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民粹的理性

民粹的理性

On Populist Reason

  • 定價:560
  • 優惠價:79442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為何近年各國的重大政治變革,都能看見民粹運動的影子?
看似空洞、激情的民粹口號背後,背後竟有社會理性的邏輯在運作?

繼《霸權與社會主義策略》,後馬克思主義奠基者Laclau的政治哲學再創高峰!
從普遍/特殊、認同/差異、敵/友等基本區分
探索「何謂政治」、「民主何為」、「如何代表人民」等大哉問

  「智識工作存在著一項倫理使命,達文西稱之為『頑固的嚴謹』。實務上來說,這意味著個人在探討政治議題時,尤其是探討會極度引發情緒的議題時,必須要抗拒若干誘惑。……當譴責取代了解釋,會讓這類異常現象的發生原因,被當成沒有任何理性可循。只有當我們將法西斯主義視為當代社會固有的可能性之一,而非超出任何理性解釋的事物時,我們才能開始理解它。」

  英國脫歐、川普旋風,乃至於台灣近年的若干政治熱潮,都曾被貼上「民粹主義」的標籤。然而,到底什麼才是民粹?許多論者把民粹連結到保守右翼,然而,從昔日的美國人民黨(Populist)、阿根廷的裴隆(Perón),到當今西班牙的我們能(Podemos),都讓人見證了左翼民粹政黨的活躍。由此可知,我們很難從左/右或統/獨等政治立場的「內容」來界定所謂的民粹;民粹,毋寧是一種政治邏輯,而每種政治形態多少都含有民粹主義的成分。

  本書指出,當民粹發生時,社會將被一分為二:一方是「人民」,而其敵對陣營則是統治集團。然而,現代社會高度複雜,每個群體都有各自的訴求,要統合它們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有從中確立彼此的「最大公約數」,讓各方團體願意求同存異,並指認共同敵人,「人民」才能被建構起來,進而演變成支配階級不得不正視的力量。

  如果說常規政治意味著權力集團盼望以差異化邏輯,滿足主張各不相同的人群;那麼民粹政治,就是抵禦權貴的「各個擊破」,並企圖以等同性(equivalence)接合眾多殊異訴求的結盟嘗試。這正是民粹理性之所在。一旦代議政治失靈,民粹確實有機會挽救民主。本書架接了豐富的歷史案例與理論取徑,展現出左翼民粹實踐的可能性,因此有助於公民團體思索,如何讓自身訴求銜接到更異質的群眾?

  【佳句摘錄】
  ◎民粹主義總是令人聯想到危險的過剩(excess),進而質疑「受到明確界定的理性共同體模型」。假如我想的沒有錯,那麼我的任務就是凸顯這種「過剩」固有的特殊邏輯,並主張它遠非一種邊緣現象,而是銘刻在任何共同空間(communitarian space)的實際運作當中。

  ◎我的作法並非尋找[民粹主義]真正的指涉意涵,恰恰相反:我將指出民粹主義之所以沒有統一的指涉意涵,是因為它並未被歸諸於一個可劃定界限的現象,而是被歸諸於在效應上橫跨了許多現象的社會邏輯。

  ◎民粹主義不是一套固定的現象組合,而是一連串的論述資源,它可以被用於非常不同的用途。

  ◎本書已列舉過,當政治面臨民粹轉向(populist turn)時,會出現哪些要件…(1)對既存現狀的廣泛不滿、(2)藉由將情感貫注並聚焦到某些象徵上,來開創性地構成諸訴求的等同鏈、(3)對政治體系「整體」的挑戰日益加劇。

  ◎民粹,並不是某種位處邊緣的政治現象,它反而就是政治的本質。

  ☆論群體與認同
  ◎佛洛伊德開啟了一種社會集結(aggregation)模式的可能性,亦即透過組織,社會獲取了個體的特徵。…所謂的群體,就是成員讓對象佔據了自我理想的位置,同時這些人透過彼此的自我來互相認同。

  ☆論等同與差異
  ◎隨著未被滿足的諸多訴求組成了等同鏈(equivalential chain),…請求正在轉變成要求。倘若一個訴求處在孤立狀態,無論它獲得滿足與否,我稱之為民主訴求(democratic demands)。反之,倘若多個訴求能透過等同性接合,建構出更廣泛的主體性,那麼我們會稱這類訴求為人民訴求(popular demands)──眾多訴求於是能將「人民」當作潛在的歷史行動者來構成,而這就是最初的階段。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正是民粹主義的組構,即使還只是雛形。

