故事。請有心理準備。
故事一開始,十歲的小女孩阿妮亞跟五歲的弟弟同時被寄養家庭收留。阿妮亞因為受過創傷,她有選擇性緘默的傾向,在特別的時刻中,她會說不出話來。她的媽媽離開時發生的事,也因為內在保護的機制,讓她失去這段記憶。
在寄養家庭裡,阿妮亞跟弟弟受到很好的照顧,沒有像一般小說故事中把寄養家庭黑化,把寄養父母妖魔化的橋段,相反的,作者給予寄養機制很正面的形象。在這個家庭裡,阿妮亞認識了兩個跟她年齡相仿的男孩,他們也是被寄養的孩子,都來自破碎的家庭,都有自己的艱難故事。
很多人告訴阿妮亞:她的媽媽死了,可是阿妮亞相信,媽媽只是變成天上的星星,在另一個世界照看她跟弟弟。然後她在新聞事件中,得知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新的星星,阿妮亞堅信那就是媽媽的化身,所以她帶著弟弟,在兩位男孩的幫助下,四人一起騎腳踏車、坐公車、走路……在英國展開超過一百公里的冒險,為的就是要確定天文學家會用她媽媽的名字給這顆新星命名。
最後,雖然結局以預料中的方式展開,但是揪心難受的程度卻不會減少,讀到後來,故事帶來的力道還是強勁的衝擊著內心。
這是一本青少年小說,作者用十歲小孩的口吻書寫,所以讀來輕鬆,但是透過小孩口吻了解背後隱含的故事,卻是非常讓人心驚,像是「爸爸下班回家會搬動家具」這種看似無害,但是大人知道是什麼意思的句子,真的是讓人提著心,一點一點的看下去。
我們常常討論著要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讓孩子走正途,但是很多的大人才是行為偏差的人,他們無力(也無心)去處理自己的情緒,用各種藉口合理化自己的暴力,施予家庭成員最大的恐懼,烙下最無法彌補的傷害,諸如此類的事情,在世上各個角落時時刻刻都在發生。
作者不僅有很強的說故事能力,本身也是非營利組織「締造女性歷史」的創始人,她致力於保護女性,捍衛兒童權利,給女性跟兒童更公平平等的環境。這樣的身體力行,讓人覺得非常敬佩,在書的後面,很詳細的列出各種保護受虐者機構的名稱和聯絡方式,讓更多人可以順利尋求幫助。
這本書可能會勾起某些人不愉快的回憶,可能會讓人覺得不安,但是家庭暴力不是掩著眼睛耳朵就會消失,這些遺憾的事件在我們的周圍,隨時都會聽聞。希望遭受不當對待的人,可以找到求助的對象,可以找到安身的環境,而有能力的人,也可以伸出援手,讓不幸的事件減少,讓不論男女老少,都能脫離可怕的暴力環境。
生命中難以承受的傷痛
青少年小說研究專家 張子樟
一、 家暴:禁忌的主題
這本書試圖講述那些被遺忘的孩子們的故事。他們並非來自和平、充滿愛的家庭,年幼的生活便充滿了危險、暴力和悲劇。它探討了相當多、但通常對小學生是避而不談的主題。作者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敏感性,深思熟慮的處理家庭暴力、喪親之痛和寄養系統等主題。她溫和觸及這些主題,但又不露骨。故事同時還探討了決心、想像力和友誼等主題,帶領讀者踏上主角阿妮亞為母親命名的情感之旅。
家暴是一個很少在主流兒童出版中出現的主題,但無論我們為它的缺席找什麼藉口,事實是選擇不寫(或出版)有關家暴的書籍並不能阻止它的存在。對於那些在家裡遇到這種情況的孩子來說,他們不知道該向誰求助,也不知道如果他們說出來會產生什麼後果,像這樣的故事可能是一盞明燈。
本書透過十歲的阿妮亞的角度寫成,講述了失去父母和家暴的創傷。但是,儘管全書充滿了令人心碎的暗流,但它並不悲傷或陰沉,而是具有孩子才擁有並隨身攜帶的純真和活力。很幸運的,阿妮亞和她的弟弟諾亞被安置在伊烏江瓦太太的寄養家庭。這位太太是孩子們生活中的一縷陽光,善良、公平、充滿愛心!孩子們從她的身上恢復了我們對成年人和人類善良的信心。
二、 阿妮亞的成長之旅
主角阿妮亞熱衷於天文學,當她得知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即將為一顆新發現的恆星命名時,她確信這是她媽媽,而且這是這顆恆星唯一應該有的名字。接下來是一段甜蜜的小冒險,充滿心酸的時刻,直到一切達到高潮,給孩子們帶來幸福、微笑。
從牛津到格林威治的路上,阿妮亞學到了一、兩件關於愛、友誼和信任的事,也發現了自己的勇氣和韌性。作者以同情和微妙的方式突出了嚴重的話題,非常出色。
「我發現天上的星星是我們所愛的人,守護著我們。」這是一種非常令人安慰的說法,可以幫助孩子們接受死亡的想法。結尾處提到了希臘神話,阿妮亞了解到七姊妹變成了星星,並被放置在獵戶座無法觸及的天空中。故事強化了這樣一種觀念:我們的生命永遠不會真正結束。民間傳說與科學和天文學交織在一起,幫助我們理解世界和我們在其中的位置。
三、 作者的非凡書寫功力
作者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主題,並對其進行調整以適應兒童閱讀,而不會最小化其焦點或影響。這本書尤其能觸動讀者的心弦,它會讓讀者為孩子們感到心痛。在兒童讀物中描繪此類主題非常重要,因為他們是經常受到這種影響的人。因此,重要的是讓他們有管道閱讀有關這種情況的內容,讓他們明白這種情況是不正常、不好的,同時強調希望,以及他們的生活可以如何改變。作者十分用心的平衡了家庭暴力的描述,而沒有涉及太多細節。