  ◎民主訴求,它們的相互關係就像是「叔本華的豪豬」…牠們不能靠得太遠,要不然會感到寒冷;但如果牠們為了取暖而靠得太近,就會遭到彼此刺傷。

  ◎當具體的訴求乃是於「在地化」的脈絡中形塑,它相對而言會比較容易決定「對手」是誰;但反之,如果今天等同性是在多樣的異質訴求之間建立的,那麼,決定你的目標是什麼,以及決定你的爭鬥對象是誰,就會變得更為困難。此時,「民粹理性」就完全發揮出作用了。

  ☆論部分、整體與代表
  ◎民粹主義的「人民」要誕生,尚得補上更多條件:我們需要庶民做一件事,就是主張他們才是唯一具有正當性的全民,抽象點說,我們需要的是,渴望自身能作為共同體總體來運作的部分性(partiality)。

  ◎民主訴求可以視為霸權形構的擴張;人民訴求則相反,我們可以把它視為對霸權形構提出的挑戰。墨西哥在革命制度黨掌握霸權時期,人們會用政治黑話來區分兩種訴求:一種是點狀訴求,遇到這種訴求,體系能以轉化主義的方式吸納它們,另一種訴求在當地則稱被為el paquete(包裹式),意指同時有龐大的一整套訴求,它們以統一的整體來呈現。掌握政權者只有在遇到後一種訴求時,才會關上協商的大門──這種訴求的命運往往是遭到無情鎮壓。

  ◎古典政治代表理論有一項主要困境,它們大多把「人民」意志看成,在代表發生前就已經構成的事物。

  ☆論情感與符號
  ◎倘如,社會設法達及制度性的秩序,而此秩序的特性則是讓所有訴求都能透過社會內在的機制達到滿足,那麼,基於明顯的理由,民粹主義便不會出現,但與此同時,政治也將不復存在。唯有在社會未能達及完滿性,且社會當中之部分性的對象(目標、人物、象徵)受到眾人貫注〔情感〕,並使這些對象成為「缺場的完滿性」之名稱時,構成「人民」的需求才於焉誕生。

  ◎假如…社會施為者的統一性乃是社會訴求多元性的產物,而這些訴求又是透過鄰接性的等同(轉喻)關係才聚集在一起,那麼,命名的偶連性要素,就會扮演絕對核心且構成性的角色。

  ☆論政治、敵對與人民
  ◎從定義上來說,所有鬥爭都是政治的。嚴格來說,「政治鬥爭」這個詞彙是同語反覆。然而,之所以一切鬥爭皆帶有政治內涵,正是因為政治不再屬於局部性的範疇。因此,古典社會主義對於經濟鬥爭和政治鬥爭的區分,已經沒有存活的空間。

  ◎建構「人民」是一種卓越的政治行動(這個行動與在穩固的制度架構底下進行純粹的管理〔administration,或譯行政〕,兩者恰好相反)。…在制度化(institutionalist)程度較高的論述中(受到差異邏輯的支配),等同鏈的涵蓋範圍會被降低至最低;反之,斷裂式(rupturist)論述則可以見到涵蓋幅度最廣的鏈條,藉此可以把社會劃分成二個陣營…只有第二種才是我所謂的政治,第一種不過是政治之死,政治被沉積的社會形式所吸納。這樣的區分大致上和洪席耶對管制(le police)與人民(le people)的區分相符。

  ◎[義大利政黨]北方聯盟確實擁有一套「敵人理論」;但問題在於它沒辦法精確地指認出敵人的面貌。黨員們心中會有個念頭,就是基進的變遷若要發生,就必須把社會領域分割成兩個互相對壘的陣營,然而,他們並不知曉這種劃分的基礎是什麼。抽象地反對現狀乃是他們的基進論述之根基,但他們不知該如何確定現狀的界限。

  ◎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存在:趨向於空泛化的符徵,最後竟然變得全然空泛。此時,等同鏈的諸連結,根本就完全不需要調和彼此之間的連貫性:原因是,連最相互矛盾的內容,都可以被拼裝在一起,只要它們全體都還服從空符徵就好。用佛洛伊德的理論來講:這是一種極端狀況,此時手足之間唯一的連結,就是對父親的愛。其政治後果就在於,以這種方式構成的「人民」的統一性,將會極度脆弱。
 
  ◎也許在你我的政治經驗中,那些如同曙光般,正在冉冉升起的現象,並非「政治的終結」,就如後現代主義先知所宣言的那樣。恰好相反,我們反倒是進入了一個完全政治化的時代,因為,確定性標記的消解,並不會賦予政治賽局任何先驗且必然的領域,反之,它只會賦予「不斷重新定義地貌本身」的可能性。

  ◎使得人民身分的浮現和擴展成為可能的歷史條件…如果要把它們都歸在同一套標籤之下,那麼:全球化資本主義這個詞將是最適當的候選。當然,要注意的是,我們早已不再把資本主義理解為:以商品作為基礎形式,並由商品的矛盾運動所產生出來的自我封閉總體。我們不能再把資本主義僅僅理解為一種經濟現實,而是要把它看成一個複合體,其中,經濟、政治、軍事、技術等決定機制(determination),它們各自擁有自身的邏輯以及某種程度上的自主性,並且均參與到整體運動的決定機制之中。

  ☆論左翼-右翼光譜
  ◎隨著共產黨勢力衰退,以及中央執政體系建立後,人們卻發現社會主義及其合作者,跟戴高樂主義原來並無太大差別,這導致左右之分顯得愈來愈模糊。但是,對於基進抗議投票的需求還是存在,因此當左翼符徵背棄了「〔渴望〕社會劃分的陣營」,右翼符徵就順勢佔據了它。人們對於表達社會劃分的本體論(ontological)需求,已勝過對於左翼論述的實體(ontic)依戀…原先的共產黨選民,居然轉而支持[極右的法國]民族陣線。

  ◎在基進失序的情境,人們產生出需要某種秩序的訴求,至於是哪種秩序滿足此一請求,或者說具體的社會配置為何,則屬於次要的問題(這也適用於「正義」、「平等」、「自由」等等,人們需要它們,但究竟是哪種正義、平等、自由,都是其次)。…眾所周知,阿圖塞用「濃縮」的概念分析俄國革命:俄國社會的所有敵對關係,都濃縮到斷裂式的統一體之中,亦即圍繞著「麵包、和平與土地」這三大訴求。在此,空泛性的要素扮演著關鍵角色:倘若沒有「正義」、「自由」這類空泛的詞彙投注到這三項訴求,這些訴求可能仍然會困在其特殊主義的格局之中。

  ◎麥卡錫主義從民粹主義的意識型態彈藥庫中,有意識地運用起各類武器。等到麥卡錫潰敗之後,他所培植的動員模式頓時瓦解,但自由主義與民粹主義之間的斷裂依舊沒能弭平。正因如此,新政的論述明顯退卻了一大步。其退卻之後所遺留下的空缺,也順勢被右翼的新勢力所取代。

本書特色

  ◎涵蓋豐富的經驗案例,從大革命前後的法國、民粹初試啼聲的美國與俄國農民運動,到「敵人」(南美的地方侍從、東歐的外來政權、歐美的自由派、土耳其的伊斯蘭主義)面貌各不相同的晚近民粹變體;在乍看離散的異質案例之間,本書為有意義的比較賦予了宏觀的框架,遂有助於讀者深入理解政治浪潮興衰的動力。

  ◎扭轉黑格爾與馬克思以降的本質論及唯物論,汲取葛蘭西、佛洛伊德與拉岡的理論要素,使得多元身分認同的探問得以可能,並且防止政治被化約為經濟,也避免「人民」被「階級中心論」給邊緣化。

  ◎以「爭議式民主」挑戰「代議民主」與「審議民主」這兩種流行的民主模型,點出兩者漠視自由主義與民主接合(articulate)的歷史偶然性,因而忽略民主存在著更基進的面向。

  ◎與當代左翼思想家齊澤克、洪席耶、《帝國》的作者哈特與奈格里進行辯論,從諸位大師的過招與對話之中,彰顯出各派研究取徑背後所隱藏的預設。

  ◎解構民粹被貼上負面標籤的緣由,並且以最全面的視角,反思民主、民粹與政治的關係,最終指出民粹與進步價值接合的可能性,也刻劃了社會運動的可行方向。

專業推薦

  林淑芬(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蕭育和(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本書提供的並非規範性的論點,而是對民粹主義的概念和實踐進行分析。
  與其花時間追尋民粹主義的一次又一次的定義,他的任務是『顯示民粹主義沒有指稱的統一性,因為它被歸因於一種社會邏輯,其效果跨越許多現象』。
  這本書本身提醒我們,民粹主義不僅僅是21世紀的產物,而且還可能是民主政治秩序的支柱。…此外,對民粹主義的各種流派進行比較,如拉丁美洲和東歐之間的差異,尤其具有啟發性。」──James Hodgson,《馬克思與哲學書評》(Marx & Philosophy Review of Books)

  「於共產主義崩潰及社會民主主義失敗的背景下,拉克勞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塑,發揮了關鍵作用。」──Robin Blackburn,《衛報》

  「現在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在政治上闡述左翼民粹主義的可能性。這正是拉克勞這本令人引頸期盼的書,之所有如此具有重要性之原因。可以說,民粹主義是拉克勞作品的核心概念,在本書中,他以強而有力的論證以及清晰的分析表明了他的理論立場。」──Simon Critchley(哲學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厄尼斯特.拉克勞(Ernesto Laclau,1935~2014)