才華洋溢的作者揭露了現實社會許多作者不願觸及的主題:家暴。她的生花妙筆詳實的敘述寄養家庭的部分實況。同時藉由一段艱辛的成長之旅,她婉轉的說出孩子一時忘卻的家庭慘劇。作者真實的捕捉到了阿妮亞的聲音、她性格中的勇氣、決心和精神,但也捕捉到了她所承受的可怕的悲傷和恐懼。
這本類似報導文學的作品勇敢為受虐者代言,期待所有的天下父母都像書中的伊烏江瓦太太一樣,在真心痛愛自己的孩子之餘,也關心周遭可能出現的家暴問題。
守護你我身邊的星星獵人們
療癒系諮商心理師 黃之盈
身為國內推動性別平權課程、倡議保障人權、保障婦女和兒童權益、消除一切不平等的第一線助人者,看著這本書內心十分激動,也感到很心酸。
在早期的依附關係中,孩子在稚嫩的前幾年往往最需要被父母和主要照顧者有方法的回應和協助。但現實是,被遺棄於陌生環境,被忽視、被凌遲的孩子數量始終沒有下降,相對於此,婚姻暴力和各種形式暴力的數據則是逐年攀升。
在臺灣,光是去年(二○二二年),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數據顯示,家庭暴力案件通報數就高達十五萬六千多件,這樣算起來平均每三分鐘就有一起,雖然臺灣社會對於家庭暴力已達到零容忍共識,但是其實在社會各個角落仍不斷傳出家庭暴力案件。而這樣的數據,相較於二○二一年,家庭暴力案件通報數增加了三萬七千多件;相較於二○二○年,則多了四萬一千多件。
疫情肆虐之下,前幾年的臺灣,大眾因擔憂染疫的焦慮和恐懼,加上不得不全員在家的狀態,家人間的關係宛如一個巨大的壓力鍋,更彰顯了原本關係中的矛盾、孤單、恐懼,家庭緊張感逐年攀升。
在小說中,阿妮亞努力回想在被安置之前的點點滴滴,卻沒有成功,她只記得媽媽消失的那一天,伴隨震耳欲聾的「砰!」一聲,媽媽的心臟被帶走了。而來到寄養家庭前,媽媽正在和他們玩「讓爸爸找不到我們的捉迷藏」;而來到寄養家庭後,為了找回天上的媽媽,為她正確「命名」,阿妮亞遇到另一群夥伴,每個孩子來自於不同的家庭,擁有不可告人、被虐待的事實,在生命陷落的邊陲,唯有盼望、期待和正名,才有機會在無情的命運中稍微扳回應該被理解的方式,成為星星獵人,讓母親得以在天上和人間都被正確認識,也帶來自己在生活中深切的盼望。
在家庭暴力的範疇中,受害最多的是婦女和兒童,回顧過去三十年,臺灣在防暴三法和性別平等有著劇烈變革。包括從一九八七年解嚴開始,婦女新知會、現代婦女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成立,二○○二年兩性工作平等法的成立,乃至於到二○○四年民間團體組成防暴三法推動聯盟,性騷擾防治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家暴法立法修正。加上臺灣在二○○七年加入「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且鑑於保障婦女權益成為國際人權主流價值,為提升國人的性別人權標準,落實性別平等,明定CEDAW具備國內法效力,四年會檢核一次,並於二○一二年施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等,都加速了臺灣社會對於性別平等和人權的主張和重視。
二○二二年六月一日跟蹤騷擾防制法成立,乃至於二○二三年因為戲劇《人選之人》之後的#MeToo運動,這些社會運動和改革,都企圖健全臺灣在弱勢照顧方面的權益保障,以及協助孩子們不再因家庭和性別歧視相關問題,代代相傳偏見和歧見。
也許這些還不夠。故事中星星獵人靠著自己的力量,解除在身上的種種創傷禁制,讓人生可以前進,並且透過他們的眼睛,看見通往自由和安全的道路是這麼的困難重重,但這些倖存者依然用自己的力量擺脫各種暴力的形式。身為助人者和他們身旁的大人,我們應積極伸出援手,給予鼓勵和支援,不讓暴力奪走我們清澈的心靈,不用權勢逼弱勢就範,更不應該因生活壓力促使更多的暴力產生。
原文書中在尾聲提到國外的各種安全資源,我也希望利用本文提及臺灣的安全資源。「113保護專線」是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的服務專線,若家人、朋友遭受暴力和性騷擾及性侵害,若有兒童、老年人、少年、身心障礙者受到疏忽、虐待或其他嚴重影響身心發展的行為,都可撥打這支專線,並記得提供「人事時地物」等相關資訊,清楚提供被害人的所在位置、當事人的意識狀態和身體狀況、事件發生原因,讓政府使用公權力進行協助和保護。
另外還有一支112專線,為全球行動通信預設之緊急電話號碼,遇有緊急狀況,而110或119收訊不佳時,可撥打112專線求助。若需心理線上諮詢,可多加使用家庭教育中心的諮詢專線,以及衛生局安心專線1925、張老師專線1980、生命線1995等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