  政治理論家、哲學家。出生於阿根廷,曾就讀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早年參與阿根廷的民族左翼社會主義黨(PSIN),1969年受到歷史學家霍布斯邦的資助,到牛津大學就讀。畢業後在英國艾塞克斯大學任教,替該校的意識型態與論述分析(Ideology and Discourse Analysis)中心打下了基礎。日後,他也在北美、拉丁美洲、南非、澳洲與歐洲的多所大學開課。1985年,他與珊妲.慕孚(Chantal Mouffe)合著《霸權與社會主義策略》,該書引起廣泛討論,使兩人被譽為「後馬克思主義」(post-Marxism)的奠基者,這也為冷戰末期陷入困境的馬克思主義,注入新的理論活水。著有: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政治與意識型態》(1977)
  ●《霸權與社會主義策略:邁向基進民主政治》(1985)──與Chantal Mouffe合著
  ●《我們時代革命的新反思》(1990)
  ●《多重解放》(1996)
  ●《偶然、霸權、普遍:當代左翼對話》(2000)──與Judith Butler、Slavoj Žižek合著
  ●《民粹的理性》(2005)
  ●《社會的修辭基礎》(2014)

譯者簡介

林峯燦


  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社會學碩士與博士,中研院社會所與佛光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目前擔任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專長領域為巫術與宗教社會學、文化社會學,以及社會學理論。過去幾年主要關注文化概念的歷史轉折、精神分析的社會學內含,以及比較視野中的巫術概念與宗教世俗化歷程。

黃上銓

  社會學背景。曾合著有《婉君妳好嗎?:給覺醒鄉民的PTT進化史》一書。現為出版社編輯。
 
 

目錄

編輯體例與譯詞說明
導讀 在空泛與浮動之間的「人民」/林淑芬
前言

第一部 對「大眾」的詆毀
第一章 民粹主義:曖昧與弔詭
第二章 Le Bon:暗示與扭曲的表徵
第三章 催眠暗示、模仿與認同
第二部 對「人民」的建構
第四章 人民,與「空泛」的論述生產
第五章 浮動符徵與社會異質性
第六章 民粹、代表與民主
第三部 諸「民粹」的變異
第七章 民粹主義的史詩
第八章 建構「人民」的障礙與限制

結論
註釋
索引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650194
  • 叢書系列:PO 政治學系列
  • 規格:平裝 / 424頁 / 14.8 x 21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民粹主義:曖昧與弔詭

上述論證也適用於「意識型態」與「運動」兩者之間的區分,這個區辨是米諾格文章中另個關鍵──他想藉由這組區分警告我們,研究社會運動時,要提防不要「落入意識型態」的圈套。雖說如此,我們又要如何將「意識型態」與「運動」嚴格區分開來?此外,這組區分會讓我們清楚地回想起另一組更古老的區分:人們腦袋裡的觀念,與他們所參與的行動。只不過,這組古老區分也不太站得住腳。從維根斯坦以來,我們便知道,語言遊戲涵蓋了語言的交流以及語言鑲嵌於其中的行動,同時言說行動(speech act)理論也以嶄新的方式,看待論述序列如何構成社會制度生活。正是在此意義下,珊妲.慕孚與我才把論述(discourse)定義成結構化的總體(structured totalities),它同時接合了語言與非語言的各種元素。由此可見,將意識型態與運動區分開來,既是無望之舉,也顯得無甚用處──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能否確立出某些論述序列,並指出社會的力量與運動如何透過它們,施展出完整的政治操演。

顯然,我之所以質疑米諾格的區分,是因為那些區分不過是反映出民粹主義文獻的一種廣泛態度,另個原因則是,我嘗試顛覆既有的分析視角:我不願一開始就從政治理性的角度著眼,那種作法試圖突顯出民粹主義欠缺的諸多成分──將它看成模糊、意識型態上空泛、反智主義,或短暫的現象──同時,我還打算利用一般化的修辭(我們之後會稱這種修辭為「霸權」)來擴大解釋模型,亦即延伸理性的定義,好讓民粹主義能看起來很特殊,卻又是政治生活的結構化所存在的一種可能性。把民粹主義僅僅當成異常、偏差或操弄的眾多取徑,與我所採用的分析策略,可說是完全不相容。

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沃斯利的文章令人尤其耳目一新。在〈民粹主義的概念〉(The Concept of Populism)一文,沃斯利的論證雖然止於描述性的說明,尚未嘗試在概念上釐清民粹主義概念的特殊性,但他發出的不滿之聲,即使仍很粗略,在我看來卻甚為完備。其中有三點很具前瞻性。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博客來|日文】軍武迷集合,日文軍事書任2刊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全書系
  • 時報暢銷展